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俊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泰安 271024
摘 要:数学作为中职学校重要的一门文化课程,由于中职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数学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很大。教师对学生应当正确分析,反思中职数学的地位、课程内容选取、教学目标高低等,施以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分析 思考
众所周知,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其数学课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不是越教越轻松,而是越来越“不会教”了。面对如此现状,中职数学教师应该走一条什么的道路?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数学基础差。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现在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学科。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数学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数学课就“头疼”。
2.“够用为度”标尺的问题。随着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从“中等技术人才”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调整,作为文化基础课程的数学,强调“够用为度”原则。然而,数学课程中“够用”的标尺却不容易把握。
在课程的实施上,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理解一个公式、一个结论,往往都需要大量的预备知识作为基础。“够用”的尺度自然变得模糊。数学课程的学习其实还担当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的,在这个问题上更是难于把握“够用”的尺度了。
3.就业导向关注劳动技能,数学知识的直接应用少。中职教育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理念下职业能力是本位,在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实践作为主线。
调查显示,社会和市场对中职学生所关注的往往是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发展潜在能力和身体等方面。至于理论水平的高低则“表示理解”。
4.“2+1”办学模式下课时的缩减。在就业导向思想指引下,各中等职业学校在“2.5+0.5”的办学模式基础上积极推行“2+1”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三年到企业顶岗生产实习。
在校两年当中,专业实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对文化基础课程,除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和体育外,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公关和礼仪等也都是必修课程。对数学课而言,已经难于保证了。
二、实施中职数学教育的对策分析
1.反思中职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中职数学区别于数学,不再需要很强的系统性,毋须深入理解,毋须考虑数学进一步深造和研究;它有很强的工具性,适合于某种专业的课程需要和相应职业最基本需求。所以,作为中职数学的使命,一定是服务于对应专业的专业课程和职业岗位,教学就应该有服务意识,姑且称为“职业导向”。条件成熟也可以考虑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2.课程内容选取思考。基于数学课服务于专业课程的思想,在教学模式上可以有以下几种尝试:
(1)将数学内容按专业课程需要进行拆分,分别整合到专业课程之中由专业课教师承担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效果完全不同,但这种做法难度大,对专业教师要求高。(2)彻底打散数学课程体系,使数学教学围绕专业课程转,专业课需要什么,数学课就上什么,但这种方式使得数学教师难于适从,“怨声载道”。(3)加强学科联系,使数学课能满足该专业各专业课程的需求。其中,第三种模式比较容易操作。在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各知识点的具体应用情况,对数学内容进行筛选和理顺,根据数学要求“自成体系”。
3.教学目标高低思考。由于中职复杂的教学情况(专业不同、学情不同、市场需求不同等),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在开学初应针对各个专业、各个班级按市场要求、学生实际等相关要求制订教学计划,明确各班级、各学生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分层教学、分专业板块教学等措施,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从知识来看,数学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学起来痛苦。其实数学又不乏趣味性,教师若以探究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尽量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情境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并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尽可能结合本地、本校及专业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同时,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5.建立多梯度的评价体系。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考核方式合理有助于教学相长。尤其考核的方式不能单一,仅仅从学生的分数成绩来评价不适宜,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积累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加以量化。评价考核中,要多梯度多标准,各专业有不同的考核目标,各年级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同一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求。
论文作者:王洪俊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数学论文; 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课论文; 专业课程论文; 专业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