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学:跨世纪文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_文学论文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学:跨世纪文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_文学论文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学——“跨世纪文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研讨会论文,跨世纪论文,中国文学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海南省文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跨世纪文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7年5 月31日至6月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炯,海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南省文体厅厅长杨志杰,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海南师范学院院长、教授蓝田玉,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作家韩少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副主编、研究员曾镇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教授陈剑晖等与会并发言。

曾镇南研究员致开幕辞。他说:“我们虽然都只是一些文化人,但是对于文学之外的许多世界和国家的大事,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现实情势和跨世纪远景,对于我国思想、文化、道德、审美风尚、社会心理等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应取的对策,却是很关心的。不仅如此,而且,由于文化感觉敏锐,在社会文化思潮的起伏激荡中往往首当其冲,容易兴奋激昂也容易困惑苦闷;我们思索、谈论起社会的变革、历史的演进、文化的消长、人心的趋赴和与这一切紧紧相关连的文学的命运来,常常分外强烈而深切地感觉到自己也参加到里头去,自己也烧在里头。所以,跨世纪文学发展的话题,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纯粹而冷僻的学术、文学话题,而是一个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类的理想息息相通的话题。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情势中生存、发展的。只有从社会的实际情形和社会思潮、文学思潮的实际问题出发,文学发展的话题,才能获得汩汩不断的新鲜活泼的思想资料。理论思维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前人积累的思维成果,但它的最深和最后的源泉仍然是时代、社会和生活。马克思说过,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的世纪。他非常欣赏并多次引用歌德关于‘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的格言。正是这个用诗的语言表述的朴素的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思想,鼓舞着我们从自己所看见、所感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自己研究有素的学科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创作实际出发,来对跨世纪文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交流各自研究和思考的成果。我们的这种交流将是既有理论深度,又焕发着感性的迷人的光辉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之树上新鲜的叶子,叶脉上滚动着的思想的露珠也会是晶莹透润的。”张炯教授在发言中说,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点成果、三个趋势和四个正确处理。一个目标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点成果是:一、建立了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学,使帝王将相占领舞台的贵族文学变为人民占领舞台的社会主义文学;二、文学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文言文转向白话文;文学向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的转化;我们有了儿童文学、成人文学;有高雅文学,也有大众的通俗文学。浪漫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我们也有了,人家一百年走过的路我们十来年走过了。这两大成果是我们向前走的起点。三个值得参考的趋势是:(1)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多元化。我们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圈的主体,东方文化辉煌过。另外,我们还代表社会主义文化。(2)文化产业的高技术化。 由于电脑的发展,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对文学提出挑战。(3 )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四个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是:(1)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多样化可以竞赛,可以淘汰。在多样化中要弘扬主旋律,使社会主义的作品占据主导地位。(2)文学与高科技的关系。高科技的发展, 影视文化的发展,使文学的地盘缩小了,但文学不会消亡,文学也要利用高科技。(3)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既要有宏观调控, 又要有市场调节。(4)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生产可以培养消费, 消费可以促进生产,生产与消费要协调。目前我国文学的生产规模已经很大了,长篇小说年产达700部。我们要实行精品战略。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于市场经济与文学

湖南教育学院教授彭漱芬说:1.20世纪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经济转轨必然引起文学的转轨,经济的繁荣,为文学打开了新的天地,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生活空间、思维空间、描写空间、鉴赏空间,为多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如近年出现的“先锋小说”、“新都市小说”、“新体验小说”等等。2.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将促进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发展,并使之相互兼容与契合,互动互进。“雅”文学在保持与发展自身的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含量的同时,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传播方式等方面会不断丰富创新;俗文学则在保持与发扬自身长处的同时,会逐步提高品位,随着社会财富的丰富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高品位的文艺的需求量会随之日益提高。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国文学也纳入到世界文学的大交汇之中。在多边文化、多元文学的辐射和传播中也必然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发展,从而与世界文学接轨,实现中西文学的沟通与互补,革新与创造。

上海市委宣传部于健玲说,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隔着铁幕的虚假关系,创作、生产和流通都不通过市场,由此出现的文学消长很难正确反映接受者的实际审美需求。接受者只能在给定的文学空间中被动接受创作者、生产者所给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而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改变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文学的视野和空间得以拓展,文学从社会各个方面获得经济的支撑而得以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于文学接受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和蒙昧性,不能真确体现文学审美价值。文学审美理想很难在自由竞争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下自然实现。文化产业兴起,在未来或许要以远大于意识形态的力量左右文学接受的取向。文学接受主体性的缺失,导致接受水平的整体性下降。文学接受的主体性与文学创作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依存的。创作者在激情投入接受者给定的审美空间的同时,文学作为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便极易成为操作性行为,从而使创作者在审美理想与审美现实中失去应有的自信和平衡。

关于视听文化与文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仵从巨说,电视文化对当代文学构成一种高强度的挤压,这一挤压表现在四个层面上:1.从符号形态看,它是图像对“文字”的挤压。由于图像诉诸视听的直观性,文学读者的队伍与注意力锐减。2.从创作与作品的角度看,它是“标准化”对“个人化”的挤压。文学创作是个人化并以作品个性化为特征与尺度的。电视文化由于依赖于复杂的技术手段、权力因素的进入、利润追求的驱动而使其创作成为集体生产,使其“作品”成为“标准化”产品,并支配了受众的思想、心理。3.从价值取向上看,它是“世俗化”对“精神化”的挤压。文学中的“商品化”倾向已为势甚猛,电视文化加剧了此一趋势且使之更加“世俗化”。文学以“精神化”为目标的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4.从读者或受众的角度看,它是“强迫性”对“自主性”的挤压。面对文学文本,读者有选择权、支配权、过滤权。而电视文化则具有集权主义色彩,它以对时空的巨大支配与占有剥夺了受众的“自主性”。面对以上挤压,当代文学作出了表现为三种状态的自觉不自觉的反应:其一,以笔为旗,顽强抵抗,甚至以“不触电(视)”的象征性姿态表示一种价值观与信念;其二,向“图象”与“世俗化”投诚,在名利的驱动下放弃价值进入“市场”;其三,既留恋“文字”又关注“图像”,既寻求“精神”又留恋“功利”,这一状态中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他们的处境是既可“上升”又会“下滑”的微妙状态。在电视文化的冲击下,文学与之抗争是力不能支的。但文学以自身的文字、个性、精神化的等特点而存在并具有意义,成为对理想、精神与生命的完美状态的一种感召。

福建泉州师副教授戴冠青说: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世纪,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结晶的文学,别无选择地面临着现代视听文化的严峻挑战。现代视听文化以其媒体手段的先进便捷而咄咄逼人地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领域,并且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毫不留情地动摇了文学在人类各种艺术文化门类中“超级大国”的地位。但是作为以书面语言为自己唯一表现手段的文学,在发展中仍然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独特地位和独特优势。

首先在表现人类情感方面,文字语言作为人类使用得最为久远、最为纯熟的一种符号样式,它所承载的人类精神、人格力量和思想个性情感至今还是图像语言、听觉语言、音乐语言、形体语言等所无法企及的。就是说,由于电视的普及,传统文学的一些表现方法可能被接管,但是对于人类精神领域中的诸如心境、感触、情怀、思绪等情感特征的表现,语言艺术仍然是最好的方式。其次是文学语言所特有的韵味和张力,也使文学以其独特的优势面对视听文化的挑战。因为每一个成熟的作家在使用文学语言的过程中,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个性和审美情趣,使语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张力,来巧妙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独特思考。这些韵味是无法用视听艺术来体现的,因为视听艺术无法让人品味到不同作家的创作中特有的语法结构、词汇现象、修辞方法所构成的特殊韵味。就是说,叙述本身、叙述层面以及形式层面上的这样一种魅力,也是视听文化特别是电视语言所无法提供的。第三是在调动和发掘人们的想象力方面,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更有着独特的优势。文学语言虽然不如影视语言直观明晰,并且常常呈现出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然而它却刺激了读者的想象力参与创作形象,或者去丰富、补充和完善形象,使人们在这一审美再创造中获得影视文化所无法提供的快乐。第四,文学语言所提供的意象,常常积淀着作者的社会人生感叹和生活滋味,是作者的心灵写照,这种深层的东西,也不是视听文化所能完全代替的。最后,在表达思想感性、人生识见方面,文学语言仍然是一种使用起来最方便也最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也是作为高投入的综合艺术的视听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关于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阎纯德说,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多元的,各种流派都有自己的自由天空,但现实主义文学将依然拥有最多的读者群落,依然是我们的文学主潮。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有别于30—40年代、50—6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21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将萌生更新的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淑媛说:高扬现实主义,是世纪末文学的当务之急,是浮躁的世纪末文学的自救之路。当然,现实主义的再度高扬,并不是一种历史的重复,它必然要包含新的时代的历史内容,现实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有良知有作为的作家应该高扬现实主义精神,深切关注人生,真正走进生活,不仅是普通人的“烦恼人生”,也要走到崇高与壮美的生活境界,不仅仅与平民百姓一道咀嚼身边小小的悲欢,更要站在一定的思想与哲学的高度,对生活有所提炼与超越。谈现实主义,不能不提典型化。近些年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理论已被人们抛在脑后,文学作品也没有塑造出真正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典型的缺席,是近期文学作品显不出大气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为典型化就是,或者多少有点假大空、公式化、概念化、附庸政治、矫情伪饰,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应该呼唤典型。创造出成功的典型形象,是世纪末文学的当务之急,非如此,所谓弘扬主旋律的大气之作的诞生,所谓文学精品的问世,只能是空想。

关于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伍方裴认为,现代化不是个人选择,而是社会选择。在此基础上,跨世纪文学才能以客观精神和主体个性更好地发挥其“审美现代性”。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应具有世界主义的视野和雅量。尤其是“走向世界文学”的追求和自信。只有当我们敢说,“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大胆汲取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优秀成果,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和发挥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学优势,把我们的创造贡献给社会,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他还认为,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后现代主义,正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值得借鉴的富于个性的美学形式。尤为重要的是,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宽容、多元、对话、实验性等建设性主题,对我们彻底摒弃文化与文学上的专制主义传统,以开放的心态和世界性的视野,铸造跨世纪文学的宽容品格和多元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海南师范学院宋剑华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并未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它的转型期特征十分明显。与西方现代文学体系相比,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上是处于近代文学的运作过程,它的滞后性是不容置疑的。首先,百年来中国文学在打破古典主义之后,并没有建立起自身新的理论体系与创作规范;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西方,但从所接受的影响来看,主要还是18、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更确切的说,是俄罗斯与苏联文学的影响。虽然我们也曾介绍过本世纪西方的现代主义主流文艺思潮,但影响甚微。只是到了本世纪末,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中西方文学这种共时而不同质的现象,即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民族文学发展的客观尺度,同时也揭示了我们落后于世界现代文学的事实。其次,20世纪中国文学的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并不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而成为一种自为的存在,而是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成为意识形态的附属品。文学创作与批评不是出自自身的需要,而是屈从时代与社会的选择。这种现象,无疑是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革命任务和启蒙主义文化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文学的社会功利使命,恰恰又是西方近代文学的标志之一。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近代性的概念,其根本意义是正确评价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合理位置,从而冷静地去思考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战略。这需要我们彻底打破保守僵化的思维模式,以普遍性的原则来看待中国文学的现代化问题,在坚持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民族文学的特殊性;而不是以所谓的特殊性原则,来掩盖自己封闭保守的文化心态,拒绝文学的普遍性原则。中国文学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的性质的确定,自然应在世界文学的宏观体系中,通过横向的交流与比较,才能实现。

关于文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太慧认为,跨世纪的文学走向将是多元化发展的,依然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的辩证关系。要在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多样化中弘扬主旋律。没有多样化,就没有文艺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不弘扬主旋律,就体现不出时代的脉膊及现实的精神。

阎纯德教授认为,21世纪,作为表现人类社会、历史、人性的文学,仍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能或缺的精神食粮。人类的进步不会消灭文学。人类的进步将使文学变作精神的太阳。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高雅的文学精品将拥有更多的读者;纪实文学和传记文学将挤掉更多人手中的低俗“文学”。中国文学彻底回归自己,但不会拒绝政治。中国社会生活的国际化,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提;执著而忠诚的中国作家,将以东方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格,走上新世纪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关于小说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李丽芳说,1.90年代小说——具象写作的回归。从80年代末期开始至90年代,我国文坛上前卫、先锋、实验小说那种象征、抽象、怪诞的,很具个人、私人性的小说写作方式悄悄发生了变化,回到现实、回到具象。作家们往往采用具象的手法来描写生活中人和事。传统小说的三个主要特征,人物、情节、环境在写作中完整而又齐备。具象写作带有很强的写实性,对作品的内涵和审美感染力的肯定都必须联系再现来看,具象写作描绘的物体、人物、或环境都可以辨认,容易与现实世界建立起对应关系。90年代以来小说具象写作的回归,并非回到传统现实主义,它是在新的文化语言环境下的一种新写实的写作方式,与现实主义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回到具象、回到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小说写作方式,但放弃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的创作。(2)回到传统,回到文体形式本身,放弃前卫、先锋、实验小说文体实验或完全个人化、情绪化对文体形式的扭曲和变形。(3)回到客观、平静的叙述方式,放弃语言游戏、把玩与实验。具象写作的回归,不是任何作家个人有意选择的结果,而是当下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感觉、体验、认知所选择的最佳表述方式以及文学创作的基本结构使然。2.新时期小说中“隐私”的解构。新时期文学,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西方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有的作家的媚俗心态,导致隐私解构。这种解构包括个人“小隐私”的解构以及民族“大隐私”的解构。个人小“隐私”的解构往往出现在女作家笔下,以自我暴露的手法写就,主要包括对私人隐私性经历的表现,对身体及身体隐秘部位的阐露,对心理、下意识、潜意识、欲望、冲动等隐秘性内心经验的展示。民族大隐私的解构表现在某些作家对民族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不光彩、不愿意宣扬的,或不想让外族知道的民族的秘密的丑史的刻意宣扬。隐私的解构一方面表现出作家追求个性、个人存在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公众空间凝合力、传统道德价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衰微。另外隐私的产生,隐私的极力保护到隐私的解构,也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黑龙江农垦师专副教授西慧玲说,进入90年代中期,短篇小说的作者们率先感应时代,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作家新的创作特点:1.视点下沉——改革风云人物与权贵阶层退场,小人物纷纷登台亮相,作家的视点指向平民。首先是对刚刚摆脱贫困的小市民的虚荣心的平面展示;其次是对普通知识分子拜金情绪的披露;第三是对乡民纯朴信念守恒的暗示。2.重心偏移——淡化能凸现人物性格的行为举止的描写,重点揭示变革带来的国人心态的错位。3.流派溶解——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在实践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现实主义写法悄然回流。

兰州师专副教授许文郁女士说,90年代的小说回归自我:1.叙事性增强了。城市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强调了叙事。2.精神性加强了。3.个体性(心灵性)加强了。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渐丰富,人们的价值选择日渐多元,多元被承认并被接受,小说不再受外界干扰而日渐回复心灵,写作真正成为个体性的行为。

江西吉安师专教授彭礼贤对“文革”前17年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进行了评论。他以《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日》、《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六部长篇小说为例,分析了“17年”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成就与不足,并从创作方法和文艺方针的角度作了一些反思,认为“17年”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有自觉不自觉的政治禁忌、政治图解和艺术封闭。

关于诗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诗歌评论家刘士杰对90年代中国新诗的态势进行了评论。他说,由于时代和现实的原因,90年代的中国新诗不可能像80年代的新诗那样具有轰动效应。90年代的新诗由于商品大潮和通俗文化的冲击,正在平静中进行着悄悄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诗人队伍的分化。在商品大潮和通俗文化的冲击下,诗人队伍发生了分化。有相当部分的诗人放弃了诗歌创作,下海经商;有的诗人虽还在文学领域却改了行,改写散文、杂文、小说和电视剧。舒婷虽没完全改行,却写了不少散文,叶延滨写起了杂文,韩东、杨争光、海男等诗人改行写小说,程蔚东、邹静之写起了电视剧。还有相当部分诗人移居海外,如北岛、杨炼、江河、舒婷等。据统计,移居海外的诗人有“半百之数”。当然,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诗人对诗痴情不改,坚守着诗的美丽的精神王国。老诗人坚持写作,如郑敏、牛汉、苏金伞、辛笛、李瑛等,青年诗人坚持写作的有翟永明、西川等。2.群体意识谈化,出现个人化写作。对80年代群体泛滥的逆反心理,导致了90年代诗歌写作的个人化取向。诗人们群体意识淡化,各按自己的美学追求创作,力图在诗中构筑属于个人的独特的话语世界。个人化写作也是对商品大潮、俗文化泛滥所带来的对诗人强大的精神压力和生存压力的反抗,是为了维护诗人的尊严、人格独立,所以要强化“个人”色彩。个人化写作强调从个体体验和经验出发,以冷静、客观、非抒情的笔触着力探寻现代人多元文化作用下的复杂心态。王家新在90年代加强了个人化写作的力度。他不趋附时尚,不附和鼓吹纯诗,却主张诗应回到现实的“中国的话语场”。在坚持个人化写作中最令人瞩目的诗人有伊沙、朱文等。伊沙以其极端个人化话语方式,独特的抒情个性在诗坛上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3.先锋意识的淡化,向传统和现实回归。80年代新生代诗人,其中有些人为先锋而先锋,结果造成唯新是尚、隔裂传统、疏离现实,脱离读者的弊端。进入90年代,青年诗人对此弊端进行反思是很自然的。对先锋意识的反思导致先锋意识的淡化。80年代新生代的某些诗人一味反传统,一是为了不受传统约束,主张绝对自由,二是对传统无知。对此,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主张加强教育,衔接久断的传统。香港诗人蓝海文于90年代提出“新古典主义诗观”,主张现代诗必须“归宗”、“归真”,这也应合了大陆青年诗人在经过80年代激烈的“反传统”之后,人心思归的心态。向传统回归的诗创作有叶舟的《大敦煌》、梁志宏的《华夏创世神歌》等。90年代回归现实的诗有新疆青年诗人沈苇,写出了反映克拉玛依“一二·八”大火灾的饱含生活呼唤的诗句。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参与。此类诗不仅有强烈的呼喊、抗争,而且还有对现实状态现象的冷静观照,以及对文化、价值、存在的严肃思考。除了反映现实外,回归现实还表现为加强诗中的叙事成分和叙事话语。如上述对现实状态现象的观照、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揭示,都是通过叙事话语完成的。还有韩东的《一道边门》、庞培的《上午的记事薄》、王小妮的《得了病以后》、海男的《今天》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捕捉生命本体的无限可能性,对现实生活层面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掘取。4.诗歌技巧进一步纯熟。总的说来,比之80年代,90年代诗歌的技巧进一步纯熟,诗人们力求在“语言言说”中进入本真的现实和生命。90年代新诗语言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口语化,使其更接近读者。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教授胡国强和萧礼荣对“文革”前17年诗歌的言、象、意共同进行了探讨。胡国强说:1.“文革”前17年诗歌的语言特征表现在:(1)语言向民歌回溯。 如闻捷的组诗《吐鲁番情歌》、李季的《报信姑娘》、《生活之歌》、《菊花石》等诗。(2)语言走向叙事化,如张志民的《新娘》、郭小川的叙事诗等。(3)语言的革命抒情色彩增浓。“文革”前17年的诗语乐观、浪漫、积极、充满亮色。如何其芳的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4)语言的散文化。有三种基本形态:一是艾青式的,如《维也纳》一诗;二是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的抒情散文语体,贺敬之、郭小川等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语言组织方式,创作了《放声歌唱》、《向困难进军》等诗歌,为当代诗歌语言增添了新的色彩。三是郭小川式的散文语言,如组诗《林区三唱》和《秋歌》、《团泊洼的秋天》等诗。2.“文革”前17年诗歌的意象结构特征。“文革”前17年的诗人,在组接诗歌的意象上,与他前后的诗人相比,有着两大方面的不同:(1)诗中的自然境象象征光明。如严阵的《飞吧,鸽群》,徐迟的《江南》,绿原的《雪》等。(2 )诗中的人情境象是当代夸父式的建设英雄。如郭小川笔下的将军、战士、伐木工人。李季笔下的石油工人,阮章竞笔下的塞外建设者等。3.“文革”前17年的诗歌意蕴特征。(1)肯定群体意志,张扬群体精神。如鲁藜的《冬之歌》,郭小川的《山中》等。(2)主调:追问生命价值。“文革”前17年的诗歌,唱的不是个人命运的休戚,诗人追求、渲染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为人民大众的事业奋斗终身。如李季的《黑眼睛》,胡昭的《军帽底下的眼睛》等。“文革”前17年的诗歌意蕴的这种高品格的追求,作为对崇高文化精神的一种张扬,是很有现实审美意义的。

关于电影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翁睦瑞说,展望21世纪,中国电影文学的发展将出现以下变化:1.进一步深入群众和走向世界,进一步被人们承认和重视。电影文学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它作为一种创作元素在影片中的存在,它的作用和地位主要表现在影片中的存在,它的作用和地位主要表现在影片之中。在我国,没有任何一种别的文学样式的群众影响和世界声誉比得上电影文学,因为电影对群众的影响有多大,电影文学对群众的影响就有多大;中国电影在新时期以来夺得仅次于体育项目之外的最多的世界大奖,这里面有电影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世纪中,电影文学越来越成熟和发展,随着电影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而被强化,被重视,并被充分承认,普遍地进入到所有的新的文学史论著之中,确立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应有的地位。2.题材更加多样化和现实化。在新世纪的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的创作中,现实题材与展望未来的题材将得到加强,创作将更趋多样化和现实性。人们的兴趣,不仅在于了解历史,而且在于了解现实与未来,这将是一个充满创造,充满幻想,人类在科学技术上将更发展的未来。因此,多样化、现实性的创作也必然进一步加强。三峡工程、香港回归、祖国的统一将成为现实题材中的宏伟的电影史诗,完全可以拍成艺术大片而张扬于国际影坛。3.电影文学的艺术形式与手法将更加电影化与多样化。新世纪,电影文学创作将进一步从戏剧影响中摆脱出来,更具电影特点,更趋电影化和多样化,以适应电影综合创作的需要。如果说在新时期开始后的近20年来,我国的电影文学创作在艺术形式与手法上,是以借鉴外国走过来的话,那么在未来的新世纪中,我国电影文学艺术将创造出一种更加电影化和多样化,既具有民族特点,又能被更多外国观众所观赏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来,完全摆脱单纯对外国电影的模仿了。这是一种成熟的大国电影文化所应具备的艺术品格。

关于城市文学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邹平说:90年代城市文学从大趋势来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即介入城市化时期和反思城市化时期。如果说,城市文学的最初成功是基于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住城市化进程中最早涌动、最为突出的商业化大潮,因而,他们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商战小说;那么,随着他们创作的小说越来越受到欢迎,又有许多作家开始介入城市化进程的文学创作。90年代的城市文学必将进行着跨世纪的探索和尝试,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改变之中,一切都充满着多样的形态和无限的可能,这正是城市文学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

关于文学批评

海南师范学院教授陈剑晖说,90年代的文学批评,看起来十分热闹,也有不少尖锐坦率的争呜,这于以往那种温文尔雅的批评是一种进步。但90年代的文学批评也有严重的缺失。一是一些批评家喜欢跑马占地,抢占批评的“话语霸权”,乃至“炒批评”。另方面却是批评的沉默或曰“缺席”,对优秀之作麻木不仁,对有不良倾向的作品或文学现象未能给予有力的批评。二是轻率为文,学风不正,“对话体”满天飞。三是有的争论流于意气之争,感情用事,这无助于学术的深化,亦无益于文学的繁荣。四是一些人热衷于当“明星学者”、“明星批评家”。凡此种种,都表明90年代是表面热闹的批评时代,而不是真正的批评时代。在即将跨进21世纪之际,我们的批评面临着选择。我们的批评往何处去?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批评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跨世纪的我国文学批评,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展:一是回归古典,即回到历史和美学相结合的批评道路上来。这是下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批评的主流。事实证明,别林斯基、勃兰兑斯式的历史—美学批评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是最锐利、最富激情、最有效的文学批评。相比之下,西方的“后现代”批评与作品总是隔着一层,它们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存在,却不是最有效的批评武器。当然,在强调历史—美学批评的同时,也应有语言学的批评,文化学的批评。二是建立批评的规范。任何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否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批评也应有自己的规则,这就是实事求是,辩证的唯物史观,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能先设一个假想敌,而后无限制地进行攻击。三是有对重大命题进行探求的执著和激情。如现实主义问题,文学的规律,文学的价值,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等等,都将是下世纪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世纪之交的批评家应重新确立批评视域,重新树立批评的信念和理想,找回失落了的80年代的那种批评激情,那种生命的投入。

关于作家作品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新霞女士说:现在相当一部分作家的作品存在着四方面的先天不足:一是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大气磅礴的时代氛围;二是对生活的观察缺乏深刻的穿透力与概括力;三是缺乏具有时代意义与高度审美价值的典型形象;四是缺乏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语言魅力。总之,文坛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泡沫式的繁荣,所缺少的正是具有大家性、经典性、丰富性、完美性的艺术精品。文学界应力戒浮躁心态,少一些急于求成的短视行为;力戒媚俗心理,不让商业行为成为文学的主宰;力戒吹捧浮夸的文学评论,多一些严肃的、科学的、一针见血的文学批评,使新世纪的文学大潮不断涌现精品、汰去泥沙,如迢迢春水,澎湃向前。

关于创作个性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宪年说,创作个性研究在80年代进入一个新阶段,其理论进展和业绩表现在:1.在观念意识上,突破左的思想束缚,强调主体,张扬个性。2.在本体结构上,对创作个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个体与社会,个性与共性等社会学与认识论的范围内,更多的论者着力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创作个性的内在结构及生理机制。3.在方法形态上,对创作个性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创作个性研究中,与进展和业绩共存的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于跨世纪的文学学术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金惠敏说:跨世纪的文学学术:1.将从政治型向学术型转化。2.从宏观向微观转化。3.文化是国际的,不能抱狭隘民族主义观点,要有国际主义的视野和胸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妔、《中州学刊》杂志社副社长袁凯声、海南师范学院副教授喻大翔、海南大学李宏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韩宇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锦贻、湛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徐肖楠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孟固等人,分别对女性文学、台港文学及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发表了很好的见解。

标签:;  ;  ;  ;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学:跨世纪文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