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训练后的疗效研究进展论文_白家丽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训练后的疗效研究进展论文_白家丽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重庆 408200)

【摘 要】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研究表明,单靠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效果较为局限,家庭康复训练是保证治疗效果的用效手段。国内外有关家庭康复训练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对此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家庭康复训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72-02

脑卒中是心血管疾病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的,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功能受损,日常活动能力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由于脑卒中是一个慢性过程,除了急性期发作在医院接受治疗外,其余时间均在家里进行恢复治疗。因此,正确有效的家庭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文从脑卒中的概念入手,简要阐述了脑卒中的危害,最后着重阐述了家庭康复训练的措施及效果。

1 脑卒中的概念及高危因素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于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3]。当其它血管像脑部输送氧气机营养物质,血管发生阻塞或者爆裂,引起大脑功能的急剧受损,从而导致脑卒中的产生。脑细胞在缺氧或者无氧的情况下,几分钟内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据统计,脑卒中急性发作时,大脑的老化速度为每小时3.6年,神经细胞、神经键、有髓纤维等大量损失[4]。

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1)高血压病。高血压使血管长期处于过渡扩张状态,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病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2)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血管发生炎性改变等;(3)血脂代谢异常。当体内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发生时,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4)心脏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容易发生栓子脱落阻塞脑血管;(5)血液流变学改变。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者的血液粘度逐渐增加,血流速度变慢,导致脑部供血不足;(6)其他因素。如肥胖、年龄、性别等均与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肥胖者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者;年龄越高,脑卒中的发生率越大。

2 脑卒中的危害

我国医学上把脑卒中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的首位,具有发病率、残疾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研究发现,脑卒中在国内的发病率为120/10万,其中致残率为75%,致死率为17%[5]。此外,脑卒中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较高,并且病情随着复发的次数逐渐加重。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偏瘫以及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严重降低。

3 家庭康复训练的措施及效果

家庭康复训练的主要措施有:(1)心理调节:卒中患者常常有恐惧、焦虑的情绪,应充分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参与康复中来,鼓励患者,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热情,提高患者的情绪。(2)人员培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了解卒中的基本情况,掌握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并制定出训练计划[6]。(3)日常锻炼:卧位时,定期进行翻身训练及抗痉挛训练;坐位时,训练平衡及耐力,将健侧腿部伸直并置于患侧腿下,然后通过健侧手臂将整个身体支撑起来;站位时,双脚分开,保持身体前倾,十指交叉向下触摸膝盖,然后缓慢站立。三个体位相继进行,每个体位活动10min,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4)行走训练:对于行走功能没有完全丧失的患者可有人陪伴下进行适当的行走训练,训练时,患者向前小步迈进,持续约30min。如途中患者出现头晕、心率加快、嘴唇发绀等症状时,及时减量或者暂时停止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四肢功能锻炼:训练的顺序为先上肢后下肢,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进行外旋、外展、屈曲运动。每个关节反复运动25次,1次/d[7]。(6)语言训练:卒中患者由于脑部功能受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家属及好友应充分尊重患者,患者说错话时不进行嬉笑,而是应该鼓励患者多进行发声练习,如读报、大声说话等。(7)日常活动训练: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患者,应鼓励患者自主进行进食、穿衣、更衣、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简单的日常活动。对于无自主自理能力的患者,则协助患者进行,并鼓励患者进行模仿。此外,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还应及时清理大小便,并进行适当的排便、排尿训练。

张素梅[8]通过研究发现,56例脑卒中患者治疗中,28例采用有效系统的家庭康复训练,28例则采用常规的康复方法,结果系统家庭康复组患者的肢体、日常活能力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张玉萍[9]通过研究发现;康复组治疗后3 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与 FMA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同期的常规组;李丽[10]等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家庭康复训练,可以起到良好的康复作用,并且能明显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此外,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在国外的多家研究机构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说明家庭康复训练在卒中后患者的运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4 结语

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发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巨大的威胁,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来改善和阻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家庭康复训练作为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受到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认知水平、执行医嘱能力等的影响,家庭康复训练效果在各个地区的应用效果差异较大,并且实施的地域也有限。因此,加强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提高对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视,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是今后医学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参考文献:

[1]田野,熊高华,张逸等. 气动式手康复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30(1):52-54.

[2]Connell LA, McMahon NE, Redfern J, et al. Development of a behaviour change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upper limb exercise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J]. Implement Sci, 2015,10(1):34-34

[3]邹光莉.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早期肢体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8):181-183.

[4]朱穗恒,燕铁斌,江晓军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模式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2,27(2):156-158.

[5]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5(32):1907-1909.

[6]Mohd Nordin NA, Aziz NA, et al. Exploring views on long term rehabilitation for people with strok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findings from focus group discussions[J]. BMC Health Serv Res, 2014,14:118

[7]Tanwir S, Montgomery K, Chari V, et 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availability of a family member as caregiver and discharge destination[J]. 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14, 50(3): 355-362

[8]张素梅.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 2014, 27(2):445-446.

[9]张玉萍.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 2013, 26(5):968-969.

[10]李丽,李思文,赵辉等.社区康复路径在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中应用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学,2014,38(11):1331-1334.

论文作者:白家丽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训练后的疗效研究进展论文_白家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