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肺癌行根治术患者予以胸腔镜手术对其免疫功能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肺癌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各40例。参照组采取开胸切除术,治疗组则采取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状况。结果:治疗组与参照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复发时间明显晚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显著改善免疫功能,延长疾病复发时间。
【关键词】早期肺癌;根治术;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免疫功能;生存期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吸烟等影响,使得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作为呼吸系统常见肿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早期肺癌的发现率提高,早期肺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能够有效的组织癌灶扩散。传统开胸手术后因其具有创伤性,术后切口疼痛剧烈,会对机体免疫造成损伤;而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得到临床推广,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成为首选治疗方式。鉴于此,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肺癌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采取开胸切除术与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状况。现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肺癌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3.58±5.22)岁;病灶直径6.5-9.4cm,平均病灶直径(7.33±1.06)cm;疾病分期:TNM I期26例,TNM II期14例;疾病类型:腺癌26例,鳞癌13例,腺鳞癌1例;病变部位:左肺上叶10例,左肺下叶7例,右肺上叶9例,右肺中叶8例,右肺下叶6例。参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5.19±5.03)岁;病灶直径6.4-9.6cm,平均病灶直径(7.26±1.14)cm;疾病分期:TNM I期28例,TNM II期12例;疾病类型:腺癌28例,鳞癌10例,腺鳞癌2例;病变部位:左肺上叶11例,左肺下叶6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7例,右肺下叶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②无手术禁忌证;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交纳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次研究;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术前接受辅助化疗;②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一般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术,具体方式为:气管内插管,行全身麻醉,侧卧位,于4-5肋间隙前切开外侧皮肤12-20cm,通过撑开器撑开患者胸腔,探查癌灶情况 [2]。依次从静脉、动脉与支气管切除癌变肺叶,并将纵隔系统性淋巴结予以清除,通过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关闭胸腔。
治疗组予以胸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后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予以静脉给药,健侧进行辅助通气。于患者腋中线与第7或第8肋间交点处做观察口,长度控制在1cm左右,置入胸腔镜以探查病灶部位。并于4-5肋间隙切开3-4cm,将其作为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后依次游离患者支气管、静脉与动脉,结扎,切除癌灶并对纵隔及肺门区淋巴结进行清扫。双肺通气,放置引流管后关闭胸腔[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3+T、CD4+T、CD8+T细胞分数)以及预后(肿瘤复发、转移与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予以统计学计算。预后指标以(%)形式展开,检验;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则以()形式展开,t值检验。P<0.05表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组及参照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组与参照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及参照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医疗手术的进步逐步放弃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不仅能够有效切除癌变肺叶,还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4]。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与参照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手术创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从而产生IgG、IgA以及IgM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组织抗原与细胞的结合[5]。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IgG 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这说明手术消耗的免疫球蛋白越多,则会对患者造成越大的创伤,因而胸腔镜术能显著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此外,尽管两组患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复发时间明显晚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临床指标,延长疾病复发期,预后良好[6]。
综上所述,早期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显著改善免疫功能,延长疾病复发时间。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靖胜杰,周建明,陆启同,等.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高危肺栓塞介入溶栓治疗经验[J].中国肺癌杂志,2018,21(10):779-783.
[2]史永康,李新华,李虹.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5):23-24.
[3]程岩.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22-23.
[4]高云飞,罗洞波,刘翼,等.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成长曲线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31):4404-4406.
[5]张曦.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施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1):50-53.
[6]熊剑文,杨荣辉,宋思蓓,等.单孔胸腔镜阶梯式解剖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2):207-209.
论文作者:刘万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免疫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功能论文; 手术论文; 胸腔镜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