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大。近年来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环境日趋复杂;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有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这些都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要求。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非常必要。鉴于此,本文对新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进行解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创新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处于转型期间,在新时代下,企业要更好的迎接挑战,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定期审计的创新发展,在经济活动合规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企业的会计信息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夯实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有计划的进行定期经济审计,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财务核算、成本管控、政策优惠、对外投资等经济活动做出真实性审计和指导,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规范发展。
1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的亮点
根据审计署2018年签发的第11号令可以看出。新时代下内审地位得以提高,内审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强调了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在保障了内审独立性的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内审独立性的约束机制和保护机制。在拓展内审职责的同时提升了内审的目标定位。与原职责相比,增加了对境外机构、境外资产和境外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以及年度业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在环保的重要影响意义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进行审计;在资源遭到破坏浪费的情况下,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等。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为“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2当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及审计力量薄弱业务素质欠缺
在实际内审体系建设过程中,多数企业未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和人员,存在将内审部门设置在财务部、纪委监察委员会下等,组织机构极为复杂、人员冗多,而具有审计专业的人员相对不足,造成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相互推卸责任,丧失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降低了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同时各部门人员繁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审计成本,而有效实施审计的专业人员不多,造成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及人员配备不科学,不利于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建设与开展。
2.2方式和审计理念创新不足
企业大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仍沿袭着传统的审计内容与方法,习惯于传统审计思维,局限于财务审计及查账纠弊,审计监督的路子不宽,效果欠佳;而且都处在静态审计的状态,按照年度安排的审计计划,按部就班,下达审计报告就是审计项目的结束;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不符合未来无纸化审计的发展方向。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延伸,审计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监督职能,对企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审查,往往最注重的是事后监督,同时伴有一定的事中监督,对于事前预防则主要是基于之前的审计结果,因此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下以风险导向“预防+监督”的审计职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时代下内部审计应如何创新发展
3.1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顾名思义是以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模式。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不仅仅是对某一环节进行审计,它更偏向于全过程审计,审计人员应该秉持严谨的态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风险,使企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地发展。现场审计开始前,先对企业所在的行业政策、发展形势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具体审计时,就站在企业的战略发展角度,通过企业经营环境的优劣势分析,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产品入手,从宏观和微观的发展角度进行判断和评估企业的风险,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检查,事后总结。
3.2创建双层面的内部审计制度
在内部审计机构层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存在不足,缺乏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对此,建立健全集团和内部审计机构双层面的内部审计制度以从审计环境和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的不断创新发展。集团层面,除了在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扩大审计范围、加强审计培训上进行制度安排外,还要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责、权、利;涉足的审计领域;审计业务开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以有利于内部审计大胆创新开展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层面,应结合集团层面制度安排,细化构建审计程序、审计流程、审计计划管理、日常审计监督具体细则等规定;建立健全各专项审计制度,如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对外投资审计、关联交易审计、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建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审计档案管理等制度,实现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不论集团层面还是内部审计机构层面均应结合集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补充、优化内部审计制度,进而不断推动集团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
3.3充分获取有价值的审计数据建立审计数据中心
多种类型混合所有制的集团公司具有复杂的公司治理体系、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横跨多领域的经营范围,审计广度和深度增大了集团层面的内部审计难度,全方面获取有价值的审计数据成为破解内审业务扩展瓶颈的关键。从数据内容看,有价值的审计数据即载有审计信息的数据,包括直接审计信息的数据和间接审计信息的数据。从数据结构看,审计数据包括财务、统计等结构化数据,也包括经营决策、人事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从获取途径看,审计数据包括直接从ERP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自动抽取、转换并加载的数据,也包括从工商、税务等政务公开信息窗口获取的外部数据。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获取的审计数据将迅速增长,甚至是爆炸式增长,因此在获取数据后,有必要进行数据清洗,根据审计需求设定数据筛选语句,过滤无效数据。另外,通过设计功能性中间表,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结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对数据进行逻辑分类,最终汇集成符合内部审计逻辑需求的标准化数据集合,统一到审计数据中心或审计数据平台集中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作为医院行业来说,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财务管理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财务管理涉及到整个医院的经营环节,因此医院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医院的发展实际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分析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解决对策,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组建优秀的财务人员队伍,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沈凤斌.新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140-141+168.
[2]杨明婷.浅谈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9(04):112-113.
[3]杨全钦.新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J].中国市场,2019(05):165-166.
[4]曾敏.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探索[J].纳税,2019,13(01):252.
[5]孙雪喆,张晋,宋辰涛,王程琳,方云,梁超.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02):29-33.
论文作者:孟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数据论文; 企业论文; 新时代论文; 制度论文; 内审论文; 机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