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学视角下的Web2.0研究综述_情报学论文

图书情报学视角的Web2.0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视角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Web2.0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其参与式架构、自组织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生产、组织、传递、开发和利用的观念[1],同时也给图书情报学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Web2.0环境中,网络内容的生成及管理方式、语用和语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Web2.0信息的组织与检索、开发与利用,以及基于Web2.0的信息交流、共享与服务等都有其特殊性。这些都是图书情报学领域关注的话题。那么,图书情报学领域对Web2.0研究所关注的主题有哪些?在哪些方面有研究?研究状况又如何?梳理和讨论这些问题,有利于深化Web2.0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推动图书情报学研究与学科的发展。

1 文献统计

为了客观地反映Web2.0的研究现状,我们以研究论文和立项项目为对象进行相关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1.1 研究论文统计

(1)国外研究论文统计。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主题词为检索项,以2009年JCR(期刊引证报告)社科版图书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专业目录下收录的65种学术期刊为来源期刊,共检索到406条数据①。按年代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Web2.0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

(2)国内研究论文统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将来源期刊限定为2010年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图书馆、情报、文献学”学科所涵盖的20种期刊,共检索到605条数据②。按年代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Web2.0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

国外、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对Web2.0的研究分别始于2002年、2003年。其中,国外第一篇Web2.0论文是Jacobs和Huxley合著的From static content to dynamic communities:The evolution of networked educational resources,该文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RSS新闻渠道来搜集信息并提供服务[2];国内第一篇Web2.0论文是王敬稳等多位作者合著的《“博客”现象及其对图书馆的启示》,该文主要描述了网络新产物“博客”,并论述了博客给图书馆的启示[3]。此外,国外2003年发表的1篇论文与博客有关[4],2004年发表的2篇论文均与RSS有关[5-6];而国内2004年发表的6篇论文中,5篇与博客相关,1篇与RSS相关。这说明,在Web2.0的早期研究中,博客和RSS是关注焦点,其中国外更多关注的是RSS研究,国内主要关注的是博客研究。

随着“Web2.0”概念于2004年被明确提出,相关的研究开始兴起。从论文的年代变化曲线看,国内外对Web2.0研究的关注度与产出大致相似。就国外而言,2005-2008年对Web2.0的研究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在国内,2005-2006年有关Web2.0研究的论文数量增长较快,2007年论文数量猛增到117篇。国外研究的“飞跃点”在2009年才出现,论文数量为111篇;到2009年,国内的研究也达到一个高潮,为163篇。2010年,国内外的研究数量均有所回落。截止到2011年3月,国内外可统计到的发文量分别为16篇和11篇。

总体来看,国内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对Web2.0的研究呈增长趋势,并具有类似特点:都经历了萌芽期和发展期,2010年逐渐进入成熟期。这同时也说明,Web2.0研究已得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

1.2 国家立项项目统计

分别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官方发表的立项数据为数据源,对Web2.0主题研究的立项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共检索到44条数据。

图3描述了各类型项目及总体立项情况的年度分布结果。从图3发现,2006-2008年,有关Web2.0的研究项目较少;从2009年开始,批准立项的项目数量由2008年的5项突增为12项;到2010年,立项数增至21项。其中,2009年,教育部批准的项目最多,共8项,占当年该类立项数目的66.67%;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Web2.0的相关研究共立项7项,占近几年该类立项数目的70%。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这一主题的关注则一直处于较稳定的态势。总体上看,相关基金无疑已经加大了对Web2.0研究的支持力度。

图3 各类型项目及总体立项情况的年度分布③

表1、表2和表3分别显示了三种类型基金关于Web2.0主题研究的立项情况。从项目题名看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注的领域主要有信息内容生成、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挖掘、知识管理(知识交流与共享、在线学习等)、社会化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注的领域主要有信息组织、信息/知识服务、用户行为(协作、交互)、网络社区、知识管理(知识共享与创新、信息采集等)、图书馆应用、社会化影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关注的领域主要有信息内容生成、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服务、知识管理(信息/知识共享、知识协同等)、社会化影响、网络伦理。

通过对以Web2.0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和立项项目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Web2.0研究已经引起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度关注,并得到国家基金的大力支持。随着2009-2010年立项数量的较大增长,其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将陆续发表出来。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时间里有关Web2.0的研究将更加具体、深入和系统。

2 主题研究

基于前面的论文与项目统计,可以将图书情报学视角的Web2.0研究划分为六大领域:信息内容生成、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服务、知识管理、网络伦理(人文管理),下面对这六个领域的具体研究状况分别予以阐述。

2.1 Web2.0信息内容生成研究

Web2.0将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创建者、组织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7];Web2.0平台中,网络内容的产出主要来自用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传播、交流与共享。这种信息内容生成方式称为用户生成内容(UGC,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它是Web2.0环境下信息内容生成的显著形式;其表现形式多样,一般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聚合资源、共享资源等。

2005年2月,随着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推出,互联网中的UGC模式兴起并快速发展[8]。短短几年时间里,有关UGC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践得到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目前,关于UGC的表达方式还未统一,其他常用的表达方式还有用户创造内容、用户贡献内容、User Created Content(UCC)、Consumer Generated Media(CGM)等。尽管诸多学者在文献中使用了UGC这一术语,但对其定义还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界定。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是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7年的报告Participative Web and User Created Content中引用的Wikipedia的定义,即“由最终用户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媒体内容,它是相对传统的媒体生产制造商来说的,如专业撰写者、出版商、记者等”[9];同时OECD提出可通过公众需求(即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创造性的努力和非专业手段这三个核心特征来予以区别。

理论研究方面,相关的研究可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上说,探讨的主题主要是UGC的现状、发展与影响等。例如,OECD2007年的报告对UGC的动机、类型、商业模式、经济和社会影响、机遇与挑战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概述性的阐释[10];Pete Blackshaw、Mike Nazzaro发表的白皮书Consumer-Generated Media(CGM)101论述了用户生成内容对市场的冲击[11];Jessica Dye介绍了UGC的发展趋势[12]。从微观层面上说,用户(UGC的主体)行为受到学者的关注。例如,Ye Qa等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旅游业UGC对旅馆在线预订的影响[13];Chudnov D以Facebook、YouTube等多个社会网络站点为例,探索了UGC用户的关系[14];此外,对UGC革新这一主题也引起了关注。国内,南京大学朱庆华教授及其团队对UGC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这一主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涉及UGC的定义、特征、用户类型、动因及机理等。

在应用研究方面,关注的焦点在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即移动UGC,探讨的主题围绕移动UGC在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而展开。例如,Fabien Girardin等介绍了利用旅行中的旅游者手机移动所产生的网络数据和旅途中的照片发现旅游者的存在和活动的相关时空数据,UGC成为了研究用户相关时空数据的新颖工具和方法[15];Christian S.Jensen等则从服务创造、服务功能、服务分享和服务开发四个方面阐述了移动服务系统有利于UGC发展的观点[16]。还有文献阐述了UGC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旅游市场、视频网站、酒店管理、商业市场、B2B领域、企业中等多领域的应用。这些文献主要介绍了UGC或UGC工具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或阐述了UGC在具体领域中应用的特点;部分文献对UGC在某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技术改良的研究[8]。用户生成内容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潜在用户群等优势,使UGC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相关UGC应用的研究文献主题也显得比较分散。

实践中,YouTube、MySpace、Flickr、Wikipedia、Facebook、豆瓣、优酷、土豆等网站都是UGC成功应用的典范。例如,Wikipedia利用UGC理念,聚合群众智慧使用户自愿贡献知识,实现领域知识的积累和最大化;而豆瓣网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

2.2 Web2.0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

Web2.0交互式环境中,用户以非线性、非单一、非大众的方式搜索信息。这一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与理念使网络信息组织与检索的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目前,有关Web2.0信息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众分类(Folksonomy),也被称为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或协作标注(collaborative tagging)上。分众分类允许用户对感兴趣的内容自由选择关键词(Tag)进行标注,且所有用户的标注都互为可见。这一反映用户个性化观点且开放的标注模式为Web2.0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检索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同时,分众分类思想在诸多的网站中也得到应用,如Delicious、Flickr、Youtube等。基于此,研究者从理论、实证与应用角度进行了相关阐述[17-18]。理论层面,研究主题涉及行为、结构、功能、机制、比较研究等;实证层面,研究围绕标签、用户与信息资源三者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应用层面,研究焦点在系统模型和信息推荐、开发与改进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日益成为重点。随着分众分类在互联网中的大量应用,其缺陷也凸显出来,如Tag的本体差异与分布差异[19]。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分众分类的相关改进;改进思路主要有提取Folksonomy标签之间的语义和增强Folksonomy的语义关系等[20],具体方法主要有标签的聚类、推荐与关联等[21],语义网和本体等。也有研究者探讨了Web3.0环境下的分众分类。

同时,Web2.0环境下的信息自组织方式也受到关注。用户存储的知识信息构成网络的结点,当输入达到一定阈值时,Web2.0有利于自组织的发生。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及其团队对此作过较系统的研究。马教授认为,Web2.0的兴起和应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Web2.0将复杂的技术移至后台,在简单规则的约束下,用户广泛参与,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在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去中心化模式下实现了自组织和有序化;从Blog信息交流社区的形成到维基百科的协同组织编辑,以及社会化书签产生的分众分类等等,无不体现了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和序化特征。因此,其所在团队利用Web2.0提供的丰富数据,选择不同的理论工具,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Web2.0信息自组织功能和序化机制展开系统的实证研究[22];其研究内容涉及Web2.0环境下有序性的定义、特征、形成条件和演化机制、信息序化机制;进一步对Wiki、Lib2.0有序性的形成及机制进行探讨;同时,也探究了Web2.0系统的有序结构和有序度问题;这一系列成果以专题《Web2.0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研究——兼论情报学的有序性原理》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第3期上。也有研究者探索过Blog信息资源的自组织、学术信息的自组织等。

对Web2.0信息检索的研究,从技术角度探讨博客和Wiki信息资源的检索的研究较多。就Blog来说,相关研究围绕Blog搜索行为、作者兴趣和内容时空模式的挖掘、内容的情感分析、搜索引擎的开发等主题;主客观分类将文本分成作者的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叙述两类,近年来TREC测试的Blog检索项目一直把此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就Wiki来说,相关研究围绕Wiki信息的抽取、分类、聚类、语义维基、Wiki检索系统的设计等展开;也有研究者探究过Web2.0信息检索的行为、模式与信息过滤等。此外,有关Tag资源的挖掘也成为关注的重要内容。

2.3 基于Web2.0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研究

Web2.0以其互动、共享与协作为显著特点的思想体系和技术组合,为有效实施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法与技术环境支持。

结合Web2.0自身的特性,研究者提出Web2.0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信息源主体的草根性,信息交流对象的微化,信息传输渠道的多元化和反馈机制的复杂化等[23-24]。同时,研究者积极探讨Web2.0应用对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促进及其行为。例如,Eric等,顾立平、张晓林分别分析了博客对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影响[25-26];Sotirios、Alya,Hichang等,Chin、Judy分别研究了Web2.0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7-29]。而考虑到Wiki在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武汉大学焦玉英教授及其团队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研究内容涉及:Wiki与知识创新的契合性;Wiki知识共享行为;Wiki知识交流与创新机制;Wiki平台的权限控制与管理;Wiki知识创新系统等。

此外,基于Web2.0的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各种模型与系统也得到关注。Addison等,张红兵、和金生,王晓光等分别构建了基于Web2.0的协作式注释系统、知识共享系统模型(KSSBW)、学科信息门户[30-32];Sang等,余波则探究了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系统[33-34]。

实践中,国内外涌现出诸多的Web2.0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例如,专业社交系统VIVO网(科研脸谱网)将美国的生物医学研究人员联系起来,方便科学家寻找同行,改进研究,形成合作;Researcher ID成为全球研究者的学术社区,有助于学者们相互间的成果分享、科研评价与转化等,能够有效地提高研究者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Innocentive旨在建立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匹配的网上电子市场;FriendFeed被科学家用来讨论科学研究问题;Diigo将社交网络、社会化书签、为网页添加高亮以及评注等众多功能相结合,帮助人们发掘、保存和共享信息;国内的“科学网”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与共享平台;华中师范大学王伟军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基于Web2.0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系统”,并在湖北省某大型研究院得到应用。

作为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重要组织形式的虚拟社区,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引入Web2.0的理念与相关技术。研究者主要对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使用不同的概念模式,如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技术采纳模型及理性行动理论等,来检验虚拟社区中社会心理因素和知识交流行为之间的关系,关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模型,研究虚拟社区内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行为,探讨社会网络与知识交流、共享的关系。

2.4 基于Web2.0的信息服务研究

Web2.0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导致信息服务的创新。基于此,国内研究者探讨了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变革、定位与发展[35-36]。面对Web2.0环境下所产生的独特资源——微内容,夏有根、黄晓英研究了其信息服务构建的相关问题[37],杨帆、肖希明进一步提出了数字信息服务基础建构从资源网络到知识网络转变是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的趋势[38]。考虑到Web2.0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交互、个性化”等特点,研究者对Web2.0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和集成化服务作了一定的阐述。

在应用方面,最受关注的是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研究涉及体系架构、模式、发展与用户等主题。随着Web2.0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2.0(Library2.0)概念被提出并受到高度重视。与“创造与共享”的Web2.0应用模式不同,Library2.0更为关注服务和资源的融合。其呈现出四个典型特征: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邀请参与;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39]。研究者进一步对Library2.0的构建、服务模式、应用以及未来趋势作了阐释。此外,刘晓霞在对全国“211高校”图书馆2.0应用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有49个图书馆(占所调查图书馆总数的43.75%)在信息服务中应用了Web2.0技术;调查同时揭示在适合图书馆应用的10多种Web2.0技术中,只有RSS/ATOM、Blog/PodCast、Wiki Instant Message、Tagging/Folksonomy、浏览器插件得到应用[40]。

此外,也有研究者探讨过Web2.0信息服务在企业、政府等机构的应用以及对教育、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王伟军教授及其团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基于Web2.0的企业信息服务这一主题。该团队提出基于Web2.0的集成知识信息服务的概念、体系架构与运作模式[4],认为企业知识信息服务必须依赖于政府、行业与企业本身的共同努力。校企合作开发了基于Wiki的“一把刀人工搜索”知识服务系统[42],并已由企业实际运作,为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示例,在实践中检验了Wiki系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优势。为解决知识信息加工、多类型资源存储与检索、个性知识信息推送等问题,尝试引入Dspace技术构建新型企业知识服务平台模型[43]。

在实践中,不同机构也在积极摸索并推动着Web2.0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例如,OCLC启动了联合目录的Wiki实验计划“Wiki WorldCat”项目;Delicious.com、豆瓣网等典型Web2.0网站向用户提供“社会化书签”的网络服务。

2.5 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研究

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阶段是知识管理,Web2.0为知识管理,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Web2.0的理念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从Web2.0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看,Web2.0与知识管理能够较好地融合。Moria在对Web2.0与知识管理的原则、工具与属性等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Web2.0能够应用于知识管理中[44];王伟军等从应用、技术、机制与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Web2.0向企业知识管理引入的模式[45]。

从知识管理技术角度来看,Wiki、Blog都是研究的重点内容。William认为同行评议和Wiki是知识库管理流程的两个发展阶段,Wiki可能是基于同行评议流程的最终逻辑形式[46];Todd开发的Arraywiki系统,能够利用用户所熟悉的Wiki界面提供用户控制功能,这克服了显性知识管理中的异质性问题;朱烨认为Blog体现了知识管理两大策略(法典化策略与人格化策略)的融合[47]。

同时,知识管理系统一直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Web2.0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面,其影响因素涉及知识管理框架、流程、模型、技术、策略和文化等[48]。王伟军教授及其团队对此作过较系统的研究。该团队将Web2.0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全面导入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建设之中,提出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平台集成框架、设计思路和技术框架[49],实现了基于Web2.0的知识门户整合、信息结构化、信息语义化、知识呈现和知识存储等主要功能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50],从而证实Web2.0相关应用的集成性及其与知识管理集成的可行性。

此外,从Web2.0应用主体来看,对传统环境下企业和政府等组织机构知识管理的研究进行了较丰富的拓展,同时个人知识管理也受到关注。从研究对象看,考虑到隐性知识的隐晦性、个体性和可转化性等特性,Web2.0环境下隐性知识的管理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研究主题涉及隐性知识的获取、转化、挖掘与利用等。Web3.0环境下的知识管理问题也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

实践中,业界认为Web2.0将成为知识管理的得力助手[51]。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在Web2.0知识管理应用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SAP公司采用Wiki技术实现了项目团队的协同与有效的知识管理;通用汽车开通企业Blog并使之成为内外部知识管理和宣传、处理潜在危险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随着Web2.0知识管理在组织和商业中的应用推广与升级,企业2.0(Enterprise2.0)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哈佛商学院Andrew McAfee教授认为企业2.0是企业内部自然出现、自由形成、社会性的应用程序,主要用来促进相互协作,并从Web2.0技术中萃取六项元素加以集成,组成“企业2.0”的基础框架[52]。在此基础上,王伟军等提出了Enterprise2.0知识管理模型[53];盛小平、田倩认为企业2.0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实施,特别是改进企业知识获取、知识组织与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活动[54]。也有研究者探索了Web2.0在政府、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或机构的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Learning2.0(教育2.0)、Government2.0(政府2.0)、Disaster2.0(危机2.0)、EC2.0(电子商务2.0)等新理念。

2.6 Web2.0的人文管理

尽管Web2.0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的创造、交流、共享与传播,但却远未能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信息空间。Web2.0在给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知识管理带来新的契机和机遇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侵权、信息污染、信息安全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对Web2.0的人文管理研究变得尤其重要。目前,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已经引起重视,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更多的研究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政策法规建设、信息伦理等主题相关。徐芳等提出Web2.0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侵权行为,主要有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不当、个人活动隐私的侵犯、个人网络痕迹隐私的侵犯以及个人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侵犯[55];魏来、郑跃在分析国内外网络隐私立法保护现状、行业自律模式和技术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隐私2.0框架体系,认为Web2.0时代的用户隐私保护应充分发挥国家、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用户三方面的力量,明晰责权,相互制约,提高网络信任度,使互联网向着和谐健康的网络社会发展[56]。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的报纸媒体等对Web2.0新型环境下的信息政策、法规等问题关注较多。针对发展迅速的博客圈中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2010年1月,河北省博客圈、燕赵时评博客圈、太行博风博客圈等五大博客圈圈主代表数千博友郑重签署了国内第一份《博客圈自律公约》;其内容主要是:建设文明健康、活泼阳光、和谐的博客圈,鼓励原创作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博友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和睦,圈与圈之间和谐相处、交融共荣等[57]。随后,《光明日报》围绕这一事件作了系列报道[58]。此外,“网络水军”现象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对此《光明日报》也作了系列报道,提出治理网络水军,需要“尽快完善网络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主动措施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言论环境;加强网站管理;加强对网络传播规律的研究;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培养一批合格的网络‘意见领袖’”等[59]。

3 结语

Web2.0已成为图书情报学关注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对Web2.0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图书情报学研究关注较多的领域有Web2.0信息内容生成与组织、信息交流与共享、图书馆信息服务、知识管理;同时,研究、设计并实现Web2.0信息检索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也是研究者非常重视的问题;研究者关注的Web2.0应用领域也很广泛,涵盖图书馆、企业、政府等机构以及教育、科研、电子商务等领域;此外,Web2.0的人文管理已经引起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上述成果与项目为从图书情报学视角深入研究Web2.0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从情报学和信息资源的视角,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Web2.0具有网络信息资源的属性,我们可以把Web2.0理解为Web2.0信息资源。其中,Web2.0信息内容本身是狭义的Web2.0信息资源,Web2.0的理念、用户、相关技术和服务平台可作为广义的Web2.0信息资源。基于此,我们提出“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观点,上述Web2.0的研究可以归结为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范畴。

围绕Web2.0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学的后续研究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Web2.0相关主题的研究,还需要逐步形成Web2.0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体系,产生更有价值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以下方面值得更深入探索:

(1)就研究视角看,现有研究主要偏重于Web2.0的技术管理层面,对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研究较为缺乏。Web2.0信息蕴含着无限的价值,如何从经济管理层面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如何从人文管理层面更好地使Web2.0环境走向高度有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2)就研究主题看,Web2.0信息的语义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可视化、Web2.0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机制、Web2.0信息服务的创新、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模式与绩效、Web2.0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Web2.0社会化应用的机理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3)就应用领域看,Web2.0的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如企业2.0、政府2.0、教育2.0、危机2.0、电子商务2.0、个人2.0等。

总之,今天的Web2.0技术及应用,正在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推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核心目标,以激发个体的信息创造能力,扩张个人的信息交流能力和强化社会信息资源的关联能力为主要途径,全面影响着网络信息的创造机制、获取机制、整合机制、交流与共享机制和服务机制。可以说,Web2.0环境及其运行有其自身特点、机理和规律,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与揭示,关于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附录:样本期刊和分布数量总表

注释:

①检索式为TS=(Web2.0 OR Blog*OR Wiki*OR RSS OR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OR Tag OR Tags OR social bookmark*OR Folksonom*OR Microcontent) NOT TS=(meta tag*OR meta-tag*)AND SO=(X) AND Document Type=(ARTICLE)。其中,X为65种期刊的具体名称;考虑到有关“Tag(标签)”的研究论文部分与“元数据”相关,所以在检索时将这部分数据剔除;同时,对所得结果进行内容分析,进一步去除无关数据结果。检索时间为2011年4月9日。

②检索式为KY=(‘Web2.0’+‘Blog’+‘博客’+‘Wiki’+‘维基’+‘RSS’+‘SNS’+‘Tag’+‘微内容’-‘RFID’)and JN=(‘X’)。其中,X为20种期刊的具体名称;考虑到有关“Tag(标签)”的研究论文部分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相关,所以在检索时将这部分数据剔除;同时,对所得结果进行内容分析,进一步去除无关数据结果。检索时间为2011年4月8日。

③图中不包括2006年度教育部立项情况,2007年度教育部立项情况为不完全统计结果。

标签:;  ;  ;  ;  ;  

图书情报学视角下的Web2.0研究综述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