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常态的背景下,现浇混凝土楼板是工业与民江苏用建筑当中,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现浇楼板裂缝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就需要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个工程界的难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在实际工程上,有效调研,并从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探究,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施工控制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一)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从一定程度上看,由于温度较高导致的变形或者收缩变形或者是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出现。相关调查发现,现浇楼板大量裂缝当中,并没有与荷载出现直接的关系。调研中发现,90%以上的裂缝都是由于变形引发的。其中,占比较小的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引发的裂缝现象。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由于温度变形、收缩变形造成的。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与温度应力属于物理性的化学性质。展现了塑性收缩性、干燥收缩性、碳化收缩性。其中,塑性收缩性需要的时间不长,碳化收缩出现在后期。干燥收缩主硬化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主要是水分蒸发所造成的。其中,水分蒸发,会引起孔壁压力出现一定的变化。换句话说,混凝土中除了少部分的水需求,其它的大部分水在蒸发之后,就会收缩变形。混凝土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比较的缓慢,在干燥之后出现裂缝需要一个月以上。相关调查显示,混凝土最终需要收缩的时间是20年左右,但是在第一年的收缩量是总量的60%到85%左右[1]。出现裂缝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程完成之后的3到10个月。另外温度应力,是水泥水化后,会出现大量的热量,大约每克水泥就会产生大约 50.2 卡的热量[2]。从现浇混凝土楼板表面系数的构建上看,如果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那么变形就会数值较大,内应力就会变为零,这个时候,就不会继续产生裂缝。因此,总结可以发现,季节温差对楼板的影响是很大的。住宅施工一般情况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或者是入冬之前竣工。混凝土现浇板在季节温差 的距离上是40℃到60℃.现浇板在这种反复温差作用下,就会引起变形,造成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3]。
(二)施工原因造成裂缝
从裂缝的出现与养护条件之间的联系上看,湿润养护的混凝土在极限拉伸值与干燥养护的状况相比较,要大出20%到50%左右。从裂缝的形成与混凝土早期扰动关系上看,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在低于 1.2N/mm 2 的时候,就不可以在上面安装模板或者是支架[4]。板并不均匀,在施工扰动之后,内部会呈现很多不平衡的点,这个时候,这些点就会出现变形,随后产生裂缝。从裂缝呈现的部位与薄弱环节的关系上看。第一,是在施工缝的位置,一般的情况下,处理不细致,就会造成衔接不上的情况出现,接着就可能引发裂缝。第二,预埋管的位置。如果不能按照规范化进行操作,就无法正常的控制厚度,长久下去,混凝土出现温差应力或干缩,紧接着就会出现裂缝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早期出现塑性裂缝,以后就会出现裂缝的情况。从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裂缝之间的关系上看,展现了很强的流动性,这个时候,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就会导致收缩时间延长。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中控制措施
根据以上可以发现,相关的规定中,一个工程下来,如果没有一点裂缝的情况出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般的情况下,裂缝宽度需要低于0.1毫米,最大不能超过0.3毫米[5]。裂缝控制涉及的内容比价的复杂。例如: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地基基础,环境状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裂缝控制属于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任意体量的混凝土,都需要安札一定的尺寸,使用积极的措施,降低裂缝的体积。其中,泵送商品混凝土的结构比较的薄,水化热量相比传统的较低,并且收缩性很强。另外,泵送商品混凝土的结果,可以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进行实施,注意温度的变化收缩性。因此,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中:第一,需要优化混凝土的比例,提升混凝土的抗拉的性能。降低水灰比,降低坍落度,降低砂石的含泥量,降低杂质含量。第二,需要不断的优化混凝土的养护公益性,对缓凝土自身的收缩性进行控制。其中,混凝土的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应该低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后期裂缝的抗力。第三,需要对施工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最大限度的降低混凝土浇筑后的扰动情况出现。只有当楼板混凝土达到 5N/mm 2 之后,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早期受损的情况。楼板混凝土浇筑以后,2天的时间内,不可以对任何一层模板进行拆除。第四,需要关注薄弱环节的管理,对裂缝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个时候,就需要针对于施工缝、后浇带等情况,按照标准,严格的控制制定措施,调节混凝土的收缩性。
三、裂缝处理
从裂缝处理的角度看,需要保持一定的原则性。第一,裂缝的宽度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不可以进行处理。第二,裂缝的宽度不可以超过一个合理的范围,也不可以急着处理,需要先分清楚成因,之后,等待稳定之后,再实现有效的处理。第三,在对安全结构不影响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有效的防治措施。这里可以使用化学灌浆的防治措施,开槽嵌缝的防治措施,表面涂抹的防治措施。其中,化学灌浆的防治措施比较适合贯通裂缝,使用专用设备,把化学浆液放置到缝内[6]。开槽嵌缝的防治措施需要在原有的位置上进行开槽,之后保持干净,密封之后进行填充。表面涂抹的防治措施,就需要在裂缝表面,刷密封涂料,或者是涂抹防护砂浆。
总结:从一定程度上看,在裂缝问题出现之后,需要对调查裂缝的情况,实现荷载探究,分析成因,研究危害性,但是并不是出现“裂缝恐惧症”的心理。需要按 ISO9000 标准,保证“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结构设计上,需要按照极限状态的原则进行探究。现浇板需要尽量降低约束程度,提升构造配件,促进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控制的进一步延伸。
参考文献:
[1] 丁东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与防治措施[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111-112
[2] 张雪松,王维国.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6(03):99-100
[3] 胡清,胡劲,杨咏梅. 多层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阳角切角裂缝分析[J].建筑结构. 2018(S1):23-24
[4] 王海涛,范海峰.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与控制[J].商品与质量. 2017(S7):89-90
[5] 周平顺. 多层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 2018(S1):123-124
[6] 翁振东. 住宅建筑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成因与防治[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56-57
论文作者:石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楼板论文; 就会论文; 现浇论文; 情况论文; 上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