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现对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40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下加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最终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差错意外事件发生数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5%,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中能有效的降低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高,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精神科;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对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事件[1]。而良好的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努力做到的事情。在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当中对于患者自身的自理能力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得相应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就要更高一些,所以对于安全护理也就要更加重视一些。所以实际上在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中对于良好的保证患者而护理安全相较于其他科室难度要更大一些。而使用临床路径就是为了在减少相应医疗成本的同时良好的保证护理质量不会下降。对于本院收治的400例精神科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进行临床对比,有效的体现出了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性,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40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整体条件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符合CCMD-3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和家属发放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时进行相关填写,向患者及其家属阐述本次调查的实际意义,以知情自愿为前提开展本次调查。
1.2方法
在对照组仍使用常规的精神科护理方法,在观察组中加用了临床路径,其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由护理部、医务科、科护士长、各病房护士长、各级护理人员等组成,护理部、医务科主要负责组织统筹协调、人员调整、收集反馈信息、监督评价[2]。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组织人员制定临床路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图示、手册等,完成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3]。各科、病房护士长及护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使护理人员自觉、严格地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各项护理,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4]。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差错意外事件发生状况以及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总满意率为满意和较满意的例数和所占总例数的比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精神科患者使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数据研究资料采用的是SPSS15.0软件来进行的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差错意外事件发生状况如下表1所示,在观察组中的差错意外事件发生数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临床路径能将当前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化的运用
临床路径的运用能有效的增强对当前人员调配的护理安排。因为在对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中需要进行24小时关注,并且在夜间也要进行时常的检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自身的安全健康,那么在这样大工作量的需求之下,人手调配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甚至在不注意的情况之下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安全。
临床路径能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进行白、夜班倒班,严格的执行后能够良好的避免因临时调班引发的工作混乱。并且在白班的时候尽可能的将所能协调和处理的事情都做完,这样在晚班的时候才会可能的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也就不会因为夜间工作效率低而出现什么差错了。良好的将资源合理的调配运用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
3.2临床路径使得管理更加严密从而减少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
临床路径的执行后能帮助进行更加严密的管理。对于很多护理中的差错意外事件有患者自身的客观原因,但同时也有护理人员自身疏忽的主管原因在里面。因此要想有效的减少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首先就是要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重视程度,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建设,这样才能在护理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表现。
而严密的管理毫无疑问将会加强护理人员的执行力,并且能够更好的引起护理人员自身的重视。自主的对当前护理工作有所重视就自然能够更好的提供一个全面而完善的护理,从而减少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所以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严密规范的管理完全能更好的帮助护理人员将其本职工作做得更到位。
3.3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体现
对于本院收治的400例精神科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在使用了临床路径的观察组其差错意外事件发生数量要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使用了临床路径之后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减少了,所以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自然也就提升了。
3.4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推广的实际意义
临床路径本身就是对护理工作的更加严密而合理化的实施,在实现对当前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时更加科学而规范的将相应的护理工作执行到位,这也是该方法在当前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护理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而以上临床资料中所显示的临床路径的加入使得差错意外事件减少,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安全健康,也达到了护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所以推行临床路径就是在帮助护理人员们掌握一个科学的工作调配和实施方法,以严格的执行来更好的推行制度的效用,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以及对当前工作的重要性。唯此才能更好的将当前护理工作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不受到威胁。
参考文献:
[1]唐春霞,陈海勤,徐美英,等.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01:39-41.
[2]苟娟,何丽艳,李翠松等.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品管圈活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152-153.
[3]竹婴,杨术兰,付雪梅等.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29-133.
[4]朱伟芳,付萍萍,钟文凯,等.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15:166-169.
论文作者:杨带兰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路径论文; 患者论文; 精神科论文; 差错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事件论文; 意外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