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烙印技术在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烙印技术在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孟子晖[1]2000年在《分子烙印技术在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的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le imprinting polymer,MIP),系统地研究了这些MIP的分子识别性能。研究了用MIP做固相萃取材料,对实际样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有机磷毒剂水解产物电泳或色谱分析的准确性,降低检测限的可能性。研究了MIP做为传感器分子识别元件,检测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的可能性。主要内容如下: (1) 确定了合成具有较高分子识别能力的MIP的实验条件。合成了五种沙林的MIP,五种VX的MIP。用气相色谱对这些MIP对烙印分子及其它有机磷毒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这些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分子识别能力进行了评估。 (2) 合成了梭曼水解产物(梭曼酸,甲基膦酸片呐基酯)、VX水解产物(VX酸,甲基膦酸乙酯)以及有机磷毒剂的二次水解产物甲膦酸的MIP。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这些MIP对有机溶液中的多种有机磷毒剂水解产物的吸附能力,并研究了将被吸附的水解产物洗脱下来的实验条件。 (3) 采用盐析的方法用乙腈从全血中提取了有机磷毒剂的水解产物,用梭曼酸的MIP做为固相萃取介质进行预处理,蒸馏水洗脱后,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行了测定。还用梭曼酸的MIP-SPE从水溶液

唐慧[2]2015年在《分子印迹技术检测神经性毒剂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常用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综述了当前分子印迹技术在神经性毒剂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刘小娟[3]2009年在《DMMP分子印迹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位点聚合物的技术。聚合物稳定性好,能够耐受高温、高压、酸碱、有机溶剂等,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三大特点,因而在化学催化、材料科学、色谱分离、仿生传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卟啉类化合物因为光敏性好、性能稳定、易于修饰,采用紫外-可见、红外、荧光、磷光、拉曼等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都可以检测到它的微小变化等优点成为理想的传感材料。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卟啉传感膜检测有机磷农药DMMP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等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主要围绕金属卟啉和DMMP之间的配位作用以及DMMP分子印迹膜制备和性能展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金属卟啉与DMMP客体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DMMP分别与锌四苯基卟啉(ZnTPP)和钴四苯基卟啉(CoTPP)作用,能通过σ键形成1:1的配合物。由于DMMP的电荷通过Zn-O、Co-O键分别流向ZnTPP和CoTPP,分担了卟啉环的部分正电荷,使得配合物的π-π*跃迁能量增大,导致吸收强度降低并且谱带发生红移。采用光谱滴定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结合常数,并对配位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推算,表明配位过程是一个熵控制的过程。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DMMP为模板分子,并结合卟啉ZnTPP,制备了DMMP的分子印迹膜。在薄膜制备中,反应条件如温度、功能单体、交联剂、溶剂用量对薄膜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当温度为15~20℃时, MAA:CHCl3:EGDMA(体积比)为1:1:2时,成膜比较均匀。在卟啉传感膜的制备中,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洗脱时间和分子印迹反应液用量对薄膜的敏感性影响较大,洗脱时间为150min,分子印迹反应液用量为20μL时制备的传感膜敏感性较好,对体积分数为1×10-7的DMMP在作用前后吸光度变化2﹪以上。对薄膜进行表征,分子印迹薄膜均匀地沉积,具有大量的纳米孔结构。卟啉传感膜对浓度为1×10-7-1×10-9范围内的DMMP都有良好敏感响应性,薄膜在加DMMP前后吸收光谱明显发生改变。薄膜吸光度变化随着与DMMP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同一薄膜经反复测试后其敏感响性能几乎完全一致,薄膜重现性、选择性较好;卟啉传感膜阵列初步显示出对200ppm DMMP气体的检测效果显著。

刘勤, 周永新, 刘荫棠[4]1999年在《分子烙印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分子烙印技术是制备具有选择性分子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新兴技术.其应用之一是将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作分析化学中化学(仿生)传感器的识别元件.本文综述了分子烙印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评述了分子烙印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展望了其在有机磷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引用文献44篇.

孟子晖, 张秋越, 陈小平, 周智明, 吴玉凯[5]2006年在《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技术选择性差的缺陷,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特定分析对象或杂质的选择性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并降低了检测限。该文对分子烙印聚合物(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从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富集和纯化微量及痕量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综述,涉及的目标化合物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兽药等各类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离子和某些生物毒素等。

陈小霞[6]2004年在《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氯霉素作为已被禁止使用的兽药,国内外对其检测和监控极为重视,但现有的氯霉素检测技术在样品净化处理中均采用选择性较低的非特异性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不够理想,降低了检测的灵敏度。为改善样品净化效果,提高氯霉素检测的灵敏度,本论文改进了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并采用目前国内外许多生化研究者在药物分析中所采用的分子烙印技术制备了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将其应用于生物制品或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或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解决了目前氯霉素类抗生素检测中面临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研究了可一次完成测定和确证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LC/MS~2法,该法前处理采用微量法,具有操作步骤少、有机试剂消耗量少、测定周期短等优点,其检测限为0.01μg/kg,达到目前国际上检测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最高水平,为国内外首次采用液质联用仪同时测定和确证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对较为成熟的GC/ECD法和GC/MS/NCI法进行了必要的验证。 2.在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中,烙印分子与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比例、致孔剂、聚合温度都对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具有影响作用。对于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的聚合反应,最佳聚合条件为:烙印分子与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摩尔比例为1:2:20;以四氢呋喃作为致孔剂;聚合温度为50℃。 3.形态学研究表明:不同分子烙印聚合物具有不同的表观密度、溶胀率、热稳定性以及表面形态与表面结构;而且聚合物中具有不同含量游离羧基,其中优化聚合物P_1中的游离羧基相对较多;分子烙印聚合物相对参照聚合物具有较多的微孔和较小的表面积;120℃的热处理对于孔结构的影响不大,而180℃的热处理则会对微孔造成严重的破坏。 4.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分子烙印聚合物P_1的专一性结合作用大于其非选择性吸附作用;分别采用Scatchard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以及Langmuir-Freundlich(LF)模型对分子烙印聚合物P_1的结合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LF模型最适用于非共价型分子烙印聚合物P_1的结合特性的分析。 5.固相萃取条件优化研究表明:以聚合物P_1制备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可以采用乙醇体积含量为5%的乙醇/水作为上柱溶剂、甲醇体积含量为20%的甲醇/水作为淋洗溶剂、乙腈体积含量为40%的乙腈/水作为洗脱溶剂;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与传统的C18柱相比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并具有更大的柱容量。 6.制备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对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都表现出很好的固相萃取能力。对实际加标样品中氯霉素或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测定表明,分子烙印固相萃取的净化效果优于液—液萃取以及C18柱的固相萃

徐云[7]2009年在《二乙基(3-甲基脲)(苯基)甲基磷酸酯(DEP)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由于对模板分子具有“记忆”识别功能,具有专一性,且由于制备简单、低造价、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它在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检测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在MIPs的制备和评价技术上存在着模板泄露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合成二乙基(3-甲基脲)(苯基)甲基磷酸酯(DEP),以此为假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来制备MIPs,考察了其特异吸附性能及作为假模板对结构类似有机磷的保留识别性能。1、通过Material studio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筛选出了几个较优功能单体和交联剂。2、在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吸附和核磁实验,选出了一个最优印迹条件: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所用比例为DEP:MAA:EDMA=1:9:45,溶剂为三氯甲烷。3、等温吸附实验表明MIPs对DEP的吸附量大约是空白聚合物(NIPs)的两倍。Scatchard数据拟合发现MIPs主要存在两种不同亲和力的作用位点,高亲和力位点的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_(max_=1.31/μmol/g,离解常数K_d=0.5 mmol/L,低亲和力位点的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_(max)=2.41/μmol/g,离解常数K_d=26 mmol/L。4、印迹材料对其结构类似物的选择吸附效果表明,与其它的农药分子相比较,含有N-H基团的有机磷小分子农药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5、色谱保留实验表明,在DEP与8种农药(包括6种有机磷农药)中,对含有N-H基团的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有较大的保留能力。可以为将来更好地将MIPs材料用作液相色谱或固相萃取填料来对含有N-H基团的有机磷农药进行分离和富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分析鉴定的准确性。6、通过物性表征发现MIPs、NIPs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都高于210℃;电镜扫描显示,印迹聚合物呈微球状颗粒,其粒径在1.8 um~2.5 um,可以将此MIPs印迹微球用作高效液相色谱中快速分离的一种吸附材料。

张慧婷, 叶贵标, 李文明, 潘灿平[8]2006年在《分子印迹传感器技术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非共价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聚合过程及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传感器在不同种类农药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目前,印迹传感器技术可用于莠去津、敌草净、2,4-滴、草甘膦、对硫磷、氯霉素等农药的检测,对大部分农药检测限可达μmol/L级。随着分子印迹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印迹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农药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牛卫芬[9]2006年在《吩噻嗪类药物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文中指出化学发光(CL)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化学、临床检验、药物分析和工业分析等领域。但是,由于选择性差,限制了该方法在复杂样品中的应用。因此,提高化学发光分析的选择性是化学发光分析研究中一项迫切和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已报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酶联反应化学发光分析虽有很好的选择性,但其涉及的分析对象范围有限,关于高效液相色谱及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的联用技术也有报道,但这些方法所需仪器昂贵,操作复杂,而且化学发光检测往往是在柱后进行,当分离条件和化学发光条件不相容时,则很难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来检测分析物。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以目标分子为模板合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和目标分子高度互补的空腔结构,因而对目标分子表现出惊人的专一识别性。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中,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特异的识别和捕获能力,将待测物质与复杂样品中的共存组分分离,而后进行化学发光测定,从根本上解决化学发光选择性差的问题。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化学发光法的优缺点,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着重总结了近十年来分子印迹技术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以及本实验室近几年来在分子印迹-化学发光方面所作的工作。 第二部分为具体研究工作。发现了吩噻嗪类药物分别在铁氰化钾-鲁米诺、高锰酸钾-鲁米诺体系中的后化学发光行为;合成了盐酸氯丙嗪、奋乃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识别物质,建立了测定这些物质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并已将这些分析方法成功的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盐酸氯丙嗪、奋乃静的测定中;对吩噻嗪类药物在铁氰化钾-鲁米诺后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报告由四部分组成: 1、吩噻嗪类药物在铁氰化钾-鲁米诺体系中后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分子印迹-后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氯丙嗪 发现了吩噻嗪类药物在铁氰化钾-鲁米诺体系中的后化学发光行为,合成了盐酸氯丙嗪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此聚合物作为分子识别元件应用到化学发光分析

参考文献:

[1]. 分子烙印技术在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分析中的应用[D]. 孟子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0

[2]. 分子印迹技术检测神经性毒剂应用研究进展[C]. 唐慧. 第五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三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3]. DMMP分子印迹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小娟. 重庆大学. 2009

[4]. 分子烙印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刘勤, 周永新, 刘荫棠. 分析化学. 1999

[5].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J]. 孟子晖, 张秋越, 陈小平, 周智明, 吴玉凯. 色谱. 2006

[6]. 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陈小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04

[7]. 二乙基(3-甲基脲)(苯基)甲基磷酸酯(DEP)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D]. 徐云. 贵州大学. 2009

[8]. 分子印迹传感器技术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J]. 张慧婷, 叶贵标, 李文明, 潘灿平. 农药学学报. 2006

[9]. 吩噻嗪类药物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D]. 牛卫芬.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分子烙印技术在有机磷毒剂及其水解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