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通情达理、走正确道路_朱光潜论文

求真、通情达理、走正确道路_朱光潜论文

求真,循理,得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得法论文,循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活动的组织及缘起

      2015年11月12—13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在浙江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举行省级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共有13名选手参加评比。所选用的文本是课外学术类文章,选手报到后,先抽签上课顺序,再抽签确定上课课题。每半天为同一个文本,选手依次抽到的课题是王水照《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节选自《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朱光潜《诗与直觉》《意象与情趣的契合》两节(节选自《诗论》)、格非《语式:讲述与描述》(节选自《小说叙事研究》)。

      为什么在省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选用课外学术类文本?取材课外,当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评比的公平、公正,也考虑到高考语文命题学术类文本取自课外。当然,如此取材,最现实的针对性在于学术类文本解读的困难、教学的困难和评价的困难。正因为有多方面的困难,在省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让学术类文本登场就获得了充分的理由,而围绕学术类文本教学评比活动展开教学对话,更富有现实意义。

      二、案例回放

      在13名参与评比的选手中,温州中学的郑一舟拔得头筹,宁波北仑中学的王科威摘得榜眼。他们所上的文本都是《语式:讲述与描述》,下面是他们的教学案例。

      融通界限,深文趣教

      (一)融通界限,建立“学”“理”平衡

      《语式:讲述与描述》选自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为典型的学术论文,阐述了讲述与描述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比较了两者在叙事上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格非的学术创见和写作态度。

      这篇文章首先带来的是界限,表现为高一学生对小说叙事知识的隔膜、对社科文章学术特性的排拒,尤其是对后者的论述性语言和逻辑架构缺乏认识的基础。因此,我的教学设计首先关注“去陌生化”,由浅入深铺设层级性问题,引导学生走近文本的理趣之美,从而真正理解讲述与描述背后的“自由”与“限制”这两个学术核心。

      “去陌生化”是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与学情的了解。具体通过落实课前预习、做足课堂教学的感性平台等策略,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入理性认知,提升思维效度。

      (二)深文趣教,尊重学术高度

      凭借地域亲缘,以情感导入。提供汤溪古村落老人现场采风的音频,提问:是讲述还是描述?设置悬念——在小说叙事上哪一种更具优势?进入文本分析。

      理性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讲述与描述的概念与特征。结合学生预习作业,通过表格从主要叙述视角、常见人称视点、叙述与故事距离、叙述时态、作家介入、叙事态度等角度对讲述与描述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这种比较仅仅呈现了一种差异的事实,还没有给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讨论语式优劣。

      理性认知的第二个环节:作者如何阐释讲述和描述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1.重点分析两个关键句,一个关键词“自由”。

      (1)一般说来,相对于描述性的语式,讲述性的叙述享有更大的自由。

      问题1:这是谁的自由?问题2:为什么叙述享有更大的自由?问题3:为什么明清白话小说常常采用讲述语式?

      (2)从这个意义上说,描述性的语式给读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问题1:这是谁的自由?问题2:为什么描述给了读者更大的自由?讲清自由与限制之间的相克相生的关系。

      2.分析重点句:毫无疑问,福楼拜的语式在叙事态度上比巴尔扎克更为温和、亲切、客观,叙述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因而读者的感觉更为真实。

      3.最后落实作者格非的态度,在语式上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选择。

      理性认知的第三个环节:总结全文文脉,落实语体特征,看到作者立论的智慧与远见,格非并没有一味否定作为传统叙事的讲述语式。

      理性实践,内化认知。根据图片,选择讲述语式或描述语式写一个片段,60字左右,注意主要叙述视角、常见人称视点、叙述与故事距离、叙述时态、作家介入、叙事态度等角度。

      学术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白观点是什么以及如何表达这两个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这才是活的生成性知识。因此,我设置了两个学生活动:一是改写文本中巴尔扎克、福楼拜的句子;二是课堂最后让学生结合文本用讲述或描述去创作。活动的设置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有效认知,提高了他们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

      三脉合一,注重生成

      (一)合一及两难

      学术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甚至是令人束手无策的盲区。学术文该如何教?虽然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一般会有两种教学选择:一是学术文写了什么,二是它是如何写的,即它的行文思路、展开脉络、推理逻辑。较为理想的学术文教学,既要解决写了什么,又要解决是如何写的,即两者合二为一。然而现实的学术文教学往往陷于写了什么而忽略是如何写的,或者着眼于是如何写的却架空写了什么,导致学术文教学陷入两难境地。

      教格非的学术文《语式:讲述与描述》,我尝试着以文本展开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因为阅读思路往往就是文本自身的行文思路,这样写作、阅读和教学便“三脉合一”。《语式:讲述与描述》以关系型短语为题,“讲述”与“描述”是两种最基本的小说叙事语式,两者在逻辑上构成并列关系。将两者相提并论,在并列关系的基础上又包含着对比的逻辑。对于这样的关系型话题,写作必然要解决两个问题:“讲述”与“描述”分别是什么?“讲述”与“描述”有什么样的关系?格非以这样的思路展开论述,继而阐述了西方理论界对两者的争论,最后表明自己对两者的观点。“阐述概念——他人看法——自我判断”,这便是《语式:讲述与描述》的行文思路,也是本课设计的大致方向。

      (二)以“文”为“本”,注重生成

      第一环节:辨一辨。教师从解读学术文题目入手,明确“讲述”与“描述”的逻辑关系,进而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英文小说语段辨别语式,这既是切入主题,又能检验学情。

      第二环节:分一分。以表格的形式,围绕首段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来区分“讲述”与“描述”。根据“完全不同”的逻辑关系,采取分组概括的活动形式。在区分中明确“讲述”与“描述”的语式特征,在准确寻找信息的基础上学会提炼概括,并渗透论述文表述的严谨科学。在区分的基础上明确两种语式各自的特点——自由和受限。

      第三环节:比一比。由表及里地认知西方理论界关于两种语式孰优孰劣的争论:谁在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结果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转述,从而明确依据的关键是读者,教师据此介绍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理论”。

      第四环节:听一听。引导学生找到作者的观点句、结论句,明确“必须”的强调意味,并从文中找到作者的依据。

      第五环节:评一评。明确文章的观点和脉络后,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实现学生层面的课堂生成。学生就作者的学术观点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是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教师总结:学习这篇学术文,对以后的小说阅读甚至小说创作都是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的,不过意义不仅在将来,也在学习这样的论述文本身。整篇文章作者以比较的思维,从题目的设置到概念的阐述再到双方的争论,始终运用比较的思路和逻辑。阅读这样的论述文,文本的思路也就是阅读的思路,要学会以文本的思路去阅读。

      三、教学探讨

      朱昌元(以下简称“朱”):学术类文本是中学语文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以及评价测试的薄弱环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普遍缺失学术文,仅有的几篇科普类文章,恐怕也很难体现“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对学术修养、学术规范也缺乏深厚的积淀和应有的认知,解读、教学学术类文本往往感到力有不逮、力不从心,本次评比中的部分选手明显暴露出这一缺陷;而对中学生而言,却很有必要接触学术文,体验学术探究的乐趣,熟悉学术表达的规范,拥有一定的学术文阅读基础,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专业发展的需要。

      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选用课外学术类文本作为教学材料,为我们具体观察、深入思考该类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课例,下面我们围绕四个问题加以讨论。

      (一)学术类文本有哪些基本特征?

      朱: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都以求真、创新为最高圭臬,致力于学术发明,增加学术积淀。因而研究者都有着强烈的探究、创新的愿望,有着诚挚、严谨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论证,“他们学术的理路和风格可能彼此不同,甚至互相砥砺,但都对学术抱有严肃诚挚的态度,共同形成了严谨和创新的学风”。体现在文本成果上,立论不仅希冀守正,更是追求创见和锐气,选用的材料经过考证、考据,力求真实、确凿,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论述语言虽然各自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力求完整、准确、周密地表达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朱光潜的《诗论》、王水照的《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都具备这样的品格。作者总是在特定的领域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因此也就赋予成果载体高度专门化的特点。正因为学术文本呈现的是特定领域专门化的研究成果,我们对它进行解读、教学和评价,就会有相当程度的隔膜和障碍。

      张茂松(以下简称“张”):只有正确认识文章体式特征,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认为学术文章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是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文章是具有学科专业性的文章,如本次比赛的三篇文章,均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文艺学专业的学术论文,这就要求用一种专业的眼光和学科的观点来阅读。第二是主旨的确定性。作者阐述的学术观点必须是鲜明的,而且是单一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像阅读文学作品那样作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第三是语言的规范性。学术思想的表达和交流要求使用含义明确的社会化的规范语言,一般不使用个性化色彩强烈的语言,读者对于语言只需要理解而不需要品鉴,更无须追求“微言大义”。第四是思维的抽象性。学术文章阐释概念、论证观点、推导结论,运用的是抽象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呈现出抽象、理性和严密的特征,它的阅读重在开智启思,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性表达能力。

      胡勤(以下简称“胡”):学术文以探究真理为目的,以自然科学数理思维逻辑为基础。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以及人和人组成的社会。人有本能、情绪,会讲策略,能够运用意识形态和价值来论证思想行为是否正确,这个特性使得社会和人的研究复杂化,以至于很难先于经验明确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思想观念、观点、方法等往往由文化、学术圈子认同并确立,缺乏恒定性。当一种观念形成并盛行时,它都可能走向反面,或者被新的观念替代。因此这类学术问题可以站在不同角度来批判。

      学术文的写法也在发生变化。在王水照的《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一文中,摘要、关键词、论点和分论点、引证和出处中规中矩,属于典型的现代学术论文;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以阐释为主,论述不多;朱光潜的《诗论》则引入了西方文艺学的论述方法。

      (二)学术类文本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张:与美、日等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语文教育领域在课程、教材以及教学研究上,对学术文章阅读都不够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教“浅”了。满足于筛选信息、理清线索、把握观点,而对文本的内在逻辑、作者表达学术观点的思维方法等不作分析;停留在理解性阅读甚至检视性阅读层次,而批判性阅读长期缺席。二是教“偏”了,甚至教“错”了。有教师教《诗论》,将文章运用例证法的作用归纳为“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等,显然是把社科类学术文章当作普通的议论文来教了。在学术文章中,材料是用来支撑观点的,教学中主要是分析评估材料运用是否准确和充分。还有教师教《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则称“这种文章就是议论文”。这些都“跑偏”了。至于有教师将文章讨论的专业问题当作话题自由延伸、发挥,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严重失误。

      朱: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品选读到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选编,对学术类文章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致使中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学术修养和知识储备,缺乏学术类文章的解读和教学能力。当然,学术类研究成果有专门化的特点,不可能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达到与之相应的学术高度,但在某些领域,比如语言学、文艺学、美学、解读学等,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学养,是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除了学术积淀不足外,还缺乏学术类文本教学的历练。由于内容和文体的原因,教师和学生都不太喜欢或者说不太明了如何教和如何学学术类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模糊带过,缺乏严肃认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另外,教研部门对学术类文本教学观摩及探讨活动的组织,也不像其他文类那样富有经验和力度。

      胡:我认为中学学术文教学几乎一片空白,因此才组织这次研讨。因为课程标准、国家考试大纲和教材都没有明确学术文的教学内容,高考试卷中虽然偶有学术文,却作为论述类的语言材料,考查学生“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近几年虽然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义”,这与阅读学术文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是文体分类不清、语体混乱。课程标准提出了“论述类文本”这个概念,但是没有具体明确的界定。政论文、杂文、论述类随笔都可以是论述类文本,但与学术文完全不在一个语言世界里。很多阐释性、说明性的文章却有学术的特点。由于没有明确分类,导致一般的实用类文章被当作学术文教,而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本应该按学术文教,却被当作普通议论文来处理了。

      (三)学术类文本解读和教学应取怎样的立场与态度?

      朱:对待学术类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有一个站在何种立场和抱持怎样的态度的问题。学术类文本教学,绝不仅仅为了汲取特定的学术观点和支撑的材料,比如朱光潜关于诗歌直觉、意象的观点,王水照关于南宋作家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之间关系的阐述,格非关于小说语式的看法,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但又绝不仅限于此。像这样的学术阐述,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异常丰富,任何个体即使穷毕生之力也难以全部拥有。面对这样的文本,当然应该弄清基本观点和思路,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求实求新精神的熏陶,学习考证材料、辩证思维、严密论述的科学态度,学习逻辑方法和行文规范,训练筛选、读取、评判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及其表达方法的能力,拓宽知识视野、启迪研习思路。温州中学郑一舟、湖州长兴中学应俊的教学设计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总之,学术类文本更应该是个“例子”,借此训练求实精神、逻辑思维和解读能力,突出理性认知和批判性的接受。

      张: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即理解文章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但仅仅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学术阅读的姿态和习惯,如对文章学术价值的评估,对作者学术研究思维和学术表达方法的借鉴,对作者学术品格的学习,等等。从13堂课来看,老师们这种意识并不强,但也有令人欣喜的例子。来自湖州市长兴中学的应俊执教《诗论》,比较朱光潜与王国维“境界说”的异同,指出《人间词话》是《诗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而从王国维的“感情”到朱光潜的“情趣”,朱光潜明显突出了“情趣”的主体地位。这就是对学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学术价值的评价。永康一中的牟艳娟老师教《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设计讨论题:“如今我们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文学有没有也发生新变?谈谈你的看法。”其教学意义在于学习和借鉴作者研究文学的方法即“社会历史研究法”。温州中学的郑一舟老师执教《语式:讲述与描述》,指出:“在现代小说作家大多数否定‘讲述’而膜拜‘描述’的时候,格非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认为‘讲述’在现代小说当中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檀香刑》就采用了‘讲述’这种语式,而作者格非同样采用‘讲述’语式写成‘江南三部曲’,最近获得茅盾文学奖,这些都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这段话不仅是对作者学术观点的评价,也是对他独立的学术品格的赞赏。

      胡:我非常认可张老师和朱老师的观点。要本着求真的态度,了解一些语言学、文学、思想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论述方法,为未来的学术思维奠定基础。有的文章谈复杂的理论很艰深,有些概念很难理解,但理解这些理论及概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那就应该站在作者的立场,深入讨论文中理论性的概念。如果对文中的重要概念都缺乏初步的理解,就开始夸夸其谈,会滋长自以为是的坏习惯。

      同时,也不能鼻子陷在文章中被作者牵着走,要保持警觉,与作者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审视的眼光、思辨的方式、批判性的思维看待学术类文章。文中的观点合理吗?还有没有其他观点?我原来怎么认为的?“事实”是真的吗?“事实”能够支撑观点吗?有没有“另类”的甚至反面的“事实”?学术思维的本质在于求真,只有反复辨析,真理才会明晰。比如应俊老师教朱光潜文中“意象”“境界”知识,用诗与画让学生体验这些概念,不仅分析了这些概念的内涵,而且引入王国维的境界说来比较,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界定意象和境界,做得很成功。

      (四)学术类文本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教学策略如何运用?

      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学术文章属于“理论类文本”,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应该是课标中的这段话,当然还需兼顾“这一篇”文章和“这一群”学生的独特性。

      专业术语有其专业领域中的特指内容,同一个术语,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其内涵和外延往往存在差异。学者们为了阐述某种学说,常常创造术语,或者从日常用语中借用某个词而赋予其特定含义,如《诗论》中的“见”。因此,阅读学术文章,必须辨析文中的关键术语;如果凭经验或想当然,与文本的对话就如同“鸡同鸭讲”。而有些学说主要依靠专业术语来支撑,如朱光潜的境界说,理解那些关键术语就更加重要。在这一点上我最欣赏应俊老师的课。她准确把握《诗论》“这一篇”的独特性,把结合相关语句辨析关键术语作为主线贯穿课堂。通过辨析“见、直觉、知觉”“意象、情趣、移情作用、契合”“创造性”“心灵综合作用”“情、景”等五组术语,引领学生理解朱光潜“境界说”的内容及其与王国维“境界说”的差异性,并梳理出朱光潜“境界说”的推导过程。

      由于专业内容的陌生和抽象论述的乏味,学生对阅读学术文章普遍缺乏热情,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是分析“讲述”和“描述”的特点和优劣,有教师印发五个中外小说片段,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学习任务:1.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并说说它采用的是哪一种语式、你是如何看出来的。2.请你说说本语段采用这种语式来表达好不好,并说出你的理由。而郑一舟老师则从课内取材,摘引两个句子请学生判断各运用什么语式,并用其他语式加以改写并说明理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了“讲述”与“描述”背后的“自由”与“限制”这两个核心学术概念。较之前一种设计,这一设计显然更加经济而高效。

      朱:学术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文内看到文外”?“文内”就是写什么、怎么写,“文外”就是借此传达的探究精神、思辨品质和学术品位。“文外”基于“文内”,“文内”推演“文外”。由此,教学策略的选取应该既基于文本,又契合学情,我把它概括为“从疑难处入手”和“去抽象化设计”。

      教学术类文本忌细大不捐,面面俱到,可以通过学习任务单或学案布置学生预习,了解学习“疑难”,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以增强课堂点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在疑难处”的“教”,则应“去抽象化”或“去陌生化”。学术类文章从文本内容、逻辑结构到行文风格,对学生的接受来说,都是有距离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增加感性材料,缩短学生知识储备与文本学术高度之间的差距。如义乌中学毛倩宜教《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和文学新变》,画出金字塔形状,形象地呈现作家的阶层分化,然后请学生划分比例并说明理由,以求直观地感知江湖士人地位低、人数多的特点。又如温州中学郑一舟从现场采风导入,利用预习作业,从叙述视角、人称视点、叙述时态、作家介入等角度对“讲述”与“描述”进行填表比较,都处理得相当机智。

      胡:从课堂教学看,选手普遍重视研读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花工夫琢磨语句段落的意思,忽视分析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王科威老师《语式:讲述与描述》教学设计处理比较好,他厘清了“讲述”与“描述”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阐述概念——他人看法——自我判断”的行文思路。郑一舟更深层地分析了“讲述”与“描述”内在的“自由”与“限制”这两个学术内核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术内容还需从外部语境来分析,比如王水照说,“从政治权力的分享、经济收入的分配、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来看,南宋士人的阶层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他为什么这样看当时的社会阶层?有没有其他分类方法?这都需要从外部语境来思考:这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观点和材料是怎么来的?能不能说服我们?它的学术价值在哪里?……

      学术文教学有三种不同的策略:一是联系上下文准确解释文中的陌生概念、专业术语,能分析复杂语句,解释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以相关文本作比较,分析重要概念、语句含义的异同,认识学术文的写法特点。三是结合文本分析,围绕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种策略站在作者的立场理解分析文章,第二种策略站在中间的立场分析评价文章,第三种策略站在读者的立场,注重实践运用。

标签:;  ;  ;  ;  ;  ;  ;  ;  ;  

求真、通情达理、走正确道路_朱光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