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生学习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吴明洁
(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江苏无锡,214000)
[摘 要]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压力与性别差异没有关系,学习压力有年级差异,学习压力与小学生成绩、参加课外班、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减负,使用社会评价手段,加强挫折教育。
[关键词] 城市;小学生;学习压力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推行十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也涌现了很多问题。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导致小学生体质下降、近视增多,而且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情况在城市中的小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因此,对小学生学习压力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具代表性的无锡市某小学进行调查,对一至六年级小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发放问卷310份,回收问卷3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98.4%,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43人。所得数据全部输入电脑,采用Excel进行统计,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论
(一)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在被测试的小学生中,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的占3.7%,较大的占19.6%,中等的占45.5%,没有的占31.1%。小学生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只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感觉没有压力。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是当前的教育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性别差异与小学生学习压力没有关系
表 1性别差异与学习压力的关系
由表1可知,小学生性别与学习压力水平差异不显著(卡方值=2.775,P =0.5962>0.05),男生和女生在面对压力时感受是相似的。
(三)小学生学习压力有年级差异
调查显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00<0.001)。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压力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数感觉没有压力,对作业、考试也普遍感觉不多、不难;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半感觉没有压力,但有一半学生觉得有压力,甚至有人感觉到压力比较大,一些学生觉得作业比较难、考试不会做;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比低年级的大,仅有20%左右的学生感觉到没有压力,大部分的学生都感觉有压力;到了五、六年级,大多数学生感觉作业和考试都比较难、比较多,考试之前也会紧张。
(四)小学生成绩与学习压力有关系
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之外,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中一个因素。一些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不佳,课上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好,不得已去课外恶补。这样既浪费时间,效率也比较低,自己得不到足够休息和放松,导致压力增加。
防治方法: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毫升/亩)4 000倍液,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60毫升/亩)1 000~2 0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悬浮剂(960毫升/亩)1 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60毫升/亩)1 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
(五)参加课外班与小学生学习压力有关系
从宏观上看,河南省缺乏专门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发展的总体战略,部分构想也只是蕴含于河南省知识产权整体发展的战略之中,从而在主政策与子政策之间就出现了断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布局和其他产业知识产权类型布局之间,也缺少应有的融合与衔接。这种单一而非综合的专利布局,无法形成合力,收到“1+1>2”的效果。从微观上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布局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公司管理层、市场部门、研发部门对于构建专利组合,形成层级分明、功效齐备、要素完整的企业专利格局的整合度不足,专利布局设计的科学性也有待检验,因而导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应有的推动力无法得到充分的释放。
(六)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小学生学习压力有关系
我们把父母的文化程度分为大学以上、高中以及高中以下三个类型,分析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小学生学习压力是否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小学生学习压力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000<0.001)。我们认为,父母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也比较高,学生所感受到的压力也会比较大。
四、原因分析
(一)家庭的因素
本科学历,12.6%希望孩子将来具有大专学历,仅有2.9%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具有高中(包括中专、技校)学历。[1]
重点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招生数量有限,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愈演愈烈。周围邻居和亲戚不时地议论和攀比,也会给学生带来压力,造成心理负担,产生心理问题。
学生学习压力大最主要的间接原因就是家长过高的期望。受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将来找个好工作,因而花了更多心思和努力在孩子的学业上。2009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33.8%的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具有研究生学历,50.7%希望孩子将来具有
(二)学校因素
家长要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首先,学校应该组织家长参加有关孩子教育问题的辅导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鼓励家长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素质提高了,减负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其次,学校应对学生人生道路的规划进行引导,通过舆论宣传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选择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出路后,可能会拥有更好的生活。只有家长转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减负才有真正实施的可能。
小学生参加与不参加课外学习班与学习压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395<0.05)。参加课外学习班的学生普遍感觉存在学习压力,仅有18%的学生感觉到没有压力。而且,参加的学习班越多,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越大。参加三个以上学习班的学生感觉压力较大,并且他们中绝大部分对于参加课外学习班的态度是不喜欢,学习班是父母为他们选择的。
(三)社会因素
此外,该园区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了有特色的社区为民服务模式,即“一口受理+一门办结+全科社工+全天服务”,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4]。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同成绩的学生所受压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 =0.0204<0.05)。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感觉到的压力是最大的,这可能与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信心有关。其次,感到压力比较大的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对自己要求很高,担心考试失利会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他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家庭教育观念转变
学校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知识结构都比较老旧,无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考试没考好时,往往想到的是家长和教师的斥责,因而感到恐慌、害怕,甚至选择逃避、自我放弃。[2]沉重的课业负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二)学校减负
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那些教师素质好、教学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重点学校就成了香饽饽。政府必须缩短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加大对资源配置薄弱学校的投入,施行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解决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师资力量等问题。只有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学生的减负才有真正实现的条件。[3]
(三)使用社会评价手段
学校不要夸大分数的意义,也不要刻意强调考试与测验的作用。评价面向部分学生,关注考试竞争和选拔淘汰,就会失去平衡。评价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淡化考试竞争和选拔淘汰,才能寻求平衡。高分低能并不是教育所追求的,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
模式不断更新发展,但只有适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适合信息化环境发展的,才是最好的课程整合模式。本研究也只是罗列两种比较流行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呼吁广大教师不要排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尽自己最大努力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计划。
(四)加强学生挫折教育
面对挫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能勤于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每个涉及到用户的系统都有一套用户权限管理平台或模块,用来维护用户在系统内的功能、数据权限。采用的Activiti工作流引擎配套设计包括User和Group的Identify模块,针对Activiti Identify用户数据的同步,通过调用IdentifyService接口完成同步,即通过数据推送的方式将数据同步到Activiti的身份表中。
参考文献:
[1] 李亚杰.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抱有较高的学历期望[N].宁波日报,2009-03-30(06).
[2] 吕星.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3] 宁本涛.“沉疴新疾”与“刮骨疗伤”——中小学生“减负难”还能“难于上青天”?[J].基础教育,2011(1).
延伸出版:调查表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29-0087-02
[作者简介] 吴明洁,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
[收稿日期] 2019-08-09
标签:城市论文; 小学生论文; 学习压力论文; 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