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流通批零结构演进规律实证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流通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规律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品流通的批零结构是商品流通体系内部以流通环节和渠道的设定为基础形成的中宏观的动态性结构特征。之所以将批零结构定位为“中宏观的动态性结构特征”,主要基于如下两点认识:
首先,商品流通批零结构不具备微观意义。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微观的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既不具有最终的统一性,即每一个微观的商品流通过程并不是必须流经批发和零售环节才能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也不具有对称的统一性,即每一个微观的商品流通过程要流经多少个批发环节和多少个零售环节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数量关系。批零结构的本质其实是按宏观经济条件和市场交易效率形成的批发环节与零售环节的宏观适配关系,它不仅影响着流通产业内部的运作效率和流通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影响着流通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适应性进而整个经济体系的协同性。
其次,商品流通批零结构的动态价值高于静态价值。作为反映批发与零售之间经济联系和比例配置的经济指标,批零结构具有较强的动态描述性和较弱的静态参照性。因为(1)从国际惯例来看,至少到现在为止,尚未形成得到广泛共识的规范化的批零结构标准;(2)从流通效率来看,批零结构对流通系统推动力的发挥与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存在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化结构——即便同样具有高流通效率的日本、西欧和美国,批零结构数值本身也存在巨大差异(注:在大致可比的时期,批零结构数值(W/R比率)日本为3.10(1988年),西欧为2.05(1990年),美国为1.64(1987年)。参见申恩威:《现代日本商品市场分析与借鉴》,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163页。); (3)从结构效益来看,即便批零结构反映的比例数值相当,批发与零售环节不同的绝对数量、不同的数量配置、不同的运营组织等都可能带来不同的批零结构效益。
可见,传统的过于注重时点研究和横向对比的批零结构研究,根本无法透过批零结构的外在特征认识其本质属性。本文认为,对批零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应集中于把握批零结构的宏观演进规律。然而,批零结构的演进始终处于连续变动的状态,并会受到商品流通体系乃至宏观经济体系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在统计数据相对匮乏的前提下,透过复杂的批零结构变动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演进规律,必须运用多重指标排除随机因素和周期因素的干扰。
一、批零结构演进规律的直接考察:立足于批零比率指标
“批零比率”(W/R比率)即批发商品销售总额与零售消费品销售总额之比,是最直接的批零结构考察指标。对批零结构演进规律的基础性考察理应立足于“批零比率”指标的时间序列。然而,我国官方统计口径自1992年才开始在“批零贸易商品销售总额”项下区分批发和零售两大流通环节,因而只能对1992-2005年14年间的批零结构变动进行直接考察。
对1992-2005年的“批零比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四阶多项式回归,可以得到一条时间阶段性非常显著的趋势线,如图1所示。这条趋势线清晰地显示了我国批零结构自1992年以来的变动过程,显然整个变动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走势的发展阶段。
图1 1992-2005年我国“批零比率”的时间序列和变动趋势(注:1992-1998年“批零比率”指标数据由当年的“批发商品销售总额”和“零售消费品销售总额”数据相除得到;到1999年,上述两项基础统计指标被取消,只能由当年的“限额以上商业企业批发商品销售总额”(该指标为计算数据,由当年“限额以上批发企业销售总额”子项“批发销售额”数据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子项“批发销售额”数据加总得到)和“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消费品销售总额”(该指标为计算数据,由当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子项“零售销售额”数据与“限额以上批发企业销售总额”子项“零售销售额”数据加总得到)数据相除估算得到。历年基础数据来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商业统计年鉴》(1993年),中国商业年鉴出版社;②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中国市场统计年鉴》(1994-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1992-1994年,批零结构上扬阶段:批零比率持续增长;(2) 1994-1997年,批零结构回落阶段:批零比率迅速下跌;(3)1997-2005年,批零结构企稳阶段:批零比率相对稳定,略有下挫。
二、批零结构演进规律的间接考察:立足于批零价差指标
考察批零结构的演进走势,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批零结构的配合效益。虽然“批零比率”时间序列考察可以反映批零规模相对变动的走势,但很难从中获取规模结构变动的效益信息。因此,还须引入对“批零价差”指标(注:“批零价差”是反映批发流通与零售流通价格指数比率的指标。批零价差的大小可以间接地体现批发和零售两大流通环节之间的结构效益,如流通渠道的长短、流转效率的高低、规模效益的大小、渠道竞争的烈度等等。具体可参见李智:《中国商品流通批零结构研究》的相关论述,载《流通产业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277页。)时间序列的考察,通过分析流通费用随批零结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间接认知批零结构的基本走势。
同样由于我国官方统计口径的缺陷,无法获得历年批发流通与零售流通价格指数的准确数据,因而不得不用“批零贸易商品销售总额”和“批零贸易商品购进总额”当年数据的比值来估算历年的“批零价差”。尽管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该近似值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实际的批零价差,不能与“批零价差”实测值同样效度地反映流通环节中的成本和费用状况,但通过其时序变化趋势来考察“批零价差”乃至流通费用的基本走势,应该说信度并不会降低。
对我国 1991-2003年的“批零价差”时间序列数据(注:即便采取估算方式,由于我国自2004年起取消了对“批零贸易商品购进总额”的统计,仍无法得到最近两年的“批零价差”估算值。)进行四阶多项式回归,同样可以得到一条时间阶段性非常明显的趋势线,如图2所示。趋势线的两个鲜明的拐点也将我国批零价差自 1992年以来的整个变动过程分成了三个不同走势的发展阶段。
图2 1991-2003年我国“批零价差”的时间序列和变动趋势(注:历年基础数据来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商业统计年鉴》(1993年),中国商业年鉴出版社;②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中国市场统计年鉴》(1994-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1991-1996年,批零价差低位稳定阶段:流通费用较低,批零配合相对协调;(2)1996-1999年,批零价差快速放大阶段:流通费用直线上升,批零结构失衡显而易见;(3) 1999-2003年,批零价差高位趋稳阶段:流通费用的增长势头得到控制并呈现缓慢缩减的态势,批零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向协调方向发展。
三、批零结构演进规律的延长考察:立足于批零网点指标
立足于“批零比率”和“批零价差”所确定的我国批零结构的走势特征是否能代表批零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还取决于1992-2005年的考察期是否能覆盖批零结构的一个完整的演进周期。有鉴于此,如下将立足于“批零网点”指标(注:“批零网点”指标是包括批零网点数量、网点配置密度以及网点从业规模等在内的系列考察指标的总称。),将考察期进一步延长,为最终确定更具代表性和内生性的批零结构演进规律,提供更客观、更完整的分析依据。
我国官方统计口径对商业企业(包括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网点数的统计截止于1996年,因此,“批零网点”指标的时间序列考察也便定位在1978-1996年间。在汇总统计该时段内我国批发和零售网点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核心统计指标“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的时间序列。对“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二周期移动平均,排除随机因素的干扰,可以得到一条存在三个明显阶段性拐点的趋势线,如图3所示。三个拐点将我国自1978-1996年“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的整个变动过程分成了四个不同走势的发展阶段。如果忽略批零网点单体规模的变动,可以大致认为,“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指标倒数的变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反映的就是“批零比率”的基本走势。
图3 1978-1996年我国“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的时间序列和变动趋势(注:历年基础数据来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商业统计年鉴》(1993年),中国商业年鉴出版社,1993年;②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市场统计年鉴》(1994-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1978-1986年,“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持续攀升阶段:零售流通扩张势头超过批发流通,批发流通发展相对滞后,批零比率降低;(2)1986-1992年,“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高位稳定阶段:在零售网点扩张带动下批发网络也开始扩容,二者同步发展,批零比率稳定在低位,但流通规模和范围持续放大;(3)1992- 1994年,“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全面回落阶段:批发流通的扩张速度超过零售流通,前期积累的批发供给不足情况得到全面缓解,批零比率全面回升;(4)1994- 1996年,“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低位趋稳阶段:经过一轮次由零售到批发的增长周期,批零整体规模全面放大,而批零网点比例再次于低位初始阶段趋于稳定,批零比率的回升势头也有所减弱。
四、批零结构演进规律的综合考察:立足于批零发展历程
综合上文对“批零比率”、“批零价差”和“批零网点”的分析,可以得到一条1978-2005年我国批零结构的演进轨迹。以最直接的“批零比率”为视角,可以将这条发展轨迹描述为如下:
表1 1978-2005年批零结构发展轨迹:以“批零比率”为视角
时间阶段1978-19861986-19921992-19941994-19971997-2005
批零结构 连续 低位 反弹 高位 企稳
变动走势 下跌 稳定 上升 回落 协调
从表1的描述可以看出,我国批零结构28年来基本没有出现剧烈波动或跳跃发展,始终处于一个连续变化的演进区间当中。那么,这个连续变化的轨迹是否只是在批零结构内生的演进规律驱动下形成的呢?如果是的话,便可以认定这一变化轨迹即为批零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然而,批零结构的变动除了受内生性动因的驱动之外,还要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批发流通和零售流通经济特征的差异还将进一步放大外部影响的效果。(注:参见李智:《中国商品流通批零结构研究》的相关论述,载《流通产业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50-265页。)因此,要想获得批零结构内生性的演进规律,还需要通过对批发和零售各自发展历程的分析进一步排除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干扰。
右图4、图5描述了1978-1996年间我国零售流通网点和批发流通网点的扩张趋势。结合两图与图1,可以将1978-2005年28年的时间分为五个阶段来考察:
图4 1978-1996年我国零售流通网点的扩张趋势(注:网点数据来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商业统计年鉴》(1993年),中国商业年鉴出版社1993年版;②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市场统计年鉴》(1994-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人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www.stats.gov.vn。)
图5 1978-1996年我国批发流通网点的扩张趋势(注:网点数据来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商业统计年鉴》(1993年),中国商业年鉴出版社1993年版;②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市场统计年鉴》(1994-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人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www.stats.gov.vn。)
1.1978-1986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向好,市场机制开始引导流通渠道适应消费需求扩张的走势。与消费需求联系最紧密的零售环节率先启动,经过1978-1980年呈缓慢上扬态势的短暂准备之后, 1980-1986年我国零售网点配置密度全面攀升;而与此同时,批发环节对宏观经济环境拉动作用的滞后性得到了鲜明体现,9年间批发网点的配置密度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保持着稳定态势。零售的高速启动和批发的滞后增长同时出现,其综合效应必然是批零比率的连续下跌,这与我国批零结构的现实变动走势恰恰吻合。可见,这一阶段批零结构的下跌趋势,并非批零结构内生变动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是批零环节对市场驱动不同反应能力的外在表现。
2.1986-1992年:随着一轮次市场拉力的消退,零售扩张进入消化整理阶段;同时,由于批发环节的滞后发展,导致批零结构失调不断深化,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零售流通的进一步扩张。所以,本阶段零售网点的配置密度出现高位稳定态势,与仍处在增长滞后、低位稳态的批发流通相配合,便进入了批零结构长达7年的低位稳定阶段。尽管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态势仍是外部力量影响的结果,但是可以看出,由批发网点不足引起的批零结构失调和低效迹象已经有所体现,批零结构内部正在酝酿突破的力量。
3.1992-1994年: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批发流通开始高速扩张,表现为对前期经济和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零售流通仍处于高位整理阶段。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表现为批零结构的反弹上升。正是在这一阶段,由批发滞后增长造成的批零结构失调开始得到改善,流通体系的增长潜力开始得到释放;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批零结构才在内力作用下启动了内生性的演进。
4.1994-1997年:由于批发流通的放大增长存在惯性,因此在1994年之后的几年中,批发网点的扩张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与此同时,零售网点增长尽管在批发网点扩张的内力推动下也再次启动,但增长的速度和幅度都不及批发。由此,批发环节的供给超出了零售环节的需求,导致中间环节过多、效率低下、流通费用上升,图2中本阶段批零差价的上升便是明证。
尽管这一阶段批零网点的比率仍有所上升(即“每批发网点对应零售网点数”有所下降,如图3所示),但网点数量的扩张是建立网点单体规模萎缩的基础上的,如右图6所示,每批发网点从业人员由1986-1992阶段的稳定上升趋势迅速转为全面下跌。小规模批发网点的不断扩张,导致本来彼此就缺乏差异性的批发环节爆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了批发流通全行业的效益下滑和经营萎缩。
在批发网点低效益扩张的同时,零售网点虽然扩张势头不及批发,但步步为营,保持了适当的经济规模和竞争烈度,如右图7所示。所以,立足于批零比率,从经济规模的角度衡量,批零结构反而陷入了高位回落的阶段,1992-1994阶段形成的批零协调重新被打破,流通体系内出现了由批发网点低效率引起的批零结构失调。
5.1997-2005年:批零结构自发趋向协调和高效的规律再次形成了有效的内生动力,推动批零比率止跌企稳,向1992-1994阶段形成的协调结构过渡。在这一阶段,前期外力影响形成的惯性基本被消除,批发和零售环节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在互动中寻找协调的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共同促进流通体系的高效运行。
探讨批零结构的一般演进规律,就是要找到批零结构内在的效率取向的演进规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批零结构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前两个阶段,即 1978-1992年的14年间,批零结构主要是在外力推动下演进的,其发展趋势与宏观经济的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存在密切的关联,既不存在效率取向,也很难预见其未来发展方向。而在发展的后三个阶段,即 1992-2005年的14年间,批零结构内部以配合效率提升为导向的演进规律成为了批零结构演进的主导动力,批零结构在内力引导下走过了先上升再回落最终趋于稳定协调的演进历程。由此,基本可以认定,我国商品流通批零结构的一般演进规律便是“在先升后降的波动过程中最终走向稳定协调”。
五、批零结构演进规律的历史考察:立足于批发商经济地位
上述批零结构的演进规律并非只适用于我国的特殊规律。以批发商的经济地位跃迁为视角,审视全球范围内批零结构的演变,有助于从更长的演变周期验证上述规律的历史一般性。
图6 1978-1996年我国每批发网点从业人员时间序列(注:基础数据来源同图4。)
图7 1978-1996年我国每零售网点从业人员时间序列(注:基础数据来源同图4。)
西方发达国家的流通发展史记载了工业化过程中批发商的经济地位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批零分离、批发商独立阶段(产业革命—19世纪 40、50年代)。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急剧扩张和工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加之同一时期运输、通讯和仓储条件的改善,使批发商从零售商当中逐步分离了出来,成为商品流通的固定部门。(注:参见[美]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页。)批零结构由此产生。
2.批发商占据支配地位的阶段(19世纪50年代—19世纪80年代)。借助于现代运输业和通讯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批发商获得了全新意义上的经济内涵。在批发流通内部不断创新和分化的过程中,批发商逐渐占据了商品流通的支配地位。在这一阶段,制造商的直接销售额和通过独立批发商的销售额之比从1:2.11下降到1:2.40;批零结构也由小变大,逐步达到峰值。
3.批发商地位的动摇下降阶段(19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批发商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制造商和零售商向批发流通领域的纵向一体化,而根本原因是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相结合的结果。一方面,大制造商和大零售商作为商品流通中的独立环节,有动机将内部批发交易和市场批发交易的边界置于二者交易费用相等的那一点;(注:参见[美]罗纳德·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陈郁译校,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 1-25页。)另一方面,中小零售商组织的“进货同盟”或“联购分销共同体”,无形中也绕开了批发环节;此外,现代金融业、物流业和广告业的发展,进一步弱化了制造商、零售商与批发商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联系,并使前二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和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批发环节的萎缩以及批零结构的下降在所难免。
4.批发商地位的稳步回升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虽然批发商的衰退一度成为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但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批发商已经表现出了从衰退中重新崛起的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美国自1958年以来,与批发商在批发销售总额中的比重节节上升同步,W/R比率也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在日本,1960-1979年,批发商业网点增加了63%,批发商业的销售额增加了15倍,从业人员增加了90%。(注:参见林光祖:《国外商业》,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版,第 365页。)以上回升趋势的出现充分证明,现代零售业的发展需要高效率批发业的支持,批零结构最终的演进方向在于实现批零之间的高度协同。
表2 1958-1987年美国批零结构的变动情况(注:数据来源:根据《Abstract Statistics of United States 1994》第783和794页数据计算所得。) 单位:10亿美元、%
注释:
(14)参见[美]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