摘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环境承受较大的压力,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以及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如今,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十分重要。总体角度来分析,节约型生态园林包括生态环境改变、能源节约和利用,这种园林性的建筑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要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建设经济价值较高的园林。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这种思想在对节约型园林进行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能够更好地体现经济实用价值,保证园林设计以及植物配置达到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景观设计意义
景观在设计上有着审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意义,其中审美意义就是在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对景观设计的最高标准;在社会意义上景观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它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在生态意义上,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较好的作用。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途径
2.1坚持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起初,风景园林以贴近人的生活为基本目的,风景园林可以在精神上满足居民的需求,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具有了艺术的氛围,满足了居民的审美需要,这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然而,园林的建设要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缺乏了实用性的园林设计在后期投入使用时非但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反而会造成经济浪费,也给维护增加了难度。合理的进行园林布局、植物种类搭配均能提高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因地制宜的对园林进行设计更能起到贴近自然的设计效果,在浮躁的社会生活中为居民营造一个静谧的环境。
2.2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针对目前的生态园林景观中,其景观的修复设计中还需要针对环境中的物种进行共生和再生的修复工作,并促进生态环境中的良性循环。实际上在生态环境中会出现各种情况,还需要对景观进行生态修复,并且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植物的系统,以及栖息地的修复情况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在景观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富含营养的资源,以有效促进修复工作的良性循环,降低修复工作的成本,为建造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作出贡献。
2.3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管理规划
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时,引入大量常青植被,但由于这种模式打破了生态圈追求的群落多样性,植被相生相克,共同维持环境稳定、共同发展的自然定律,使得植被不能适应环境的需求而逐渐凋亡。因此在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时,要保证生物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尽可能模拟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需求的园林景观,保障园林景观能有效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破坏,既能满足人们对生态园林景观的需求,又实现了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4将乡土植物应用在园林中,创造出符合其发展的地域特色
在选择园林景观植物时,要能够重视到颜色的搭配,这种搭配能够为城市园林景观增加更多的色彩,例如常用的桂花。乡土树木具有多样性的显著特征,可以利用的植物资源也相对较多,这就为园林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乡土树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利用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并且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园林建设中可以使用的优雅植物必须要满足其要求,乡土树木植物还能够发挥出陪衬、遮挡以及防护的效果。特色园林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发挥出本土植物的优势。通过对本土植物材料进行使用,运用美化的方法来对植物形式进行利用,还要保证体现的色彩能够和当地发展、人文乡土结合,发挥出当地植被的功能和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方法
3.1植物配置要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
为充分发挥节约型生态园林的作用和价值,在植物配置时,必须先充分考虑植物的种类组合、花期色彩等因素。同时还要对当地乡土植物的生长习性、栽植技巧、植物特征等有充分了解。适地适植物的配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土质和土壤具体事宜,改善植物的生长特性,包括: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对植物进行选种、驯化、育种,确保所选择的植物可以园林土质土壤中正常生长发育;另一种通过改变土质土壤来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方法有:通过对土地进行一系列改造,比如:施肥、灌溉、混交等,促使该地区的土质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3.2根据植物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第一,观花植物,比如:紫薇花、风铃木、玉堂春、花旗木等,这些植物都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通过合理配置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花的海洋。其中一部分观花植物具有花型奇特的特点,最常见的有:天堂鸟、美人蕉植物。一部分观花植物具有香气迷人的特点,比如:桂花、樱花、月季等。在具体配置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不同花色来组成花带、花坛、各种图案等,同时还要把花香、花色相互结合,确保游人走到任何一处景观,都能体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第二,观叶植物,比如:棕树、蒲葵等植物到具有叶片大的特点,并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大多数区域都能健康生长,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部分观叶植物的叶片形状比较奇特,比如:枫叶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红叶桃叶单叶互生,卵圆状披针形,幼叶鲜红色,花重瓣、桃红色等,将此类植物栽植到园林工程中,能过有效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第三,香花、香叶植物。部分植物的花朵和叶片都具有迷人的香气,比如:茉莉花、兰花、含笑等,将其种植在园林中,可以为有人提供美好的嗅觉享受。
3.3优化植被之间的关系
植物专业指导不同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外释放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周围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因此,设计过程中,应向植物专家学习。如松树与云杉2种植物不适合在一起生长,因为彼此分泌的次生代谢物会抑制彼此生长。但白蜡与阿拉伯树胶可以种植在一起,两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景观策划中必须注意植物和植物彼此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在景观规划中,应当询问相关资深植物学家,在找出植物彼此的联系后,遵照互利共生的原则,策划植物的位置以及与邻近植物的联系。
3.4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时,通过充分应用乡土植物,可大大提高园林绿地的地域特色,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充分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节约性。比如: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当地树种作为园林景观树,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形体美和色彩美。把花果树应用到园林色彩点缀中,不但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气,而且还能为蜜蜂、蝴蝶等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意境美。
结束语:在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推动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要想更好地将城市中生态型园林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划,就要能够加深对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整合正式园林景观,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配置冲突,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现有的城市景观设计背景下不断完善,保证内容的实施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史永红.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07):166-167.
[2]肖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179.
[3]黎鹏展.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J].艺术科技,2015,28(11):232.
[4]袁静.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6(12):58.
[5]高欢.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7(13):84-85.
论文作者:张宋卉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节约型论文; 乡土论文; 景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