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色品质工程建设论文_丛者猛

高速公路绿色品质工程建设论文_丛者猛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通过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建设,构建海南省公路建设绿色设计体系、绿色施工体系、绿色评价体系,将万洋高速公路建设成安全、生态、融合、智慧型绿色旅游公路,成为海南省中部地区的金色经济线、多彩旅游线、绿色发展线。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色公路,工程建设

一、实施步骤

1、严格保护土地资源

1.1局部线形、线位优化,禁止超占,减少土地分割;

⑴熟悉设计图纸,分析设计意图,全线进行整体踏勘,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减少临时用地征用。对于地形变化较大区域,积极与设计沟通,采用增加护脚、挡土墙等措施,减少永久征地。

⑵收集保存耕植土,在清表过程中将表土视为资源进行收集和利用,用于公路建设中其他临时用地的复耕复垦、公路沿线的劣地改良以及公路沿线边坡植被恢复等生态恢复工程中,将会有效减缓因公路建设造成的沿线土地资源减少的不良影响,还可大大减少绿化工程中外购绿化用土的资金投入。

1.2零弃方、少借方,统筹土石方调配

本标段弃方量达到100多万方,为秉承绿色公里“零弃方、少借方”的建设理念,减少弃土场征用,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⑴通过优化合同段内土石方调配方案,消化大量弃土,做到尽量少借方。

⑵结合标段内现有地形,为当地村民填坑造地,增加耕植面积。

⑶与当地砖厂联系将大部分高液限黏土用于烧砖材料,减少弃方量,减少征地面积。

⑷将石方用于排水防护施工及台背回填施工,用土方进行路基填筑,减少弃方,减少外购石方,从而保护环境。

1.3临时与永久用地相结合

为了减少土地占用,充分体现绿色、节约的原则,在进行临时用地征用时充分考虑将临时工程建设用地与永久工程用地相结合的建设方案,主要体现在驻地建设、拌合站建设、预制场建设和施工便道建设。

1.4耕植土剥离利用

对与本标段的耕植土全部进行剥离,剥离后耕植土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与当地政府、村民合作,将耕植土用于造地植树。

⑵耕植土剥离存放,待用于边坡防护绿化。

⑶联系当地绿化单位,需要耕植土的为其提供使用。

2、环境保护

2.1生态环境保护

⑴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①施工现场所有的梁板预制场均采用自动喷淋养生,根据需求设置喷淋的速度,确保梁板养生的效果,喷淋养生用水经预制场排水沟排入沉淀池,沉淀后用水泵抽到高位水箱再进行循环利用。

②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均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③加强检查,避免跑、冒、滴漏和常流水现象。

⑵节能与能源利用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作面,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⑶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①做好施工便道和地方道路的衔接,能永临结合的尽量一次修建。

②项目部驻地均采用租赁的方式,租用当地闲置的空房进行生活办公,避免额外征地。

2.2声环境保护

施工期间,特别是对于靠近村镇的路段进行施工时应注意尽量降低施工噪音,禁止强噪声施工机械进行夜间施工作业,杜绝夜间施工噪声扰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劳动卫生标准控制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连续作业时间,并加强个人降噪防护措施。

2.3水环境保护

本项目沿线有二级水源保护区,对于水环境的保护尤其重要,本项目施工期间对沿线地表水体的影响主要包括跨河桥梁施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预制场及拌合站生产废水排放以及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对水体的影响等。

为了加强对沿线水环境的保护,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⑴在进行施工组织时将桥梁桩基础工程安排在枯水期进行施工;

⑵项目经理部及各分部均设置了污水收集沉淀池,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入池,经过过滤、沉淀、净化达标后方可排出;

⑶对于预制场及拌合站的生产废水,均通过排水沟进行收集,汇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后进行循环利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沉淀池定期进行人工清理。

养护用水、雨水收集利用

2.4空气环境保护

施工期的空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配置洒水车每天定时对主要施工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施工现场所有砼拌合楼的水泥罐的顶部均安装了除尘设备,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对空气环境产生污染。

3、高液限土的利用

高液限土具有含水率高、液限高、压实困难等特点,若采用弃土换填的方法,建设中将出现大量的弃方,需征用大量土地堆放弃土,同时还得修建环保工程,不仅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且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符合建设绿色公路的原则和理念。万洋高速公路沿线高液限土的“回收利用”既能保证公路建设需要,达到节约造价、减少运输能耗、降低碳排放、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破坏的目的。

利用高液限土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经物理措施处置的髙液限土可用于路床之下的路堤填料,但不得用于浸水路堤;

②经物理处治的红黏土填筑路堤高度不宜大于10m;

③其路堤基底应设置砂砾或碎石等排水隔离垫层,垫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5m,其顶面宜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反滤层。

④其使用还要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5》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10-2006》的要求。

高液限土试验段施工

4、推进智慧工地、花园工地建设,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

⑴项目拟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辅助系统(计量支付、合同管理、形象进度、视频会议等)和工程质量及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桥梁等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情况的有效控制及实验数据、高边坡安全监测数据的同步传输,完成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费用等各方面的有效管控。

⑵将信息化充分应用于整个施工过程,打造智慧工地。在隐蔽工程工序验收、农民工工资管理、施工人员管理等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减少技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⑶搭建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信息化平台,可实现设计可视化交底、施工方案(组织)优化、有效进行桥梁施工、施工线形监控以及施工受力监控;基于BIM技术,可利用智能施工机具或流程进行信息标准化的采集和控制,实现对人、料、机、成本、进度、安全、质量等的管理。

⑷花园式工地建设

预制场走设有安全讲台、包边仪容镜,用以要求职工衣着整齐、安全防护用品佩戴整齐规范等事项。橱窗里设有读报栏、宣传栏、奖惩栏,更好的为职工展示项目建设的动态信息。

5、边坡生态修复与民族文化结合

充分利用耕植土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将绿化植物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增加民族文化雕塑,绿色植物形成民族图腾,当地特产植物,政府宣传标语等,让防护边坡形成巨型展板,让通行不再单调。

6、径流收集处理及桥梁绿化

在桥梁、挡墙处设置径流积水沉淀池,排水管采用按设计施工,桥梁及挡墙采用爬山虎进行绿化。收集用水可以用作,周围道路洒水养护,节省资源。

二、经验总结

绿色公路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将绿色公路理念与公路建设体系相结合,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技术集成的方式,积极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对公路建设采取低碳节能技术,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整合和优化公路沿线资源,强化公路的绿色功能和服务品质,带动公路区位优势的提升,成为贯彻 “节约、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理念的形象载体。做到“以人为本”,建设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率、低公害、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多元化的公路建设体系,促进绿色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丛者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绿色品质工程建设论文_丛者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