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化与文化产业_市场经济论文

文化社会化与文化产业_市场经济论文

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社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位于浙江中部的横店集团是以电子、医药、化工、汽车等为主导产业的特大型乡镇企业集 团。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介入了以影视文化旅游为主要内 容的文化产业。这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一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表面看,这只是“工 业 企业能不能搞文化产业”的问题,其实,它涉及到文化与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思想观念问题和 理论问题。本文拟从文化与文化产业的一般理论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以横店发 展文化产业为实例,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文化与文化产业

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在某种语境条件下 ,文化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 、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相区别。当文化与产业相联系时,文化更多的是指以一定物质为载体 的精神产品。当然,关于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共同肯定的,即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即人化。

所谓产业,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就某个专门领域,以提供消费和服务为基础,通过生 产、交换、再生产的方式获得盈利的连续过程。其中,生产和提供商品(或服务)即商品化, 是产业的本质内涵,营利则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如果不提供商品(服务),或虽提供产品 或服务而非营利性的,那就不能成其为产业。

这样看来,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和层次上来定义,都不可能全部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产 业。只有那些能够作为商品(或有偿服务)的文化产品(服务)才能成为文化产业。当然,随着 人类文明的进步,任何商品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和文化特色,并且随着经 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社会消费对商品中的文化含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是文化力量对市场 经济作用的表现,并不说明文化都可以成为产业。

一般来说,代表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体现国家文化形象以 及旨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文化领域,都具有公众性、公益性和导向性 ,它代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化本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如 国家的义务教育,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大学、出版社,国家的新闻社、图书馆、博物馆、 美 术馆、文化馆、广播、电视以及代表国家形象和水准的艺术表演团体等等。这些都是国家为 全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代表国家文化导向和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必须由政府投入或由 政府根据相关的文化政策予以扶持并由国家控制。这类文化产品属于无偿供给型或称为事业 型,它的运作主体是政府,所以不能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产业化行为。

能进入文化产业的是那些有偿供给型的文化产品,即文化产业部门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的 ,人们必须经过购买才能得到的文化商品或文化服务,如图书、报刊、音像、电影、戏剧、 艺 术演出以及旅游和歌舞厅、游乐园、音乐茶座等等休闲娱乐活动。这类文化商品,从生产 者和运作者来看,营利是其主要目的;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都是以一定价格为条件,以货币 支 出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它是一种等价交换,是与市场经济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来运作。与供给型文化产品的运作 主体不同,它的运作主体是投资家、企业家。

显然,文化与文化产业是有区别的,文化产业从属于文化发展的大范畴,但不等于文化都 可以用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来发展。毫无疑问,我们要强化政府职能,大力发展非经营性的无 偿供给型的公共文化产品,使之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对整个社会文化起导向作用;同时, 我们也要加快那些可以进入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经营性、 有偿供给型文化商品,以满足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消费需求。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的目标体制以后,物质产品的生产经营已迅速转向 产业化、市场化,而精神产品、即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却要困难得多。究其原因,除 了文化的特殊性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之外,还有其深刻的思想观念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一直把文化作为一条“战线”、一块“阵地”。这与长期的战争 文化有关。在武装斗争年代,一切工作的中心目标,都是救亡、打倒反动派、夺取政权。文 化有着改造国民、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枪杆子”(武装斗争)不能没有“笔杆子”(文化 斗争)的辅助配合。因此,文化毫无疑问是军事战线之外的一条重要战线。革命的文化在抗 日救亡、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新中国成立以后,本来,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应当是中 心目标,尽管肃清反革命、巩固新生政权是十分重要的,但它也应当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服务的。但是,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和对马列主义的教条化理解,阶级斗争仍然被当作高于 一切的中心主题,其他一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都要为这个中心服务。随着武装斗争的 结束,战争状态的终止,军事战线的主导地位被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所取代。于是,文 化战线成了主“战线”、主“阵地”。到了“文革”时期,更是发展到极点。从上到下人们 的思想观念、理论都沿袭了战争年代的思想理念,并且将其极端化。于是,“文化革命”成 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情形下,包括影视、文学、艺术在内的所有文化成为政治和权 力斗争的工具;艺术的扼杀、个性的泯灭、“真、善、美”的扭曲、文化的堕落乃至整个人 文精神的失落,乃是不可避免的过程,遑论文化产业的存在。

在政治高于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与此相适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文化是意 识 形态领域斗争里的最重要的“战线”、“阵地”和“工具”,当然,它就不能列为经济部门 。但是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又少不了文化这一块,(包括社会文化资源的配置、文化投入、文 化产品、文化消费),于是把整个文化生产和服务不加区分地统统作为纯粹“花钱”的部门 ,列为事业部门或事业单位,由国家养起来。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文化事业,不 可能有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这只“看不见 的手”来配置社会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文化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 ,特别是文化中可以用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可以而且应当要受市场的配置和整合。这 一部分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的配置和产业化方式的运作,可以产生利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利于文化事业整 体的发展。因此,文化产业就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 的需求和消费也日益增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而且 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增加就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等重大作用,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后者的 主体是政府部门;目标取向不同,前者主要是营利,后者着眼于文化导向、国民教育感化; 运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后者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化运作,行政事业 单位管理;资金来源不同,前者是社会筹集、公司企业投资,后者是国家财政开支;组织形 式不同,前者是公司企业,后者是行政事业部门或单位团体;值得强调的是,文化产业与文 化事业是从属关系,文化产业从属于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包含着文化产业。因此,它们在整 个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不同,前者处于从属地位,后者则是主导和控制地位。学理上的区别在 于,文化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文化事业是社会学概念。这里的比较主要是把文化产业单位 与文化事业单位作一比较区分;而文化事业又与文化事业单位不同,前者统领和包含着文化 产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后者则是行政学意义上的概念。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虽然有着许多明显的区别,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产业是 整个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同时文化产业 的发展又能促进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 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团体都变成公司企业,实行产业化运 作,那会带来文化的毁灭;我们也不能要求那些适合于企业化管理、产业化运作的文化事业 单位团体一天之内全部变为文化产业单位,只能创造内外的条件尽可能缩短这个转变的过程 ;也要看到,即使某些不适宜企业化的文化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也需要采用部分产业化 运用的方式以弥补经费的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调动社会的力量,在旧有体制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繁荣整个社会文化事业。

三、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

文化产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虽然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但本质上属于精神生产。 而精神生产的性质和方式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由此而产生的物质生产的性质和方式所决定的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要求有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

计划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社会的一切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及一切领域的生产 、消费和再生产、消费,都是通过国家计划的形式和手段来实现的。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 的一部分,必然要服从于、适应于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 济体制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和方式不同。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资源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是开放的、自由的,通过市场向效益和效率高的部 门流动,政府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体,而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一个公平竞 争的环境和条件。要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就必然要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 ,文化产业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产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消费需求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前提。人的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是人产生文化需求的根本原 因;文化消费是人作为社会人的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社会分工的发展 也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精神生产相对于物质生产而存在和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程度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作为精神 生产的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手段。

同物质产品的生产一样,文化产品本身必须有其自身的生产过程。把适宜于市场化、产业 化操作的文化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就是把这一部分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商品,通过市场经 济的手段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并使自身得到发展。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个商品生产的普遍规律,必须接受文化资源配置、文化市场供 给与需求,以及投资、价格、成本、回报率等一系列市场杠杆的调节。与此同时,还必须有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作为精神生产的文化产业除了必须“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相对于物质生产来说, 它还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特征。文化产品和服务除了一般的商品属性,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一是政治性,由于国体政体的不同,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总会反 映出不同的政治倾向和价值观念;二是民族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产品也总会反映 出不同的文化理念,并顽强地表现出各自的文化传统的民族特性。三是文化产品的教化性, 与物质商品的单纯实用性不同,文化产品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感化作用,在文化娱乐、艺术 欣 赏、消闲怡情的文化消费中,不知不觉地向消费者传递和渗透着该文化产品所内涵着的价值 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理念等文化精神。文化产品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 的特征。这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受着双重制约,一方面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受着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导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商品和服务 同属精神生产,是文化产品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上述特性和特征。因此,任何国家的文化 产业总是遵循着这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导向而发展扩张,同时也必然举起文化保护 的大旗,构筑文化保护的屏障。

从文化产品的特性及其生产过程的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互 关系。任何一种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一方面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总有相应的 文化支持条件并受一定的文化制约;精神生产必然以经济发展和物质生产为基础,物质生产 的方式决定精神生产的方式。但是,文化并不总是被动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作用 的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 化产品和服务得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的物质载体使文化产业得到新的发展;随着物质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是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 大,而且由于人们的求新、求异、求变的消费心理,对文化消费品的内容、形式、质量等方 面的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二是对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仅仅追 求商品的实用性,而是更重视产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品牌等。这种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通 过市场信息的传导转而成为物质产品生产者对文化的需求。三是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发展的要 求越来越高。由于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培训等广义文化对经济 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突出,文化被认为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在大文化概念下的文化产业、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是 一种互为需要、互为适应、互为促进的共生互动关系。

四、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有赖于经济发展即物质生产的基 础 ,还必须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从国内方面看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已经进 入 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二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 地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行政管理 能力及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商 投资所涉及的领域将愈来愈广泛,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产业等着进入中国,其规模也将越来 越大。再从国际环境来看,一是“全球市场经济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 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强;二是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仍在加速;三是信息技术、新科技革命突 飞 猛进,正在对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政府行政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视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显然还很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首先,在文化资源配置上,市场还没有起到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文化管理部 门的角色定位、职能转变还严重滞后。其次是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依然以 政策、行政指令或领导讲话为主来管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三,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只 偏重于原有文化系统内部的改革,没有从全社会的大文化和国际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出 发,来构建和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出路。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首先,必须克服把文化等同于意识形态的思想障 碍,转变把文化作为单纯的事业的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部分文化类别可以而 且应当以文化产业的形式来发展,要确立文化产业的应有地位,充分认识其对繁荣文化事业 、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思想观念不转变,文化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展开。 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有体制上的创新。

其次,尽快转变政府文化管理的职能,实行政事、政企分开,使各类文化组织成为自主经 营的文化事业实体、社会文化企业实体或社会文化服务团体,明确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文化社会团体和组织的法人地位,使他们具有独立承担法人义务和法人民事责任的能力。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立法部门制定和完善文化法律、法规,规范文化 市场的规则,并监督、检查各类文化组织对文化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的实施;对不同的文 化组织实施分类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引导,促进各类文化组织和 各类文化产品(商品)及服务健康、协调地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组织协 调好有关部门,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规划布局,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公共品。

第三,必须打破垄断,实行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在旧的体制下,文化只能由国家和政府部 门来办,非文化部门和一般人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和被动的消费者,在“层级制”和计 划 的控制下,他们没有文化创新的权利,不能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在市场经济下的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改变文化团体和组织由国家拨款统包统揽的状况。加大文化产业结构调 整的力度,不仅需要大批由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直接管理运作的文化单位转为企业化经营、 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实体,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允许并支 持社会各部门及公民向文化产业投资,使单一的政府投资向多元化的民间投资为主转变。文 化投资的多元化、社会化是文化得以产业化、市场化的基本前提。文化投资以产业化的方式 运作,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部分参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能够促进社会化的投资随着市场 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结构,使文化产业在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以及供需内部的竞争中不断 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方式。

五、横店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和启示

横店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是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也是该集团在产业创新中不断 探索和理性选择的结果。

横店集团从1975年创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拼搏,到90年中期已经成为一家以高科技产业 为主导的综合性特大型乡镇企业集团。这期间,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人才和高新技术项 目,集团决策层提出了“开发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思路,先后建起了专家公寓、度假村 、文化村、体育馆、影剧院、游泳池,办起了技术学校、横店大学;还充分挖掘当地的 人文资源,建起了烈士陵园、东阳人才博览馆、东阳木雕博览馆,以及一批历史名人纪念馆 和陈列 馆。这些设施及配套工程改善了投资环境,不但新项目来了,还吸引了各方人才。与此同时 ,也吸引了不少旅游者。于是,决策者抓住这个新的产业萌芽,希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找准有特色的切入点,这个新产业发展缓慢。

1996年为支持谢晋导演拍摄香港回归献礼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投资建设了“19世纪 南粤广州街”拍摄基地。在近两个月的拍摄期间,大批游客蜂拥而至,围绕电影拍摄的群众 演员组织、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一下子热闹起来。紧接着又有多家影视剧组进入基地取景拍 戏。这件事给了集团决策者很大的启发:影视文化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 ,文化产业势必走向社会化、市场化。抓住影视文化这个龙头,就能把旅游、商贸、餐饮等 第三产业带动起来,同时还可以同改造环境、重新安排横店的山山水水结合起来,更重的是 ,它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认识一升华,视野就开阔了。原来,江南山水风光就是资源,原先建设的一些文化设施也 是资源,被保存下来的山村古民居更是难得的资源。把这些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再根据影 视拍摄的需要陆续建设高质量、永久性的拍摄基地,很快就会形成自己的规模特色,使影视 文 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此,横店集团调整了发展战略,提出了“工业 产业高科技,影视旅游高水平,高科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高质量,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大市 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经过几年的努力,横店集团结合山河改造、环境治理,建起了“广州街”、“香港街”、 “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街”、“江南水乡”、“老横店”等10个影视拍摄基 地和一座国内规模最大的摄影棚,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拍摄基地还有5个。影视产业的兴 起 ,大批名导、明星的云集,引来了大批的新闻记者,有效地带动了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来横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集团决策者抓住机遇,于1999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 旅游节,被国家旅游局称赞为“创举”。2000年第二届中国农民旅游节升格为由国家旅游局 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横店影视城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经国家旅游局的考核,横店 影视城被评定为首批“AAAA级国家旅游区”。影视文化旅游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横店宾馆 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商贸、信息、金融等其他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真正形成了一个 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横店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像横店集团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或 公司介入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是他们有很强的市场观念和产业意识,一开始就 作为产业来做,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二是有灵活的机制,在用人用工以及分配 等方面都按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三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化解不少市场风险。文化 产业,特别是影视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加上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 特殊性,市场风险相对比较大。但这些大公司、大集团都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规模实力,可 以 通过内部消化,化解市场风险,使文化产业渡过难关,顺利发展。因此,要鼓励民间资本对 文化产业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成熟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财 政的支出,使政府部门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促进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

2.树立大文化产业的观念。文化产业包容度大,产业关联度也大,因此,发展文化产业,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切入,都要考虑到其相关的因素。横店集团把影视与旅游结合,并开发和 带动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使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推动,找到了一条 非 常有效的途径。单纯地搞影视,或单纯地搞旅游,都不可能达到这种综合的效应。而这一 点也正是横店影视城独特的优势之一。

3.发展文化产业要从本地、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横店集团就是从实际出发,把 发展文化产业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高科工业发展、改造荒山荒坡、治理美化环境、解 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城市化、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素质等结合起来,因此有 持久的内在动力和蓬勃的生机活力。

4.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先进文化的 发展方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横店集团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十分重视文化的教 育影响作用,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形式和内容为文化消费者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影视 拍摄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起了一大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展览馆,用以对员工和游 客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许多馆已被列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 少年学生校外德育基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5.从横店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市 场化、社会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大众的经济,要调动、利用、优化一切资源;更重 要的是,要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场经济下发展文化产业亦然。

6.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而言是一项特殊的产业,为了促使其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必须尽 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配套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制定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 策,旨在促进文化产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而不是限制和阻碍这种发展。要通过 法律 法规和相关政策,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提供公平、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保 护文化产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促进文化 产业的发展和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

标签:;  ;  ;  ;  ;  ;  ;  ;  ;  ;  ;  ;  

文化社会化与文化产业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