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近些年新兴的建筑技术之一,它在技术层面和操作方法上与传统建筑形式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是因为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关键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因此,论文针对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装配式建筑
一、装配式结构概述
装配式结构是指在专门的生产工厂生产出各种构件,比如梁、柱、板、楼梯等,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相对于现在施工中占主导的现浇结构建筑产品来说,就是把比如梁、柱、板等原来大部分通过钢筋混凝土现浇成型的构配件,通过在工厂生产,再运送到工地组装,把节点做好,然后采用现场浇筑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这就叫装配式建筑。要真正实行装配式,必须精确计算,能加工预制的尽量加工预制。因此,做好装配式结构还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传统的现场施工现浇作业,噪声大、粉尘多、水体污染、建筑垃圾普遍、环境污染严重。占用劳动力资源多,效率低,成本高。新型的装配式结构施工,能使生产集约化,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避免环境污染,消除传统现浇施工带来的一系列弊病。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可由现在的粗放型到未来的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进一步现代化。能与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还能带动一些新兴行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着力化解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对建筑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装配式结构的分类
多年来,各国推进装配式住宅发展,对推动建筑施工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装配式结构体系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1)居室设计多样化,装配式建筑选取开间灵活。(2)降低建造成本,从工程预算来看,发展装配式住宅需要的劳动力减少,交叉作业方便有序;每道步骤都像安装设备一样确保精度,担保质量,大大降低建造成本。(3)减少建筑污染,装配式结构的建筑工业化有利于减少现场手工湿作业带来的建筑垃圾、污水排放,减少施工噪音、有害气体。(4)住宅节能环保,在建造住宅房屋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达到高效、低耗和环保。(5)结构安全保障,装配式建筑与之前建筑相比较,构件的精准度更好,能较大程度地解决墙体开裂、渗漏等不足的施工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防火性能和耐久性。(6)快速调节市场,据德国建筑技术学院的调查,装配式组装集成房屋相对于传统建房的速度要快30%左右,所以能够调节供给关系,对房价的调控有着良好的作用。
2.1全装配式
所有建筑的部件都是在工厂生产的,然后在现场组装。它主要由大的装配板、柱状结构、箱形结构、框架结构等组成,整个装配建筑的结构可以在现场进行建造或倒装,并且可以使用预制板。其主要优点是效率高,施工速度快,零部件质量好,季节效应小,施工高、相对稳定,使用厂家生产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生产基地一次性投资规模较大,在施工数量不稳定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
2.2半装配式
这些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是预制构件,其中一些是砖石结构。砖和砖结构是在工地上建造的,并在现场建造。地板、楼梯是水平承重构件,一般使用预制构件,活吊装。在大型的模型建筑中,一种做法是外墙板采用预制构件,内墙采用工具型模板来呈现水。其主要优点是,生产基地的生产基地小于全装配,具有适应性,节省运输成本,促进推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缩短工期,实现大面积水的施工,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结构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国,最常用的半装配式结构是整体结构的装配。
三、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3.1预制外墙板安装及节点施工
预支外墙板安装与节点施工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的节点:(1)吊点设置。预制外板墙必须要通过吊装的方式才能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拼装施工,但是预制板墙与普通剪力墙一样在平面外受弯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吊点的设置。一般情况下预制外墙板在工厂生产环节当中就已经设置了预埋件,在进场吊装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预埋件的位置与尺寸等进行检查,并在专人的调配之下进行预制外墙板吊装施工。由于预制外墙板的尺寸相对较大,重量也相对较高,因此,不得采用单点吊装的方式进行吊装,必须要采用钢丝绳进行多点吊装;(2)起吊及下落。将预制构件缓慢平稳地起吊,根据预制墙板的型号和尺寸吊至指定位置,确保安装位置准确无误,构件下落时应缓慢、平稳,待板的底边升至距地面 50cm 时略作停顿,由操作人员将墙板的位置与下部预埋钢筋的位置对准,使墙板垂直缓慢地下降,待距预埋钢筋顶部 2cm处,墙两侧挂线坠对准地面上的控制线,将墙板底部的套筒与预埋钢筋精确对准后,使之平稳就位;(3)调节就位。在完成完成吊装之后还需要对预制外墙板进行调整就位,从而有利于施工;(4)连接。即将不同标高的板墙连接起来。板墙连接可以分为钢筋连接与灌浆两个不同的环节。
3.2预制飘窗的安装
一般情况下装配式结构主要应用于住宅项目当中,因此往往设计中都使用了飘窗,在实际装配式结构施工中预制飘窗的施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首先,一般情况下住宅上下层飘窗之间的空隙相对较小,大约只有 400mm 左右的间隙,同时飘窗也相对较重,这就必然导致飘窗在施工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支撑。笔者查阅了大量与预制飘窗施工有关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认为预制飘窗施工应该选择机械式承重托座应用技术。机械承重托座由上承板、底座、可调螺母组成,每种托座可调度为 70mm,用途是调整飘窗标高,受力满足飘窗自重及混凝土面层及保温层的抗压强度,单个承载力在 1.5t 以上,吊装时放于飘窗底部两侧,用以调整飘窗底部标高。在施工之前必须要调整好承重托座标高,当飘窗吊装至承重托座 300mm 以上位置时必须要校准飘窗位置,并将飘窗放置于承重托座之上,最后进行安装。
3.3预制构件堆放
预制构件堆放也是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重点内容,由于装配式结构在吊装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复杂性,为了避免二次吊装必须要对预制构件的堆放给予高度的关注,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对吊装路径进行优化,尽量避免二次吊装,即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确定预制构件堆放的具体位置;(2)不同构件需要采用不同的堆放技术,例如,预制墙板可以采用竖向堆放的方式进行堆放,预制楼板、空调板等板类构件可以采用平放的方式进行堆放,但是尽量避免叠放,如果采用叠放方式进行堆放则尽量控制在 4 层以内。
结束语:
就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而言,装配式建筑技术及预制工艺都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实现建筑工业化,建筑现代化指日可待。这种新型施工技术在建筑效率和施工质量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各大建筑企业的当物之急就是不断探索预制装配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工艺,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广泛应用预制装配施工技术,从而促进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新月,钟幼兰 . 寒冷地区装配式农田小闸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 03) : 88.
[2]那文杰,赵中华,侯新月,等 . 高寒地区装配式小闸防治冻害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 03) : 65-66.
[3]孔亚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梁柱钢板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宋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托座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外墙论文; 构件论文; 标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