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孙新星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孙新星

江苏省 223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材料,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今,混凝土材料不断进步和完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它作为主体材料的地位,相对而言,人们对它的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手段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根据混凝土工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1关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相关特性分析

1.1关于混凝土抗压、抗拉和抗弯特性分析

假设在混凝土中增添适量的刚纤维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单轴抗拉极强度,其有效提升范围大概在55~165%区域范围。在混凝土增添少量钢纤维,原有的混凝土抗压性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即使遭到破坏以后也不会有大面积脱落现象的发生,最终达到提升混凝土材料相关抗压性的目的。

1.2关于混凝土抗冲击分析

假设在普通混凝土增添适量的钢纤维最好把添加量控制在0.9~2.2%之间,和普通为添加钢纤维混凝土相比较,混凝土钢纤维抗冲击能力将会提升到55~110倍,同时也会混凝土抗冲击相关韧性得到有效提升。

1.3关于混凝土抗剪性、抗疲劳、抗裂特性分析

钢纤维材料具有很多功能,包括抗剪性功能、抗烈性、抗疲劳性。这种材料在极限荷载、开裂荷载相关方面与普通混凝土之间也会存在非常小的差异性,即使产生抗裂荷载以后,钢纤维相关混凝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荷载。并且这种材料将会随着极限荷载、初烈荷载相关体积的增加逐步上升。

2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材料不合格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施工材料不合格是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问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施工材料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使得施工材料不达标,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施工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

2.2技术监督不到位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对施工技术监督不到位也是其中的不足之处。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一些施工的单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到位,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同时,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监督不到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

2.3后期养护不合格

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不合格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不注重模板质量,浇筑过程不连续、振捣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对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不重视,使得施工后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提升和施工质量。

3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支模安装技术

支模安装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同时也是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主要技术类型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当中,为了充分保证公路路面整体的平整程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出质量比较高的支护模板,重点要求支护模板的形变范围控制在3mm以内,同时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保证和钢模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要求将支模的误差范围控制在2mm以内。在进行支模安装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保证支护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精确性,充分保证支护工作的效果可以保证路面的整体的稳定性,并且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路面产生缝隙。在对支模安装技术的使用范畴上,同样使用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保证建筑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等方面起到了稳固作用,并且在施工过程当中还是需要充分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3.2浇筑技术

土木施工中不同位置使用的浇筑方法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特别是在进行基础底板的浇筑施工中,由于底板较厚,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混凝土的散热问题,提前做好相关措施,避免裂缝现象的产生。浇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材料不能进行二次搅拌,已经搅拌完成的材料不能添加水和其他材料,在浇筑之前就需要控制浇筑的时间间隔,掌握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在浇筑的过程中也需要将气候环境考虑进去,如果在比较恶劣的天气环境下,需要停止施工作业,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3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施工应从混凝土坡脚、混凝土坡中部以及混凝土坡顶等三处进行三道振捣。在保证三道振捣的位置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保证混凝土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需要对振捣棒插入的深度以及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把控,振捣棒的移动间距应控制在40cm左右,其深度应当保持在下方混凝土50mm以上。

3.4拆模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将模板材料进行拆除处理,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顺序来完成,同时要保证规范操作,不能使混凝土出现损坏的现象,特别是混凝土的边角位置。拆除可以按照模板承重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进行,等到混凝土材料凝结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将所有的模板都拆除,一定要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模板承重部位的拆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在拆除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定好模板拆除的时间,可以结合周围的施工情况和天气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时间。

3.5养护技术

对于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手段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和作用关系,水泥和水极易发生发生化学作用,导致水化现象,混凝土会因此出现裂痕,影响其正常使用。混凝土还会因为温度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裂缝现象,因此,为了有效的防治这一想象,需要改善混凝土的保存条件,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然后,确保混凝土放置地点的温差变化相对稳定。最后,对于新旧水泥,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它们隔离开,防止他们出现不融合的现象,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外,还需在浇筑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洒水保养工作,促使混凝土的表面保持湿润,从而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损耗,保持混凝土的内外温度相同,避免出现凝固现象,从而造成混凝体的内部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过程中,城市的土木工程建设也在逐渐增加,而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故此,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做好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监督,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并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配置和搅拌,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监督,加强对混凝土后期的养护,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而推动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城市化进程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01):82-83.

[2]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08):86+90.

[3]严小敏.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01):108.

[4]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5):81-82.

[5]王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3):161+166.

论文作者:孙新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孙新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