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
信息体技术因其获取知识的便捷性与及时性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也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众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信息技术运用过程的事项。如何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特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期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 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情景,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文本描述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教师可利用PPT链接下载了有关黄河的两段影像资料,前一段是:几千万年前,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水流清澈,草木繁茂,土地肥沃的景象。后一段是:现在,黄河浊浪滔天,两岸到处是裸露的黄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一片荒凉的景象。通过这两段影像资料创设的视听情境,强烈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面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真实情境,给学生极大的震撼,同时激起学生急于了解黄河为何会由水流清澈变成浊浪滔天的巨大欲望,以高昂的学习情绪,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可通过PPT课件,用生动的画面形象、富有感染力的音色效果,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难为易,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要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就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在突出重点知识这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如:《琥珀》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琥珀进行合理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以及推理的过程。上课前,我先精心制作课件。一是用PPT课件再现课文内容。二是PPT链接下载:琥珀的样子,远古时代的环境、苍蝇和蜘蛛的行动及巧合、松脂球变成化石的经过、发现的过程等若干个图片和动画片断。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通过PPT课件得到提示和帮助,切实围绕文本重点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高效完成了该课的课堂教学目标。
其次,要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还要“突破难点”。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子。但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困难与挫折,难题与思维障碍不可避免。因而,我们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进程中,就应该准确估计教学难点,并较为充分地估计学生的掌握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运用信息技术直观、 形象、具体的优势,体现课件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去突破教学难点,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如《蝙蝠和雷达》一文,“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是这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动态画面:一是: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嘴里边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行。二是:蝙蝠变为飞机上的雷达,蝙蝠嘴变成天线,耳朵变成荧光屏,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雷达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碰到高山,反射到荧光屏,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理清了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发明出来的。通过蝙蝠和雷达两者之间对比联系,文本内容里学生原本一无所知的事物,一下子成为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启迪思维。
自主学习就是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学生在PPT课件的协助下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自主采摘知识的果实。如在教学《故宫》一课时,教师在课前下载了“故宫”的精美图片、视频,学生在上课时通过PPT可以非常方便地观察、浏览,从而对故宫的精美建筑和珍贵文物有了个比较全面具体的感知,然后让学生图文结合完成一个作业,那就是“假如你是一个导游,你如何写一篇导游词,介绍故宫最突出的一个景点?”完成后,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业投射到屏幕上,供同学们阅读及讨论,最后还选择公认优秀的作业,课后教师可以将优秀作业打印出来,贴到“学习园地”上。这就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逐步得到了培养。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过程,提高效果。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素来都比较机械、单调、枯燥。老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学得无精打采。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之后,它的强大功能彻底改变了课堂,师生在识字、写字教学活动中变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了。我时常下载、设计一些识字游戏,如“摘果子”“找朋友”等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在直观、生动的游戏式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记得扎实牢固。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书写示范过程给学生们做最好的书法展示,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字的结构、笔顺,了解笔画的疏密有致可以让字写得更加漂亮,全面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字的书写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技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既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语言教授无法表达的效果展示,又可以促进学生很好的进行语文学习。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将复杂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解、简化后可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背诵,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另外,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与及时性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本上没有的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利用这一点,可以很好的将有效的课堂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永辉.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30-131.
[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究[J]. 陈金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5)
论文作者:赵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蝙蝠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难点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