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骨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彭迎春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疼痛科 427000)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86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n=43)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4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疼痛评分缓解程度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科;疼痛;综合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手术作为临床治疗骨科疾病的有效治愈方法,疼痛是骨科手术不可避免的术后并发症[1],不仅使患者饱尝痛苦,还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选择了骨科手术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在其接受临床治疗期间予以不同措施的护理服务,以便选择最佳的骨科手术护理方案,现将实验过程详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实验对象均为骨科手术患者,总计86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患者的最低年龄为27岁,最高年龄为76岁,年龄均值为(43.25±5.73)岁。采用计算机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组间病例数一致,均为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观察组43例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疼痛宣教。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原因,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正确的看待术后疼痛,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结合患者的喜好,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电影等,安抚患者的焦虑、恐慌心理。②镇痛护理。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检查留置管是否存在扭曲、变形、脱落等状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予以妥善的固定。查看患者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胀痛等反应,检查镇痛泵是否漏液[2],并及时予以消毒感染措施,在患者的骨突、腘窝等部位放置软垫[3],预防压疮,并及时结合患者的疼痛程度,在医生的嘱咐下,予以患者服用止痛药物,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③心理疏导。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较慢,患者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并适时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对各项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针对43例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86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中涉及的实验数据选择软件SPSS19.0作为分析工具,卡方和t检验计数、计量资料,P<0.05表示实验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本组86例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缓解程度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43例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43例对照组患者比较护理满意度,详见表2,观察组更具优势,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缓解程度对比

3 讨论

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4],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理想的作用。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更低,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偏高,数据对比P<0.05。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加符合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减轻了患者疼痛,预后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予以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卓.疼痛健康指引流程在骨科术后疼痛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4):65-68.

[2] 刘桂珍,蒋倩倩.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特别健康,2017(19):122-123.

[3] 薛芳群,刘文.疼痛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4):618-619.

[4] 魏子霞.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59-160.

论文作者:彭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在骨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彭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