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ki的学术出版机制分析--以开放存取百科全书为例_开放存取论文

基于维基的学术出版机制探析——以开放存取百科全书Scholarpedia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为例论文,百科全书论文,机制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83-05

1 背景概述

近10年来,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web2.0技术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1月19日,维基百科的文章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篇,总共有大约10万名活跃的投稿者①。维基百科所倡导的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理念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另一方面,兴起于1990年代的开放存取运动作为迈向“开放科学”的重要一步②,也对科学交流与学术出版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正如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拉瑞·桑格(Larry Sanger)所言,如果一篇文章能够由大量专家学者合作完成,那将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公正客观,并且获得更为广泛的影响力③。正是怀着这样的美好愿景,一批学者开始尝试将维基(wiki)理念引入学术出版领域,以期实现基于wiki平台的学术交流。然而相关研究④⑤⑥表明,尽管wiki平台对于知识交流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缺乏传统学术出版相关机制的保障,如缺乏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认可,缺乏学术质量控制,缺乏相对稳定的出版物质量保证及版权管理等因素,使得学者群体并未真正接受wiki的传播理念。

2006年2月5日,尤金·M.伊兹凯文契(Eugene M.Izhikevich)创立Scholarpedia网站,其定位是面向专家学者的开放存取百科全书。迄今为止,Scholarpedia 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因其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为计算神经科学、动力系统、计算智能、物理学和天文学等。该网站与维基百科在外观和体验上具有很大相似性,采用相同的mediawiki技术架构,任何用户都能阅读并修改其中的文章。此外,它还延续了维基百科中对话页、版本对比等功能模块。而与维基百科最大的不同在于Scholarpedia涵盖了传统学术出版的诸多特征:它的作者群体主要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它发布的内容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它发表的文章经由开放存取期刊出版。

通过对学术wiki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以及对Scholarpedia网站的深入观察,本文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作为一家兼容维基百科创新精神与传统学术出版特质的学术网站,Scholarpedia如何平衡两种不同的出版模式,形成独特的学术出版机制?具体而言,希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质量控制方式。在允许用户对文献进行修改的前提下,Scholarpedia采取什么办法维持网站内容的质量?②内容组织与利用方式。与wikipedia一样,Scholarpedia的内容具有动态更新的特点,那么它如何实现对不断变化的内容进行组织和利用?③学术贡献评价方式。学术wiki发展的最大诉求在于解决对投稿者的评价问题,Scholarpedia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创新性尝试?④管理方式。传统学术出版条件下,过分严苛的版权制度会对学术交流产生一定制约,而维基百科似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Scholarpedia是否能够在其中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2 基于wiki的学术出版机制

一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取决于一套良好的机制,而要使机制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与协调。具体就学术wiki网站而言,出版环节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保证了学术出版活动的有效运行。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从质量控制、内容组织与利用、贡献评价、权利管理四个层面,剖析Scholarpedia网站的出版机制。

2.1 质量控制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发展,质量控制成为学术出版活动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有学者提出,开放存取期刊应从组稿、审稿与编辑加工出版流程中的主要环节对学术质量进行严格控制⑦。沿着这一基本思路,我们发现Scholarpedia正是抓住以上三个核心环节,通过相应的角色与机制设置,有效保障了学术内容的质量。

组稿控制。如果说维基百科采取的是一种平民创作路线,那么Scholarpedia完全可以被视为精英创作。其中的大部分文章由顶尖的专家学者写作完成。作者往往受主编邀请,或是通过严格的公共选拔产生。目前,在Scholarpedia的作者名单中总共有20位诺贝尔奖、8位波兹曼奖、5位菲尔兹奖、14位狄拉克奖获得者⑧。通过浏览作者介绍发现,这些全球顶尖学者一般都为Scholarpedia至少创作一篇文章。其中1982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的丘成桐教授也在名单之列,并且于2009年撰写一篇“丘流形”(Calabi-Yau manifold)⑨。正是由于在组稿层面邀请了全球一流的学者,才使得Scholarpedia最终呈现的文章堪称精品。

审稿控制。“审稿控制既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又是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基本机制”⑩。这是学术期刊出版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Scholarpedia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除了常规的作者和编辑角色之外,Scholarpedia还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设置了一些特殊角色,如管理者(Curator)、投稿者(Contributor)和保证人(Sponsor)。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角色。

管理者。管理者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质量负责,一般由该领域的权威学者担任,她/他不一定是这篇文章的直接作者。Scholarpedia赋予管理者较大的自主权。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对文章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截至2011年11月,Scholarpedia的管理者数量已达到642名(11)。

投稿者。任何对文章有贡献的用户,无论是写作、评议或是成功修改,都可立即成为投稿者。投稿者对文章今后的进一步修改拥有投票权。

保证人。保证人主要在作者写作前对文章主题进行确认,判断该主题是否具有学术性,作者身份是否准确,并保证该主题不与Scholarpedia中已有的文章主题重复,等等。

基于以上角色设置,Scholarpedia施行一套独特的评审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审机制超越了传统期刊出版中狭义的评议环节,贯穿于整个投稿、审稿乃至加工等环节。Scholarpedia大部分稿源来自顶尖的专家学者。针对普通作者,一般建议其寻找优秀的合作者共同创作,以保证内容质量。在确定合作者之后,作者需要从现有的600多名管理者中选择1位(今后需要两位)充当文章的保证人。在获得保证人许可后,作者有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写作。当作者创作完成后,一般会由文章的保证人连同另一位管理者对文章进行评议,评议时间为两周。在此期间,评议人有权以匿名方式邀请任何他所信赖的同行参与评议。对于评议结果,目前Scholarpedia所采取的方式是:如果文章获得录用,评议人的姓名将出现在文章下方;如果被拒稿,评议人姓名将不予公开。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Scholarpedia的学术出版流程

加工控制。传统学术出版中,一篇文章的发表往往意味着成果的固化,读者只能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利用。而在wiki环境下,文章的发布预示着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开始,并由此进入用户参与的修改加工环节。

文章发布以后,管理者对文章执行相应的管理职责。正常情况下,一篇文章只允许有一位管理者,Scholarpedia对此做出的解释是,如果采取多头管理的话,可能导致两个显见的问题:其一是管理者之间推卸责任,即没有管理者对修改错误负责;其二是管理者担心意见相左时冒犯对方,从而丧失进一步提升文章价值的积极性(12)。

与维基百科相似,Scholarpedia的用户也可以对文章进行修改,但所有修改结果只有得到许可之后才会在网站上呈现。许可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管理者许可与团体许可(13)。管理者许可相对简单,只要文章的管理者对特定的修改予以同意即可。团体许可实现的前提是在收到修改提议一周内,管理者没有做出任何明确批示,但同时收到至少两位投稿者的许可建议,且无其他反对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修改得以执行。具体流程见图2。

图2 Scholarpedia文章修改流程

2.2 内容组织与利用

从内容组织的角度考察Scholarpedia,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主办的开放存取学术期刊《学术百科学报》(Scholarpedia Journal)。所有在Scholarpedia上经过同行评议和编辑的文章都会被收录到这份期刊中。该刊主编即Scholarpedia的创始人伊兹凯文契。

与普通期刊相比,《学术百科学报》每期的文章数量很不稳定。以2010年出版情况为例,其中第7期文章数量最多,达到13篇;第6期和第12期文章篇数最少,仅为4篇(见图3)。从中可以看到,该刊实质上已经不受期刊结构、栏目框架和篇幅的束缚,完全是根据当期接受的文章数量决定最终发稿情况。

图3 2010年《学术百科学报》各期发文数量

由于《学术百科学报》是有ISSN号的正式刊物,因此可以被其他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的文章引用。但与传统期刊之间的相互引用不同,该刊提供一种动态引用方式。一般情况下,其他期刊作者在引用《学术百科学报》中的文章时,系统都默认为引用文章最新版本(14)。如其他作者引用2006年伊兹凯文契发表的《爆破》(Bursting)一文,参考文献应著录为:Izhikevich E.M.(2006)Bursting.Scholarpedia,1(3):1300。其中末尾的1300代表该文章在《学术百科学报》中出现的虚拟页数,系统自动视作引用文章的最新版本。但由于该刊文章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如果其他期刊作者希望引用文章之前的版本,可以通过查询该文章的修改历史来获得其他合适的版本,相应地,在参考文献中也要增加修改版本号,如:Izhikevich E.M.(2006)Bursting.Scholarpedia,1(3):1300,revision 1401。其中,“revision 1401”代表该篇文章的修改版本号。

从本质上说,内容组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内容利用。Scholarpedia借助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将网站中的优质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同时又利用学术wiki动态更新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引用机制,解决传统学术期刊与wiki内容之间无法相互利用的障碍,较好地吸收传统学术期刊与维基百科两种出版模式的优势。

2.3 贡献评价

贡献评价一直是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面。罗伯特·霍夫曼(Robert Hoffmann)指出:“要实现科学wiki的可行性,必须利用一切技术手段降低投稿者的辛苦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作者的贡献予以应有的认可”(15)。他进而提出疑问:“有多少科学家愿意在《自然》杂志上以匿名方式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理论?”传统学术期刊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质量,与其对作者贡献的显性与隐性评价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有相应的贡献评价机制存在,才使得无数优秀作者愿意将稿件投给少数优质期刊,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贡献评价机制的显著作用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给予投稿者必要的荣誉认可,以提高其创作积极性;二是通过清晰的名誉界定,进一步明确投稿者的责任,以保障学术质量。而长期以来倡导自由平等的维基百科,在强调创作者积极参与创作的同时,缺乏一套严谨的贡献评价机制予以保障。这也是维基百科一直无法提升在学术领域接受度的原因之一(16)。

而Scholarpedia在这方面有一系列制度予以保障。首先是规范的署名方式,除了一般期刊文章中必须设列的作者项之外,Scholarpedia还将该文章的管理者与投稿者列在文章边上,将保证人与评议人列在文章下部。这种署名方式超越了传统期刊的署名要求,使得读者对文章的创作情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此既给予投稿者以明确的价值认可,同时也赋予其保证文章质量的责任。

Scholarpedia另一项独具特色的贡献评价机制是建立管理者指数(Curator Index)(17)。该指数主要用于评价用户被管理者认可的贡献,根据投稿者与管理者对每次修改所做决定的相符程度赋予分值,公式如下:

其中A代表投稿者与管理者决定意见相同的次数(包括同时认可或拒绝用户修改提议的次数),D代表两者意见相左的情况,T代表管理者所做决定的总次数。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就每篇文章而言,文章管理者本人的指数永远为1,投稿者根据其做出决定与管理者相符情况而获得相应分值。假设其每次所做的决定都与管理者相反,那么管理者指数值将为0,这直接影响投稿者对于今后文章修改所拥有的投票权。由于投稿者一般并不只是为一篇文章做出贡献,因此其个人总的指数将是其所贡献各篇文章的指数加总。以某学生用户本雅明·布罗纳(Benjamin Bronner)为例(18),该用户的管理者指数为43.3,这是由其在多篇文章中所作贡献加总而成的。

2.4 权利管理

权利管理方面,Scholarpedia既没有一味照搬维基百科的开放版权措施,也没有完全沿用传统出版过于严苛的版权条款,而是试图寻求一种平衡,将自主权交由作者。它的每篇文章都由作者自主选择相应的版权政策,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作者拥有版权;第二种是采用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简称CC协议);第三种是采用GNU自由文档许可协议(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简称GFDL)(19)。

第一种情况,作者拥有版权。如果是合作作品,Scholarpedia要求每位作者签署授权许可协议,或由合作者推举1位作者作为代表签署协议。该协议规定所有在Scholarpedia上发表的作品及其相关材料、数据都以不可撤销的方式授权Scholarpedia,允许后者以任何载体形式(无论现有或今后出现的新形式)对作品进行出版、复制、传播、展览、存储、翻译或衍生开发等。尽管作者许可Scholarpedia对作品进行可能条件下的各种方式的使用,但版权仍然归属于作者。除了将首次出版的荣誉归于Scholarpedia,作者可以以非商业形式对作品进行再利用。

第二种情况,采用知识共享协议。Scholarpedia所遵循的是CC协议中的“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Creative Commons Deed,简称CC-bysa-3.0),即用户在使用作品时须遵守三条规定:①必须按照作者或授权人所指定的方式进行署名;②不允许为商业目的使用作品;③不允许擅自篡改作品内容。

第三种情况,采用GNU自由文档许可协议。Scholarpedia采纳的是2008年11月3日发布的GNU自由文档许可协议1.3版本。该协议赋予用户最宽松的使用方式,允许其自由地复制、修改,以及基于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目的的使用。

3 启示

从学术出版机制的角度对Scholarpedia进行考察,目的是探寻学术wiki网站如何有效协调维基百科与传统学术出版两种截然不同的出版模式,实现自身的价值诉求。笔者认为从中能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在质量控制方面,相比于维基百科,Scholarpedia的质量控制机制明显要严苛得多,但从向学者提供权威学者可信的学术内容的价值目标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切实有效的。它在充分主张权威性的基础上,吸收并引导群体智慧。在机制设计层面,它采取由保证人对文章主题进行价值确认,并由相关主题的权威学者担任文章管理者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网站内容的质量。当然,它也向普通用户开放对文章进行修改编辑的权利,只是相应修改必须得到管理者许可才能最终发布。

其次,在内容组织与利用方面,Scholarpedia有效协调了学术期刊内容静态化与学术交流日益动态化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学术期刊并没有如当初所预言的那样毁灭,其作用反而在学术交流中日益扩大,原因正是由于在信息过剩的背景下,用户与学术评价机构更加依赖质量信号以锁定优质内容(20)。Scholarpedia与众多wiki网站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它通过期刊将网站内容优化整合,以一种相对静态的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呈现。另一方面,许多学者都曾诟病传统学术期刊效率低下,因为在传统出版条件下,学术信息的更新需要通过发表一篇新文章来实现(21),而文章的发表往往经过较长时间创作,反复审稿修改、编辑加工直到最终发布,其中对于学术价值的折损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术wiki环境下,用户不断参与修改编辑,使得文章理论上不存在所谓的最终版本,而只有不断更新的版本。这对提升学术交流的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为了解决动态学术内容的利用问题,Scholarpedia设定相应的引用规范,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引用文章任何时期的版本,使得学术wiki与传统期刊文章之间实现相互利用。

再次,在贡献评价方面,Scholarpedia通过明确的署名机制与管理者指数等方式进行积极探索。随着新一代学术wiki网站的涌现,针对创作者的贡献评价机制逐步得到重视,譬如基因工程领域的学术wiki网站wikigenes就将对作者的贡献评价细化到句子层面(22)。可以预见,在学术wiki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包括投稿者、评议人等角色在内的署名机制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至于管理者指数,这是在保障管理者自主权的前提下所采取的贡献评价方式,其显见的趋势是使投稿者的意见趋向集中,有利于维持文章的权威性。当然,我们认为其中也存在遏制观点多元化的问题,这似乎有违开放科学的发展理念。

最后,在权利管理方面,Scholarpedia赋予作者更大的自主权。自开放存取运动以来,版权法就遭遇深刻的挑战。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发展究竟是对版权法的价值延伸,还是全面颠覆版权法,尚存在一定争议。具体到每一位作者,其对作品的版权态度或许并不一致,Scholarpedia的做法是给予作者选择权并与每位作者达成共识,以此来避免版权冲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出版机制之间其实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保障,相应的贡献评价功能就会失效,而基于《学术百科学报》的篇章引用也就失去意义。作为正在兴起的学术wiki网站,Scholarpedia已经走过了5年的发展历程,今后它的发展依然需要不断平衡传统学术出版与维基百科出版两种模式之间的冲突,并从中汲取各自优势,最终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出版活动的繁荣为旨归。

注释:

①Technology can topple tyrants':Jimmy Wales an eternal optimist[OL].[2011-12-15].http://m.smh.com.au/technology/technology-news/technology-can-topple-tyrants-jimmy-wales-an-eternal-optimist-20111107-ln387.html

②Daniel.Open Access is an important step on the way towards open science[OL].[2011-12-15].http://ways.org/en/blogs/2008/oct/14/open_access_is_an_important_step_on_the_way_towards_open_science

③Larry Sanger.Should Science Communication Be Collaborative[OL].[2011-12-15].http://www.larrysanger.org/scicomm.html

④Diego Pontea,Judith Simonb.Scholarly Communication 2.0:Exploring Researchers' Opinions on Web 2.0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 Creation[J].Evaluation and Dissemination.Serials Review Volume 37,Issue 3,2011,Pages 149-156

⑤Rob Procter,Robin Williams,James Stewart,Meik Poschen,Helene Snee,Alex Voss,Marzieh Asgari-Targhi.Adoption and use of Web 2.0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J].Phil Trans R Soc A August 28,2011 369(1949)3384-3397

⑥Will Engle.The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The Use of Wiki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OL].[2011-12-15].http://tsc.library.ubc.ca/index.php/journal4/article/view/141/0

⑦⑩徐丽芳,方卿.基于出版流程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J].出版科学,2011(6):78-81

⑧Category:Scholarpedia authors[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Category:Scholarpedia_authors_(prize_winners)

⑨User:Shing-Tung Yau[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User:Yau

(11)List of Curators[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ListCurators&limit=100&offset=600

(12)Scholarpedia:Curator[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Scholarpedia:Curator

(13)Help:Curators[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Help:Curators

(14)Scholarpedia[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Scholarpedia:About

(15)(22)Robert Hoffmann.A wiki for the life sciences where authorship matters[J].Nature Genetics 40,2008.1047-1051

(16)Rob Procter,Robin Williams,James Stewart,Meik Poschen,Helene Snee,Alex Voss,Marzieh Asgari-Targhi.Adoption and use of Web 2.0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J].Phil Trans R Soc A August 28,2011 369(1949)3384-3397

(17)Scholarpedia:Scholarpedia Index[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Scholarpedia:Scholarpedia_lndex

(18)User:Benjamin Bronner[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User:Benjamin_Bronner

(19)Scholarpedia[OL].[2011-12-15].http://www.scholarpedia.org/article/Scholarpedia:About

(20)Phil Davis.Have Journal Editors Become Anachronisms[OL].[2011-12-15].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1/09/19/have-journal-editors-become-anachronisms/

(21)Daniel Mietchen,Gregor Hagedorn,Konrad U.Frstner,M Fabiana Kubke4,Claudia Koltzenburg,Mark J.Hahnell & Lyubomir Penev.wikis in scholarly publishing[J].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2011,31(1):53-59

标签:;  ;  ;  

基于wiki的学术出版机制分析--以开放存取百科全书为例_开放存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