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倪坚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倪坚

身份证号:13012319850711XXXX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建设施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技术之一,其施工质量与整体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息息相关。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根据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就土木工程建筑而言,其本身便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尤其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混凝土结构,人们对其施工质量的关注度在持续提升,此时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便应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之中,强化对各个方面施工技术的把控,最大限度的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及其他施工位置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规划,然后结合混凝土施工设备及工艺的合理配置,促使整体建筑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主要是由水、砂石、水泥及其他建筑施工材料的混合构成,在依照一定的拌和比例拌和均匀之后,需要联合钢筋材料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裂缝防控技术要点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而言,在实际的施工之中于混凝土结构方面,对建筑质量影响最大的便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因此,若想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则必须加强对裂缝防控技术的重视。在当前阶段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裂缝问题极为常见且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较多,其中主要包含施工的环境、条件、人员、技术及材料设备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应对多方面的内容加以强化,并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展开具体的控制措施,以此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方面的有效提升。首先,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之中,相关人员应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开展之前,而后尽可能依照自低至高的施工顺序,一次性的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其次,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部分,施工缝的产生无法避免需对之进行良好的处理,尤其是开展后浇带填充施工的过程之中,应注意此时应选择具有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开展工作。最后,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工作的开展之中,若想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则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对振捣棒作业的频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注意对坍落度加强关注,以此来准确把握振捣的时间。在此过程之中,应注意快速的插入,缓慢的拔出振捣棒,若实际需要,还可开展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操作。

2.2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开展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此时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则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点,在施工项目的开展之前,相关人员便应深入性的做好摸底工作,并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及准备处理工作,尤其是混凝土浇筑表面湿度的保持。第二点,施工人员应对施工模板的尺寸进行反复的校核,确保施工过程的各项指标,都能够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加以满足。第三点,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之中,相关人员需严格遵照施工的图纸、方案及相关规范开展工作,确保整个施工环节的合理性。第四点,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可通过内部架设水管,以冷水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降低,进而实现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良好控制,进而实现对裂缝的有效避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进行挖土施工工作后需要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主要的浇筑方法就是集中搅拌。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用到的钢筋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实验结果确保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标准后,还需要考虑在施工现场的外观及质量效果。针对那些低温焊接得到的钢筋,要等待它完全降温后才能够拿到室外进行应用,在焊接过程完成后再进行集中下料,再用吊车进行整体吊运。在清孔一个小时内开始灌注过程,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混凝土封顶灌注。

2.4混凝土振捣

本次工程主要采用斜面分层布料的方式,即在统一的坡度下,采用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通过插入式振捣设备的均匀振捣,可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为了保证混凝土振捣作业的连续进行,可在每个混凝土泵位置配置4台以上的插入式振捣设备,并分别将其布设在出料位置、跛脚位置、斜面中点,以便混凝土振捣环节可形成自然流畅的运行坡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斜面中点振捣过程中,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应区域的振捣,严格依据预期设计标准控制混凝土振捣移动距离及插入深度。同时在混凝土凝固前期进行重复振捣,从而避免混凝土收缩变化过于剧烈导致的裂缝问题。此外,在混凝土二次浇筑凝固之后,可将构件侧模进行拆除措施,在侧模拆除之后可对模板进行刷油作业,为后续混凝土维护作业做好准备。同时依据混凝土标准控制线路,进行钢筋模具的固定设置。

2.5搅拌和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主要依据建筑的施工规范要求所确定的,比如说如果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辅助剂,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搅拌。除此之外,温度的变化、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如果施工人员始终按照定型思维去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为了能够使混凝土搅拌的更加均匀,选择先进的设备是工作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工艺,这就包括搅拌过程中的投料、次序以及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6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整体质量,并且养护手段的科学合理性也能有效增强混凝土使用性能。据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使用到的混凝土膨胀剂大多都是ZY膨胀剂,需严格按照国家提出的混凝土养护规范执行,在混凝土铺砌工作结束后立即在表面铺设一层草席或是麻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量洒水便于实现最佳养护效果。同时土木工程的混凝土表面养护工作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通常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8d;第二,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相对较差,必须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做好喷雾养护工作,但若是混凝土材料具备良好可塑性则要在混凝土浇筑后的6-16个小时内进行洒水工作;第三,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始终保持连续养护状态,中间不能停止,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较湿润,否则将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成效带来不利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情况来看,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出现频率较高,不仅会建筑工程使用性能造成了极大破坏,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使用安全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隐患,要求工作人员彼此间能不断进行交流沟通,在探索学习中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做好土木工程隐患问题的预防工作,提出可行性预防解决措施,避免混凝土施工出现负面影响。并且还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尽可能降低裂缝现象对土木工程建筑带来的危害程度,极大提高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发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优势,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谢松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研究[J].广东建材,2015(3):59-60.

[2]成守涛.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4):204-204.

[3]黄亚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06-00106.

论文作者:倪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倪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