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慧迪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慧迪

嘉兴恒禹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市 314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节水灌溉的目的,论述了节水灌溉技术种类及其模式,并重点分析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技术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比传统灌溉技术有明显节约水源的作用,节水灌溉是运用高效灌水方法进行节约灌溉用水,因节水与否和高效与否都是符合国家节水规定的,所以节水灌溉技术正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其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一、节水灌溉的目的

节水灌溉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节约用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水资源浪费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所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建设,南水北调,引用水资源多的地方,补足灌溉水源。但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广泛的节约用水意识,导致调用的水大量的使用,浪费了很多用水。我国的水资源储备越来越少,节约用水的任务迫在眉睫。因此节水灌溉在水利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旨在节约灌溉水源,从根源本质上杜绝浪费的现象,真正将节约的意识融入到灌溉中去。此外,还要保证水质安全问题,节水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但必须要保证水质的安全,若水质出现问题,那么节约用水也没有实际意义了。

二、节水灌溉技术种类

节水灌溉技术是相对于粗放式的灌水技术而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水资源覆盖情况和作物的需水要求进行灌溉。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节水作用。也即是说,灌溉水利工程是指将水送到田地里,然后均匀分布到作物的根系中去。

1、地面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技术较为传统,同时也是最早得到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从本质上来讲,该种节水灌溉技术同属于一种节水灌溉衡量标准,当某一种灌溉技术所用的水资源超过地面灌溉技术的用水量,那么该种技术就不属于节水灌溉技术。该种方法主要是人们在农作物种植周边寻找大河流或湖泊后,修建水渠,将河流中的水资源引入到农作物种植地区完成浇灌目的。主要运用的原理为渗透原理。为了能准确有效的达到节水的目的,相关的灌溉工作人员必须要慎重的选取河流。保证每一份水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建立起闸门,当不需要灌溉时要及时的关闭闸门,保证水资源不会被浪费。

2、滴灌。该方法是目前我国农业运用面积较广,同时也是功能最多的一种浇灌方式。这种浇灌方法是在植物的根部铺设带有孔洞的塑料管道,通过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并且水分通过孔洞的滴头缓慢流向植物的根部。这种浇灌方式,是一种十分精细的浇灌方法,它只有在农作物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浇灌工作。直接对农作根部的土壤进行浇水,方便植物根部对水分的吸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淡水资源在运输途中和下渗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在采用滴灌法的前提下,人们可利用水溶性较强的肥料、农作物生长调节剂等通过滴灌技术来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调节,减少了人为作业的次数,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吸收率。

3、微灌法。微灌技术类似于滴灌,同样是利用管道将水输送至灌溉农田,但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借助灌水装置,以比较小的水量引水进田。此技术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灌溉技术,能以最小的水源来实现完全灌溉作物的目的。

4、喷灌式灌溉。此方法是利用管道有压喷头将水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喷洒在农田中,它是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完成的。喷灌式的节水技术的灌溉效果较为均匀,对土壤的平整性保持的效果较好,降低了农田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的工作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用的喷喷灌技术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喷灌式的节水技术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大部分的农作物农田中都能应用,尤其是在平原地区的农业田地中使用较多。

三、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技术模式

1、纯井灌溉。针对纯井灌区而言,其多存在于有着较低地下水位的地区,存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针对罐区所生长的作物而言,应依据生态要求可供给的地下水开采量,来对其灌溉用水量加以明确。基于此种前提下,现阶段此类罐区已难以满足所有灌溉面积上的作物灌溉需要。针对此情况,可适当缩减灌溉面积,采用最高单产的方法来对剩余灌溉面积进行灌溉;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保持原先灌溉面积不变,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这样不仅能提升节水灌溉技术效率,还能借助低压管道,对作物实施微灌。

2、自压管道输水灌溉。在各地水库周边灌溉水源紧缺的现象不断出现,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灌区采用自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模式。其重点是解决规划设计和田间用水管理的技术问题。另外,如管材选用、施工技术、渠管联接、防淤积等一些技术问题也需及时解决。

3、渠井结合灌溉。在小型河道较多地区,渠井结合灌溉是一种较好的灌溉模式。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灌区上游用引河水灌溉,下游用井水灌溉,采用渠灌和井灌两套灌溉工程系统;另一种是灌区内同一地块既用河水灌又用井水灌,共用一套灌溉工程系统。在这类灌区发展节水灌溉时采用渠道防渗和先进的灌水技术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和田间灌水损失的工程技术措施,能有效提高灌溉水重复利用量。

四、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1、水源井施工。水源井属于节水灌溉水利工程中的基础工程项目,具体的施工内容包括井房建设及水源井建设。在对水源井进行设置前,需对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全面了解周边具体的水源分布情况。需注意的是,若处在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较为丰富的地区,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直接对自然水体进行截流;若在自然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区域,则应对当地水位高低等情况进行分析,在选择好具体打井位置后利用钻井机等设备对水源井进行建设。而在对井房进行设计和构建的过程中,应切实依据工程设计方案与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对水源井形成良好的保护,从而促进灌溉工程使用性能的良好发挥。

2、地下管网施工。依据设计的具体规格,将实地放线工作做好,在完成放线后,方能开挖管道。依据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管道开挖的宽度与深度。另外,在施工时,需保证管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检查管道,对其中的杂物彻底清理掉,管道底部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漏水情况发生。而对管端端面的间隙、钝边或坡口角度而言,需与相关规定相符,且不能用加热法对间隙进行焊接。而在弯道施工中,需对弯头、三通的质量施加严格控制,在对管道进行安装时,可选用比较实用的PVC材料,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干管,然后再安装支管。在黏接时,先对管子的接头进行均匀涂抹,并对止水圈当前的松紧度进行严格检查,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肥皂水抹在上面,这样能顺利完成安装。

3、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是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大面积积水、施工缝处理不当,会导致出现渗漏问题。对此,要积极改进施工技术,控制好混凝土材料,从而避免对渠道造成破坏,防止出现坍塌等问题。在混凝土搅拌中,要制定科学的配合比例,根据比例与技术参数将材料用法与用量确定下来,详细规定配料的搅拌时间与顺序,确保搅拌后的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审查。通常将渠道装置、模板等固定好后,才能浇筑混凝土,之后要对混凝土具体配料单进行核实,必须按照严格的配比、顺序进行机械搅拌,保证混凝土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对我国农业与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但能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出现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必须要将研究中心放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上,不断更新这一技术,以此来实现既定节水及灌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海英.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7):82-83.

[2]张福民.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7(01):91+94.

[3]辛华锋.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珠江水运,2017(01):86-87.

论文作者:李慧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慧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