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火电厂中,其安全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管理体系。因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先对火电厂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火电厂安全管理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管理;防治;危险点
一、火电厂安全现状分析
火电厂发生安全事故,多数情况下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电厂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所造成的后果难以估计。火电厂的安全风险源非常的多,但一般存于作业现场,这是从绝大多数安全事故中总结出来的一个规律。火电厂的电力生产通常都会使用到大量煤、天然气、氢气、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电力生产现场存在多种高压高温设备,高低压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等等,如果一旦在生产作业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或者是设备的检修当中多数情况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起吊作业等等,这些作业过程当中如果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窒息事故,重物击打事故等等。实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业界对智能电厂的研究持续深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火电厂中在技术上已经有所保障,但是这里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大量外来人员进入火电厂从事一些非电力生产方面的工作,如果外来人员与火电厂职工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极有可能导致外来人员出现人身伤害事故。监管部门匮乏。很多的火力发电厂,在安全风险管理上,并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管。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就会导致在安全问题实施的过程中,做不到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监管监督。在生产中,由于监管部门的缺乏,就会导致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在责任上无法进行明确。若是出现问题很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监督意识,就会导致责任的推卸。所以应该健全监管系统,并进行监管部门的成立,以期让火力发电厂,顺利进行安全管理。所以,火电厂安全管理中,风险辨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明确作业现场的风险源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预防和治理,保证安全生产。
二、火电厂安全管理的防治措施
(一)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是目前火电厂安全管理中比较常用的风险辨识方法,其具体工作流程有六个环节,分别是确定工作内容,辨识风险因素,确定危险点和危险程度,制定预防措施,安全交底以及修订。首先,确定工作内容方面,是要明确危险点分析的具体对象,并从具体对象出发明确工作步骤,它是开展危险点分析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辨识风险,一般就是根据同类作业的经验以及作业过程特点,辨识整个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火电厂来说,一般要考虑作业环境以及条件,作业场所介质,生产工艺流程,作业人员行为以及作业工具材料等几方面。第三,根据辨识出来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后续就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危险点,并分析危险点的危险程度。这样才能对预防措施的制定起到一个比较有效的指导作用。第四,按照确定的危险点危险程度来制定预防措施,目的是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同时配合限制性措施来尽可能降低事故损失。这方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原则上应以预防为主,限制措施为辅。第五,完成上述四个环节后就需要进行最核心的工作,即安全交底,出具危险点分析单,并分发给作业人员,要求在作业中观测落实。第六,危险点分析实际上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这要求分析人员应建立反馈机制,由作业人员反馈危险点信息,分析人员针对这些信息修正危险点分析的内容措施,以便备案,形成经验。
(二)基于案例的风险防治策略
某天然气厂的调压站、前置模块由于管件、阀门等元件出现了老化、失灵或者零部件受损,甚至出现人为操作失误,遇到明火或者电气设备易引发短路,进而出现火灾或者爆炸现象。
1.项目设计阶段。火力发电厂,在安全管理风险上,目的就是进行安全理念的实施。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设计。通过设计单位来完成,也就是全面的了解,存在的有害的因素。比如,影响工艺技术、选址以及布局、使用的设备材料以及对人身安全等因素,整个的安全管理风险,都是要通过评估。也就是评价机构来决定。
2.建设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的施工实施时,为了对设备以及,人所产生的不安全问题进行重视,就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对设施,材料,人员的施工质量,管理离不开企业、施工单位以及监管的部门。以此实现安全管理施工阶段。
3.适当对材料,设施以及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安全以及技术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好设计问题。在采,以及相关的运输环节,做好措施。定期地就使用评价,进行记录,并进行备案。以免发生安全事故问题。
4.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就是管理全过程,涉及到每一个环节。无论是设施,还是施工质量以及工艺,都要积极的进行档案的记录,使其生产经营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参考。
5.解决居民违规占用天然气用地的现象。政府在群众的心中具有权威性,在号召居民既要根据相关细则使用天然气也应该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包括天然气安全使用标准以及国家有效调查活动,能够最大程度的限制群众的不规范行为,把相应的任务充分贯彻到相应的管辖单位,井井有条的开展下去,对私自使用天然气用地的居民要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就可以有效杜绝这种不当做法。
6.提高维抢修人员的职业素质。天然气在运行中,如果发生事故,需要专业人士立即负责紧急处理工作,所以相关的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相关的部门要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天然气公司进行最大的帮助。面对特别严重的灾害,倘若当地天然气企业无法第一时间解决,那么只能通过应急部门采取急救方式。应急部门在确保住户按照规定使用天然气的条件下,与天然气公司一起进行有效的排险活动,确保天然气的安全使用。因此应急部门要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即使在安全的时期也需要经常组织演习,确保一旦有危险出现也可以很快的处理。天然气管道自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要防患于未然,有险情的时候能够及时确定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最大可能的减少居民的损失,这是应急部门必须要具备的工作技能。
7.提高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居民的法律意识。尽管我国天然气事业进展迅速,然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设备并不完善,造成我国有些区域天然气还没有被广泛得到使用,同时不具备完善的法律保障,政府部门还缺少对天然气设施的法律保护措施,城市居民对这方面的法律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国家要完善有关天然气的法律规定。相关机关选择在一些特殊日子里进行法律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居民对天然气的了解程度,还可以利用媒体方式进行传播,通过网络和新闻等进行传播,让居民更加的了解天然气;相关机构必须要定期对天然气管道以及设施进行仔细检验以便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天然气更好的运输。
(三)反思
事实上火电厂现有的风险评估机制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的,但常年多发的安全责任事故,引人深思。实际上天然气厂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包括没有作业指导书,没有设置安全措施,没有明确的作业程序,没有危险点分析单,作业人员进入煤仓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安全监管流于形式等等。所以光辨识风险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配合,可以参考华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风险控制为主线,依法治企为主旨,按安全质量标准要求,编写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明确控制关键点,明确安全责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人们对供电的要求。火力发电厂应该基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积极的加强体系的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中,运用有效的措施使其人身得到保障,财产受到保证。实现发电厂的安全顺利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勇秀.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2).
[2]郭熙成.火电厂安全管理信息技术探讨[J].河南科技,2017(21).
[3]王薇,陈忱,李英芹,宋淑云.天然气管道典型事故分析与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6):25-30.
[4]金天寅,宋建成.火力发电厂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7):45-46.
论文作者:杨剑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火电厂论文; 作业论文; 天然气论文; 危险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火力发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