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板技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推广应用,所以在模板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进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模板尺寸的准确度。因此在模板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模板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析
近几年,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施工工艺与施工材料的使用也不断提高与更新,其中模板的施工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我国于2008年开始实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横板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便作为工程施工的参考,进一步规范了模板施工程序。作为事关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重要分项工程,在施工工艺的探究上还应进一步提高,只有使用更先进的工艺,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模板工程施工准备
1.1有关施工面的准备
施工面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设置合理的标高,即在遵守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楼层的具体施工要求;其次,注重模板表面与施工面的清理工作,为防止模板安装不牢固引发安全事故,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目标要求,做好模板表面,及梁、墙、柱等表面的清理工作;最后,保证脱模剂涂刷质量[1]。脱模剂有助于后期模板的拆除,防止脱模不顺利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
1.2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
模板工程施工中应用到的重要材料有紧固模板材料、模板材料两种,其中模板材料选择时应严格根据施工设计目标要求实施。通常情况下,使用厚度为18mm的木芯胶合板,并选择60mm×80mm规格的木枋作为模板的背带;紧固模板材料可起到良好的固定模板作用,以确保后期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并维持整个模板系统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常使用Φ12的加固铁杆充当紧固材料。对于防水砼则使用带有止水板的加固钢筋杆,针对剪力墙主要使用直钢筋杆进行紧固。另外,位于梯井下的一些防水剪力墙使用带有止水板的钢筋杆,且只能使用一次。而其他剪力墙使用Φ12的加固铁杆,并穿Φ16PVC管后应用,且可使用多次[2]。
2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2.1工程模板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之前,必须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模板工程安全实施和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供有力条件。在模板工程施工中主要应该满足一下几点要求:首先,在模板施工中要对混凝土工程的尺寸以及其他各种工程的构建有严格的限制,在模板施工中模板的位置和尺寸与设计图纸中的大小保持一致[3]。其次,在模板中需要对模板的承受力和模板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在工程施工中模板才能承受住来自混凝土本身的重量以及工程外侧的压力,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再次,因为模板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模板施工中需要对模板的构造进行深入的设计,务必要求模板的构造简单,这样不仅能给混凝土工程的养护和浇筑工作带来便利,而且在后期模板工程完工之后便于拆卸。最后,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漏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模板施工中接缝处没有进行加固,导致接缝不严,所以在模板施工中需要对接缝处进行加密措施。
2.2模板配置技术
模板的配置必须根据图纸的尺寸,对于结构形体相对简单的构件,其模板配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对于模板、横档及楞木的断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支撑系统的配置,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比如楼梯等,配置模板通常采取方大洋的方法。所谓放大样,指的是根据结构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然后制定模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放大样方法显得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有的甚至很难直观画出,这种情况可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置[4]。
2.3模板施工技术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对于垫层模板而言,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模板对准,并且在校正模板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清扫杂物,复查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基础梁模板而言,基础梁底的土方经过压实后,采用砖砌胎模,并配置1:3水泥砂浆,以利砼浇捣。一般而言,基础梁的跨度较大并且梁宽较小时,其外侧模板只需要拼装即可,但是必须要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确保标高尺寸正确后,利用支撑稳固。
在柱模板施工中,由于柱的尺寸较小,但是高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由两边与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模板外面加设柱箍箍牢,柱箍间距45cm。柱模板安装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与柱模外边必须预留空间,距离以50mm为宜[5]。如果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必须校正柱模板的两头,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线位置拉线来校正中间的模板,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撑牢,来保证柱子的准确位置。
对墙体模板而言,一般采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由基层中心线找出两侧墙体边线,然后将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并校正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根据长、高尺寸确定间距加固穿心螺杆,搭设钢管夹板架,沿墙体两侧模板外留50mm左右空隙。用锤球校正墙体模板垂直,用木楔上下塞紧,再用斜撑钉牢固固定,上口加设水平拉子固定.用钢管桁架夹紧支撑,以保证墙面垂直平整。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底模安装时,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钢管支承架要设斜撑,避免因为模板不稳定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甚至更多时,确保梁模的跨度中间为拱形,并且起拱的高度保持在梁的跨度1.5‰~3‰范围之内[6]。
3总结
在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模板体系。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在很多模板施工中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整个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今后要加强对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国荣.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196-198.
[2]欧振伟.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9(08):230-232.
[3]吴碧波.探讨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J] 科技与企业,2015,8(07):163-165.
[4]李艺,吴碧波,欧正伟.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5,5(12):1192-1193.
[5]迂宝明,徐汉奎,陈茂生.新型组装式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2):3160-3162.
[6]梁金德,张培国,李玲玉.钢管模板支撑工程安全技术的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5,10(07):1230-1233.
论文作者:高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模板论文; 标高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尺寸论文; 工程论文; 边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