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的创新性论文_钟成城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的创新性论文_钟成城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核心素质的培养,如何有效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品质。知识及信息的主动且高效获取、整合、转化、创新能力——学习力。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和发展人的崇高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学习策略;思维可视化;有效探究;创造性教育;小学体育;

为了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我们实施了学校育人目标、学习模式、课程统整、资源整合等系统综合改合,重点关注三个维度:健康体魄与博爱情怀,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小学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意义。要适应教育和体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学创新的是必由之路。

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素养问题。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比如说家国情怀,涉及孝亲爱国、民族情怀、乡土情感等;社会关怀涉及仁民爱物、奉献社会等;人格修养涉及自律、崇德弘毅、礼敬谦和等;文化修养涉及人文历史、求学治学、文字表达、科技发明等。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创新可以从观念、教具、方法、内容和学生兴趣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教师转变观念为前提

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教育念或者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新课程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深入到学生之中去,降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进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力求课程内容的丰富化、弹性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以一线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前提的。

二、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因材施教为保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供多种独特而新颖的教学方法,然后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喜好、身体素质、运动经历等择优选用、因材施教,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充分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最终,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此外,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学方式的创新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迎合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地强调动作一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为进一步的教学方式创新所用。

三、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学法创新为促进

教学是双方的、互动的。因此,单纯地教学方式创新并不能充分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讲,“会学”很大程度上重要于“学会”;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教会学生如何训练比带着学生训练更关键。实际上,教学方式创新更加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所学的动作,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评价和鼓励,以此来给予学生力量和自信,促使学生挑战更高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在挑战更高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指出学生在完成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讲最恰当不过,特别是体育,只要学生对某个项目感兴趣了,他都会自然而然的模仿练习,加上老师的指导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既不是强求也不是施压,反而会促进学生健康体质。从教育质量标准角度看,目前从个体发展来说,主要涵盖三大内容:一个是生理,一个是心理,一个是学业。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其心理、身体素质发展和接受能力,使不同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促进。比如,在教学中,我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每天他在课堂上总是沉默,用他深沉的目光盯着某一个方向,老师讲什么以及周围的环境对他没有什么影响,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便一直关注他,尝试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让他们感到成功。快乐体育教学则可以达到此目标,它强调以积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兴趣着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项目,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然后产生学习兴趣。

总之提高课程改革的品质,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步骤,巧妙、恰当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这样才能通过体育教学与自我锻炼,促进身体结构和肌肉的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促进智力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协作和长期的努力。同时,体育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协调好各教学要素的关系,以有效地促进课程目标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

[2] 程平源.《中国教育问题调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 李源潮.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体育教学,2015(02)

[4] 陈珂琦.十年回顾与反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走在路上[J].中国学校体育.2011.02

[5] 李杰.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论文作者:钟成城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的创新性论文_钟成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