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家积极响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构建养老、敬老等政策,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环境的需求,应该从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入手.但是现阶段很多建筑在设计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情况,居住空间也没有按照老年人的实际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导致很多老年人在家中及居住环境中出现意外发生.因此,本文将分析现阶段我国养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在绿色建筑理念下养老建筑的设计,使我国老年人可以生活在更加舒适、环保的环境中.
关键词:养老建筑;需求;绿色建筑理念;设计
1.养老建筑的设计需求
1.1生理需求
(1)热环境需求。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具有新陈代谢能力低、免疫力较低等生理特点,对室内热环境要求较高。舒适自然的通风环境可以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一般养老建筑室内适宜的自然通风风速为0.5~1.5m/s。空调会对老年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可在室外设置遮阳设施,保证室内通风,严格控制室内空调的使用时间,尽量避免使用空调。(2)光环境需求。老年人对光环境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光和照明。自然光方面,主要就是日照和建筑室内采光,其能增强老年人身体机能,养老建筑设计一定要在居住空间的日照间距和光照系数方面严格要求,保证老年人卧室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同时还要注意室外遮阳设计,保证室内的热环境舒适。照明方面,主要就是养老建筑的室内灯光需求,老年人视力下降,不能适应强光环境,室内照明设计要在保证光源充足的基础上,避免使用刺眼强光,保护老年人的视力。(3)无障碍设计。由于老年人年事已高,多数都存在腿脚不灵活、行动不便的问题,因此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比较高,尤其是室内与室外过渡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在设计养老建筑时,要保证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良好衔接,为老年人走出室外提供便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年人经常走出室内吸收自然光。由此可见,无障碍设计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很重要。(4)声环境需求。老年神经比较脆弱,对声音很敏感,容易失眠,睡眠质量极易受到外界干扰,需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养老建筑在选址时,要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段。如在城市繁华地段建设养老院,就需要加强建筑的隔声设计,比如,利用绿化带降低噪音污染,设计隔音设施,进行洗手间下水道的降噪处理等。
1.2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安全舒适和社会交往。安全舒适需求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对自身居住与日常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养老建筑设计要注重建筑各个细节的安全性,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现代生活速度变快,年轻人生活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对老年人的关心减少,而老年人通常对亲情极为渴望,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就会增加。养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为老年人安排足够的室内外交往活动空间,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陪伴。
2.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
2.2 建筑选址与布局
对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来说,建筑选择与布局设计属于一切的基础,而这类基础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筑选址设计。考虑到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化,养老建筑的选择需要遵循尽量减少不利环境、地形、障碍的原则,而场地地形尽量平坦,选址尽量远离交通干线、周边配套设施的考虑等因素同样需要引起设计人员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得注意的是,市区内养老建筑、市郊风景区养老建筑、社区内养老建筑在建筑选址设计中存在较大不同,这点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得到重点体现。②建筑布局设计。布局直接关系着养老建筑的日照环境和风环境,由于养老建筑多为低层或多层建筑,设计人员的建筑布局设计便可以主要围绕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模式展开,前者具备着建筑朝向好、室内通风和采光良好的特点,后者则具备着内部空间层次丰富、私密性强、较为安静等优势,不过两种布局设计模式对养老建筑的面积有着一定要求,这必须受到设计人员重视。
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老年人行动不便,在用水方面要注意安全。为此,需严格设计养老建筑的水系统压力分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超压出流。选择操作简单的节水器,不但能降低建筑的水资源消耗,而且可以提高养老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老年人浴室宜选用恒温控制的淋浴器,避免老人淋浴时流失冷水,对老人的身体造成损害。此外,科学设置雨水收集储存设施并应用于庭院冲洗和绿化灌溉等,一方面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提供新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2.3室内环境质量提高设计
建筑室内的声光热等物理条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养老建筑设计要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创设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首先,建筑朝向最好为南北向,建筑间距和日常系数要科学合理,保证建筑室内的日照时长。其次,建筑设计要尽可能采取降噪措施,为老年营造安静的休闲居住空间。再次,要合理应用新能源,提高养老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例如采用地热采暖为养老建筑室内供热,地热采暖具有温度分布均匀、室温自下而上递减的特点,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养生要求,又可以营造舒适安全的采暖环境。最后,老年人建筑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场所,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局部照明设施,养老建筑内的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采用声控或光控光源,既节约能源,又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项目设计分析
3.1建筑规划设计
①植物种植设计。结合日照分析确定建筑南向卧室的日照需求得到满足后,根据日照辐射分析图开展了植物的选择,如喜阴性植物栽种于太阳辐射能较小区域。
②户型设计。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户型设计细分为了单人间、标准间、套房、四人间等,而内廊式布局、走廊尽头的活动空间、整体的无障碍设计、识别作用强等设计都使得户型设计能够较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要。
③公共空间设计。养老建筑布置了阅览室、医疗康复室、多功能厅等多种活动空间,内庭院设计则采用了半围合式设计,庭院与广场采用的透水地面、菜园式种植屋面的设计也为涵养水源和实现老年人多种交往提供了支持。
3.2绿色技术应用
绿色技术的应用属于养老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围护结构设计、被动式阳光间设计、太阳能采暖新风系统、建筑绿化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均属于该设计绿色技术应用的具体表现。文章将对其中代表性较强的被动式阳光间设计、建筑绿化设计进行详细论述,具体如下:①被动式阳光间设计。养老服务中心的被动式阳光间设计主要应用于南向老年卧室封闭式阳台、庭季白天院内、屋顶活动阳光房三部分,材料使用上则选择了节能性较为优越的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由此实现阻止冬季室内热量向外传递、夏季防止过多热量进入室内的目标,这一绿色技术应用也大大提升了该养老建筑的节能性能。②建筑绿化设计。养老服务中心绿化设计主要围绕屋顶和西墙展开,其中屋顶绿化综合应用了屋顶花园和菜园式种植屋面,植物的蒸腾和光合作用大大提升了屋顶的隔热性能。而通过安装花槽、栽种爬藤类植物开展的西墙绿化则实现了夏季建筑物围护结构热量吸收、冬季降低风压影响,这为养老建筑绿化率的提高与节能性能的提升都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高养老建筑的设计水平,将绿色理念与养老设计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建筑设计人员要根据老年人对居住场所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养老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要以健康、安全、绿色为设计基础,为老年人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思睿.绿色建筑理念下关中地区养老建筑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67.
[2]赵磊.绿色建筑理念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3):61-62+65.
[3]雍玉鲤.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4):32-33+36.
论文作者:王军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建筑论文; 老年人论文; 需求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室内论文; 环境论文; 日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