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建筑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经常被忽略。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作用,分别从工程建设的各阶段阐述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分析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
关键词:建设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实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与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2018年3月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强调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通知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首要责任,强化了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地位。由此可见,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管理中处于主导的位置,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否实施高质量的质量管理,如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协调处理好质量管理中各方的工作等,这都是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的体现。
1、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作用
1.1 宏观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就是对工程质量的全局控制。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建设单位应纵览全局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唯有从全局出发,以宏观的角度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才能更好地掌控工程,对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
1.2 微观管理
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质量管理,除了宏观控制外,还需要进行微观监管,唯有把宏观、微观的质量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够切实的管理好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微观监管,也可称为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建设单位要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对工程各个环节实施动态管理,实施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工程各相关单位中起到沟通和协调作用,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实时的质量监管与预防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动态化的质量防控,及时发现、解决质量问题,做到防微杜渐,避免质量隐患的出现,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
2、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各阶段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2.1 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施工准备的充分程度,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为工程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人员,明确相关职责,避免出现质量管理漏洞。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真实、准确、齐全的原始资料。在勘察设计阶段,勘察质量直接影响到设计质量和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建设单位应对勘察的范围、深度与技术要求等进行明确,避免日后质量问题的出现。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协调,使设计更好地体现使用意图,满足使用要求。在图纸会审时,建设单位应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细致审图,有问题及时沟通,避免设计失误造成工程的质量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单位及时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单位交付设计文件并作详细说明,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能够正确贯彻设计意图,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合同方面,建设单位应实行合同会审制度,避免合同条文中的漏洞,对质量控制行为进行规范,实现质量目标。在开工前,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审查,还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制定出预先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方案,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加以应用,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建设单位履行职责,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2.2 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物的阶段,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同文件进行施工。建设单位根据预先的制定施工检查计划与方案,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现场检查质量问题,尤其对关键工序部位控制,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出具整改通知书,并检查施工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到工地现场进行资料检查,参与工程质量检测、参与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建设单位通过监理报告和现场质量监督检查等对监理实施控制,督促监理单位把好工程质量关,对监理人员合理的工程监管行为和合理化的工程建议给予支持,支持并积极参加监理例会,同时加强对监理到位率等进行考核,关注监理人员的尽责情况。建设单位需要对工程材料设备进行控制,工程材料设备应当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应当具有相应证书,属进口的应当具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坚决杜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场。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负有重要责任,应当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协调管理,按照合同约定督促各方责任主体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工程实施阶段是整个工程周期的重中之重,建设单位务必重视。
2.3 工程竣工验收和保修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的规定,全面考核建设工作的成果,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要求。竣工验收通过后,工程将投入使用发挥其投资效应,工程的质量将与使用方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中起主导作用,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对工程竣工验收予以足够重视。工程完工,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全面细致地对工程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与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对工程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通过。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工程竣工验收通过以后,施工单位在质量保修期内对工程承担质量保修责任,在保修期内发现质量缺陷的,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修正。质量保证金是用于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担保,施工单位未按约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质量保修义务的,建设单位有权从质量保证金中扣留用于质量保修的各项费用。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的质量管理起到关键作用,为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3、结语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建设单位应该加强责任意识,牢记自身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管理人员对新规范、新技术、新业务等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实施科学的、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力争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红艳,于小华,张博然.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36(12):199-200.
[2]秦为群,胡明亮,姜军,黄小希.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知识,2017,37(16):131-132.
[3]吴明奇,高辉,顾明朗,程凯瑞.探微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23(04):294-296.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阶段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