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储运厂 甘肃省 730060)
摘要:国内没有叉车管理标准,我公司各单位叉车管理也各不相同,既不利于公司同种设备的管理,更不利于叉车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规范叉车“保养、检查、修理、考核”,实现叉车的系统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叉车 系统化 管理
叉车作为装卸作业的主要工具,在物流行业中普遍使用,由于叉车的保养及检查没有统一的规范或标准,叉车管理始终处于探索阶段。我公司共有叉车近500台,涵盖电叉、机叉、液化气叉车和防爆叉车等类型,主要生产厂家有五家之多,各单位叉车管理各不相同,既不利于公司同种设备的管理,更不利于叉车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规范叉车“保养、检查、使用、管理、考核”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厂在归纳总结10多年叉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汽车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依据“三级保养、三级检查、一次考核”的思路,创造性地制定了叉车系统化管理方法。
1、我厂叉车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1叉车管理现状
我厂共有叉车92台,其中电瓶叉车20台,柴油内燃叉车5台,液化石油气叉车67台,年装卸量达300万吨,由于叉车装卸任务量较大,叉车损耗居高不下,叉车始终处于被动维修状态,国家对叉车的“保养、检查、修理、考核”没有明确的规范或标准,叉车管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1.2叉车管理存在问题
我公司叉车数量近500台,作为特种设备,叉车管理标准缺失,既不利于叉车的统一管理,更不利于叉车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叉车的系统化管理
2.1叉车的“三级保养”
国家对汽车的三级保养有着明确的规定,叉车与汽车的区别在于叉车具备汽车运输设备特性的同时,均有一套油路系统,但能够实现起重功能,为此,参照汽车的三级保养内容,结合叉车特性,我厂制定了叉车的三级保养内容。
2.1.1日常保养
叉车日常保养为叉车工每天必做的设备保养科目,为此,对于叉车工“即能看得见、又能摸得到”的部位,均属于叉车日常保养范围,通过日常保养,不仅能提升叉车工“养车爱车”的良好习惯,同时清除了附着在叉车上的灰尘及杂物,消除了叉车故障诱因。
2.1.2一级保养
以检查清洁主要部件、更换易损件及到期元件等为主要内容,达到消除叉车安全隐患,恢复叉车主要部件性能,确保叉车安全系统可靠的目的。
2.1.3二级保养
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对叉车进行全面检查及维护保养,达到恢复叉车性能,确保叉车可靠稳定的目的。
我厂制定了每半年一次的叉车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内容,交由专业修理厂家实施,形成了叉车每季保养一次的专业保养体系,消除设备隐患,防止了设备故障扩大化,有效地降低了维修成本,基本实现了叉车的“以养代修”。
2.2叉车的“三级检查”
2.2.1“三检制”
借鉴汽车管理的“三检制”,我厂制定了叉车“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检查内容,操作者对叉车的检查是从源头上防止设备带病运行、防止故障扩大、消除事故的有效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车前 “三查一动”:
1、外观检查:灯光是否明亮、喇叭是否响亮、轮胎胎面及气压是否符合标准;车体有无变形和异物;车身漆面有无脱落;货叉及门架是否有裂纹和变形;轮毂连接螺栓及各处紧固螺栓是否齐全无松动。
2、内部检查:行走电机、起升电机有无异物;电路连接部分是否松动和锈蚀。
3、介质检查:液压油、制动液、电解液等是否达到标准液位。
4、动作试验:起升倾斜、前进后退、脚刹手刹。
行驶中 “三看一听”:
1、看各种仪表工作是否有效、可靠;
2、看全车灯光是否正常;
3、看油、电解液等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4、听电机、刹车、起升架等有无异常声音。
收车后 “三查一摸”:
1、检查和补充液压油、电解液、制动液等;
2、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充足;
3、检查全车润滑情况,按规定对润滑点进行检查和加润滑油(脂);
4、用手摸制动鼓是否发热或过烫。
2.1.2周检制
叉车工对叉车的检查仅局限于叉车的使用性能,而叉车的技术状况没有得到检查,为此,我厂制定了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周检制”,按计划每周对叉车进行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状况检查,并且专门制定了叉车周检表,确保叉车技术性能稳定可靠。
周检制的实施,实现了每月对92台叉车的技术性能检查及调试,有效地消除了叉车故障,确保了叉车的技术性能稳定可靠。
2.1.3月检制
通过叉车工、修理工的检查,叉车使用性能及技术性能得到了可靠保障,为了强化检查效果,督导检查真实可靠,我厂设备管理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叉车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2.3叉车的“一次考核”
“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叉车的“三级保养、三级检查”是否能落到实处,考核落实情况是叉车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手段。
对叉车的“三级保养、三级检查”执行情况及电能消耗情况每月进行考核评比,可以提升员工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叉车能手。
3、应用效果
我厂92台叉车原来每年平均单车运营成本1.5万元,现降至1万元,每年节省46万元,单车修理次数每年平均8次降到2次,修理内容从大件换修改为小故障维修,叉车工、修理工责任心明显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精力从叉车修理中完全解放出来,工作重心逐渐向“6S”管理及“ERP”运行等设备管理工作转移,叉车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和系统化转变。
4、结论
通过叉车的系统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叉车管理无规范、无标准的问题,杜绝了设备带病运行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叉车“安、稳、长、满、优”运行,实现了“以养代修”,使设备管理理念由管物逐步向管财转变。
论文作者:杨海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叉车论文; 我厂论文; 设备论文; 性能论文; 标准论文; 可靠论文; 稳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