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论文_李雪

(安徽省豪州市利辛县中医院外二科 安徽豪州 236700)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康复组则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康复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与此同时,康复组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临床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脑外伤患者;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54-02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如果患有脑外伤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其病情会日益加重。且患者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影响到了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脑外伤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脑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本文主要研究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脑外伤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纳入的90例脑外伤患者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脑外伤患者,其中,45例常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含26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最小者35岁,年龄最大者62岁,平均年龄为(43.26±1.39)岁。45例康复组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包含25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者34岁,年龄最大者61岁,平均年龄为(43.21±1.41)岁,康复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重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和饮食护理等。

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1)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康复训练,如肩部训练、伸腿悬链、髋关节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以及伸腿训练等。每天每个关节进行训练,每次训练3~5分钟,且每天进行两次训练。患者首先进行被动训练,然后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协助患者进行相传主动运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时间。(2)翻身起坐训练:翻身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刚开始可以进行被动翻身训练,等患者情况好一些,护理人员转被动训练为辅助训练,最后促进患者的主动训练。起坐训练,首先在床上进行搭桥训练,帮助患者肩关节的恢复,然后帮助患者坐起,等患者坐姿可以达到90°,且能保持30min,可以辅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和起床训练。当患者可以站立保持平衡后,可以协助患者在平衡杆上进行步行训练,当患者适应后,进行平地步行训练。(3)相关语言训练:患者意识明确后,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语言训练,鼓励患者多说话,患者可以正常发音后,护理人员要用正常的语音和语素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交流内容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针对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声音刺激训练,规律患者与家属进行谈话,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4)生活能力训练: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吃饭穿衣、如厕洗漱等训练,指导患者把常用物品放在容易取拿的地方,等到患者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后,鼓励患者尝试进行生活动做的独立训练,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尽快恢复。

1.3效果评定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其中,治疗有效率的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超过90%,病残程度为0级,判定为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5%~90%,病残程度为1~2级,判定为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44%,病残程度为2~3级,判定为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没有减少,病残程度高于3级,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数据统计处理

本次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其中“x-±s”表示计量资料,而计数资料则用例数表示(n),(%)表示组间率,常规组与康复组在总有效率和生活能力评分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6.67%),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康复组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为(83.56±8.98)分,常规组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为(61.23±5.34)分,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脑外伤患者救治成功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手打损伤,其大脑皮层抑制功能丧失,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脑部和肢体功能恢复缓慢,严重的会导致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时收到损伤,然是任然具有恢复结构和充足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早期康复锻炼,恢复自身脑功能和肢体功能。康复组进行护理干预后,通过翻身起坐训练、语言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式,促进患者大脑休眠转态的突触活化,促进患者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发挥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进而促进患者的脑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来,康复组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与此同时,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与刘振兰[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患者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临床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娟.分析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35.

[2]贾志莲.试析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393-394.

[3]刘振兰,王长征.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4):72-73.

论文作者:李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论文_李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