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_共同富裕论文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_共同富裕论文

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这一论述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的、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的正确的,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什么是共产主义?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 页)1847年10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同上书,第210页)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86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当然包括社会主义。这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现实运动,是思想体系,是一种社会制度。过去我们就是从这三个不同的方面理解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必须弄清楚邓小平同志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用得最多的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明显,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所说的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社会制度或思想体系或现实运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指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综合的统一体,指的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所指出的,“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378页)从前, 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概括,或从政治方面,或从经济方面,或从社会制度方面,或从生产关系方面,只是从某一方面去概括,其结果不能没有片面性,因为它的基础本身就是片面的。邓小平同志则把社会主义作为构成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有机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概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把握整个社会主义的本质。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概括,一直都没能准确地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第139 页)事实正是如此。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召开的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大会上,首次正式宣布: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67年11月4 日苏联《真理报》)。1970年4月21日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 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召开的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大会的报告中把“已经建成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这就是”:“这就是工人阶级起先锋作用的劳动人民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对社会发展的领导。这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为了全民的福利,以高度技术水平,有计划地发展全部国民经济。这就是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就是用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用同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友好的精神教育全体人民。最后,这就是基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对外政策。”(1970年4 月22日苏联《真理报》)这种对社会主义的概括,是把人民政权和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强调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国民经济和实行按劳分配,没有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首先从本质上概括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基本上是接受了苏联的观点,在一些著作和教科书中都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四人帮”又把它推向了极端,在所有制上搞“一大二公三纯”,“割资本主义尾巴”,搞“穷过渡”;在分配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他们把穷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把富说成是资本主义,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这种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质上是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在这种思想理论指导下,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的二十多年中,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始终没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没有用主要精力抓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

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特征时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9页)这里提到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本质特征,放在首位,而是作为一般特征放在了最后。实际上,仍然是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是没有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

从以上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搞社会主义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算起,搞了几十年,讲社会主义特征也讲了几十年,但始终没有准确地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对社会主义本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只有从本质上去认识社会主义,才能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

1980年5月5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这就是说,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第172 页)这两个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核心。1990年12月14日邓小平同志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第364 页)这里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到1992年南巡谈话时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373 页)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中国和世界上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了几十年没有搞清楚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发达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而公有制、按劳分配、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是首要的基本特征。

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本质和特征的关系问题。有人说,我们过去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是以特征代替本质。这种看法表面看来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过去确实是讲社会主义特征多,而很少讲社会主义本质。实质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讲特征,首先应当讲本质特征,由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没有抓住本质特征,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造成概括得不准确、不科学,而不是以特征代替本质。

也有人认为本质和特征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本质是深层次的,特征则是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我认为这也是不准确的。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特征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显著的征象、标志。本质的体现就是本质特征。因此,本质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同属一个层次,只有非本质和非本质特征,才是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这是不是把本质当作特征,混淆了本质与特征的界限呢?当然不是,而是没能把它作为本质特征,放在本质特征的位置上。

社会主义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基本矛盾(即根本矛盾)是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本质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及同一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自己特殊的基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革命的本质。例如,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规定着新民主主义的本质。这个基本矛盾也是主要矛盾,这两者是一致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居于次要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解决了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又使本来就存在的,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解决了这个基本矛盾,使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新民主主义的本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主要矛盾,这两者是一致的。除了发生大规模战争,这个主要矛盾是不会改变的。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使社会发生新的质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从初始到最终完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邓小平同志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连续使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五个动词,指出社会主义是现实的运动,是一个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过程。社会主义既然是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从动态上去分析、研究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运动它是一个实现过程,是有始有终的,准确地科学地判断现实的社会主义在整个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不从实际出发,急于求成,加上判断标准的错误,使判断结论超前,是“左”的错误;思想守旧、片面,落后于形势,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判断结论滞后,是右的错误。这两种情况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曾有过,当然,主要是“左”的错误,时间长、危害大。1958年大搞人民公社时提出我国二十年左右即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766页); 与此相反,也曾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文化落后根本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第252页)。 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样,才使我们对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在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阶段有了一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会出现“左”的错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楚的问题。有“左”倾思想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在所有制上搞又“大”又“公”的共产主义公社,在分配上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搞吃饭不要钱,搞供给制就算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这当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这里完全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两个决定性的本质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穷的社会主义,而首先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还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只有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这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既然是运动,是一个实现过程,那么,我们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就应当是与实现过程相适应的、促进这个过程实现的,而不应当是一个静止的、脱离甚至是阻碍社会主义实现过程的。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静止地看待社会主义,把最终目标当作标准,以最终才能达到的社会主义标准为尺度去判断社会主义实现过程中的是非得失。这就是看一种思想、事物是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是正确的,就赞成;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是不正确的,就反对。这就完全忽略了社会主义必然有一个实现的过程,始点与终点不分,把始点当作终点,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与社会主义混为一谈。这样,就把许多有利于社会主义早日实现的东西被拒之门外,严重地影响、限制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比如,“三资”企业,它有资本家,有剥削,当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搞“三资”企业就是搞资本主义,这样就不能利用外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验证明,在资本主义包围的条件下,关起门来建设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它只能使社会主义发展受到影响,从而推迟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是一个实现过程这一点出发,把目的与达到目的的具体的手段、方法区别开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检验一切是非得失的标准,即“判断的标准,应当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372 页)用这个标准去看待“三资”企业就完全不同了。“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也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也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第373 页)在“三个有利于”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办“三资”企业;对内,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私营经济。这样,既把经济搞活了,又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如果说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社会主义做为一种运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此明确地提出这个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早在1950年5 月他在谈到调整工商业时就指出:“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48页)邓小平同志在后来又多次强调:共产党人的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产品极大丰富,实行按需分配的社会,不发展生产力,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共产主义是不能实现的。而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不仅提出发展生产力而且提出解放生产力。什么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第370 页)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要求,要求它们为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和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标服务。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不是事物质的全部而只是最根本的方面,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既不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任务,也不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是社会主义质即社会主义成为它自身使它区别于其它社会的一种内在规定性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既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要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形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这样做是为了使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第135 页)应当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同的本质。这显然是错误的。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因为它既不是资本主义的根本任务,也不是资本主义的最终目标。其次,资本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与社会主义相比,它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从解放生产力来看,资产阶级革命是从封建主义压迫下解放生产力,是一种剥削和压迫代替另一种剥削和压迫,社会主义则是消灭剥削和压迫,这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解放,不能相提并论;从发展生产力来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无论在量的方面和质的方面都是优于资本主义的,没有这个差别,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总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根本不存在共同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还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迁的重要标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列宁也说:“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列宁选集》第4卷,第399页)“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第3页)。马克思和列宁都明确指出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是社会形态变化的根据。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了这一点。他说:“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11页)“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第225 页)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之所以不够格,是因为我们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应有的高度,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建设一个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正确地认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同富裕,只有达到共同富裕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和国家合理的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合理需要,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与“四人帮”实质上是把穷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相比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首先,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实行按需分配,是人民生活极大提高的社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也必然是一个富裕的社会。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忽视了对富裕的具体追求,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富裕与资本主义、修正主义联在一起。“四人帮”走得更远,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提出:“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在他们看来,即便生产力发展慢一点,穷一点,照样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他们批判发家致富,“割资本主义尾巴”,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总觉得只有这样,才像个社会主义的样子。这实际上是扭曲了社会主义,其后果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指出:“致富不是罪过。”(第172页)“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 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第265 页)“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第364 页)由实质上是把穷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到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理论和实践上最大的、最彻底的拨乱反正。共同富裕还把资本主义建立在剥削和两极分化基础上的少数人富裕与社会主义建立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基础上的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富裕区别开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始走向共同富裕。

其次,找到了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捷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的富裕不同,共同富裕不是只靠自发就能达到的,而是一个自觉地实现过程, 要通过正确的政策去实现。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它地区、其它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并指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这个大政策,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捷径。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先富起来的理论和政策,是针对过去不允许先富起来的理论和政策提出来的。过去,一些人总是用不同程度的平均主义的观点去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搞资本主义。因此,不准搞副业,不准搞个体经济,不准搞私营经济……。这诸多的不允许压制了一部分人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群众一心想发展经济而致富的积极性,也限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方法论上来说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不能只允许用单一的方法和手段去实现,而要允许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去实现,这有利于最终目标的早日达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搞个体、私营经济,以及“三资”企业等,正如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所做的那样,是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的一跃而后退,而这一跃却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必不可少的飞跃。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发展慢的地区、企业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是从实际出发的,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为,事实上每个地区、企业和个人各种条件不同,有的条件好一些,只要经过辛勤劳动很快就能富起来,有的条件差一些,发展起来要慢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过去吃过这个亏。还是让一部分条件好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先富起来,然后去带动、帮助发展慢的地区、企业和个人迎头赶上,波浪式前进,这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捷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并不断加以完善。这是广东等沿海地区特别是特区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也是得益于这个大政策。

标签:;  ;  ;  ;  ;  ;  ;  ;  ;  ;  ;  ;  ;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