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病程管理对抑郁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_吴英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 734100

【摘 要】目的:研究全病程管理在诊疗抑郁症病人依从性及疗效的改善情况。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我院心理科收治的符合DSM-IV抑郁症发病会诊标准的80例第一次发作抑郁症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病人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40例的实验组和40例的对照组。实验组病人进行全病程管理,对照组按照我院常规诊疗办法进行诊疗。对所以患者建立档案资料,跟踪观察24周,在诊疗前后4、12、24周后进行17项的汉密顿量表(HAMD)以及依从性评估。结果:经我院诊疗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在差异上不显著(P>0.05),在诊疗12、24周后观察到实验组的依从(P<0.05)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虽然对照组的HAMD评分在第4、12周比诊疗前明显降低,但是在第24周时其评分与诊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在第4周其评分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不明显(P>0.05),但是在第12、24周其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在于诊疗抑郁症时,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疗效都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值推广用于诊疗抑郁症的临床手段。

【关键词】全病程管理;抑郁症;依从性

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及易发病的一种慢性精神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上接近一半的病人没有得到足够且规范的治疗,尤其是前期治疗见效后,后期的治疗就没有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重视,导致治疗不规范甚至不治疗。现针对这一特点我院将探索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全病程管理模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符合DSM-IV标准、HAMD评分≥17的第一次患抑郁症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病人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每组40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17女23,年龄为19-61(34.89±4.66)岁,评分(24.05±2.23),其中服用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分别为19(47.5%)、12(30%)、9(22.5%)例;对照组男14女26,年龄为18-55(32.46±4.21)岁,评分(22.56±2.22),中服用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分别为,20(50%)、12(30%)、8(20%)例。比较两组病人各项数据,发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进行在进行各项常规诊疗时,对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三次以上的讲座,其内容为为其提供系统的医疗资料。让病人及其家属对抑郁症进行正确的认识,进行适当的药物诊疗、了解药物出现了副作用以及如何预防抑郁症痊愈后复发等。对病人灌输诊疗可行的希望,对病建立档案记录相关资料。在病人急性诊疗期,对病人做2周一次的随访评估,并在4、12、24周进行随访的同时进行HAMD评估。如病人未能如期进行评分评估则应电话随访及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定在个性化用药方法,通过各种支持。对照组则进行自然随访,在诊疗后4、12、24周后进行评分评估、如果病人脱落则进行电话评分评估及随访。

1.3评估标准

①依从性评估:使用Morisky制定的依从性评估表,让病人回答是或者否两个答案,病人回答是的个数≥1为依从性不佳。②诊疗效果评估:使用汉密顿量表评分作为疗效评估的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诊疗4周的依从性改善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12、24周后依从性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一)

3.讨论

抑郁症病人的依从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在抑郁症治疗中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相关文献表示,抑郁症病人的依从性和很多因素有关,如病人对其抑郁症的认识程度、出现不良反应病人应对能力以及和医疗服务模式有关。全病程管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的医疗服务模式,即在医疗条件允许下,最大限度的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其安全特定的工作人员并建立档案资料,随时与病人联系,交流,为其提供如心理、医疗、社会服务。该方法在国外已经运用的十分成熟,目前国内在上海已经引进该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发现全病程管理在治疗抑郁症前期和其他普通方法治疗效果无明显区别,但是在治疗后期起治疗效果特别明显。这可能与前期病人急于求治有关,后期由于对照组没有工作人员的指导以及对抑郁症不过了解,从而缺乏治疗规律而出现了不持续治疗,甚至放弃治疗有关。本研究还证明在第4周、12周虽然对照组的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其抑郁症状得到大大的改善。但是后期由于病人的求治的欲望下降,没有得到管理与控制就出现了依从性不行的情况。说明按照规定配合治疗或者是不规范的治疗对抑郁症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全病程管理刚好弥补了这一缺点。

综上所述,全病程管理用于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本研究不足的是,研究样本比较少且实验时间过短,还需要更过更深层次的摸索这种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瞿伟,谭永红,谷珊珊,等. 全病程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18-1120.

[2]汪庆华. 抑郁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2):49-51.

[3]吴清培,杨云秀,范征莉. 抑郁症全病程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264-2265.

[4]吴清培,杨云秀,范征莉. 抑郁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效果评价[C]// 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2014.

[5]姚琳,王继军,潘丽红,等. 个体化全病程干预对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252-255.

[6]孔彩虹. 抑郁症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应用评价[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53-54.

论文作者:吴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全病程管理对抑郁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_吴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