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秘人物:“三”与“五”_三只眼论文

中国神秘数字:“三”和“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神秘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和“五”,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两个数字。汉语中大量的词和短语,都由“三”、“五”参与构成;中国文化系统中大量的物象、事象、心象,都以“三”、“五”来归并、概括。“三”和“五”,几乎渗透在华夏文明的各个方面,在神话、祭祀、占卜、术数、宗教、民族、伦理、礼仪、刑律、典章、官职、舆地、教育、军事、医药、艺术、饮食、服饰、婚丧,以及各种民俗风情中,都可以见到仿佛无处不在的“三”和“五”。

当我们使用“三皇”、“五帝”、“三令五申”这一类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时,实际上是在传播一种用数字凝缩了的文化,只是由于长期运用,习焉不察,人们忽略或者淡化了这些数字覆盖的文化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人认识自身,以及认识身外宇宙的方式和智慧,因此,拨开数词“三”、“五”的神秘迷雾,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奇妙、辉煌而又有序的世界。

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数词“三”、“五”的文化沉积:

一、从“三生万物”和“五行”观念阐发其哲学渊源;

二、通过由神话到现实的历时考察,描述“三”、“五”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发生、发展和分布;

三、指出“三x”、“五x”类符号在使用中的重合和畸变。

一、“三生万物”和“五行”观念

《老子》第四十二章有四句诗,简炼地概括了宇宙创生模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即原始的太极。引申为宇宙万物的本体。老子认为“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世界本原。《管子·内业》认为“道”是万物生成的根据;《庄子·知北游》更强调“道”从无生有、变化莫测的性质。

“道生一”,这个“一”,不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而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是由“道”派生的原始混沌之气。《列子·天瑞》:“一者,形变之始也。”《说文》也认为“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在《周易》中,“一”是天数,称“天一”。按照先秦人的认识,“天一”就是“太一”,即太阳。远古人认为太阳是普照天下、沐浴万物的神。太极生太一,就是“道生一”,太一生阴阳,就是“一生二”。

“一生二”的“二”,在《周易》中是地数。中国古人把所有的奇数看作阳数;把所有的偶数看作阴数。“二”体现了与“一”相对的阴阳互补关系,它不是个别的事物,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两个互相对立、互相消长的系统,如天和地、日和月、山和水、男和女、君和臣……

“二生三”的“三”,《说文》解释为“天地人之道也。”《礼记》把人放在天、地之间的有介位置上。董仲舒更把宇宙视为由天、地、人三要素合成的有机整体。《春秋繁露·立元坤》: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无一也。”天、地、人合成“三”,所以,中国古人把天、地、人称为“三才”:

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 王符《潜夫论·本训》

把天时、地利、人和称为“三经”: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饬,君乃有国。

──《管子·版法》

郭沫若集校:“三经,谓天时、地利、人和。‘正彼天植’,地利也;‘风雨无违’,天时也;‘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人和也。”

此外,在古汉语中,“三”同“参”。《广雅·释言》:“参,三也。”“参”有参和、协调的意思: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天论》

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国语·越语下》由人调合天和地的关系,由“参”调合阳与阴的关系,生成宇宙万物,即“三生万物”,它从天、地、人这个最基本的三位一体出发,衍化出一个多项对应的三位一体系统。

在中国古人构拟的宇宙创生模型中,除了“三生万物”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学说,即五行观念。

中国古人曾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解释宇宙的起源,后衍化为以五行为基础的多项对应系统,如: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事:视、听、思、貌、言:

五欲:色、声、香、味、触: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官:耳、目、口、鼻、舌:

五德:明、从、睿、聪、恭;

五常:仁、礼、信、义、智;

五法:规、矩、绳、权、衡;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膻、焦、香、腥、朽;

五虫:鳞、羽、倮、毛、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人崇“三”尊“五”,不是各自独立的认识体系,而是互相关联、彼此渗透的:代表“五行”的五种符号,和代表“三才”的天、地、人三界,构成一个“天人感应”的系统。天上有五神,地上有五帝,人有五德、五常、五情、五欲,天上、人间(地和人)相类相通,天象可以预报国事家事;人在地上的活动,能够影响天神,使之恩泽下界,或者惩罚人类。

这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现。因此,人们在说“三”道“五”的时候,常常关涉到对方。例如古代术数家认为人的生辰八字有三处合局者,其命大贵。所谓三合局,便是地支于生、旺、墓三处合于本命之五行。

有时候,中国人索性让“三”“五”搭配,构成“三x五x”的固定格式,如:“三皇五帝”、“三山五岳”、“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三老五更”;或者构成“三x五x”等变化形式,如“隔三差五”、“三五成群”、“五大三粗”。

不管是说“三”道“五”时隐含对方,还是显现出“三x五x”的固定格式及其变式,数词“三”、“五”都常常是作为“三生万物”的具体化和“五行”观念的泛化,共同进入话语的,这里凝定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和智睿,这不是零星的、散乱的认识,而是整合化一、有机浑成的,是以天、地、人三界对应于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宏阔视野。

二、幻想和现实

“三”和“五”,是中国人心目中极具魅力的灵性符号,这种灵性,最初是通过中国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把他们最内在最深刻的内心生活转变成认识的对象”①的。

在中国远古神话和民间传说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有神异色彩的人、物、事等,均与“三”、“五”相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山海经·大荒西经》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山海经·海外南经》

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鸟为之皮。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张楫曰:“三足鸟,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

另据《山海经·中山经》所录:

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无蛊疫。

此外,《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关于三株扶桑的记述。

在中国,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几乎家喻户晓,而这个传说中,最为人们熟知的细节,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同样,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神话,对中国人来说,也不陌生。此外,古代传说以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个部落首领为五龙;以凤凰、鹔、发明、焦明、幽昌五种神鸟为五凤,以麟、凤、神龟、龙、白虎为五灵;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称五老。传说中仙人的居地,称五云乡,仙人所乘车驾为五云车。现在的广州市别名五羊城,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乘五色羊负五谷至此。

这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不经的故事,是远古先民用幻想的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其间透露的先民们的崇拜和信仰,在后世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始终是民族记忆中稳固而持久的原始意象。起初,它是一种诗意的创造,后来发展为逻辑抽象,即对同类物象、事象、心象进行类的归并和数的概括。

从诗意创造到逻辑抽象,是一个渐变过程,在这个渐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可能是古人从视“三”数、“五”数为神灵,发展为视“三”数、“五”数为祥瑞。②

《宋书·符瑞志中》、《宋史·仪卫志一》、《元史·舆服志二》等典籍,均记述了古人以三角兽为祥瑞之兽,故帝王仪卫绘其形于旗帜。《三国志·吴志》、《晋书·武帝纪》、《陈书·徐陵传》、《旧唐书·郑肃传》等,均记述了古人以五色气、五色云为祥瑞,故古籍中每谓杰出人物诞生,常有五色气、五色云出现。

大概正因为古人以“三”数、“五”数为祥瑞,所以,当这两个符号从神话世界进入现实世界的时候,首先为天子、诸侯所接受。古代诸侯宫殿设三门、天子宫殿设五门。古代后妃祭服有三种、天子祭冠五种,称三翟、五冕。

以“三”数、“五”数为祥瑞的心理,通过文化下渗形式,③由宫廷扩散到民间,广泛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而完成了崇“三”尊“五”由幻想向现实的过渡。

古代男子成年礼需加冠三次,两军对垒以“三声”为警,以“退避三舍”为礼,孟母教子曾“三迁”,孔明出山需“三请”,狡兔有“三窟”,敬酒讲“三巡”,读书讲“三到”(心到,眼到、手到)。

古代编户以五户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不仅编户以“五”为基本单元,周代军制亦以五旅为师,市肆交纳的税收有五种,称“五布”。古时都城附近的地域分五类,称“五圻”。古人分天下水域为“五大洋”、分陆地为“五大洲”。这些,都是崇“三”尊“五”观念的具体化。

这种根于幻想、用于现实、源于诗意创造、发展为逻辑抽象的“三”、“五”崇拜,在中国文化系统中流布极广,并且大致对应:

祭祀:三祀五祀

三庙五庙

占卜:三龟五卜

三梦五兆

术数:三式五遁

三合局 五鬼术

伦理:三纲五常

三善五爱

刑律:三斩五杀

三宥五过④

典章:三考五考

三严五贡

舆地:三峡五岭

三都五京

教育:三甲五甲

三学五馆

艺术:三舞五英

三病五势

饮食:三鲜五香

三蛇羹 五色蛋

服饰:三钳五

三件衫 五梁冠

婚丧:三不去 五不取

接三五服

这里列出的,仅仅是同类符号中极少的一部分,但已经足以见出崇“三”尊“五”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

三、重合和畸变

由于数词“三”、“五”广泛地进入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因此,在使用中难免出现一些符号重合现象。

形式重合 即相同的能指符号,代表不同的所指物。如:

三天:①在古代天体学说中指浑天、宣夜、盖天。

②道教指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

③佛教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元:①旧指农历正月初一。其为年、月、日之始,故称。

②旧指正月、七月、十月三个月的十五日。

③道教指天、地、水。

④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故第一、二、三甲子分别为上、中、下三元。

⑤科举时代称解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廷试)的第一名为解、会、状三元。

五京:①据《旧唐书·地理志一》指唐中京长安、东京洛阳、西京凤翔、南京成都、北京太原。

②据《金史·地理志上》指金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

五官:①古代传说中的五神。即勾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

②商周时分掌政事的五种高官。即:司徒、 司马、 司空、司土、司寇。

③人体五种器官。这些同形符号,是中国人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物事,进行的同一模式的归纳和逻辑抽象。

同义符号 即相同的所指物,承载入不同的能指符号。例如同是指称日、月、星,古代就有三精、三辰、三灵、三曜、三景等同义符号: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炎正中微,大盗移国,九县飙回,三精雾塞。”李贤注:“三精日、月、星也。”

《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杜预注:“三辰,日、月、星也。”

《汉书·杨雄传上》:“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颜师古注引如淳:“三灵,日、月、星垂象之应也。”

这些同义符号,是古人把相同的对象物,赋予了不同的外在形式,是古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同一认识对象进行的归纳。

同形符号和同义符号,作为语言运用中的重合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人灵活自如的观物态度:当他们经验系统中的所指多于能指的时候,便用同形符号去承载不同的意义;当他们经验系统中的能指多于所指的时候,便用众多同义符号去共同承载相同的意义。

这种灵活自如的观物态度,也反映在“三x”、“五x”类语言单位中“三”数、“五”数的意义畸变中。即“三x”、“五x”类语言单位中的“三”、“五”,由实数变为虚数。作为虚数的“三”、“五”,又都分化为两极:极言其多和极言其少:如“三思而后行”、“学富五车”中的“三”、“五”都是极言其多;⑤“三户亡秦”、“五斗禄”中的“三”、“五”都是极言其少。

意义畸变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三x”、“五x”类语言单位中数词义的失落,而衍生出新义。古人以“三春晖”喻母爱,以“三刀”代称刺史,以“三酉”,作为酒的隐语;以“五里雾”喻迷离恍惚的境界,以“五柳心”谓归隐之心,以“五马”代称太守;以“三下五去二”形容动作敏捷利索,其间“三”、“五”的数词意义都不同程度地失落。

意义畸变的另一种表现是,以“三”、“五”参与构成的语言单位中,“三”、“五”的情感意义发生变化。例如古人以“三眼神”为神通广大的象征,所以神话和传说中的许多神都被赋与三只眼的形貌特征。《山海经》中的奇肱国人一臂三目,《楚辞·招魂》中的土伯三目虚首,《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三只眼,民间所传的灵官马元帅三只眼。大概因为三只眼具有辨妖识鬼的“特异功能”,人们对这类三眼神多有敬畏之情,正象人们对神话传说中的三首、三面、三足之神怀有敬畏心理一样。但是这种敬畏的感情后来发生了变化,试比较下面两句民间俗语:“不识马王爷三只眼”、“三只眼看人”。马王爷即民间传说中的灵官马元帅,马王爷的三只眼令妖魅丧胆,“不识马王爷三只眼”含有警告、威吓之意;但“三只眼看人”却含有鄙夷的意思。上引两句俗语的意义中心在于“三只眼”,而“三”则是意义中心的中心。“三只眼”在不同的语列中情感倾向泾谓分明,潜藏着人们关于数词“三”的心理经验的文化密码。同样的情况也见于数词“五”,例如汉语成语以“五行俱下”褒扬读书人思维敏捷,汉语俗语以“五分钟热度”贬抑人缺少恒心。⑥抑扬贬褒从情感倾向的两极关涉同一个数词符号“五”。在“五行”和“五分钟”这两个概念中,“五”是一个变量。

四、结束语

“三”和“五”,在中国文化系统中构成了辉煌奇妙的文化景观,它的文化之根,扎得很深,也伸得很远。

从古代儿童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到作为今天小学生文明规范的《三字歌》;从传说中黄帝的五方旗,到秦代的五丈旗、晋代的五牛旗,直到民国初期的五色旗,我们不断地看到绵延着的“三”和“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没有把中国古人的崇“三”尊“五”观念抛在身后,“三”和“五”仍然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549页。

② 中国古人也曾视“三”为凶数,这里存在的心理转换过程,笔者将另文讨论。

③ “文化下渗”系德国著名人类文化学家瑙曼提出的概念。指上层社会的文化传递到下层社会,或被下层社会无形中采纳的文化传播现象。

④ 古代刑律认为可以宽恕的五种罪过。

⑤ 由于“三”有极言其多的意思,故引发了以“三”数为满的俗民心理,民谚“事不过三”、“事无三不成”是这种心理的典型反映。

⑥ 如茅盾《蚀·幻灭》:“我素来反对恋爱自由,虽然我崇拜克鲁泡特金。至于五分钟热度速成的恋爱,我更加反对!”

标签:;  ;  ;  ;  ;  ;  

中国神秘人物:“三”与“五”_三只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