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在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_生态文明论文

论生态文明在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_生态文明论文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地位论文,生态论文,作用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6)05-0025-06

在一些论者看来,生态文明是一种依赖性或依附性的文明形式,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实,这种看法是难以成立的。这里涉及到的是人类文明形式的划分问题,而文明形式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结构的划分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在一般的意义上,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总之,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发展,我们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划分人类文明形式的客观的内在的依据。

社会结构的划分和社会文明的形式是对应的。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方式。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各个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和整体之间的基本的结合方式和方法。“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 (P32)显然,社会有机体就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所构成的整体。其实,社会结构的形式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领域。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基本的领域展开的,由此构成了社会文明的基本形式。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经济结构领域、政治结构领域和文化结构领域的积淀和表现就分别构成了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其实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自己的文明创造物之间的某种确定性关系和组织方式,而社会的文明就是社会结构中所积淀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

划分社会结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然,在按照社会基本矛盾所划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明中是没有生态文明的位置的,但是,我们不能由此推论出生态文明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的。这在于,不论将社会结构划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还是将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而“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2] (P74)这样,就需要我们深入到社会结构的深处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具体性和系统性。在掌握社会结构时,我们必须注意一种因素是否能够成为社会结构的层次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看这种要素是否是普遍存在并相对稳定的,是否有一定的保持自身存在的调节能力;二是要看这种要素是否把自身和其他要素组成一个关系整体,而这种关系整体是否成为了整个社会系统的“参数”。这也是唯物史观提出的对社会有机体进行结构分析的基本的要求。

可见,一旦我们按照上述要求深入到社会系统的深层结构中就可以发现,生态结构事实上是社会结构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层次,同时是其他社会结构层次的“物质外壳”。

人类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社会的生态结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可能的,并且成为了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结构。

从自然系统对社会结构发生的制约性影响来看,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在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品位、生态环境的优劣都对最初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之带上了强烈的地域特征,从而也形成了社会结构上的差异。可见,“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3] (P407)而文明的结构和单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当然,社会关系在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大的制约性作用。正是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形成的必要张力中,才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结构。“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同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体,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4] (P927)这样,通过社会的经济结构,自然系统就进入了社会系统中,成为了原初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体,并对社会结构的各个具体的层次产生了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从而成为了其他社会结构的“物质外壳”。这里,作为其他社会结构得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外壳的这种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的生态结构。

从物质生产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在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时候,尤其是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关系的时候,首先必须把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要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的物质生产之所以具有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是由一系列的条件和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方式和方法。由物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结构事实上也包括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总和。正像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是自然的个人、是自然存在一样,他的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表现为自然、表现为人的无机体。这种条件不是人的劳动产物,而是预先就存在的;作为人身外的自然存在,自然不仅是人的前提,而且也是生产的前提。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人自身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因此,“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观念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方式也由这两者决定”。[5] (P346)可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经济结构对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一种线性的作用,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中介的网络状的辩证决定的关系。其中,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就是这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有重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生态结构)是内在于社会结构的,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种独立的层次结构。

从人的需要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实践性来看,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除物质、社会(政治)和精神文化需要以外,人还有一种需要——生态需要。在一般的意义上,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自然对象。“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6] (P324)在具体的意义上,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特殊需要。为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不仅必须满足人类的物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且必须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人对充足而清洁的资源和能源的需要、对宽广而清洁的环境的需要,是一种不同于物质需要的需要——生态需要。现在,国际社会对生态需要(需求)的一般定义是:“人类对环境的一切需要的总和,即从环境里开采资源的需要和废物返回环境的需要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即物质生活水平乘以人口之积,似乎是计量生态需求的最便利的尺度”。[7] (P2、3)与此相适应,生态生活(建立在物质变换基础上的人和自然的广泛交往)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内容,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越来越具有重大的作用。这样,围绕着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和保障人的生态生活,就形成了人类的一种专门的活动——生态活动。生态活动是人类为了保证自己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正常进行而展开的调节和控制自身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活动,主要包括控制人口数量和优化人口素质、节约资源和能源、变革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等活动以及为这些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其他社会性的活动和结构性的安排。这样,人的生态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就成为了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独立的层次结构——生态结构。

可见,生态结构是在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特定的层次结构,是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的层次。在这种结构中,自然系统成为了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为社会系统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料、能源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环境容量,从而使作为社会结构的决定性结构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可能(劳动是人或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方式),并且对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而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实践的积极的进步的成就在社会的生态结构中的积淀和表现。这里,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形成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社会系统的主导性结构,由劳动实现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构成的社会的生态结构是社会系统的基础性结构。显然,后者是前者产生的前提和发挥作用的平台(物质外壳),前者是后者的完成和深化(社会内容)。只有将这两种结构整合起来的社会结构,才是完整的社会结构。当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社会有机体还可能包括其他方面的结构。

在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总是要通过其他文明来表现自身的原则和要求的,但是,其他文明不能代替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是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价值的。

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影响和制约。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发生的生态前提。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控制。2.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演化的生态基础。只有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创造出更为充裕的物质财富,物质文明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而“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因此,在这些不同的部门中就发生了相反的运动,有的进步了,有的倒退了。例如,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产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4] (P289)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一定必然降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作用。3.生态文明推动着物质文明发展的生态方向。为了保证物质生产力的正常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要自动地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将生态化(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大规模生产中的废料比小工业分散的废料更容易变成新产业的材料,结果生产费用也会减少,这样就促进了循环经济的产生。总之,生态文明是作为物质文明的物质外壳而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生、演化和发展。

生态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影响和制约。1.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发生的生态前提。政治文明的发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生态文明影响的。例如,国家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单元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的地域性的特征。当然,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议题。国土不仅是物质的元素,而且是政治的表象。这样,“人们在互动作用中的行为受到本国国土的地理条件和本国居民人口结构的影响,这些要素构成互动作用体系的躯壳”。[8] (P42)同时,在国际上,围绕着对资源和能源尤其是稀缺性的战略性的资源和能源而展开的争夺,是国际纠纷的深层原因。在民族国家中,围绕着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财富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而展开的争夺,是阶级斗争要争取的基本内容。3.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结构的生态基础。一定的政治文明的结构总是与一定的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相对应的。例如,资本的祖国在温带而不在热带。而东方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也是受到自己特定的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的。当然,我们不能由此得出东方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是建立在治水的基础上的结论。4.生态文明推动着政治文明发展的生态方向。对人和自然矛盾状况的解决总是丰富着政治文明的内容,推动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今天,环境议题向传统政治结构提出了挑战。例如,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绿党所讲的‘生产主义’和红色阵营所讲的‘资本主义’恰好具有同样的地位: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存在而必须推翻的秩序。在任何情况下,这是一个带来社会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双重紧张而需打破的秩序。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就可以解释以下问题:今天政治生态学运动的出现就像在过去特殊时刻劳工运动的出现一样,都具有自己的历史必然性”。[9] 这样,在生态文明提供的物质外壳中,政治文明就开始了自己的发生、演变和进化的历史。

生态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影响和制约。1.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发生的生态前提。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出现的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为精神文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外壳。正是在这个物质外壳中,人才能开始精神生产,并在认知的和价值的等方式上“生产”出自然来,这样,精神文明才开始了自己的步履。2.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反映和表达的重要内容。从其表现和反映的对象来看,在集中反映和体现人类实践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反映和表达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例如,“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6] (P308)在这个意义上,自然是人的“有机的”身体。3.生态文明影响着精神生产的分工和精神文明的形式。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而形成的生态文明及其整体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成为精神文明形式分工化的物质外壳,而且成为各种精神文明形式表达和反映的对象。4.生态文明推动着精神文明发展的生态方向。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凸显出了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等生态化的精神文明形式的重要性。这些生态化的精神文明形式是在生态文明提供的物质外壳中展开的,既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合作和综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事实上构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外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改造和保护自然能力的增强,这一物质外壳在日益拓展着其厚度、深度和广度。这样,就促使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的层次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以适应这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这一物质外壳已经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文明形式。因此,从社会的结构层次上来看,人类文明就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文明系统。

生态文明本身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从而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着整合。

生态文明的价值形态(生态价值)。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作为一个感性存在物,人有一系列维持生命的需要;同时,人又能够意识到这些需要在自身内并不能得到自动满足;需要的这种不能自发满足性在其意识中的自觉反映就激起了人类行为的外在化。这种外在化的行为就是对象化的活动。而人之外的对象物只能是自然。同时,需要的这种不能自发满足性在其意识中的自觉反映就形成了一种匮乏感,成为了一种自觉意识,于是,人就开始把自己的需要转化为目的。目的就是支配自然的力量。效果是作为一个因素被包含在目的中的。这样,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也具有了精神需要。可见,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是存在着一种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目的和目的的实现的关系的,即价值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形成了自己的真(认知生态规律)、善(遵循生态道德)和美(欣赏自然美)等方面的价值形态。

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生态活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自然并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人决心以行动来改变自然界。人的实践是按照两个尺度进行的:一个是人自身的尺度,表现为需要和目的;一个是自然的尺度,表现为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实践才可能成功。今天,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力不仅日益进入人的生活,成为解放人的手段和工具;而且日益进入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向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方向发展,从而扩展了人类文明的物质外壳。可见,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改造和被改造、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清洁生产或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产业正在促进产业结构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

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态(生态意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也是人类认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从其构成来看,认识是由以下三项构成的:自然、人的认识(人脑)、自然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的要素就构成了认识系统。从其过程来看,认识是思维有条件地把握着永恒运动着的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的过程,是思维对自然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从其后果来看,“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10] (P384)同时,通过生产方式,自然作为一个构成因素也进入到了社会意识中。社会意识的调整过程也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可见,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映和被反映、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理论关系。今天,生态科学的发展、生态意识(思维)的高涨、社会意识生态化的出现(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哲学以及生态神学、佛教生态学等)正在建构着生态文明自己的理论形态。

生态文明的政治形态(生态政治)。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关系。这样,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就成为了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生态结构为政治结构提供物质外壳,要求政治结构适应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结构为生态结构提供保障和支持,促进着生态结构的优化。这样,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性就为生态文明形成自己的政治形态提供了可能。今天,“红”与“绿”的关系引发了政治结构的深刻变迁,方兴未艾的生态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建构生态文明自己的政治形态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和职能的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的发展,作为政治学新兴学科的生态政治学,都在推进着生态文明的政治形态的发展。

可见,通过自己固有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生态文明也形成了自身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中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文明形式。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我们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

标签:;  ;  ;  ;  ;  ;  ;  ;  ;  

论生态文明在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