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要点研究论文_孙卫玲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要点研究论文_孙卫玲

浙江科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投入量大,涉及单位比较多,管理环节复杂,跟踪审计是保证政府投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介入时间点更早,关注点更多,不仅需要保障项目的合法合规,还要保障政府投资资金的效率,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跟踪审计工作有所补益。

关键词:跟踪审计;全过程造价;工程咨询服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依据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控制和咨询服务,及时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国家、业主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促进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时间跨度长,需要面对的单位也比较多,涉及的关系错综复杂,如何立身审计技术本身,避免陷入利益纷争,需要处理好各类关系,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处理好抓重点和全过程的关系

1.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要研究跟踪审计介入的时间点和介入深度,要把全天候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因为全天候跟踪审计,从实施效果来看,现场审计人员很多时候被当成了“第二监理”,奔波在工程一线,有时又充当了“二传手”,被动地签字。审计效果并不好,同时审计单位还面临着廉洁风险。所以要改变目前现状,跟踪关键环节,如: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招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招投标;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变更;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结算等。

2.在审计过程中要体现跟踪的及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要及时跟进,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线展开全程审计。抓住关键点,及时的对这些环节实施跟踪,发表审计意见,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保证了跟踪审计的连续性。

3.在每个关键环节又要细化审计事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切入点。将项目中工程量比较大、隐蔽程度高、事后审计比较困难的工程确定为审计重点,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及辅助工具,高效完成审计工作。

二、处理好跟踪审计与工程建设管理的关系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由于项目管理和跟踪审计的工作范围、要求不尽相同,无论项目建设如何实施,站在审计的角度还是会发现诸多问题。建设单位认为,既然已经实施跟踪审计,就得为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会造成跟踪审计不由自主的侵入了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影响了跟踪审计的独立性,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因此,在跟踪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独立性,另一方面要选准关键环节的核心问题来认真分析解决,一般比较关注招投标环节、计量支付环节、变更环节,在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处理好与建设管理的关系也决定了跟踪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1.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设计单位、各类专业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选择,均应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此阶段重点是对招标文件的审核,关键是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等。

2.工程项目计量支付环节。现在很多建设项目采用委托代建制,在这种体制下,项目公司和代建单位根据委托代建协议,由代建单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计量支付进行实质性的把关,项目公司基本上只实施形式上的支付前的审核,在项目结束后再按代建协议与代建单位结算费用。而跟踪审计的实施,跟踪审计机构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计量支付资料的审计,有效的弥补了项目公司在实质性审核方面的不足,同上也加强了计量支付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工程项目变更环节。由于建设项目的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一方面可以完善工程内容、弥补设计上的缺陷,但另一方面也可成为承包商获取更高利益的途径。因此确认工程变更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是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的主要工作。跟踪审计机构应当把工程变更的审核作为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项目参建各方办理变更不够及时,跟踪审计单位获取的变更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因此跟踪审计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参与跟踪的优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对设计变更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主动提出优化建议,为建设方提供决策依据,发挥跟踪审计的优势作用。

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要点

1.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重点是对招标文件的审核,关键是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

2.工程实施阶段:重点审查监督代建、设计、监理、施工、供货等单位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和合同条款履行职责,主要包括:审查各类经济合同签订情况;审查设计图纸、设计概算和设计变更情况;审查监理职责履行情况;审查施工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以及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实施到位;审查现场计量签证;审查工程分包、无价材料采购等;

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重点审查工程结算价款和项目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对投资效益进行综合审计。

4、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对相关文件与合同的相符性进行审核。对施工合同中的付款额度与招标文件中的不一致、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前后矛盾、部分费用重复计取等问题,及时同被审单位沟通,尽早解决。

5、对费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监控制度协同管理制度来促进现场施工的有效进行。在施工现场,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需要管理者进行细心的监督和管理,重点对项目施工阶段中出现的不合理施工费用进行审查,并根据合同规定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变更,同时对于建筑材料的用量审核应以高质量、高利用率为准则。

四、跟踪审计的定位

跟踪审计单位在全过程中应尽的职责是:一方面参与工程造价形成每一个环节的相关主要活动,发现问题后,向相关单位(包括委托方、代建方、施工单位、其他建设配合单位等)指出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求跟踪审计单位及时提出隐蔽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索赔、材料价差等合理化建议,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跟踪审计单位在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的同时,经常会被建设单位和代建单位要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设单位认为,既然有审计单位参加跟踪,很多事都应该由审计单位完成,万一以后出现什么问题,还可以推卸责任。如果跟踪审计单位把握不准,随意的发表咨询意见,就很难保证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所以跟踪审计单位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参与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和环节,履行相应的审计监督、咨询服务职能,做到不越位,只提建议,不能代替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做到早发现早阻止。对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协商沟通,提出咨询意见,做好参谋作用。

结束语:总之,一个建设项目,建设方最关心的是项目的投资成本及建成之后所带来的效益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跟踪审计单位要全方位介入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抓住关键环节,严格审核,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从而既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又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之浅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2]罗建勤.浅谈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过程与措施 [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2)

[3]肖虹霞.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探讨 [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04)

[4]李文祥.试论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01)

论文作者:孙卫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要点研究论文_孙卫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