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能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建筑物的用电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与此同时,还能让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施工需要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对于安装质量也有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安装技术要点,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并加强安装施工控制,如此才能保证电气工程安装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保证能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并探讨了技术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技术控制措施
1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
1.1配电箱安装技术
正式应用配电箱安装技术时,现场技术人员需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要求,将各项规范要求及内容贯彻与落实到配电箱安装施工当中。一般来说,相关规范明确要求配电箱底边位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1.5m左右的高度,且配电板底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8m。配电箱进出线的开孔位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为配电箱安装工作提供技术保障。需要注意的是,箱体高度必须不得超过50cm,垂直度的允许偏差需要保持在1.5cm左右,箱体高度不得高于50cm。除此之外,各导线连接施工必须严格确保牢固紧密要求,且在导线与电子元件接线端子的连接过程中,所配装的弹簧垫圈必须达到牢固要求。
1.2电缆敷设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选用电缆管时,以镀锌钢管为宜,使用之前应当全面检查钢管有无穿孔或者裂纹,保持内壁光滑性,而且管口位置不能出现毛刺或者尖锐的棱角。建筑电气工程电缆管焊接处与镀锌层剥落处均印刷防腐漆,所有电缆管均应可靠接地。电缆外观应当不能受到损伤,而且要控制好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10倍于电缆直径为宜,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15倍电缆直径。电缆标牌材料应当具有阻燃性,而且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放线架应设置在电缆沟的侧面或电缆直线敷设路径的末端处,不得直接设置在电缆沟盖板上。动力电缆应保持电缆之间净距35mm,控制电缆可以紧靠敷设或多层迭置,但严禁将1kV以上的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同时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在同一弯头处,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保持一致。电缆在下列地点应当牢固,即垂直敷设时在上下端和中间适当数量位置处,水平敷设过程中首末两端以及转弯和接头位置应当牢固。户内敷设电缆之前,应当对室内地板进行彻底清理;敷设之前应当统计电缆敷设路径及同路径上敷设的数量,减少交叉。迭置的电缆应及时绑扎。屏柜间的网络通信电缆不得与控制、电力电缆绑扎在一起。网络通信电缆敷设时均应套PVC管。电缆终端的制作要求统一制作方法、使用的材料的颜色也要求一致。控制电缆终端同一制作在屏柜箱的下方,制作高度不可超过端子排的最低位置。PVC堵料均使用黑色堵料,热缩管均为黑色,长度控制在80mm左右,接地线统一使用铜芯截面为4mm2多股黄绿线。为了保护电缆的内PVC层,要求焊接接地线时间不可超过5s。电缆终端的固定统一使用尼龙扎带,接地线由背面侧引出。绑电缆牌所使用的绑绳长度控制在25mm左右。当屏柜箱内电缆比较多,一层绑不下时,可以分层绑扎。当遇到电缆较多,分层排列较多,端子排又比较矮的情况时,分层终端的高差可做适当的调整缩短,电缆牌挂线可适当地延长。但同层电缆牌的挂线应调整至同样长度。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应在电缆两端同时接地,电力电缆的铠装层也应在电缆两端同时接地。单芯电缆(蓄电池组电缆)的金属层只能一端接地。制作电力电缆头时,制作工艺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终端附件受热应均匀,热缩前应完全清理终端内的杂物和水分,热缩完毕后,不应有空鼓的现象。使用的接地线截面应达到25mm2。制作高压电力电缆终端时,屏蔽层应与钢铠层分别引出接地。
1.3开关插座安装技术
对于开关插座的安装工作而言,主要是以插座、灯具开关为主。在进行插座、灯具开关的预埋工作时,现场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要求,践行施工规范要求。一般来说,左右、前后盒位在安装方面,允许偏差范围不超过50mm。同一室内成排布置的灯具与吊扇在安装方面,允许偏差范围不超过5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在预埋安装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现浇板厚度要求,合理安装开关插座。需要注意的是,待模板拆除施工完成之后,现场技术人员需要将会吊环进行合理处理,必要时可以进行刷防锈漆工作,避免腐蚀问题。
1.4防雷接地安装技术
防雷接地安装技术主要是以建筑物内的保护干线、设备金属总管以及金属构件等防雷接地安装工作为主。目的在于通过合理防雷处理,及时规避雷击漏电问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搭接焊施工要求,进行三面施焊处理。与此同时,现场技术人员还需要明确接地干线连接问题,至少应该在不同两点与按地网位置处,进行连接处理工作,并将主接地线与建筑基础接地网作为避雷引下线的主钢筋部位进行合理处理,如焊接处理,确保最终的施工效果。
2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控制措施
2.1落实施工工地质量监管
建设单位应落实工地质量监管,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在施工工地,根据施工规范明确现场施工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合理分工,保障工程有序的进行。同时,安排专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每个建筑物的施工进展采取合理监管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排查,并针对其制定解决的方案,确保工程质量。质量监管是保障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可采取分级监管的模式,也有利于将工地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2.2提升施工团队专业素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为了满足居民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建筑施工技术和电气设备也都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对于以往传统的工程技术在不断的改进。种种因素导致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要不断提升。为了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施工技术,了解新的电气设备,在其上岗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应围绕:施工技术专业知识、电气设备使用规范、安全操作规范等展开,以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也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安全。
2.3提高电气设备与施工材料的质量
电气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负责采购的员工在进行设备与材料的采买过程中,必须要熟悉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依据国标规范,严格对设备和材料进行筛选,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品牌筛选、性能检测等,购买性价比相对高的、具备可靠质量的产品。电气设备与施工材料在使用前应做好相关的性能检测等工作。
2.4设备调试
电气工程安装完成后,设备的调试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所以,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设备调试工作,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作,确保设备调试的有效性。调试过程中,要保证配电箱设计的合理性,精准布线。设备调试应坚持先空载、后负荷的原则,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结语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安装技术的把控,不仅能使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化,还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安装作业的整体效率,必须要保证技术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对电气安装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控制,确保电气设备性能稳定,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小兰.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分析及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9.
[2]蔡明.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分析及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89.
[3]范斌.有关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6):95-97.
论文作者:韩丽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电缆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终端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接地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