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从语文教育看,尽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母语教育,也有相通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有利于用全球视野观照和展望我国的语文教育。英国作为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及地位的认识上,在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以及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科目考评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了解也借鉴英国语文教育的经验,会给我国的语文教育及改革以诸多启示。
一、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多样性
英国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多有不同。“个人发展观”着眼于学生,强调语文在儿童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学科交叉观”着眼于学校,强调语文课既是一门独立学科,又是其他学科传授知识的工具。“成人需要观”着眼于校外,强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语文在帮助学生适应成人社会需要的责任。此外,“文化遗产观”强调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欣赏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文化分析观”强调通过语文课帮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认识世界和文化环境,了解信息传递过程,学会透过传媒表象抓住实质内容。如此等等。面对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英国采取了宽容的做法。英国的教育法令没有硬性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没有强制规定某种观点为“一尊”,而是列举出各种观点供教师参考。这一作法带有鲜明的英国特色,也是自20世纪初以来,英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同并不影响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英国,从国家课程的确立到调整,都把语文课程放在突出的位置。英国以前没有全国的统一课程,直到1988年才开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全国中小学统一课程,共10门,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课,一类是基础课。由于语文课有助于其他基础课的学习而被归为核心课程。1994年实施国家课程调整,拓宽了基础学科,其结果之一是“超过1/3的小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未能达到期望的成就水平”。因而2000年,英国再次调整课程基本结构,从提高学生基础学力出发,特别强调加强对本国语的指导。同时,英国最新提出的发展“交流”基本技能的观点也充分体现出对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最新国家课程目标提出发展六项基本技能的要求,包括: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与人合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其中,交流技能居六大核心技能之首,而交流技能又以语文课为主要培养渠道。可见,英国把语文教学放在“基础之基础”“重中之重”的地位。
二、全面细致的语文教学目标
随着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入及语文课程地位的提高,英国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英国的语文教学目标中,听说、阅读和写作占有重要地位,比重大致相当。如初中年级的教学目标规定,听说、阅读、写作比重相同,各占1/3。高中年级听说比重略有下降,为20:40:40。在听说读写中,英国给予口语教学以重要地位。在口语教学目标中,特别区别了事务性交际用语与日常交际口语,明确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有明确交际目的的事务性交际用语,区别于日常交际口语,从而对口语教学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加深了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口语教学的地位。
注重文学教育及读写结合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首先,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文学教育要求。学生除阅读现代作家作品外,必须学习和赏析至少包括两部莎士比亚作品在内的古典作品,并为学生提供两份1914年前的作家和诗人名单,供学生选择。同时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使学生阅读并欣赏完整的小说、剧本、诗歌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提出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结构,即模仿-分析-衍生模式。要求学生先模仿,规定必须学习散文、诗歌、戏剧三种文学体裁,学习掌握“详尽分析”与“广泛阅读”两种必须的阅读能力和方式。然后分析,向学生提供文学理论知识及运用理论,并指导分析的模式。最后要求“衍生”,注重学生的自我感觉,用写作方式报告个人反应以及表达自己感受到和想象出的东西。这种由浅入深,由阅读到写作的教学结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充分体现出英国教育注重文学素养和文化陶冶,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特点。
英国的语文教学目标也非常注重落实,他们把每个教学目标都细分为十级,把听说读写的要求具体化,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达到何种水平的标志。在2000年新国家课程调整中,对听说读写又制定了更为明确的教学要求。
(二)思维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1997年,英国教育部发表白皮书,建议将思维教育纳入国家课程,2000年正式实施。采取把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到普通课程教学的形式,并提出了渗透思维教育的教学要求,即“明确目的—鼓励表达—强调教师中介—把学习与经历联系,使学习富有情景性与实践性—自主评估—倡导元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思维教育模式,以利于教学实际操作。包括:课前准备—开始“下水”—活动指导—共同管理—深化拓宽。其中,开始“下水”指当学生开始活动就开始思考;共同管理,中学生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深化拓宽,要求学生解释他们得到答案的理由,并思考所在场景中能否使用这种方法。思维教育教学要求和教育模式的提出确立了思维教育在英国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三)把信息和交流能力融入语文教学目标之中
英国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在英文书写中能够利用与任务相应的信息手段,如打字机、计算机图表、电脑打印、艺术字体等。最新英国国家课程要求又进一步提出,以新的“信息和交流技术”(ICT)要求取代现有的“信息技术”(IT)要求,规定将ICT运用于语文教学,通过ICT的作用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信息和交流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远程距离交流能力,学会怎样与人包括本校的、外校的、本社区的、本国的、世界各国的人维持交流,共享信息。这是作为现代英国人必备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价值观及精神道德教育是英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2000年国家课程进一步强调语文的教学目标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并提出了四项发展目标,即精神、道德、社会、文化。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传递国家政治形态的核心价值,而居于中心地位的是自我确定的价值。正如《GCSE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的那样,“道德的发展包括明辨是非、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和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能够、愿意去思考行动之后果,学会如何善待自己和别人。发展做出负责的道德决策并付诸实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品质、态度。”也就是说,道德不仅仅针对国家而言,对他人的态度、行为也是道德的表现。人的意志、知识、技能、理解等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具体内容的教育入手指导学生发展道德。语文课程作为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无疑担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任,语文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揭示出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道德与学生个体和未来生活的关系。由于对道德发展的含义有了明确界定,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更有利于把握教学方向,在课程活动和其他过程中体现这些价值。
三、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
在全面细致的语文教育目标指导下,英国的语文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英国没有统一的语文教材,也没有任何教材的审定和认定制度。因此,英国语文教材种类繁多。民间教科书出版社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究机构的课程研究成果或中等教育毕业资格考试的要目来考虑教科书的编写。选择教科书的权利在学校校长和教师手中,学校校长经过与教师的协商之后决定教科书的使用。如果学校或教师对教材不满意,也可以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或根据教学目的及要培养的技能需要,自己准备教学材料,可以在浩瀚无边的书本上选材,也可以在现期报纸和杂志上选材,还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材。同时,编排形式的多样也体现了英国语文教材的多样化特点。一般讲,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教学目的和实际需要来定。比如有的以听、说、阅读、写作四种言语活动和能力结构为线索编排,每单元配有各种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实现文学与文章两大领域的交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有的则以文学种类和语言应用活动作为两部分合编在一册课本中。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国家各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考试,还可以完全以听说读写能力为序编排课本,用于指导学生通过课本的各项练习,为升学作准备。
英国语文教材的特色还在于强调学生主体的言语实践活动。编著者采用不同色彩、不同大小的字体和各样图形标记各种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如用红三角、红圆点标志不同的活动项目,用矢号(→)标记言语作业程序等。为避免实践活动的盲目性,教材中还安排有指导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的指导。
英国语文课本中还包含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最集中地体现在生活化的“专题”课文中。这种课文本身就是练习,作业是课文的一部分,是生活型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包含了很多内容。如在“我们在岛上的生活”专题中,编者用具体形象的文字为学生提供了荒岛生活的情境,如旅伴的性别、年龄、性格优缺点介绍,多个岛屿的信息等,用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所提供的信息按课文中的要求设想自己在荒岛的生活。其中包括了思维训练,如“根据荒岛的有利、不利条件和伙伴情况决定小组应选哪个岛屿”。包括了写作训练,如“写段简短文字,说明你组选择该岛的理由”,“在岛上写日记,描写上岛时发生了什么情况,同时也要描写其他成员到岛上时的感受”。包括了说的训练,如“口头说明你在岛上选的六种必需品是什么,为什么选它们?”此外还包括了对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这种“专题”强调以学生为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诸多内容,大大开拓了语文学习的范围。这种半独立性的专题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挥教师特长,又可以开拓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及时反映社会及科技发展,还可以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受教师与学生的欢迎。
在安排生活化专题课文的同时,英国语文教材也选有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选取多种诗歌及戏剧文学剧本作为课文。这与英国语文教学目标中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呼应,也源于英国历来所具有的文学教育和崇尚古典文学的传统。
四、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
围绕着教学目标和丰富多样的教材,英国语文课堂展开了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教有反馈,学生学有所获。反映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即以社会结构心理学为基础建构教学模式,以“阅读与反应”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英国的语文教学模式以社会结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语文教学的社会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一是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机会,二是强调教师有足够余地结合自己个性和知识结构,依据自己职业判断力,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别于以往的“以教为主”的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主”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它不是教师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单纯的学生的自我发现。社会结构主义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让学生学会分组实践,进行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基础的群体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是退居一旁的组织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而是师生相互平等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共同总结”。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动态的过程,目标在于使教学过程从系统的信息传递转变为以讨论为基础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启发学生反馈来呈现内容以及检验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设计符合学生愿意与同龄伙伴一起活动、交流看法、期待新经历、创造愿望等心理特点,也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者具有主动性和作为受教育者的被动性的特点,重在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引导学生获得成功,建立自信心。
受教学模式影响,英国十分注重“阅读与反应”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学生的参与意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与反应中感受、体验、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际关系。如把小说改写成诗歌或戏剧,并组织、指导学生排演戏剧;从小说中某句关键的话展开一段情节,如按《威尼斯商人》提供的情景编一期报纸,设想该报出版于当时的威尼斯,尽量模拟当时的口吻,把莎剧所表现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尤其是主要剧情,都当做真人真事反映出来,形式可以有社论、短评、新闻报道、庭辩纪实、轶闻琐事、星相算命、插图漫画、甚至添字游戏等,并要求用电子计算机编辑排版。英国中学还十分流行“班级小说”教学法。在语文专业组起草的教学大纲报告中,详细介绍了29种教学“班级小说”的方法,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其中有地图法、家庭谱系法、广告法、插图法、分配角色法、新闻发布法、日记法、变换人称法、通讯法、蜡像法等,内容异常丰富。这些方法都是“阅读与反应”的具体化,是以社会结构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五、全面反馈学生能力的语文科目考评
语文考评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与语文能力,从而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时反馈。英国十分重视语文科目考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试卷安排层次分明,试题内容强调运用,考查方法灵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考评系统。
语文考查形式多样是英国语文考评的重要特点。英国国家考试标准规定“课程作业在考试总分数当中至少应占20%。考试组应制定专门评价课程作业的大纲。”因此,除单纯的学业考试外,英国学校常常把学科作业与期终考试相结合。作为考试成绩的课程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如作文、论文、录音磁带、调查报告、评论、录像带等等。在作业与期终考试中又分笔试和口试。口试中,口头表达的形式多样,包括平时阅读、讨论活动、自选题、向全班演讲及与教师交谈等;笔试的形式也很丰富,以能力要素即听说、阅读、写作、拼写、书写为中心,选择实际言语材料,让学生阅读、写作、说写等。
根据英国国家考试标准规定,考评要设置难度不同的试卷,或者在同一试卷中安排不同难度的试题,以便使各种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在考试中表现出他们已经知道些什么和能干些什么。在考试中,普通水平最高等级是C,如果要想得到A、B,就需加试附加试卷或试题。这种多层次、多等级的考试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便于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
试题内容上,英国的语文考试基本取消了语法知识方面的内容,试题具有言语实际运用的情境性和新颖性。如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试卷中列出了多篇报刊评论,同时设置了与上述新闻相关的一个新事件,然后让学生评价此事件,再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作为一个市场调查员的身份写事件介绍,然后用市场调查员的口吻向市场经理报告所采用的方法,用书面形式写下来。情境性的试题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等思维能力,把语文学习真正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为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利于今后的学习。同时,学生通过这样的考试也形成自我反馈,了解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新颖性的试题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更为准确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英国,有一种被称做“课桌上的研究”的语文考查方法也很有特点。“课桌上的研究”的考查目的是检测学生理解和应用语文的实际能力,方法是在考前48小时将材料发给学生,让考生搜寻资料,仔细研读,带着已经准备好或基本上准备好的答案到考场作答。这种考查方法能够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会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学生能力的正常发挥。同时,英国的语文教师可以参与对本校学生的考评,即便是大规模的考试,教师也可以参与对本校学生的考评而不用回避,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本校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最有发言权,不让教师参与评阅不公平,也不利于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六、英国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从对语文课程性质及地位的认识到语文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及考评的调整,英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处在改革发展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发展趋势。
其一,语文课程改革周期缩短,语文课程不断得到加强。英国国家课程标准的不断调整,引起学科的不断改革。而在每一次变革中,语文课程的地位都在加强。2000年最新课程标准强调对语文等核心学科的指导,目的在于通过提高本国语学习能力来推动其他学科学习,改善教育质量,从而把语文教学放到了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最新提出的四项发展目标则进一步确定了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
其二,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思维教育。体现在把思维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目标,并提出思维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确立思维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思维能力对一个人将来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为学生将来生活学习打基础的学科,其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强调思维教育。事实上,现今的英国语文教学也的确如此,从教学方法、教材设计、考试内容、题型中都可看出这种思维教育的思路。
其三,电脑辅助语文教学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英国语文教学中,学生利用电子计算机编辑作业,教师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材料。英特网上有优秀教师们成功的教案,也有学生们优秀的学科作业和有效的学习经验,从而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变得快捷与方便。电脑辅助教学逐步改善了语文教育的面貌,推动着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和保持了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电脑网络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四,考核中淡化知识,强化语文实践能力。英国语文科目考查侧重于平时作业与考试的结合,书面测试与教师形成性评价的结合,着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突出考查语文实践能力,这体现了国际语文考试改革的大趋势。
英国的教育改革还在进行之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课程和评价制度的层次与内容过多过深,教师评判的负担加重。由于英国传统的教育是“自由操作”,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学校高度自主,教学内容自由选择,教师在教什么和怎样教上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因而,国家课程制定后就与课程的自主性、灵活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国家课程涉及的问题较多,教师熟悉也需要时间。英国国家课程的推进不可避免会有问题产生,但如果没有改革,过度的“教育民主”极易导致教育失控,影响教学质量。如何使统一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得到有机结合,英国的教改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