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循证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 年3 月至2014 年7 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 例进行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3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率为92.50%,明显较对照组72.5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循证护理;并发症
因人口老龄化发展,致使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股骨头变形等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以上病变,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是首选方案,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术后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预后[1]。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是针对疾病情况,循证护理问题,寻找依据后制定方案,确保每一项护理措施都利于患者恢复。本组研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现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 年3 月至2014 年7 月收治的80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指征。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及观察组40 例。观察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8.8±7.5)岁;股骨颈骨折13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 例,强直性髋关节炎5 例;病程2d~6 年,平均病程(1.2±0.3)年;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7.5±7.2)岁;股骨颈骨折12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 例,强直性髋关节炎7 例;病程1d~8 年,平均病程(1.4±0.4)年;纳入标准:符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指征者;60~80 岁;家属与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肾、心、肝功能不全者;自身恶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2.1 成立循证小组循证小组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组成,先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了解循证护理的理论,以及实施步骤及方法。
1.2.2 提出问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为主要原因,常见并发症有压疮、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
1.2.3 循证支持经过护理研究,在文献库内大量检索文献资料,从中筛选出可行性、可信度最高的文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确定护理方案。
1.2.4 护理实施压疮:原因:压疮是垂直性压力、摩擦力、潮湿等原因引发的皮肤病变,吸烟、年龄等均与压疮发生呈正相关性。同时,患者营养状况及室温、湿度均可能影响压疮产生。
护理方案:保持室内温度为22~24℃,使用棉被遮盖,加强保暖,维持体温;定时进行肢体按摩,翻身,以免一个部位长期受压,可向健侧保持侧卧位,健侧股骨下方垫软枕,减少股骨大粗隆骨突及髂骨处受压,利于机体血液循环;皮肤较差者,可在皮肤表面涂抹赛肤润,轻拍皮肤受压部位,利于皮肤血液循环,提高弹性[2]。
肺部感染:原因:手术间或手术实施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制度;患者自身年龄较大,其抗感染能力也随之下降;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患者长期卧床,均会产生感染[3]。
护理方案:加强手术无菌管理制度,限制手术参观人数;术后指导患者深咳嗽,作口腔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吸痰,叩背、超声雾化吸入等,及时排除呼吸道阻塞物,预防坠积性肺炎[4]。
静脉血栓:原因: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滞缓,血液高凝等,均会引发静脉血栓[5]。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最高,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继发性危险因素为:肥胖、老龄、瘫痪、全身麻醉、术中使用止血带等。
护理方案:术后1h~22d 均为可能发生静脉血栓,而术后3d~10d 是静脉血栓高发时间段。手术后,密切对下肢颜色、温度及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是否有浅静脉怒张、肌肉深压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术后立即返回病房作下肢按摩,远端开始作肌肉按压,恢复知觉后,指导患者作等长收缩练习,利于血液回流;适当增加患者活动范围,可运用抗凝药物控制。
1.3 观察指标以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作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率为80 分以上,60~80 分为满意,60 分以下则为不满意;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压疮、肺部感染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经录入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经率(%)表示,X2 检验,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3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老年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并发症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价值。循证护理可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方案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术后恢复[6]。
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与其他文献一致。循证护理是先求证后,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护理的过程,可以提高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的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方案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
有学者研究认为[7],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对和谐护患关系具有显著意义。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可见,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与患者交流,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恢复状态,对降低护患纠纷有积极效果。
综合上述,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生活负担,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苏观,刘文芹,林欢欢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84(14):1289-1291.[2]丁远景,宁斌,郭舒亚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途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0,31(22):40-41.[3]廉军孝,王燕,宋国敏等.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国内外护理文献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74-76.[4]刘温温,范惠,李燕子等.前瞻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积极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75(10):52-54.[5]李玉,吴婷婷,王娇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38-239.[6]张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6):69-70.[7]李素英,吴秀洁.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53(12):1142-1143.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老年论文; 股骨颈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