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怎样的生存、行走与反思——基于江苏省苏南、苏中部分初中校的调研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中论文,苏南论文,初中论文,江苏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4)09-0011-09 初中教育的发展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地说应当怎样或不应当怎样的发展阶段,而是一个需要多方求证、多元解读、多位实践的问题。对初中教育而言,其生存的复杂源于其整个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其生存的不同类型尚有待全面、合理、多元的解读;初中教育行走的智慧在于更趋于可操作和具体化,更趋于困境中的平衡把持和各得其所;初中教育反思的要义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教育政策与评价层面;二是学校整体设计与发展路径层面;三是学生成长层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基本判断与诸多阐释主要建立在对江苏省苏南、苏中部分初中校的调研基础之上。 一、初中教育:怎样的生存?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曾对江苏省的初中教育作过一个基于数据比较的现状判断,包括江苏省初中在全国初中的位置比较,江苏省初中与小学、高中的位置比较,江苏省城市初中与农村初中的位置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江苏省初中总的发展趋势薄弱于全国,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等软件建设方面。2013年5月,我们对北京市、天津市的相关初中进行调研,试图检验并类比这一基本结论。然而,调研的结果却不尽一致,起码京、津地区对初中教育发展的薄弱感不及江苏强烈②。而在本次调研中,即便是江苏省的初中校,对初中教育发展是否薄弱看法也不尽一致。正因如此,对初中教育的整体判断还需进行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深层剖析,并且在剖析中着重凸显初中教育发展过程中生存样态的特殊与复杂。 (一)生存的复杂源于发展过程的诸多特殊性 1.特殊性之一:初中教育扛着全科性与选拔性带来的复杂 初中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中的特殊性,本课题组成员已有专文阐释③,此处补充阐释的是初中教育的全科性与选拔性问题。所谓“全科性”指的是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所有科目的合格率;所谓“选拔性”指的则是不言自明的重点高中择校生或升学率。随着时代变迁与观念更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概念界定、内涵意义、实践操作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方面使对该问题的观照置于一个广袤的时空场域之中,另一方面也使处于这一时空场域之中的各方关系更加扑朔迷离、多元复杂。现在的问题是,小学、初中、高中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素质与应试既“一张皮”又“两张皮”的问题,不管是小学低中年级搞素质、高年级搞应试也好,还是初一抓衔接、初二抓分化、初三抓升学也好,抑或是高一搞素质、高二赶进度、高三忙高考也好,关键是这三个学段涉及的全科性与选拔性各有所异,也就使各学段的素质与应试具有各不相同的关系,且使二者之间的博弈更趋于双赢和多赢。就小学与初中相比,当下小升初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初中中考,而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与初中,又需要在全科合格率上达成100%。这样,小学事实上存在着全科与选拔的竞争,其竞争标杆就是择校。初中与高中相比,当下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说也并不亚于高考,而处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与处于非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高中,在全科合格率上有所差异。初中是学校除去重点高中20%左右的指标分配外,重在80%左右的全科合格率,最终合成100%(当然,这其中既有几乎一半的职高比例,更有为争取计划外普高招生的另外竞争)。这样,初中阶段事实上存在的全科与选拔,竞争标杆是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而高中的全科合格率几乎淹没在高考的选拔性之中。如此,如果说小学阶段的全科与选拔或者说素质与应试是一种相互帮扶、相互交换,应试更多隐于素质之中,高中阶段的全科与选拔或者说素质与应试也是一种相互帮扶、相互交换,但素质更多隐于应试之中,那么处于小学、高中之间的初中教育,已经既在客观上又是人为地形成一个全科与选拔或素质与应试的复杂关系:初中的全科性无法摆脱升入重点高中数的选拔性,而初中的选拔性又必须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全科合格的框架内。我们考察和座谈获得的信息是,小学的分数压力偏小,高中的分数压力偏大且选拔性更强,而初中既有全科性又有选拔性的特殊现状,导致初中教育陷入既无法彰显全科性的丰富多彩与生动活泼,又无法自拔于中考压力的复杂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整个初中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2.特殊性之二:对地方政府资助初中学校并无刚性规定带来的复杂 以往,我们曾就江苏省初中教育办学条件的硬件指标作过相关研究。“办学条件”指标包含三部分七组数据:一是江苏省初中校舍面积与生均图书在全国同类初中中的位置,包括三方面: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生均图书册数。二是江苏省初中仪器设备在全国同类初中中的位置,包括两方面:生均仪器设备值、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三是江苏省初中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同类初中中的位置,包括两方面:建网学校比例、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1]这些比较研究表明,“小米加步枪”式的发展初中教育的观念与方法需要进行适时调整,若没有基本的现代化的物质设施,则不能排除制度与文化的相应改革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这样,在学校实际发展过程中,学校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虽并无明确的刚性规定,但决不可小觑。如,同属江阴市的两所初中校,其中一所初中所在的镇政府支持力度相当大:镇政府把学校作为街道的一道风景线来设计,每年根据学校规模或学生人数按照公用经费标准划拨学校办公经费,年初预算审核,年末决算审计。若学校需要采购大件物资或资本性投入支出,则由学校另外打报告。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因为镇政府和学校双方教育理念、对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一些矛盾、分歧与制约,但总体而言,还是让该学校在办学上既有强大的经济保障,又有相对充分的自主空间。而另一个乡镇的一所初中校所在的镇政府,可能由于诸多因素,对学校投入的力度就要小得多。座谈中,后者的办学艰难溢于言表,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办学条件的强弱对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当然,客观地说,对于乡镇政府是否必须资助所在乡镇的初中学校,似乎并无刚性规定,这使乡镇政府的或投入或少投入或不投入的任何行为都无可厚非,但带来的直接后果却是,同属乡镇的不同初中校会因资源或资金的充裕与否而带来发展的特殊与复杂。 3.特殊性之三:师资队伍缓慢建设历程与过快现时拔用带来的复杂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队伍建设与达标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而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达标,更是一个缓慢且艰辛的过程。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就撰文描述并预期我国初中教育的师资状况,认为在新中国40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师资队伍曾出现过“低标准、低质量”的普及。70年代初期,全国初中由72.2万所增加到131.3万所,但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由74.7%下降到9.8%,学校设施、设备老化,甚至任意改变教材、随意缩短学制,使教育质量严重降低,是一种低效益的“普及”。由于各地区初中师资存量分布不合理,初中规模增量不平衡,以及师资培养体系可提供后备教师的地区分布与需求的结构差异,师资补充面临的实际困难非常严重。一是县镇、农村初中教师数量充沛程度堪忧。即难以补充到足够数量的学历合格教师,初中教师的城乡分布不合理现象更加突出。1992年,我国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3.1∶1,远低于县、农村初中的16.6∶1。据当时测算,其后八年县镇、农村初中规模发展需补充的教师人数占需补充总数的95.4%,其中广西、贵州、云南、海南、河北、陕西、广东及河南等8个省、自治区的比例就高达51.9%,而这些地区的师范专科培养能力仅占全国的28.9%,累计缺额高达19万人左右。[2]笔者在2010年对江苏省城乡初中师资队伍所作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江苏省城市初中与农村初中的“师资建设”差距较为显著。其中,城乡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的差额2006、2007、2008年分别达到14.53%、24.59%和22.46%;城乡初中一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的差额2006、2007、2008年分别达到9.39%、9.32%和8.45%;城乡初中生师比值分别是2006年城市14.20,农村17.41;2007年城市14.32,农村16.17;2008年城市13.70,农村15.16。[3]不难看出,在十多年的初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城乡教师队伍的差距缩小相当有限,即便就生师比一项而言,其变化也是微乎其微的。二是好师资的过快拔用同样堪忧。调研中不少学校反映,现在较好的初中教师还是会被抽拔到高中,弥补或充实高中师资力量。如果撇开其他问题,仅就教师结构本身而言,过度拔用只会导致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初中师资雪上加霜。从江苏省最近四批特级教师评定结果看,初中所占比例虽每批均有所上升,但与小学和高中相比,初中特级教师比例还是要小得多。④据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2012年12月对全省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数的统计显示,小学是4128所,初中是2066所,高中是594所,特级教师在各学段所占比例与之并不匹配,初中教育发展的艰辛与复杂可以从中窥一见全。 4.特殊性之四:初中学生成长的丰富性需求与教育评价的封闭单一带来的复杂 初中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生理、心理、思维、情感都进入一个涌动、勃发、多变、丰富的阶段,而与其成长相伴随的初中教育的丰富、多变、跃动就显得特别重要。调研中我们感受到学校的不少难言之隐。一方面,有学校说,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个阶段有许多青春期的问题,希望通过活动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说教的方式给学生以全面的帮助和引导,使其比较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心理上不断由幼稚走向成熟,多一些积极与阳光。但另一方面,有学校又说,初中学生的课程知识过深、难度过大和中考甄别性选拔机制下考题较难的学科压力,让目前的初中教育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应对考试上,学生几乎所有时间(包括在家)也都用在了应付考试上。至于学生除成绩以外的其他素质素养,似乎都被漠视,至少可以说是很不被重视。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学生都在这个漩涡里违心地打转,基本的话题就是:把课上好,提高效率。这类问题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第四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所形成的《2012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简要报告》中可以获得验证。报告表明,从2008、2010、2012年三次学业质量测试看学习压力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下降,分别是35%、32%、25%;而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却在持续加大,分别是23%、30%、35%。由此,在分析初中教育特殊性并设计初中教育整体发展时,不妨尝试从初中生生理、心理、思维、情感的丰富多变与现有初中教育教学评价的单一性是否匹配、是否适切上进行检视,可能会获取一些新的认知。 (二)现有初中类型有待更全面、合理、多元的解读 初中学校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初中校,另一种是完全中学中的初中校,还有一种是独立设置的初中校。从目前现状看,第一种类型学校尚有不少;第二种类型在教育行政部门初、高中分离的条令下已基本分离,但事实上情况比较复杂;第三种类型似乎是现在的常态。若仍对三类学校本身进行笼统的利与弊的分析,恐怕还是会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若从各类学校形成以及存在的诸多缘由上作些剖析,对不同类型初中的解读可能会更全面、更合理也更多元些。 1.如何看待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初中 这一问题事实上在理论研究、教育行政、学校实际间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需要一种整体设计,还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便于统一管理,抑或是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为接近,我们都暂且把已有的或将有的理论阐释悬置起来,而着重描述调研中相关学校现存的复杂情形,以为更全面、合理、多元的解读提供实践依据。(1)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置有其历史和地域的特殊性。在考察与座谈中我们得知,扬州市的邗江实验学校与邗江美琪学校的形成,可以说就是这种历史和地域特殊性的代表。原先的邗江实验学校本来是民办初中(现已回归公办,确切地说,原先就不是纯民办,而是公办民助,学校教师都是公办编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该学区部分家长的择校需求。但邗江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点,又决定了不是所有阶层尤其是平民阶层子女都能进这所学校。这样,从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性和基础性出发,该区又办了一所纯公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在这两所学校形成为满足这一地区不同阶层子女就学的一种互补形式,因为形式上的回归公办仍无法将这两所初中的性质完全等同。(2)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贯”有时有名无实。首先,在考察与座谈的几所学校中,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就学校发展、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内部管理等方面,试图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角度作出九年一贯的整体规划与整体设想,充其量只是小学学段与初中学段一些活动的相互参与。调研中有学校就坦承,小学、初中的一贯性体现不到位,没有真正坐下来考虑相辅相成的问题。其次,九年一贯制的小升初事实上也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某实验学校在小学学段保持8个平行班的规模,但到初中则变成5个平行班了。主要原因是周边还有两所名校,该实验学校夹在其中,要保住原有生源相当不易。(3)教育行政的有利管理说也未得到充分佐证。首先,学生的在校时间不同、上课时间不同,对学校管理不利。就此一项,不同学校的不同做法是:或者让小学生课间多休息5分钟;或者让初中部也同样上40分钟课,多出的20分钟再变成一个小自习。其次,初中、小学教师工作、学习差异较大,但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样的,如对教师的上班和作息时间,学校就只能作统一要求,这对学校管理同样不利。 2.如何看待完全中学中的初中 (1)不少学校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初、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更为接近,故初、高中学生一起管理似乎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需要从诸多方面自觉作出符合教育规律的设计。但与此同时,这些学校也无奈地承认,迫于现行教育体制与评价机制,学校自觉作出符合教育规律的诸多设计显然很困难,而必须更多考虑如何从自己的初中部输送更多中考发挥稳定且能被各优质高中录取的优质高中生源。(2)不少学校认为,完全中学有高中部,可能也会由此带动初中部的视野更为开阔些。譬如,高中部最大的教育资源是杰出校友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物质到精神均无法小觑。作为完全中学中的初中部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考察中我们看到,即便是一所完全中学原先的初中部,也会把主要是高中阶段的杰出校友作为本校的重要资源加以展示。当然,这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完全中学,学校的主要精力会更多放在高中部,初中部则会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造成事实上的发展缓慢。 3.如何看待独立设置的初中 (1)单独办初中能让初中校具有更多自主性,也更能实现学校自身的发展,这在下文将有详述。需要指出的是,从初中校的现状看,作为独立设置的初中校,在设计学校发展理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能够自觉意识到初中阶段学生有着与小学、高中学生不一样的发展特点,并据此整体规划初中阶段的学校发展,以让学生们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能受益终身的,委实不多见,而学校在提高中考升学率、为优质高中输送更多的“进入”指标上可能考虑更多。这本也无可厚非,但从长远看,初中生面临的是第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这一选择不仅是职高与普高的选择,导致的也远不只是学校之间的性质差异,而是与人的一生发展步步相关的连带差异,包括高校选择以及其他选择的机会,与之相关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可能获取的身份、地位、荣誉等等,初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神医,但起码在现行制度框架内,是否有意识地考虑如何为初中生的未来与终身负责,对一所独立设置的初中校的整体和长远发展来说是大不一样的。(2)这就涉及调研中不少学校提及的不同学校都有各自使命的问题。到底怎样看待这些所谓各自使命,同样直接关系到作为独立设置的初中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尽管在调研中校长们使用了“各自使命”这样的字眼,但究其实,他们所说的各自使命更多是不同学段的培养任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各个不同学段的升学任务或压力。各自使命的不同似乎与各学段时间的长短有关。小学学段长有利于长远规划,初中、高中都是三年但又有不同,初中是进门有择校出门有选拔,高中是进门出门都有选拔。座谈中一位校长说的话令人深思,“现在都是办学校而不是办教育”,其中意涵着作为学校的当下使命与作为教育的长远使命之间的巨大差异。 二、初中教育:怎样的行走? 与以往“初一抓衔接、初二抓分化、初三抓升学”的行走路径不同,也与“硬件不足抓软件”的行走方式有异,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强烈感受到,无论哪种行走,学校、校长、教师都在以一种“持衡”的姿态进行着各自的探索,不仅是初中三年时间上的平衡把持,也不仅是教学与升学的平衡把持,而是一种更大时空的整合,是一种素质与应试的整合。 (一)可操作、具体化:学校文化、课程课堂、素质教育可以这样做 1.学校文化建设 无锡市河埒中学认为,好的学校不是管出来的,而是靠氛围、靠气场、靠文化熏陶渗透的。制度要“从墙上走下来”,他们把这个“走下来的制度”化育在学校的“梁溪书苑”中,使其不仅成为教师研讨休闲之处,更是学生阅读、思想之地。无锡市蠡园中学试图将其提出的“孩子气、诗书气、浩然之气”的理念细化在接地气又可操作的各级指标之中,以让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实实在在地说出对某学科我能做到什么样。常州市勤业中学的学校精神是“勤业精神”,他们认为学校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文化,二是课程。并且,这两件总体之事要通过每一件具体的事(如大课间活动、酬勤园课程、大声讲话、展评学习法等)来实现,达成“让我们的孩子喜欢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教师喜欢我们的学校”的教育目标。江阴市云亭中学更是依托“云亭”二字,把云亭文化、山水文化渗透到其全部的物质文化、价值文化、师生文化中。他们借鉴现代化的物联网思维,建设学校环境,将之建立在让学生能感知成长的人文理念之上,从具有穿越感的史地教室到感知生长田地,从心理辅导室到各种传感器,学生们在其中似乎时时能感知,时时能伸手可触各自的成长。 2.课程课堂设计 常州市勤业中学把校园一角的一块荒地开辟为“酬勤园”,师生不仅一起挖沟开渠,翻土施肥,种上瓜果蔬菜,而且一起研究土壤结构、植物特性,形成种、产、销一条龙,更以“酬勤园”课程打通多门其他课程。这种简洁方便又能人人参与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事情,源于学校的一系列教育念想:勤业的学生要长得比别人高、比别人壮,人人脸上写着笑意;让有特长的学生更优秀,让没有特长的学生变得有爱好;学校要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品质、习惯和能力。无锡市蠡园中学立足于“理想中的教育可操作”理念的课程设计,起源于问题又凝练于问题。如,一个体育学科课程理念的设计,最初是源于教师们与体育相关的61个问题,再进一步梳理成41个基本问题,最后形成学校“爽”体育的要义:阳光、开朗、快意、舒适;更形成“爽”体育的宗旨:康健其体魄,阳光其精神,舒畅其身心,率直其个性,豪放其性情。无锡市河埒中学的教师微课堂记录,是用“微思考生成微记录”“微行动促进微变化”的方式,作出的某种富有启发的细微尝试,在这种开放、自然的“微”过程中,教师们教育教学行为的渐变是润物无声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渐变也是润物无声的。 3.素质教育的新解 多年前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鸣,在今天似乎有些疲惫,或许愈演愈烈的择校、升学竞争早已盖过底气不足的素质教育的呐喊。但是,我们在这次调研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面对绕不开的中考,不少学校开始从素质与应试相互对立或“两张皮”的怪圈中走出来,并试图获得他们自己的新解与各不相同的关系设计。如,简单地教与有意识地教的新解与设计;从应试80分走向全能80分的新解与设计;从背水一战、提高成绩的学习法到明确目标、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法的新解与设计;从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到我来琢磨、我来想想的新解与设计。这其中的差异显而易见,其教育实效也大不相同。在现今教育体制下,对一所学校而言,要想撇开升学完全不谈无异于揪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校长们说不是不要升学,关键是要看怎样学与怎样升,其中学问很值得探究。 (二)平衡把持、各得其所:校长、教师们在这样做 博弈论中有一个概念叫作“零和”,意思是双方博弈,若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之所以称为“零和”,是因为将胜负双方的“得”与“失”相加,其和为零。在零和博弈中,双方是没有合作机会的,因此,零和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博弈理念的更新,人们早就开始从零和博弈走向双赢博弈乃至多赢博弈,在多年来人们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互融、双赢多赢关系转变的探索中,能明显感受到这一点。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既积极探索在不同的学校背景与现状下如何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与此同时倒也并不忌讳谈论中考、谈论成绩,他们谋求的是一种在各方利益间的平衡把持,并期望在这种平衡把持中能各得其所。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以往研究中较少发现并关注的问题,即不同的学校背景与现状决定校长们不同的师资建设理念,而校长们不同的师资建设理念又决定着不同教师群体的形成方式与发展方式。无锡市河埒中学校长坚持认为,可以用自己的“多做”增加与教师的沟通和信任,在中考指标压力与“一所单位人永远是最宝贵的因素”之间,形成一个充满阳光的教师群体。与之相应的主要发展方式是微课堂记录,不能神化校长、教师的功能,每个学段的教师承担好那一学段的教育责任即可,哪怕是细小的与微变的。无锡市蠡园中学校长组织富余的师资力量,进行课程与评价的整体设计,在“简单地教知识”与“有意识地教知识”之间,形成一个“存量很大”的教师群体。与之相应的主要发展方式是,琢磨怎样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进行一系列改革的原创设计。常州市勤业中学校长从不把学校设备、生源、师资三差挂在嘴上,在普通学校与夸出来的教师之间,形成“像一本厚厚的书值得回味”的教师群体。与之相应的主要发展方式是,没有教研规定但时时处处都有教研存在,都需要思考如何在学校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邗江美琪学校校长在学校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实施“用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策略,形成一个有压力又有规范的教师群体发展氛围。与之相应的主要发展方式是:特别注重系列主题培训、特别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注重文化引领。如此,微成长与好成绩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同硬软件环境与个体主观能动之间悄然发生着变化。 三、初中教育:怎样的反思? 初中教育的生存与行走引发的反思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教育政策与评价层面,二是学校整体设计与发展路径层面,三是学生成长层面,且这三个层面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固然,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为自身的受制、无奈进行辩说,也可以为自己的多方努力、种种探索进行证明,但究其实,反思的最终要义还是要落实在如何使即将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的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问题上。就此,教育政策与评价也好,学校整体设计与发展路径也好,都需要正视学生这个“沉默的大多数”,这样,我们的种种抱怨、无奈、探索可能会更积极也更有实效些。 (一)政策与评价:效用当前,生态链接,或者其他?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任何学校的发展都与相应的教育政策和相关的教育评价密不可分,而政策与评价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当下与未来、短期与长期。如此,需要对政策与评价进行是效用当前还是强调生态链接或者是更深远意义上的思考。不可否认,在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的基本初衷,大都是希望通过解决现行问题,给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带来契机。这一点常常被更多看重且常常以为必定会如此,却有意无意忽略或对可能同时隐匿的发展困境保持缄默。以重点高中指标分配为例。重点高中指标分配的利与弊其实与初中的学校性质、指标下发时间、学校对指标的定位等因素密切相关,重要的是要在具体情境中具体分析。首先是指标分配与初中学校性质的利与弊。在一个区域内,将重点高中指标分配给每所初中,客观上对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初中是福音,在就读机会上对教学质量相对滞后的农村学生有所弥补,也在理论意义上对初中阶段的择校现象有所遏制。但中考后若薄弱学校获得指标的学生达不到规定录取分数线下15分的,其所下达的指标就有一部分会“烂掉”。而这部分“烂掉”的指标据说不会调剂给中考成绩好的初中,究竟如何处置不得而知。而本身较为优质的初中事实上达到优质高中分数线的学生数目远远超过实际分配的指标数,也就是说所分配的指标是不需要用到的。如此,优质高中分配指标在较为优质与较为薄弱的初中两端造成了实际的浪费。其次是指标分配时间的利与弊。前几年重点高中指标分配时间是在中考前,客观上降低了学校的整体竞争压力,但从2013年开始,有的地区将重点高中指标分配时间改为中考成绩出来之后。对此有学校说,高中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成绩出来后分指标,就会看哪个初中成绩普遍高些,据此调整分配的指标,目的是招到更多好学生。再次是指标分配与学校声誉的利与弊。有学校认为,“20%的指标生对我校没有太大意义,我要的是80%以上的全科合格率,即达到全市的中等水平,即便有20%不合格的,经过校内补考最后也会合格”。这类学校有可能在本地区属于整体水平中等的学校。而有的学校则认为,哪个学校投放的指标多。这个学校事实上的被择校数也就会相应多些,学校的声誉也会相应更好些。这类学校有可能在本地区属于整体水平上等的学校。反对的声音更多来自薄弱学校,因为客观上加剧的全校整体竞争压力,对薄弱学校显然不利。更要紧的是,学校所获升学指标的多少,能升入重点高中学生的多少,都直接承载着当地管辖区域的重负,并直接体现在对学校物质的与精神的奖励之中。可见,教育政策与教育评价制定前的可行性论证、执行中适时跟进、反馈后即时修正,绝非可有可无,而是一项太难真正落实的历程。但唯有坚持不舍与合理进行,方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链接。 在这个意义上,侗族乡民在对一块田地进行稻、鱼、鸭的生态式复合经营的做法,为一项政策如何实行生态性链接提供了富有启迪的范本。其具体做法是,每一丘稻田收割完以后,要在稻田的中央有意识地保留三穗稻谷不收割,让它高高地耸立在田中央,形成一种信息标示,宣告这块稻田稻谷已经收割完毕。于是,放鸭的人、放牛的人、采集水生野菜和捕捞水生动物的乡民都可以自由进入这丘稻田,从事自己的生产活动。这三穗稻谷提供的信息实质是宣告第一农事活动结束,并开启第二和第三农事活动的序幕。像这样的时间节律草标有多种,有禁止牲畜通行的,有禁止采集水生动物的,还有禁止穿行稻田的等。正是凭借这样的草标,一片在外人看来普通的稻田,在这儿却可以做到在一个周期内同时容纳十几种不同的生产项目,每一种生产项目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4]这表明,不论对一块地还是对一项政策而言,通过生态性链接达成生态发展,尽可能让多方受益不是不可能,而是如何精心设计、多方考量、不断修正与完善的问题,可惜我们的现行教育政策缺失了其中的不少环节。 (二)学校设计:主要执行,主动思想,或者其他? 教育政策与教育评价的单一与诸多制约,使整个初中教育的自主发展空间显得相对局促,目前虽然不少初中校都在因时因地作出各自的探索,但总体而言,更多的初中校还停留在执行与落实上级教育政策的层面。学校的主动思想与主体设计可能还较迟缓。这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外部制约与学校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在教育的逼仄中把持一个平衡的度的问题。不少校长表示,现在初中教育发展中很多问题都是矛盾的,就是希望在矛盾中求得一个较好的发展。具体说,就是不能不要成绩和升学,没有这一条,家长、社会不认可,学校没法生存;但也不能不要学校的改革与教师的发展,没有这一条,学校的生存就少了根本与动力,同样无法生存。其实,现在学校发展的纠结大致就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平衡的“度”的把握是一门思想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绝非一蹴而就。二是外部制约下学校如何主动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主动思考学校的整体设计和发展路径,在教育的逼仄中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笔者曾描述过一所学校发展的三个步骤。首先,要有“能走出去”的契机,也就是具有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中轴,这个中轴在当下更多是成绩和升学率;其次,学校在具备“发声”基础与空间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发声,这个“如何发声”的机遇就是学校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再次,学校生存路径的整体规划需要多方力量的集体性谋划。⑤创造“能走出去”的契机——把握“如何发声”的机遇——寻求多方力量的整体谋划,这在现今初中学校发展的种种艰难中,不能不说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三)学生成长:主动,被主动,或者其他? 调研中一位校长的话很值得深思:教师应当是一本厚厚的书,学生应当是一本越来越厚的书。问题的关键是,这本越来越厚的书究竟应当怎样去累积?这本富有灵性的鲜活的书究竟靠什么去累积与成就?虽然如上所说,不同的初中校都在进行因校制宜的改革与探索,但究其实,无论校长理念还是教师行为,其动力来源更多还是教育竞争现实、以往经验判断、家庭社会压力等。至于各自所设计的改革是真正适恰初中生的健康成长、能获得初中生的欢迎与支持的,或者说,在学校进行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中,能主动倾听学生声音,主动转向对不同学生的关注的,并不多见。如,某中学“概念车”的课程设计方案,在被问及是否考虑让学生参与时,回答是暂时还没有这个参与的可能与资源,但会让教师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有所了解。又如,某学校对阳台种植计划设想的陈述,都是“我们准备怎样”,而不是“我们准备与学生商量后怎样”的介绍。这些听起来很自然的回答,我们却能从中窥视出学生在整个学校的实际位置,也能感觉到校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潜隐在教育深处的某些东西。警醒并关注这些教育过程中的不经意,是初中教育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初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口。 注释: ①课题组于2013年6月25日-26日,在江苏省无锡、常州、扬州二三地的4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分别与上述地区9所相关学校的校长、教师座谈。参加本次调研的课题组成员有彭钢、成尚荣、马维娜、许建国、乔晖、杨孝如。 ②具体可参见许建国.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路径与问题——京津初中教育发展调研引发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4,(9). ③具体可参见:杨孝如.初中教育的属性矛盾及其解析——基于属种关系分析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 ④第九批特级教师314人,其中小学86人,占总数27.39%;初中29人,占总数9.24%;高中164人,占总数52.23%。第十批特级教师382人,其中小学113人,占总数29.58%;初中62人,占总数16.23%;高中182人,占总数47.64%。第十一批特级教师312人,其中小学84人,占总数26.92%;初中62人,占总数19.87%;高中147人,占总数47.12%。第十二批特级教师328人,其中小学91人,占总数27.74%;初中70人,占总数21.34%;高中130人,占总数39.63%。 ⑤此问题请详见:马维娜.集体性知识——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学解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初中教育:生存、行走与反思--基于苏南、苏中部分初中学校的调查_中考论文
初中教育:生存、行走与反思--基于苏南、苏中部分初中学校的调查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