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谭柏贤

水利工程中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谭柏贤

珠海市大镜山水库管理处 519000

摘要:随着大型和巨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进展,围堰的规模逐渐增大,围堰的基本地质环境更加复杂多样,相应的运营难度也逐渐加大。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了围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水利围堰施工技术流程和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围堰施工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维护在建建筑物的基坑,保证水工建筑的顺利施工。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围堰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对施工中的建筑物实现遮挡,防止水流渗入,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对保护施工作业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围堰工程的功能,在围堰施工中必须保证围堰的稳定性和抗压性能。结构必须尽可能简单,便于施工和维护,并保证围堰外的水流顺利通过。避免发生局部水流碰撞。本文主要分析了围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发展。

1围堰的施工原则

1.1围堰构筑稳定。围堰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开端。围堰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围堰开始,要结合围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围堰方法,如横向围堰或纵向围堰,或者是过水围堰还是不过水围堰,做到因地制宜。与此同时,要奠定坚实的基础。基坑深挖,桩体要深埋且固定。运用符合水流特点和土质特点的建筑材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但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材料,以确保整个堰体在施工期间不会发生腐蚀、渗漏和塌陷。从而从根本上为保证整个后续工程建设的稳定。

1.2围堰设计科学合理,施工简单。围堰一般是为主体工程的后续施工而设计的临时工程。因此,部分围堰将在整个工程完成后拆除,并与整体工程融为一体,成为永久性水利工程。围堰的设计将指导整个围堰的施工方向,如何施工,如何维护,如何防范水流的影响,土质的冲击,应采取何种施工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如何拆除堰体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围堰设计时候综合科学考虑,以便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保证科学合理的施工,同时兼顾全局。在后续工程中,简单的施工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过程,而且又便于后续工程中堰体的维护和拆除。

1.3考虑到水流和土壤的方向,构建平顺没有局部冲突。在围堰建筑中,需要面对水流和土壤质量的冲击和压力。如何处理堰体和水流的方向,堰体的构造和土壤压力,以及水流的影响对堰体的结构有直接影响。因此,应将当地土壤条件、水流、冲击力和压力条件充分纳入综合考虑、实地调查和准确的测量,科学的设计,在施工中最大限度地使建筑和水流的方向平顺,避免了建筑和水流的严重影响,所以设计时要注意降低压力。方便施工及后续维护管理。

1.4该围堰接头严密可靠无渗漏。在围堰与岸坡的联结处必须可靠。要加强接口处的加固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勘察,以避免因集中渗漏等破坏影响而发生围堰事故。以土石围堰为例,在处理接头问题时,主要是增加接触面和加深埋在地下或岸边的深度,延长防渗路线,防止渗漏的发生,减少渗漏破坏,为了延长全身的使用寿命,必须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接头有坚硬的岩石,则堰体和岩石可以一起构造。如果没有岩石,堰体可以深埋在透水性的水层下。深度越深越好,岸边的防渗面积一般要高出水面,减少水流对防渗地段的腐蚀和冲击。

1.5围堰建设经济是合理的。围堰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开端,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基础。它与整个项目的成败有关。因此,有必要加强坝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也要注意围堰施工的科学,节约设计和施工成本。从最初的实地考察勘测,到地基的选择,基坑的挖掘,岩体建筑材料的选择,必须本着优质、高效、安全的原则,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综合利用,从基坑开挖,运输等一系列环节,科学设计,合理运行,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但也要加大对材质,建设的监督,防止出现劣质工程。

2、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应用

在实际施工中,围堰施工技术十分复杂繁琐,对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应充分重视加强对每一条细道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故障,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2.1施工流程

围堰的施工过程可分为地基平整、沉桩、围堰合拢、拆桩和养护管理。其中,板桩施工的流动和顺序大致可分为:板桩的整理、运输和堆放→板桩施工的导向装置→桩帽及送桩→板桩打至设计标高。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板桩施工

在工程施工中,桩的施工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也是施工的难点。首先,将准备好的板模块运到相应的施工平台,使用专业的起吊设备,它是逐件组装,组装必须循环进行,最后一圈组装完成后,将其沉入水中。当桩下沉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和控制。首先,桩体的自重下沉,待沉至水底,开始安装在围堰上的小振动锤振动下沉,使其振动并下沉。在此过程中,要开启大型泥浆泵,在围堰内抽水,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后,当板桩沉到粉泥层50cm左右的范围内时,可以停止下沉,对桩身进行适当调整。

沉桩围堰下沉完成后,应使用泥织袋在围堰外围堆积,并在其内部投入厚度约50cm的石块。施工完成后,应当使用水泵抽水,对围堰渗漏情况进行检查,对渗漏部位进行处理,保证施工质量。在沉桩过程中,由于底部砂层比较坚固,阻力过大,导致难以下沉。对此,对水下地质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辅以高压冲水或振动法沉桩,避免用力撞击,避免对桩体造成破坏。

2.3围堰合拢施工

在围堰合拢施工中,围堰的合拢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关系到围堰的封封性。因此,每个板桩的实际宽度应事先仔细测量,以确保拼装的质量。一般来说,当板桩合拢时,很难完全避免两端侧口难以充分吻合的情况。这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整。

(1)在板桩拼装完成,尚未插打前,需要结合相应的模型来预测最终的合拢情况。例如,可以测量合拢口的长度来确定板桩的宽度。根据这个标准,制作、拼装钢板桩。如发现钢板桩难以完全合拢,则应将钢板桩悬吊起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设置相应的复滑车组,对其进行调整。

(2)在板桩的合拢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桩体与接口不平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用外力进行调整,以确保板桩与合拢口相切。如果钢板桩的尾部暴露在外,为了避免锤击对其造成损破坏,应由滑车组进行调整,即翘起的一端,应安装相应的复滑车,使另一端也掉下去。

(3)在板桩围堰的合拢位置上,容易出现不平整的情况,从而影响板桩的插打。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施工人员会将距离最后一组钢板桩最近的板墙向外侧推开,拉近钢板桩上下间空位的距离,以保证合拢质量。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因为这些多余的空隙很可能会使钢板桩的压力大大增加,引发相应的质量危害。因此,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对最后一组板桩的上下间宽度进行准确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出可以与其上下宽度相互吻合的板桩,并将改制的板桩放入,以保证合拢口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这也是施工的关键内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围堰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建设工期,而且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为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围堰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施工技术,已在众多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提升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欣.钢板桩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计,2015,04:105-106+110.

[2]陈成.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

[3]马燕霞.水利施工中的围堰类型与应用要点[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5

论文作者:谭柏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谭柏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