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障碍论文,物流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由于受技术创新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薄弱,既影响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又对国民经济健康增长构成制约。如何促进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就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一、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1.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企业行使的是政府职能,充当政府调节物资供应的运输工具。它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安排,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多大关联。自身发展意识淡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普遍现象。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不少物流企业或由国营企业变成了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变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组织形式虽然有了不小变化,但经营管理层任命、管理方式等方面与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多大差别,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从物流企业管理阶层来看,管理人员数量不少,但真正拥有技术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却很少,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领导阶层根本就没有技术创新的欲望和动力。
2.缺乏专业人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这一水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知识老化等现象。造成我国物流企业人才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忽视对人才的引进。物流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处于政府的附属物地位,思想观念落后,自身发展意识淡薄,忽视对人才的引进,长期得不到人才的补充,不可避免地出现整个行业知识老化和人才缺乏等症状。(2)物流企业待遇偏低。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还是现在的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待遇一直处于中下水平。在人才自主择业、自主流动的情况下,一般技术人才都不愿意去物流行业,相反,甚至出现本行业专业人才外流的情况。(3)国家缺乏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长期以来,受“重物资生产,轻物资流通”思想的影响,国家对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对人才的培养都不够重视,物流教育也处于落后水平。在全国上千所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10所左右,物流企业职工的后续教育几乎没有,这与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适应。
3.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经验表明,行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由于国家对物流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其技术创新缺乏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一是财政支持力度不足,阻碍物流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风险大、回报率也高的特点。由于我国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物流企业历史包袱很重,还不能完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对物流企业创新起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政府用于科学研究支出费用为493.75亿元(1999年),仅为国民生产总值的0.61%,不仅低于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1996年,美、日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4%、2.80%),而且还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水平(1995年,巴西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4%;印度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73%)。由于用于科学研究开发经费严重不足,国家投入到物流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就更少。
二是税收政策不合理,制约物流企业技术创新。我国现行增值税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对企业所购进的固定资产、专有技术等长期资本所承担的税金不予抵扣。物流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技术创新所使用的设备技术含量高、成本价值大,按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规定,技术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购进时的大量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使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资产转移价值(折旧费)的进项税额,造成重复征税,加大物流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制约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同时,物流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必然要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但物流企业所使用的无形资产和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中所含有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阻碍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增值税政策的不合理,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三是金融政策不合理,削弱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在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和企业自有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金融部门就成为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金融部门贷款往往首先考虑安全性,同时金融部门贷款也尽量支持短、平、快项目,以便获得短期利益,因此不愿对具有长远意义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贷款。而且目前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金融部门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都实行比较苛刻的担保制度,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资产作为担保,从金融部门融资进行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二、促进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物流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对策,为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物流企业也应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制定扶持政策,创造技术创新环境。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结合物流企业现状,我国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财政支持。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企业由于政策性经营所承担的债务,国家财政应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步解决。同时,政府应开辟多种融资、投资渠道,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加大对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建立一套以物流企业投入为基础、技术创新基金为补充、银行贷款为保证的技术创新融资机制,给物流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2)税收扶持。我们可以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将税收作为政府推动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手段,通过制定形式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负,以此提高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将物流企业中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投资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所得税抵免;对物流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实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并允许物流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对物流企业为提升技术水平而产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10%的比例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3)金融支持。金融部门应适时调整经营战略,放宽贷款限制,简化审批手续,给物流企业创造融资机会,保障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所需资金。
2.加大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美国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许多著名高等院校中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在部分高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同时由美国物流协会组织,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为物流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参考国外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我国物流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物流基础理论和实用基础理论,可以支持物流行业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将对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营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行对外开放后,我们吸收了国外部分先进物流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但是还没有形成自有的体系,需要对这些经验和理论进一步消化吸收和转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
(2)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物流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不仅要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政府可以考虑,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为物流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技术人才:物流协会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和协调职能,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在部分高校中设立物流专业培训机构,建立物流行业职工终生教育系统。另外,物流企业要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在职培训,并将参加物流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资格。
3.提高物流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意识。在国家制定扶持政策的同时,物流企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意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传统观念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彻底转变,提高技术创新的意识。一是物流企业管理者要转变经营观念,物流企业管理阶层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崭新竞争观念、智力和人力资本观念、尊重知识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及时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二是物流企业要主动增加科研投入。保证每年研究开发经费占营业额的2%以上,实现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不得挪作它用。三是积极营造培养、重用物流人才的良好环境。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以高薪在我国网罗和挖掘高科技人才,甚至储备一批高科技人才,正说明了未来社会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物流企业要积极调整用人政策,搞活用人机制,改善用人环境。在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上向科技人员倾斜,大胆启用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方面给科技人员适当倾斜,提高企业人才的生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