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镇经济初探_经济论文

珠江三角洲城镇经济初探_经济论文

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06(2001)04-0041-05

1994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加快这一经济区的建设,使其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并且以此作为“龙头”,实现广东省“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起飞,广大山区崛起”的梯度发展战略和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其行政辖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等县或县级市,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及高要、四会等县级市,面积4.1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全省面积的23.2%。1999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常住人口2809.9万人,占全省的39.3%;GDP占全省的67.8%,人均GDP28.464元,按现行汇率折合约3450美元;财政收入496.75亿元,占全省的64.8%;外贸出口总额674.39亿美元,占全省的86.8%;实际利用外资120.20亿美元,占全省的8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飞速发展,正接近完成工业化,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

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镇域经济具有重要的贡献。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强调,要使小城镇“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充分说明认真研究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探讨和总结本地区发展的经验,对实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所指的镇域经济,即在镇级建制区域内的所谓“镇级经济”,属于地方区域经济体系的子系统。

一、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珠江三角洲经济起飞始于镇域经济的崛起,镇域经济的发展体现珠三角工业化发展的路径。其工业化始于本世纪50年代,但直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省成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后才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进入了工业化推动中的产业加速变动时期。工业化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起飞,但工业化的主体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的表现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是珠三角镇域工业化的推进主体,市(县)、镇、村三级政权在镇域经济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珠江三角洲的镇域工业化是靠经济区域的自然分工,在国家改革开放宏观政策指导下,由以镇为主的地方政府、集体与私营企业和外资合作进行的。以镇为主的地方政府在改变镇域落后面貌的动机下,借国际产业调整之机对镇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外资在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1978年以前,广东包括珠三角一直都不是中国发展工业的主要基地,改革开放后国际资本和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珠三角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优势,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国外资本和技术的引进不仅解决了工业化发展极缺的资金和技术,还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再加上吸纳了大量外来的劳工,使珠三角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方面长足发展,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原始积累。镇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珠三角经济起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珠三角工业化的路径,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缩影。珠江三角洲地区镇域经济发展的轨迹即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之路。

镇域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较早地突破了工农对立、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镇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从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来看,珠三角遥遥领先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按1990年不变价,1999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工农业总产值为11454.1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只有388.25亿元,仅仅占到3.39%。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由1995年的41.9%上升到1999年的43.9%;城市化水平达到69.8%,高于广东全省41.35%的水平;信息化综合指数为44.95%,高于广东省36.5%的水平,其中网络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和每百户电脑拥有量分别达到2.07%、52.5%和27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16%和98.56%;公路密度6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51.7公里的平均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业升学率已达8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这一区域的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都高于中心城市,居位环境明显优于大城市。在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州和深圳、珠海为两极、以镇为结点的现代化城市带。镇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这一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为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实现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均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人的发展需求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镇级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能力和条件对可持续发展发挥主导作用。在发达的镇级经济里,农业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小,由于强大的财力支持,被保留下来的农业正逐渐成为城郊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并形成城镇群落和镇区之间的绿色隔离带。珠江三角洲正向着资源使用无害化、城镇设置生态化、人口结构合理化和民众行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

二、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的特点

王珺教授认为,所谓专业镇经济就是指建立在一种或两三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优势的基础上的乡镇经济,其特点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简单技术的应用为主[1]。分析专业镇的类型和形成原因不难看出,目前这些所谓的专业镇都是以加工业为主的,其加工的产品要么与大城市的生产需要和消费需求配套,要么是“三来一补”企业所形成的业务,要么就是以本地的专业化市场为依托,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以纺织、服装、玩具、制鞋、家具、小五金、陶瓷、塑料、铝制品、精细化工、电子和家电等加工业产品为主。比较典型的如中山古镇的灯饰、小榄的小五金,南海西樵的纺织、大沥的铝型材制品、平洲的制鞋、南庄的陶瓷,顺德伦教的木工机械、乐从的家具,东莞虎门的服装和清溪的电子产品,等等。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了镇域经济的基础,而镇域经济的壮大又反过来促使加工业朝着“专业、特殊、精细、新颖”的方向迅速发展。由于专业镇以加工业为主,在镇域经济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数量和产值占有主要的位置。

个体、私营与外资企业是珠三角镇域经济最重要的细胞。珠三角地区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采取鼓励扶持的政策,如南海市从80年代初就提出“五个轮子一齐转”的政策,个体、私营企业逐步成为南海的经济支柱,使南海各镇以及整个南海市的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南海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69349户,经济总收入420亿元。相反,当初那些强调镇政府直接投资或直接经营企业的地方,在其后的市场化进程中,几乎没有例外的都遇到巨大的困难,不得不再走转制的道路,贻误了发展的时机。所以南海的经验成为意义重大的“南海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各镇都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个体私营企业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力的增长点。在珠三角地区的许多镇,“三来一补”业务和三资企业多,产业相对集中,构成了镇域经济的主要内容。1999年底,东莞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3678家,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中外资企业占到75.21%。除了数量和规模和因素之外,由于外资优化投资的选择,势必考虑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分工和有机联系,逐渐产生有效运作的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形成体系比较完整的镇域经济。

镇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网络的完善和要素市场的良好发育,而市场外向程度大、市场体系发育程度高和市场建设发展速度快等,都使珠三角镇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镇域经济的市场主体由具有经营自主权的多种经济成分构成,市场类型发展成为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覆盖国民经济的两大部类、三大产业和多个行业,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交通发达便利,货畅其流,路通财通。进入21世纪,珠三角镇域经济开始从实物要素市场向信息网络的虚拟市场发展。比如南海已经在各镇之间建立起先进的信息网络,正由“网络镇”向着“数字镇”的方向迈进。明显的市场优势,使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市场导向作用尤为显著。

从“八五”开始,珠三角各地普遍提出“二三产业并举”的发展战略,使二三产业总体上得到良性的互动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较大。1999年,珠三角经济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9%,超过全省37.5%的水平,而广东50个山区县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只有29.1%。珠三角的镇服务产业也比较发达,金融、邮政、信息、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成龙配套,体系健全,服务完善。比如,在珠三角的许多镇里,甚至村里都有星级的酒店。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既标志着镇域经济的发达水平,又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与此同时,凡是经济发达的镇,其农业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

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大量投入物质资本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据统计,在珠三角地区约1600多万的总劳动力中,非农业部门劳动力超过3/4。但是,当地的劳动力人口远远不能适应镇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1600多万的总劳动力中有大约1/4是外来劳动力,许多镇的外来人口超过了当地的常住户籍人口。从内地来的打工者为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已逐渐走上管理者岗位,进入白领阶层,成为打工一族中的佼佼者。不少人还在当地购房,在当地完婚成家,表现出明显的归化趋势。

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另一特点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镇域经济的存在,镇域经济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在这个基层的区域经济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经济发展是先导,但是经济与社会又必须协同发展。而镇域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结果,就是农村城市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镇域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各镇注重社会文明的整体推进,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配套完善,注重以人为本,人的素质普遍提高。据调查,1998年珠三角地区经济规模超过10亿元的镇共有194个,占全省超10亿元镇的70.8%,其城市化水平超过60%,而全广东省的城市化水平仅为41.35%[2]。

三、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8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一直是具有鲜明特征的经济区域。在改革开放与工业化进程的大势驱动之下,珠江三角洲以当初有限的资金倾斜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断吸引外部资金,形成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20世纪80~90年代,这一地区GDP年均增长18.5%,属同期世界第一。广东多年来利用外资和出口均占全国第一,其中7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在全国乡镇财政收入百强排行榜中,珠三角的镇占到三成以上,在前10名中占到8名。珠三角地区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是以镇域经济即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为轴心的。80年代是珠三角镇域经济崛起的阶段,通过积极引进外资、活跃的市场交易和民营企业的艰苦创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90年代,广东进入新一轮的产业转型期,大中城市的产业选择多把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则属于调整的对象,这填补了镇域经济的空白,为镇域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镇域经济已从农村工业化跃上了城市现代工业发展阶段。在90年代,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再是政府投资主导模式了,已转变为政府政策主导模式,而庞大的民间资金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宽松的金融条件。1999年,东莞、南海、顺德的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分别为616.34亿元、454.11亿元、402.79亿元,其民间财力可见一斑。

珠江三角洲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不同产业链所需要的各种要素齐全,科工贸相衔接,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形成的过程就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又使镇域经济得到更大发展。以中山沙溪镇为例,这里是一个传统的服装生产地,由于服装生产市场激烈的竞争,沙溪镇较早选择了休闲服装这一专业市场并迅速形成相对优势。开始,沙溪只是休闲服装的生产基地,需要从外地购进布匹等原材料,将产品销往外地。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对经济组织化的需求。对于镇域的私营经济来说,没有也不需要通过等级形式的企业内部组织化来解决大生产带来的分工协作问题。起初,只能依靠市场形式的经济组织化来解决产业链的分工和资源配置。但是,这种市场形式的经济组织化,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交易风险,先是自发后是自觉地被打破了。与休闲服装生产相配合,沙溪镇出现了服装面料一条街,服装装饰配料一条街,缝纫机具零件一条街,后来沙溪建成了一万多平方米的休闲服装交易市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全中国独有的休闲服装节。沙溪镇内的各类企业围绕休闲服装的生产与销售,在市场的引导下形成了在一个镇域内的生产与销售的组织网络,也相应地出现了客商云集的活跃市场。沙溪镇已经产生了一条完善的休闲服装产业链,形成了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相对竞争优势,大大推动了沙溪镇镇域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经济一直以桑基鱼塘农业为主,但在乡镇上又活跃着纺织、五金加工等传统的小加工业,与之相适应也形成了不少传统的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许多镇从传统的小加工业起步开始发展本镇区域的经济,如顺德的陈村以花卉起家,北滘、桂洲、容奇从制造电风扇起步;中山小榄以五金制品而闻名,古镇有制造灯饰的传统;南海南庄镇的陶瓷,里水镇的鞋业等等。总之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逐步发展壮大,慢慢形成气候。为了寻求产品的销路,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开始形成专业市场,如东莞虎门镇的服装市场,南海市西樵镇的纺织品市场,番禺市市桥的家电市场,东莞厚街和顺德乐从的家具市场,石湾区张槎的针织市场等。专业市场及市场网络的集散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在当地逐渐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的产业链。专业市场形成之后,更加吸引了信息、资金、人才和技术,反过来促成销、供、产的产业链模式,逐渐发育成结构完整的市场网络。市场网络的集散效应加速了镇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北极”是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其“南极”则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的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与中心城市两个辐射极双向的辐射效应,使珠三角地区镇域经济的发展很容易具备完善的市场条件,在经济特区与中心城市所形成的产业链也很容易向珠三角地区的市镇延伸。南北两极的双向辐射效应,是珠三角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现有的迹象表明,由于镇域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北起广州,南到深圳珠海,正在形成镇镇相连的繁荣的城市带。

毗邻港澳是珠三角镇域经济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主导下,靠镇及镇以下私营企业的力量来推动的。珠三角各镇原来从事农业和小手工业的基层干部和农民“洗脚上田”,以其经常能直接了解港澳所领悟到的市场意识的优势,充分利用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建立在“洼地效应”的基础上,通过“虹吸作用”吸引投资,形成“前店后场”的分工格局,促进了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后又逐渐发展为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形成了紧密的双向投资关系。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和在内地流通的港币都超过了100亿,如此巨大的流通量主要是在珠江三角洲和港澳之间进行的。珠三角地区的东莞、中山、南海、顺德和番禺,它们原本既没有一个明显的城市中心,又没有比较明显的城乡差别,各镇之间虽有差距,但一般都有比较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使港澳与珠三角地区大部分的镇之间都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成为亚太地区一个地位突出、网络分布比较均匀的经济合作区。

四、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困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第二次创业。镇域经济靠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起家,一笔投资、一次市场机会、一个新产品都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创业的任务,但是第二次创业的艰难性却是前所未有的。进入21世纪,镇域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利用国际范围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目前,珠江三角洲镇域经济的发展已明显表现出产业高级化的趋势。但是要真正实现产业高级化,在珠三角的镇域之内必须具有推进技术创新的载体,也就是必须具有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科技支撑条件,如技术开发中心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更重要的还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面对这一新的挑战,产业高级化与和人口素质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将成为制约珠三角镇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随着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发展,在珠三角镇区范围内迅速出现大量的城市社区,社区硬件的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超过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但是,一些镇域之内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还存在社区管理的难题,主要表现在由于流动人口多给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土地管理所带来的困难,以及由于多种文化和思想意识的交融给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困难等。社区文化的缺失严重地影响珠江三角洲人现代文明素质的提高,影响镇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城镇规划和建设是关系镇域经济发展的百年大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业。但是,一些迅速工业化、城市化的乡镇还缺乏镇域发展的综合规划和合理布局,镇域的环境、道路、交通、能源、市场、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布局、规模和功能上还未能做到与本镇的主要功能合理配套。个别镇还没有放弃“先建设,再规划”,“先发展,再治理”的落后发展观念,这与珠三角镇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是极不相称的。

收稿日期:2001-04-28

标签:;  ;  ;  ;  

珠江三角洲城镇经济初探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