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需求变化趋势的基本判断及其政策启示_农产品论文

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需变化趋势的基本判断及其政策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变化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主要农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20多年的农业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已实现了多年的平稳运行,甚至出现了结构性供给剩余。然而,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几年下降和产需缺口不断扩大,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出现的全面上涨,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新一轮担忧。因此,合理判断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需变化趋势,提出有关政策与措施,确保我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将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有关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需变化趋势的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曾做了许多研究,其中,一些学者还利用大规模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模型结构与参数假设不同,他们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需变化所做的量化判断,在结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他们在模型中也没有考虑我国不同地区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农业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农产品生产、消费和价格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因此,以这样的模型研究结果为依据来判断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需变化趋势,其结论将是不充分的。

为了给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与农产品市场发展问题研究提供比较科学的量化分析工具,笔者与德国联邦农业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合作研究,构建了涉及我国七个地区和17种(类)主要农产品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市场均衡模型”(简称“CARMEM模型”)。本文将在简要介绍CARMEM模型结构与数据来源的基础上,以CARMEM模型模拟结果为依据,分别设置两种不同的模型情景,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上对未来几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产需情况做一量化判断,并据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一、CARMEM模型结构与数据来源

CARMEM模型是一种基于一般市场均衡理论的多产品、多区域市场分析模型,以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之间在生产(供给)、需求、价格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种互动关系。该模型涉及小麦、玉米、稻谷、薯类、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植物油、牛肉、羊肉、猪肉、禽肉、蛋类、奶类以及豆饼和菜籽饼等17种(类)农产品。考虑到建模的数据要求及其来源可能,CARMEM模型在结构上将我国划分为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七个区域(注:CRMEM模型中的产品和区域在数量上均是可变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对模型做适当的扩展或缩减。如果能满足建模数据要求,则能进一步修正与完善现有CARMEM模型中以我国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区域划分。)。在假定我国农产品市场区域一体化的条件下,按照产品质量均质性和模型结构同一性原则,分别构建上述七个地区的区域市场模型。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农产品区域价格转移等式来联结各个区域市场模型,形成全国层次上的总体市场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价格转移等式,使国内农产品市场置于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之下。在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双方都存在价格反应的条件下,基于市场结清机制,CARMEM模型将同时达成在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上的市场均衡。CARMEM模型由生产模块、需求模块、价格模块、市场均衡条件和外生变量系统等五方面组成,共840多个计算恒等式,其主要等式及变量关系见表1。

表1 CARMEM模型的主要等式系统及变量说明

CARMEM模型的构建基于2002年我国各主要农产品的实际产需数据,它们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等统计出版物以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预测方案》等有关研究资料。为尽可能地寻求模型模拟结果与现有统计数据的一致性,笔者在建模过程中没有对有关农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在统计上可能存在的数据失真问题进行修正。由于无法取得有关农产品库存及其变化方面的数据资料,CARMEM模型仅反映各种产品的国内产需余缺情况,而不是对外净贸易量。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各种主要模型参数进行了大工作量的实证估计,并以此进入CARMEM模型。因此,与国内外现有研究中国农业与市场问题所采用的模型相比,笔者建立的CARMEM模型,不仅在模型结构上能充分体现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区域互动关系,而且其数据和参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它可以为研究我国农业与农产品市场发展问题提供较科学的量化分析工具。

二、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需变化趋势的基本判断

(一)模型模拟情景

在我国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加快,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一体化并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的背景下,审视我国未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除了要充分考虑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中耕地减少影响农业生产能力,人口增长和收入提高将诱发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与结构变化以外,还应该特别关注国内外价格关系变化对国内各种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影响效应。基于这种思考,CARMEN模型假定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模型模拟情景:

1.“基本情景”。2006年和2010年各地区的耕地面积将比2002年分别减少1%和2%,GDP年增长率均为7.5%,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年增长率均为7.5%,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

2.“价格情景”。在“基本情景”假设的基础上,2006年和2010年各种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将比2002年分别提高13%和21%(注: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报告(Wold Bank,2003)认为,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在经历1997~2001年的持续下降和2002年的回升之后,未来几年将持续呈现上升趋势,预计2006年和2010年将比2002年分别上升13%和21%左右。)。

(二)模型模拟结果

在上述两种不同情景下,CARMEM模型的模拟结果包含了全国及地区两个层次上17种(类)农产品的生产量、需求量和价格变化以及大量其它派生信息。因篇幅限制,文中仅列举了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牛羊肉、猪肉、禽肉、蛋类和奶类等12种(类)产品的产需情况。据此,对未来几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需变化趋势可以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判断。

表2 2006年和2010年我国12种主要农产品产需形势预测 单位:百万吨

2002年实际2006年预测 2010年预测

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基本情景价格情景

生产

需求

余缺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生产

需求 余缺生产

需求

余缺

小麦 89.9 115.4 -25.593.2 120.3 -27.1 94.2 119.5 -25.3

96.5 124.8 -28.3

98.3 123.7 -25.4

玉米121.4 122.1

-0.7

126.7 129.9

-3.2 129.6 131.1

-1.5 132.3 137.0

-4.7 135.8 140.0

-4.2

稻谷175.0 187.5 -12.5

180.2 193.7 -13.5 184.2 191.4

-7.2 185.6 199.3 -13.7 189.8 195.7

-5.9

三粮合计 386.3 425.0 -38.7

400.1 443.9 -43.8 408.0 442.0 -34.0 414.4 461.1 -46.6 423.9 459.4 -35.5

大豆 16.4

27.0 -10.618.1

30.7 -12.6 18.1

29.5 -11.4

20.3

32.8 -12.5

20.4

30.8 -10.4

油菜籽

10.6

12.4

-1.810.9

14.2

-3.3 11.0

13.6

-2.6

11.4

15.2

-3.8

11.6

14.2

-2.6

棉花 4.9 5.9

-1.0 5.27.1

-1.9

5.47.0

-1.65.47.8

-2.45.87.5

-1.7

食糖 9.010.1

-1.5 9.4

10.9

-1.5

9.5

10.4

-0.99.9

11.3

-1.4

10.1

10.6

-0.5

牛羊肉

9.0 8.40.6 9.69.30.3

9.99.10.8

10.19.80.3

10.59.60.9

猪肉43.338.84.445.8

42.53.3 46.7

42.54.2

47.7

44.73.0

49.0

44.14.9

禽肉13.613.00.614.4

14.00.4 14.6

13.80.8

15.0

14.70.3

15.2

14.60.6

蛋类24.623.90.726.1

25.90.2 26.2

25.70.5

27.3

27.10.2

27.6

26.90.7

奶类14.016.4

-2.415.1

20.3

-5.2 15.9

18.9

-3.0

16.0

22.3

-6.3

17.2

20.6

-3.4

1.粮食自给率将保持在90%以上,但仍存在较大的国内产需缺口。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减产,2002年,小麦、稻谷和玉米等3种主要粮食产品国内产需缺口总量已超过3800万吨,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分别占66%、22%和2%。这表明,近几年在粮食进口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呈现的平稳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库存粮食的投放与调节。基于CARMEM模型结果,预计在“基本情景”下,2006年和2010年全国3种谷物总产量将从2002年的3.86亿吨分别提高到4.00亿吨和4.14亿吨,总需求为4.44亿吨和4.61亿吨,将出现4400万吨和4700万吨产需缺口。在“价格情景”下,2006年和2010年3种粮食产品的总产将分别达到4.08亿吨和4.24亿吨,缺口规模小于2002年的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尽管今后几年我国粮食需求仍将呈现较强的刚性增长,存在较大规模的国内产需缺口,但从生产方面来看,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3种粮食产品的生产能力仍将在4亿吨以上,自给率超过90%。同时,随着价格关系的变化,我国粮食生产将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期。此外,这种粮食产需变化格局也将因不同品种和地区有所不同。

(1)小麦。在“基本情景”下,预计全国小麦产量将从2002年的8990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9320万吨和2010年的9650万吨。尽管如此,小麦产量仍各低于需求量20%左右,因而将出现2700~2800万吨产需缺口。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小麦产量将比“基本情景”各增加100万吨和180万吨,需求量减少80万吨和110万吨,产需缺口将稳定在2530万吨左右,即相当于2002年的缺口规模。就地区格局来看,中南地区仍将是我国小麦主产区,能保持目前450万吨的剩余规模。华北地区小麦生产增速将明显高于需求增长,其缺口数量将呈现明显的缩减趋势。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的小麦产需缺口规模将基本保持稳定。西南和华南地区仍将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短缺地区,且规模呈现扩大趋势。

(2)玉米。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玉米产量将从2002年的1.21亿吨提高到1.27亿吨和1.32亿吨,需求量将从2002年的1.22亿吨提高到1.30亿吨和1.37亿吨,因此,国内玉米缺口将在2002年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分别达到320万吨和470万吨。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玉米缺口将分别为150万吨和420万吨,但仍超过2002年水平。玉米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是畜牧业生产规模扩大的结果。从地区情况来看,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玉米生产增长较快,剩余规模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西北地区的玉米剩余量将基本保持稳定。其它地区将因较高的需求增长而加大玉米短缺程度。

(3)稻谷。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稻谷产量将分别达1.80亿吨和1.86亿吨,但均低于需求量7%左右,从而将会形成约1350万~1370万吨的国内产需缺口。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稻谷产需缺口将下降到720万吨和590万吨。就地区格局来说,东北、西南和中南地区是我国稻谷剩余地区,其规模将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华北地区虽是我国最大的短缺地区,但缺口规模将基本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稻谷产区,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但在上述两种不同情景下,华东地区均将保持有一定规模的产需缺口且受价格变化影响较大。

表3 2006年和2010年各地区小麦、玉米和稻谷产需形势预测 单位:百万吨

2006年模型预测2010年模型预测

地区 产品2002年实际 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华北 小麦

15.3 16.4 -1.1

16.2 17.1 -0.9

16.2 17.2 -1.0

17.1 17.7 -0.6

17.2 17.9 -0.7

地区 玉米

24.1 17.9

6.2

25.3 19.1

6.2

26.1 19.3

6.8

26.6 20.2

6.4

28.0 20.4

7.6

稻谷1.3 11.6 -10.41.3 12.1 -10.81.3 11.9 -10.61.4 12.5 -11.11.4 12.2 -10.8

东北 小麦1.1

6.0 -4.91.2

6.2 -5.01.2

6.2 -5.01.2

6.5 -5.31.2

6.4 -5.2

地区 玉米

34.7 14.2 20.4

36.4 15.1 21.3

36.9 15.3 21.6

38.3 15.9 22.4

39.0 16.2 22.8

稻谷

17.0 15.7

1.3

17.7 16.2

1.5

17.5 16.0

1.5

18.4 16.7

1.7

18.1 16.4

1.7

华东 小麦

29.2 30.2 -1.0

30.1 31.5 -1.4

30.5 31.6 -1.1

31.0 32.6 -1.6

31.6 32.6 -1.0

地区 玉米

19.8 34.4 -14.6

20.5 36.5 -16.0

21.0 36.8 -15.8

21.3 38.4 -17.0

21.8 39.3 -17.5

稻谷

60.4 63.1 -2.7

61.7 65.0 -3.3

63.1 64.3 -1.2

62.9 66.8 -3.9

64.3 65.9 -1.6

中南 小麦

24.2 19.7

4.5

25.0 20.5

4.5

25.6 20.4

5.2

25.8 21.3

4.5

26.7 21.0

5.7

地区 玉米

15.0 23.1 -8.2

15.5 24.7 -9.2

16.4 24.9 -8.5

16.1 26.0 -9.9

17.2 26.6 -9.4

稻谷

39.3 37.8

1.5

40.6 38.9

1.7

41.6 38.4

3.2

42.0 40.0

2.0

43.1 39.2

3.9

华南 小麦0.1

7.1 -7.00.1

7.5 -7.40.1

7.4 -7.30.1

7.7 -7.60.1

7.7 -7.6

地区 玉米2.2

8.1 -5.92.2

8.6 -6.42.4

8.7 -6.32.3

9.0 -6.72.4

9.3 -6.9

稻谷

25.6 25.9 -0.3

26.4 26.8 -0.4

27.0 26.7

0.3

27.2 27.6 -0.4

27.8 27.3

0.5

西南 小麦8.0 21.2 -13.28.3 22.1 -13.88.2 21.6 -13.48.5 23.0 -14.58.6 22.3 -13.7

地区 玉米

15.3 17.9 -2.6

15.9 19.1 -3.2

15.7 19.1 -3.4

16.5 20.2 -3.7

15.7 20.6 -4.9

稻谷

28.9 28.4

0.5

29.9 29.4

0.5

30.9 28.9

2.0

31.0 30.3

0.7

32.3 29.5

2.8

西北 小麦

12.0 14.7 -2.8

12.4 15.4 -3.0

12.4 15.3 -2.9

12.8 15.9 -3.1

12.8 15.8 -3.0

地区 玉米

10.4

6.5

3.9

10.8

6.9

3.9

11.1

7.0

4.1

11.1

7.3

3.8

11.6

7.4

4.2

稻谷2.6

5.1 -2.52.7

5.3 -2.62.8

5.2 -2.42.7

5.4 -2.72.9

5.3 -2.4

2.大豆生产和需求将同时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缺口量稳中有降。2002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640万吨,需求量为2700万吨。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大豆产量将分别达到1810万吨和2030万吨,需求量将分别为3070万吨和3280万吨,产需同时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缺口规模将因此稳定在1250万吨左右。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大豆产量将分别达到1810万吨和2040万吨,与“基本情景”下的生产规模基本一致,但需求量将分别为2950万吨和3080万吨,因此,2010年全国大豆缺口将比2006年减少100万吨,缺口规模相当于2002年的水平。从区域情况看,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的东北地区仍将是我国唯一的大豆剩余地区,但其剩余规模扩大的潜力将相当有限。在上述两种不同的情景下,预计华东地区2006年和2010年大豆缺口将少于2002年550万吨水平。与此相反,其它地区的大豆需求将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缺口规模不断扩大。

3.油菜籽需求增长将高于生产增长,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02年,全国油菜籽产量达到1060万吨,消费量为1240万吨,出现了180万吨的产需缺口。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将达到1090万吨和1140万吨,比2002年仅增加3%和8%;而同期需求量将达到1420万吨和1520万吨,比2002年分别提高15%和23%,从而将形成约330万吨和380万吨的产需缺口,其规模比2002年扩大一倍。即使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也将有260万吨左右的产需缺口。从地区情况来看,占全国总产1/3以上的华东地区,2006年和2010年的缺口规模将至少比2002年的30万吨翻一番。在西南和中南地区,虽然油菜籽产量将有一定的提高,但剩余量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的趋势。在其它地区,油菜籽需求增长也均超过生产增长。

4.棉花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产需区域集中趋势明显。2002年,我国生产490万吨棉花,消费590万吨,有100万吨的国内产需缺口。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棉花消费量将分别达到710万吨和780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加20%和32%;同期,总产量将仅为520万吨和540万吨,从而形成190万吨和240万吨的缺口,比2002年的缺口规模扩大一倍左右。即使在“价格情景”下,2006年和2010年全国棉花缺口也将在160万吨以上。从区域格局来看,预测期内全国棉花生产增量的50%以上将来自西北地区,而需求增量的一半将在华东地区。此外,其它地区的棉花需求增长均将超过生产增长,尤其是中南地区将从目前产需基本平衡逐步转变为出现较大规模的产需缺口。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国内棉花的供给形势将不容乐观。

5.食糖需求增幅趋减,缺口量将呈现稳中有降趋势。2002年,我国食糖产量达到900万吨,但低于需求量110万吨左右。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食糖产量将分别达到940万吨和990万吨,比2002年增长约4%和10%;同时,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090万吨和1130万吨,比2002年提高8%和12%,从而使产需缺口稳定在140万吨和150万吨的水平上。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食糖产量将分别达到950万吨和1010万吨,比2002年增长约5%和12%,需求量将分别为1040万吨和1060万吨,比2002年分别提高3%和5%,食糖缺口将从2006年的90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50万吨。就地区情况看,占全国产量约70%的华南地区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剩余量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其它地区的食糖自给率将基本保持稳定,但西北地区将有少量的产需剩余。

表4 2006年和2010年各地区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产需形势预测 单位:万吨

2006年模型预测 2010年模型预测

地区 产品

2002年实际 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华大豆187

291

-104 193

333

-140 202

318-116 200

657

-157

214331 -117

油菜籽32

132

-100

33

153

-120

34

146-112

34

164

-13036152 -116

地棉花 5554 1

5767-10

5866 -7

5974-1562 71-9

区食糖 21

103-82

22

109-87

23

104 -81

23

114-9024105

-81

东大豆701

274427 730

309421 731

294 437 760

328432

761304

457

油菜籽 1

108

-1071

123

-1221

116-1151

131

-130 1120 -119

地棉花 020-20025-25024 -24027-27 0 26

-26

区食糖 3848-48

4053-13

4050 -10

4255-1342 51-9

华大豆343

893

-550 464 1011

-547 460

982-522 627 1077

-450

623

1029 -406

油菜籽

380

410-30 395

465-70 398

453 -55 411

495-84

420475

-55

地棉花151

311

-160 157

370

-213 162

365-203 163

402

-239

171393 -222

区食糖 7

322

-3157

343

-3367

333-3268

357

-349 8338 -330

中大豆209

466

-257 217

533

-316 215

513-298 226

569

-343

226536 -310

油菜籽

294

221 73 306

256 50 309

246 63 318

274 44

32425965

地棉花124

121 3 129

153-24 133

148 -15 134

169-35

140161

-21

区食糖 8

199

-1919

216

-2079

209-2009

227

-218 9213 -204

华大豆 57

261

-204

59

295

-236

57

282-225

61

314

-25360293 -233

油菜籽 8

125

-1178

142

-1348

136-1288

151

-143 9141 -132

地棉花 025-25031-31030 -30033-33 0 32

-32

区食糖626

125501 656

133523 656

128 528 687

138549

707131

576

西大豆 82

350

-268

85

400

-315

85

381-296

88

428

-34088395 -307

油菜籽

260

161 99 267

186 81 265

177 88 275

200 75

27818494

地棉花 318-16323-20323 -20326-23 3 25

-22

区食糖152

177-25 157

190-33 157

180 -23 162

198-36

165184

-19

西大豆 61

168

-107

63

193

-130

63

183-120

65

206

-14165190 -125

油菜籽8182 -1

8495-11

8589 -4

87

101-1489 93-4

地棉花15935124 17143128 18241 141 18547138

203 44

159

区食糖 5138 13

5342 11

5440 14

5644 1257 4116

6.肉类生产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产需剩余规模却有缩小。近年来,我国肉类生产取得较快发展,2002年,全国总产量达到6590万吨,其中,560万吨为产需剩余。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在继续保持肉类增产的同时,国内肉类剩余规模却因较快的需求增长而呈现略有缩减的趋势。

表5 2006年和2010年各地区畜产品产需形势预测 单位:万吨

2006年模型预测 2010年模型预测

地区 产品 2002年实际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基本情景 价格情景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生产 需求 余缺

华 牛羊肉 181

14338

195

15738

199155

44207

166

41212

162

50

猪肉 445

37867

472

41359

479403

76493

433

60505

418

87

禽肉 158

14711

166

160 6

1671598172

1675175

1669

蛋类 503

361

142

533

391

142

535389 146557

409 148561

405 156

奶类 454

211

243

489

25523

509243 266520

279 241554

258 296

东 牛羊肉 108

113-5

115

125-0

117125

-8121

132 -11125

132

-7

猪肉 290

26723

305

29411

311292

19317

3107326

306

20

禽肉 20456

148

21561

154

216 61 15522363 16022664 162

蛋类 328

29632

348

32127

351319

32364

336

28369

333

36

奶类 290

120

170

311

150

161

326142 184330

167 163355

153 202

华 牛羊肉 192

216

-23

203

240

-37

212236 -24212

254 -42225

248 -23

猪肉 1134 105183 1198 114652 1213

1151

62

1246 1203

43

1271 1205

66

禽肉 504

342

162

531

371

160

534370 164552

389 163556

388 168

蛋类 838

733

105

882

79587

882794

88918

833

85923

829

94

奶类 242

563 -321

261

695 -435

283640 -357276

765 -489303

703 -400

中 牛羊肉 170

11951

180

13248

188127

61189

139

50200

132

68

猪肉 982

730

252 1041

798

243 1069796 273

1084

839 245

1127

825 302

禽肉 169

13435

181

14536

186142

44190

152

38195

151

44

蛋类 477

41364

509

44762

515444

71535

469

66545

463

82

奶类

52

198 -14656

251 -19561231 -170 60

279 -219 66

255 -189

华 牛羊肉 2454

-302560

-3526 58 -32 2663 -37 2761 -34

猪肉 440

469

-29

466

511

-45

479518 -39485

536 -51501

537 -36

禽肉 173

243

-70

184

263

-79

191256 -65193

275 -82197

277 -80

蛋类

51

256 -20554

275 -22154277 -223 57

287 -230 57

290 -233

奶类

14

158 -144 1

195 -18016180 -164 16

215 -199 18

197 -179

西 牛羊肉 1019110

107

101 6

109 98

11113

1076116

102

14

猪肉 898

80791

952

89161

967891

76995

940

55

1018

918 100

禽肉 114

195

-81

122

212

-90

124201 -77128

221 -93129

215 -86

蛋类 174

244

-70

186

264

-78

188260 -72197

277 -80200

272 -72

奶类

93

261 -168

101

329 -228

107302 -195108

364 -257114

342 -228

西 牛羊肉 126

10323

133

11419

135113

22139

121

18142

119

23

猪肉 137

185

-48

145

198

-53

147195 -48150

206 -56154

202 -48

禽肉

36

178 -14238

193 -15538191 -153 40

202 -162 40

199 -159

蛋类

9288 49795 298 935102

1002103967

奶类 256

125

131

275

152

123

285146 139292

166 126309

156 153

(1)牛羊肉。在“基本情景”下,预计全国牛羊肉产量将从2002年的900万吨分别提高到2006年的960万吨和2010年的1010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长7%和13%;消费量将从2002年的840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930万吨和2010年的980万吨,分别增长11%和17%。消费增长将高于生产增长4个百分点,最终将形成各30万吨牛羊肉产需剩余,相当于2002年的一半。相反,在“价格情景”下,2002~2010年全国牛羊肉生产增长将略高于消费增长,2006年和2010年牛羊肉的剩余将扩大到70万吨和90万吨。从地区情况看,产量占全国总产40%以上的华北和中南地区将保持目前的剩余规模,而华东和华南等缺口地区将因较高的消费需求增长出现更大规模的产需缺口。

(2)猪肉。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猪肉产量将达到4580万吨和4770万吨,比2002年的4330万吨分别增长6%和10%;同时,消费量分别为4250万吨和4470万吨,比2002年的3880万吨分别增长10%和15%。因此,猪肉产需剩余规模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猪肉剩余量将基本上与2002年持平,2010年仅略有增加。从地区情况看,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猪肉产需形势将基本保持稳定,但西北和华南地区的猪肉缺口规模将呈现扩大趋势。

(3)禽肉。在“基本情景”下,预计全国禽肉产量将从2002年的1360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440万吨和2010年的1500万吨,分别增长6%和10%;同时,消费量分别达到1400万吨和470万吨,比2002年的1300万吨分别增长10%和15%。因此,将分别形成40万吨和30万吨的禽肉剩余,相当于2002年的一半。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禽肉剩余量将分别达到60万吨和80万吨左右,基本上与2002年的剩余规模持平。从地区情况看,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将出现禽肉缺口且规模不断扩大,而其它地区将有一定的剩余,其中,华北和中南地区的剩余量将逐渐减少,东北和华东地区将扩大其剩余规模。

7.奶类消费增长迅速,国内产需缺口明显扩大。尽管近年来我国奶类生产发展迅速,但2002年国内产需缺口已超过240万吨。在“基本情景”下,预计全国奶类产量将从2002年的1400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1510万吨和2010年的1600万吨,同时,消费量将从2002年的1640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2030万吨和2010年的2230万吨,从而将出现520万吨和630万吨的国内产需缺口。在“价格情景”下,2006年和2010年全国奶类产需缺口仍将超过300万吨,且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从区域角度看,尽管华东和西南地区的奶类生产规模将有明显扩大的趋势,但以北方为主的我国奶类生产区域分布格局将不会有大的改变,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产量将仍占全国总产的70%以上,且生产量将进一步提高。

8.蛋类将保持产需平衡,但剩余量呈下降趋势。2002年,我国蛋类产量超过2460万吨,有约70万吨的国内剩余。在“基本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蛋类产量将分别达到2610万吨和2730万吨,消费量为2590万吨和2710万吨,剩余量将比2002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即使在“价格情景”下,预计2006年和2010年全国蛋类剩余规模也将大致与2002年持平。从地区情况看,华东地区蛋类剩余将大幅度减少,华南地区产需缺口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其它地区产需将基本保持平衡增长的态势。

三、结论及政策启示

综上所述,未来几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回升将有助于改善国内市场的产需形势。粮食生产将可能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期,小麦、玉米和稻谷三种主要粮食品种的总产量将保持在4亿吨以上,但同时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国内产需缺口。因此,未来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粮食库存规模和未来进口数量。棉花和油料作物需求的快速增长态势将逐步扩大目前国内产需缺口规模,从而将进一步增加进口需求。国内食糖消费需求的变化将是平衡国内产需关系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其它产品,我国畜产品生产规模将出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国内产需剩余规模的缩减将削弱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供给能力,而快速增长的奶类消费将明显地扩大进口需求。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需关系的变化,将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区域结构上,区域农产品产需余缺的变化将显著地影响全国市场的总体供求形势。基于上述基本结论,笔者个人认为,以下几方面政策性建议将对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关系的长期稳定尤其是保证粮食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1.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形成跨区域贸易机制。以上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虽然在总体上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但不同产品的产需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大多数农产品产区集中趋势日益明显的同时,一些短缺地区的产需缺口规模却逐渐扩大。这种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区域比较优势对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影响结果以及各地区在人口与收入增长过程中农产品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因此,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产需平衡,不应追求区内平衡,而应在尽快消除现有各种国内区域农产品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加快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在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构架下,积极开放、鼓励各种农产品中间商进入市场,开展市场竞争,通过跨区贸易来实现农产品在地区之间的余缺调剂,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跨区域农产品贸易机制,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效率。

2.充分重视价格回升信号,以价格机制调节产需关系。上述两种不同情景下的模型模拟结果已表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回升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需平衡关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价格机制对农产品产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当价格在一定范围内上升时,政府没有必要急于大量投放库存粮、棉、油,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价格回升的机遇,给予生产者和消费者足够的价格信号,鼓励他们调整自己的生产与消费行为,以缩减产需缺口。在价格回升有限时,政府应该考虑目前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生产收益,基于“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关系的变化,实施生产者补贴政策,以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用补贴增产效应来缩小农产品产需缺口。

3.在切实保护国内农业生产能力特别是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市场来调剂国内产需余缺。尽管过去几年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但在全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却出现了大规模的耕地流失。鉴于未来几十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按照前几年我国耕地流失的速度与规模,那么,上述模型模拟中有关2010年全国各个地区耕地面积比2002年减少2个百分点的假设可能还是一种保守的估计。在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必将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在切实依法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减缓耕地下降速度,稳定我国农业基本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在WTO框架下采取更加灵活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扩大我国农产品供给空间,调剂国内产需余缺。

4.合理配置区域粮、棉、油储备,适度加大缺口地区的储备规模。在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区域性产需关系将在目前基础上发生较大变化并将显著地影响全国市场的总体供求形势的条件下,我国国家粮、棉、油储备的地区配置格局如果仍像目前一样,主要集中在主产区,将不仅造成储备农产品调运的高成本,而且势必影响其调节市场的时效性。因此,应该在科学判断未来各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需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优化现有的我国粮、棉、油储备的区域布局,适度增加缺口地区的储备规模。此外,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缺粮省份,还应该坚持“储粮与储钱”并举,建立或增加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以鼓励和吸引粮源异地储备。

5.建立农业政策与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提高政府的前瞻性科学决策能力。随着我国农业政策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影响我国农产品产需关系的内外环境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家和各省有关部门都应该都有一套科学的、量化的农业政策与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跟踪分析和预警农业与经济政策、人口与经济增长、农业技术、土地资源、消费结构、汇率和国际市场价格等重要外生变量变化将对全国和本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需关系带来的影响,以提高政府的前瞻性科学决策的能力。

标签:;  ;  ;  ;  ;  ;  

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需求变化趋势的基本判断及其政策启示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