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时期;初中;语文;有效性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直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特别是阅读教学,其重视仍然只是纸上谈兵,并未走到实处。要想推动学生进步,推动语文教学工作进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语文有效教学。
一、开展合作探究,促进理解深化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模式,不要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要创设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们得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少一些讲解,多一些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机会,让学生感悟思考的魅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是引领学生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与其逐字逐句给学生们去讲解,不如将所学知识设计为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们去自由结组,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完成任务。例如,要求学生们前后结组阅读文章,探索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学生们带着探究的任务走进阅读,一边思考一边画出其中的典型事例。在组内成员们的共同搜集和整理下,找到了有关母亲的一些事例,如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由此可见母亲具有勤劳的优秀品质;作者回忆旧时光,发现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由此可见母亲具有宽厚的优秀品质;母亲在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去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由此可见母亲具有仁慈的优秀品质;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由此可见母亲具有坚强的优秀品质……作者选择的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是母亲“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有的学生还在完成探究任务之后,主动去标明事件的时间,发现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从容写出了母亲的“勤劳一生”,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从而为后期的本课语言特色以及写作方法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巧用设问,深入文本主旨
一节课的高效与否,与教师的提问质量有着直接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效的提问是具有引导性、针对性和启发性,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还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度发展,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及对文本主旨的一个把握。
例如,教学部编版八年级《背影》,教学之中为了引领同学们感受父爱的沉重感,我们基于具体的文本鼓励学生们去加以深入品味、揣摩。例如,我心暗笑他的“迂”。我提问学生们:“什么是‘迂’?这个父亲在儿子心中是什么样形象啊?儿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学生们结合着读课下注释,理解了“迂”的含义,然后在我的问题下走进了课文中去找这个父亲哪些言行不合时宜,显得很“迂腐”。例如言行的迂腐。如“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在不问题引领下,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被打开,无形之中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深入文章的情感核心。
三、研究课题,提高探究素养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学校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实施过程及它本身是对“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形象解释。在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在一篇课文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延伸,设计研究课题,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学生的探究素养,推动我们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特点,感受到了文字背后下作者抒发的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然而,古往今来,讴歌母爱的文章和诗歌数不胜数,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其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不妨要求学生们联系自己所学以及课外积累,去找一首讴歌母爱的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或冰心的《纸船》,体会一下不同文体的表达效果。通过如此的研究课题,引领学生们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之中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写作的文体,或者自己在课下去尝试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亲自体验其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占据着绝对的比重,阅读能力也会对学生的其他科目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教育者共同探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助力阅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贵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16-117.
[2]闫冬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19(12):23.
论文作者:袁慧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们论文; 母亲论文; 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有效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