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进展与障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军备论文,外层论文,进展论文,障碍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外层空间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和平利用虽然已经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外层空间科技成果很快 就蒙上了以军事应用为主要目的的阴影。在冷战时期,争夺世界霸权的美苏两国将航天 科技成果大量应用于军事,把控制外空作为争夺军事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冷战虽 然结束了,但许多外层空间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军事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超级大国为了 强化战略优势,实现自身的绝对安全,加快了对太空军事利用的步伐。其他一些国家也 在努力发展外层空间科技能力,包括军事利用的能力。这些都给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提出 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外层空间军备控制与亚太地区安全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美苏(俄)外空武器和外空能力的发展
外层空间简称外空,指地球大气层以上(即高于地球海平面60或100公里以上)的空间。 国际上对外空军事化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国家认为,外空军事化不仅指在外空部 署各种武器,而且包括在外空部署支持陆基武器系统的各种军用卫星。另一些国家不同 意把各种军用卫星纳入外空军事化的范畴。1982年,联合国第二届外空大会将外空军事 化定义为在空间部署各种武器。
外空武器的范畴一般包括:(1)直接部署在外空,可以打击外空、空中、海上或陆地目 标的武器;(2)虽然部署在陆地、海上或空中,但拦截点在外空的武器。外空武器根据 其杀伤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核外空武器与非核外空武器两大类。其中非核外空武器又可分 为动能武器与定向能武器两种。本文所指的外空武器主要包括反导弹武器和反卫星武器 。
(一)反导弹武器的发展
最早的反导弹武器用于在大气层外产生核爆炸以摧毁来袭的导弹弹头。它包括苏联196 2年开始在莫斯科附近部署的SH-01“橡皮套鞋”反弹道导弹以及80年代初部署的SH-11 “女妖”、SH-08“小羚羊”和SS-X-12反弹道导弹。美国1967年开始部署的“卫兵”反 弹道导弹系统(包括“斯帕坦”导弹和“斯普林特”导弹)也是属于这一类。
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1983年3月23日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主要侧重于发展天基定向 能武器和动能武器、地基定向能武器和非核拦截弹。老布什政府1989年提出“智能卵石 ”(Briliant Pebbles)计划,设想在太空部署的数千枚微型智能化截击导弹也是一种天 基武器。
90年代,克林顿政府主要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 MD)。2001年上台执政的乔治·W·布什政府认为太空将成为新世纪各大国争夺的新的制 高点。为了抢占太空这一新制高点,上台不久的布什政府将建立导弹防御系统(MD)作为 美国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最优先任务之一,不遗余力地重点推动。美国在这方面追求 的最终目标并不单单是导弹防御,而是织造一张集卫星、NMD、TMD、太空激光武器等为 一体的“天网”(Space Grid),居高临下地控制全球,以巩固和加强其“一超”地位。 为达此目的,布什总统强调“要更新国防观念,加强前瞻性思维,加紧研制高技术武器 ,以此来推动美国的军事革命”。
根据外空武器的定义,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下述武器系统应属于外空武器:(1) TMD高层反导弹防御系统。它包括“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和“海军战区 高层导弹防御系统”(NTW)。“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设计拦截距离为200公里, 拦截高度达150公里,它可以击落射程在2000~3000公里的导弹。如果配以高性能的雷 达,它的防御范围可进一步扩大。“海军战区高层导弹防御系统”装备的“标准4A”型 截击导弹作战半径约600~1000公里,能从海上为大片地区提供反导弹防御,具有拦截 在助推段、中段和末段飞行的导弹的能力。美日两国现在正联合研制该系统。(2)陆基N MD反导弹防御系统。它包括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早期预警卫星、陆基X波段雷达、早期 预警雷达的改进型和陆基拦截导弹系统等。(3)海基NMD反导弹防御系统。它包括部署在 “宙斯盾”巡洋舰或驱逐舰上的NMD拦截导弹系统、海基X波段雷达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的早期预警卫星等。(4)太空基反导弹激光武器。它包括早期预警卫星、太空基激光发 射器、陆基传感器等。
(二)反卫星武器
6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研制用于摧毁敌方卫星的进攻性拦截卫星和陆基激光武器。到80 年代末,苏联在反导弹、反卫星的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方面已取得很大进 展,有的方面甚至比美国先进。其中,进攻性拦截卫星和陆基激光武器在试验中都取得 成功。
在激光武器方面,苏联曾拥有1万多名科技人员和12个研究中心及6个试验设施从事激 光研究。1979年,苏联就成功地在试验中用激光武器摧毁了地面目标。1981年,用激光 武器对飞行中的导弹进行打靶试验再次成功。自此之后,苏联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 航天站上共进行了8次激光武器试验,都获得成功。1986年,美国情报机构向国会报告 说,苏联已开始部署世界第一批可实用的陆基激光反卫星武器。
在粒子束武器方面,苏联从60年代后期开始对粒子束武器的研制工作。80年代初已掌 握了1000千兆伏特的质子加速技术。1983年春,苏联开始进行更大能量的粒子束武器试 验。美国原来曾估计90年代初苏联有可能制成一种用以破坏卫星电子设备的原形粒子束 武器。
在高能微波武器方面,苏联从70年代开始研制超高功率的微波发射管,并且已经就如 何将大功率微波制成武器以及微波束的杀伤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秘密研究。美国国 防部1984年发表的《苏联军事力量》报告认为,苏联的射频技术目前已发展到了可以着 手研制近程微波武器样机的程度,许多西方国家的武器系统对于这种武器而言,都是十 分脆弱的,它不仅能摧毁关键性电子器件,而且可使人员迷失方向或遭到肉体损伤。
在动能武器方面,1990年6月,苏联试验截击卫星取得成功。截击卫星“宇宙1379号” 以“密集如雨的钢珠”的拦截方式,摧毁了“宇宙1375号”靶星。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研制反卫星激光武器。这种激光武器曾是“星球大战”计划的一 个产物。在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的推动下,80年代初美国军方开始试验太空激光武 器,后来曾一度停止。1995年美国国会又批准恢复太空激光武器的研究和试验。位于美 国亚拉巴马州的陆军高级研究所是开发NMD的核心设施,它担负了研制能够摧毁来袭导 弹的“高能量激光”拦截系统的任务。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进行核试验后, 美国有些人鼓吹扩大NMD的计划。例如,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高级政策分析员 理查德·费希尔提出,美国应该建立一个空间激光和导弹截击系统(注:理查德·费希 尔:《核觉醒号令》,载《华盛顿时报》1998年5月29日。)。在克林顿政府后期,美国 加快了研究太空激光武器的步伐。2000年,美国国防部拨款1亿美元试验一种运载高能 激光武器从太空攻击导弹或其他目标的飞行器。
1997年10月17日,美国陆军首次使用中型红外高级化学激光器,在新墨西哥州的怀特 桑兹导弹试验场进行了摧毁在轨卫星的试验。美国国防部发言人随后证实,该激光器击 中了415公里以外一颗即将结束运行使命的美空军气象卫星,使其丧失向地面传输数据 的能力。试验中发出的化学激光的宽度为2米,共发射了两次,第一次持续了2秒钟,为 的是使激光束“到达”目标;第二次持续了约10秒钟,为的是摧毁目标。此外,同月17 日和21日,美国军方还各进行了一次以较低能量的激光摧毁在轨卫星红外线摄像机的试 验。这些试验表明,美国已与俄罗斯一样具备了打击运行轨道高度1000公里以下的低轨 道卫星的能力。俄罗斯对美国试验反卫星激光武器公开表示不安和谴责。当时的俄总统 叶利钦在给克林顿总统的信中指出:“它是一种绝对的破坏稳定的因素”,“不应该允 许研制能够破坏战略稳定的新武器系统”(注:《华盛顿时报》1997年11月7日。)。
美国从90年代后期起加紧对高能微波武器的研制,这一研制工作由美国国防部和能源 部的实验室承担。美国空军认为,高能微波武器“代表着电子战技术的潜在的重大进步 ,它可以用常规的无线电波能量破坏甚至摧毁通讯系统和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元件”(注 :“U.S.Nuclear Weapons Policies,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and the Quest for Weapons in Space:Milit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Arms Race”,Western States Legal Foundation Information Bulletin,Summer 2000,published b y Western States Legal Foundation,Oakland,California,the United States,pp.5 —6.)。这种武器可以部署在陆地、海上、空中或太空,可用于对付轨道中的各种卫星 。
在21世纪,各大国对太空控制权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尤其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更加 追求太空优势。美军航天司令部司令说,当“太空”对于军队的地面、海上和空中作战 行动更加必不可少或更加重要时,美国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空间控制和空间优势 等敏感问题上。他认为,美国“必须能够防止(敌人)利用太空和保护我们自己对太空的 利用”(注:威廉·斯科特:《美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应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太空控制上 》,载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2000年11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 001年5月8日宣布了一项太空防务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军事卫星在弹道导弹跟踪、军事 通讯和情报收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美国的军事和民用卫星不受攻击的手段等。为确 保这项计划的实施,拉姆斯菲尔德还宣布,提升总部设在科罗拉多州的美国空军航天司 令部的级别,由一位四星上将专门负责组织、培训、协调和装备美国今后的太空防务系 统。
(三)日本和印度外空能力的发展
在亚太地区,除了美、俄、中三国外,日本、印度也在外层空间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 展,并已将其中一些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日本虽然在宇宙空间技术研究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日本的火箭技术和人 造卫星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计划在今后10~15年内将日本建成“宇宙空 间技术大国”,以便在航天航空技术与产业方面具备同美国和俄罗斯竞争的实力。日本 企图在宇宙空间建立独立自主的卫星情报系统,抢占宇宙空间战略制高点。1998年11月 ,日本政府通过决议,确定独立开发和建立卫星情报系统的方针。计划于2003年前发射 4颗情报卫星,其中两颗是高清晰度光学观测卫星;另两颗是雷达卫星,能在夜间或恶 劣气象条件下拍照。卫星的图像分辨率在0.5米至1米之间,可达到美国现有的水平。日 本建立这一卫星情报系统完全突破了日本国会于1969年制定的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有关 规定。
印度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建立卫星网,把通讯卫星与遥感卫星的潜力相结合。同时,印 度空间研究组织不断加强运载火箭的研究开发。1999年5月26日,印度使用最新一代极 地运载火箭PSLV-C2号成功地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这表明印度的运载火箭技术已达到 相当的水平,具有军事利用的一定潜力。
外空武器系统的发展对亚太地区安全的影响
(一)外空武器的发展将导致外空军备竞赛和外空军事化,这是最有可能打破全球战略 平衡的事情,而全球战略对比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因此这种战略 平衡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是至关重要的。
(二)某些外空武器,特别是太空基激光武器既是防御性武器,也是攻击性武器。如果 超级大国掌握了这种武器,将大大增加它对其他国家首先使用激光武器或核武器的可能 性。
(三)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而外空武器的发展将成为国际形势 中的一种不稳定因素,并导致大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四)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也是广大亚太地区国家的要求,它们都担心和反对外空军 事化。
外空军备控制的进展与障碍
外空技术和外层空间的军事利用,特别是外空武器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 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外空武器的发展,防止外空的军 事化。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在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早在1959年联合国就曾 成立了旨在保证太空和平利用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经过联合国和十八国 裁军委员会的多年努力,1966年12月19日,第2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各国探索和 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简称《外空条约》。1967 年1月27日在伦敦、莫斯科、华盛顿开放签署,同年10月10日生效。至1997年已有127个 国家加入了该条约。中国1983年12月30日加入。
《外空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开发和使用外层空间应该造福于所有国家和有利于 所有国家;(2)缔约国承诺不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安置任何载有核武器或其他任何大规 模杀伤性武器的物体;(3)不在天体上安置这些武器,并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层空间 安置这些武器;(4)月球和其他天体只能被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建 立军事基地、军事装置和防御工事或试验任何类型的武器和进行军事演习;(5)月球或 其他天体上的所有台站、装置设备和空间交通工具应在相互的基础上向其他国家的代表 开放;(6)这些代表对于他们计划要进行的访问应给予适当的事先通知,以便能进行适 当的磋商,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保证安全和不干涉被参观设施的正常运行。
该条约是迄今为止外空法领域的第一个成文法,也是关于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最重要 的国际条约,它所确立的有关外空活动的原则对于防止和限制外层空间的核军备竞赛、 指导各国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与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有关的国际条约包括:(1)《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年) 。该条约禁止在外空进行核武器试验和其他任何核试验。(2)《反弹道导弹条约》(1972 年)。该条约禁止研制、试验、部署除固定的陆基系统以外的其他任何反导系统,包括 海基、空基、天基或机动陆基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部件。
从1982年起,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把防止外空军备竞赛问题列入议程,此后每届会议 均有该项议程。从1985年至1994年,裁军谈判会议还设有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特设委员会 (简称外空特委会),专门审议外空问题。
联合国大会也考虑过采取进一步措施防止外空军备竞赛。1993年,一项根据1990年联 合国大会决议进行的关于在外层空间应用建立信任措施的研究完成,并提交给联合国大 会。参加该项研究的一个由政府专家组成的小组得出的结论是:自从《外空条约》1967 年生效以来,可能需要适时进一步强化法律标准,以对付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 付应用这种技术的普遍兴趣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该研究报告认为,需要建立一种框 架来促进国家间合作和建立信任措施。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向全体会员国推荐注 意该研究报告。
1994年,联合国大会重申,需要加强和增强能应用于外层空间的法律体系;强调应在 这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种措施需要有适当的和有效的核查条款;要求裁军谈判会 议加紧考虑在外层空间的所有方面防止军备竞赛的问题。
1995年和1996年联合国大会又重申了强化外层空间法律体系的需要,并要求日内瓦裁 军谈判会议重建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特设委员会。
90年代下半期,美国为了部署NMD,企图修改甚至抛弃《反弹道导弹条约》,使防止外 空军备竞赛的问题再次突出起来。
1999年,第54届联合国大会再次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决议。决议强 调谈判缔结一项或多项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协定仍是裁军谈判会议外空特委会的首 要任务。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
但是,美国政府为了发展NMD,近年来一直阻挠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就防止外空军备竞 赛而强化外层空间法律体系问题进行谈判。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国内对“导弹防御系统 ”的批评有所缓和。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布什 于2001年12月13日宣布美国将在6个月后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这种单方面退出国 际军控体系中重要条约的做法不仅给国际战略平衡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而且将刺激太空 军备发展,甚至导致太空军备竞赛。
中国一贯认为,外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外空探索和利用应基于和平的目的, 服务于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造福于全人类。虽然就国际法发展的 现状而言,尚未在法律上实现外空的完全非军事化,但外空完全非军事化无疑代表了空 间法未来发展的方向,各国应为此继续努力。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外空军备竞赛和外空军事化活动本应相应地趋 于减弱,然而,由于个别国家近年来加紧发展和试验外空武器系统,如NMD和TMD,外空 军事化和军备竞赛有可能再次被激化。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包括禁止外空武器和禁止损 害战略稳定的反导武器系统是关键中的关键。正是这方面的严重事态阻止了核裁军进程 ,正在破坏防止核扩散的基础。这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径是对1967年《外空条约》所 确立的和平利用外空原则的违背,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理所当然地引起了 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国家的关切和警惕。
中国主张,外空军备竞赛问题是国际军控和裁军领域最紧迫、最突出、对21世纪国际 和平与安全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理应成为裁谈会这个惟一的多边裁军谈判机构议程上 最优先的项目之一。裁谈会应当重建讨论外空问题的特设委员会,谈判缔结一项或多项 防止外空武器化和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法律文书。
拥有最大空间能力的大国在防止外空武器化、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确保外空用于和平 目的方面负有特殊责任。在达成有关新的多边法律文书之前,有关国家应该承诺不在外 空试验、部署和使用任何武器、武器系统及其部件。
标签:军事论文; 太空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中国激光武器论文; 军事卫星论文; 中国导弹论文; 通信卫星论文; 苏联军事论文; 军事研究论文; 武器论文; 军备竞赛论文; 空军论文; 航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