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网建设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力通信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电网已经建成可靠的电力通信网络,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保障电力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因此,电力产业领域一定要加强对电力通信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电力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对电力通信业务应用及发展分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通信;业务应用;发展分析
要想使电力通信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只有在了解通信现状、通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对通信技术进行探索与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通信技术才能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持续、可靠供电做出更大贡献。
1电力通信业务优势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通信手段趋于先进性、有效性和快速性的发展, 其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从通信电缆和电力线载波等单一有线通信手段到数字、卫星等多种无线通信手段的转变。发展至今,电力通信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越来越为大众所重视,其业务优势明显:
(1)数据庞大的输电线路网为架设电力光缆提供了建设基础,使其业务发展过程具有经济、快速、安全、可靠等优势;
(2)电缆管道和电杆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西部边远山区的电缆管道和电感均已到达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为光纤接入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用户接入提供了首选手段;
(4)无源光纤接入、无线宽带、多点扩频系统等具有电力特色的技术,可以在电力通信业务扩展过程中的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发挥。
可见,电力系统发展电信的资源优势不言而喻,其发展的潜力来源于全面覆盖的电力系统的专用通信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得通信技术趋于网络化、智能化。
2 电力通信业务的应用现状
.1运行信息类业务
一般来讲运营信息类业务相对涵盖的面积比较广,对于运营通道的安全性要求是比较高的,通信中的实际误码率一般都基本控制在<10-6左右,但是对于通道时延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允许在几百毫秒的范围以内,并且主要的通信方式是以专网通信为主,以公网通信为辅。运行中信息类业务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分为信息的保护管理、性能检测设备、信息的稳控管理、水调的自动化、调度的管理分配、生产技术管理、电力交易市场和计量的自动化等。信息的保护管理系统主要是需要掌握变电站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故障的信息,及时和准确地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使调度部门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和判断,确保电网的运行平稳不受影响。
性能监测设备是依靠GPS定位和同步的技术,进行相对集中的相角监测和控制指挥,并且能在已知相角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控制,将为今后的电网提供更加全面和稳定的服务与技术。
信息的稳控管理系统简单说来就是对各环节的控制站进行监测,并且对控制站中收集到的信息、各个环节的控制站中的相关指令、各执行站之间的技术装置和信息通道中的情况进行掌握和分析的系统环节。
以上几种系统对通信的道路路由和技术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必须要保障通信通道的可用性,保证不被恶意侵入或破坏,保证通信的安全和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管理类业务
信息管理类业务一共分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的计划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支持系统这几个方面,这些种类的业务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环节,在通信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财务的系统管理,单点带宽基本保持在2Mbit/s,同时也要求通信时延控制在几秒之间,通信的误码率也要≤10-3,在严格保证通信通道绝对可靠性的前提下,保证信息不被恶意截获和破坏。信息支持系统中主要包括企业决策的支持系统、邮件系统、电子打印、视频播放、PKI身认证、信息的分类和编码系统等。一般情况下信息支持系统全部使用的是电力专网进行通信,技术上主要的采用的是综合数据网模式和光纤直连模式。
2.3管理办公类业务
管理办公业务主要分为办公通信和办公信息类业务两种。管理办公类业务的主要通信目的是满足企业正常的通信,其中不仅包括视频系统、内线办公和外线办公电话,还包括移动电话等,以上通信业务中主要采取的就是综合数据网技术。
3 电力通信发展趋势分析
3.1电力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通信网在发展光通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语音交换网、数据网、时钟同步网以及电力载波网等,成为电力通信的主要方式,并且还发展了卫星通信和公共通信作为应急通信方式和辅助通信方式。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光通信技术已经在继电保护、全自动装置以及自动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原有通信条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通道的可靠性。并且目前为止,传输网、数据网、视频会议等系统已经逐渐得到全面的覆盖,大大提高了通信资源的共享性。另外,这还有效的解决了同一变电站重复建设的问题,节约了建设的成本。公网通信作为电力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在应急通道、日常办公、营销自动化以及农网信息化等方面。但是,由于公网通信主要是面相社会大众的,因此,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电力企业工业化控制以及信息安全需要的技术服务,导致在实际的使用中会出现一些网络不稳定、故障处理滞后等问题。
3.2电力通信发展趋势分析
①业务发展对电力通信提出的新的需求。一方面,电力运行业务的发展对通信技术的新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通信设备和保护装置将采用统一的2M光进行接口的互连。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类业务发展对通信技术的新要求。企业管理信息类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网级集中的业务处理、企业级数据中心支持决策辅助以及移动办公等,相应的对电力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保证通信通道畅通可用,并且对通信宽带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延时保持在几毫秒之内。另外,通信技术将着重提高通信通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②智能电网发展对电力通信提出的新需求。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利用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以及其它的控制技术来提高电网智能化的水平,实现多种可再生资源的接入以及双向互动等多种智能化服务,电力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实现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智能化电力系统的性能,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电力通信技术。首先,发展广域互联的通信设施,大力建设范围广、数量大的电力通信系统。其次,大力建设由光纤作为通信介质的多层次通信网络,保证每一个层次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为建设一个和电网同覆盖的电力双向互动的通信网络。
总之,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业务的应用会更加的广泛。电网的发展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重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钇宏.电力通信业务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
[2]高会生,王慧芳.基于业务安全性的电力通信网双路由配置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11)
[3]陈进雄.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4)
[4]樊晓东.电网智能化中电力通信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24)
论文作者:李亚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通信论文; 业务论文; 电力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信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