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唯物主义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几个问题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6)11—0020—08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实践唯物主义的兴起引发了围绕作为一个体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争论。这一争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重大问题,至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进入新世纪,随着生活实践的发展,这一争论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真理越辩越明,认识总是在讨论中发展的。本文拟追本溯源,比较深入具体地对该体系的形成作一番探讨,并进而对它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关系、它的当代价值等略作考察,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建立的,而且他们从未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这一点学术界没有争议。不仅如此,他们没有建立过任何的哲学体系。他们的战友和学生倍倍尔,当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世时,在一封信中说:“我不研究……拉萨尔和马克思的哲学体系。对于他们两位,我应该顺便指出,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产生过要建立哲学体系的念头”。[1](C.9;C.108) 我们在他们的著作中也的确找不到任何成体系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把它们建构成一个体系的是苏联哲学家米丁。这一体系的创建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在十月革命以前,已经有为数不多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门著作问世。十月革命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国家——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成为热潮,为适应学习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大量出版。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这些著作大多数以历史唯物主义命名①,为数不多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命名的著作,主要出版于1922年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发表以后。在这部著作中,列宁号召党内外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向宗教唯心主义发起进攻。这一号召被称为列宁的哲学遗嘱,激起了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兴趣。在此之前,以辩证唯物主义命名的著作,迄今有案可查的只有一本,即由普列汉诺夫作序,1916年出版的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导论》②。这些著作,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名,或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名,把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著作,无论在苏联,还是在其他国家,尚未出现。
除此之外,这些著作在内容上也非常不规范,十分庞杂。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名的著作包含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反之也一样。不论以什么为名,基本上都包括哲学史、苏联党和政府的政治主张、某些社会学方面的内容,甚至对领袖的赞颂,等等。各种内容缺少内在联系,杂乱地堆砌在一起。我们试以几本有代表性的著作的目录为例。
A·德波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导论》,1916年初版,1922年再版, 内容未变。第一章,培根;第二章,霍布斯;第三章,洛克;第四章,贝克莱的现象主义;第五章,休谟;第六章,先验方法;第七章,辩证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附录:再论辩证唯物主义;第八章,新休谟主义;第九章,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第十章,辩证唯物主义与经验符号论;第十一章,实用主义与唯物主义。全书附录:一,A·波格丹诺夫:经验一元论;二,Л·阿克雪里罗德:哲学概论。
B·萨拉比扬诺夫:《历史唯物主义》,1925年第7版。第一章,社会科学研究概况;第二章,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章,作为统一体的世界;第四章,为什么我们的方法被称作唯物主义的;第五章,需要的作用;第六章,理性的作用;第七章,国家、法、个人;第八章,种族——民族;第九章,地理环境;第十章,社会关系;第十一章,上层建筑对基础起作用吗;第十二章,辩证法;第十三章,从辩证法出发理解的相互作用;第十四章,技术;第十五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第十六章,我们自己在创造历史;第十七章,“归根到底是……”③;第十八章,辩证法和自然知识;第十九章,质。
C·沃里弗松:《辩证唯物主义》,1922年10月初版,1929年修订第7版。这是苏联高校第一本辩证唯物主义教材,1922年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④。第一部分:第一章,古代的唯物主义;第二章,中世纪的反唯物主义;第三章,唯物主义的再生(培根、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第四章,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第五章,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第二部分:第一章,马克思的发现的社会前提;第二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论;第四章,辩证法;第五章,决定论;第六章,从对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到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第七章,生产力。基础与上层建筑;第八章,主体与历史过程;第九章,阶级与阶级斗争。第三部分:第一章,家庭与婚姻;第二章,法与国家;第三章,道德;第四章,宗教;第五章,艺术。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关著作大量出版,广为学习和宣传,但人们对它的认识、意见极不统一,从名称到内容都有很大分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阐述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主要由М·米丁主持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经过1930年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在斯大林的支持下,米丁取代德波林成为苏联哲学界的领袖。该书在米丁的领导下由当时苏联共产主义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写,供全苏各级党校和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使用。其内容为:
第一卷,辩证唯物主义(М·米丁主编,1933年出版,第352页):第一章,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二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第四章,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内容包括三大规律和11个范畴——作者注);第五章,哲学中的两条战线的斗争;第六章,辩证唯物主义发展中列宁阶段的基本问题。
第二卷,历史唯物主义(М·米丁,И·拉祖莫夫斯基主编,1932年出版,第504页):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第二章,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说;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与社会主义生产体系;第四章,关于阶级和国家的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第五章,无产阶级专政和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第六章,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与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式;第七章,作为战斗无神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第八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学说;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社会法西斯主义。
与以往的类似著作相比,本书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该书明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通过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的认识”,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⑤,并首次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⑥。每一个部分内部,理论内容也具有了系统性,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结构。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内容的理解比较准确和成熟了,以往的相关教科书中有大量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内容,除了明显具有当时政治斗争需要痕迹的内容之外,被剔除出去。
第三,影响巨大。该书奉苏共中央之命编写,由当时哲学界的领导人物主持,供全国高校统一使用,是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样板。该书第一版便发行10万册,对哲学著作而言,前所未有。直到20世纪80年代,该书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基本框架、基本观点以及名称,为苏联及世界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接受。
米丁的体系并非凭空而来。它是数十年间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并力图对它加以系统阐述这一努力的集大成,尤其与沃里弗松的成果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它产生于20年代苏联哲学家开始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热潮之中,可以说是苏联哲学家的集体成果。之所以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如列宁所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块整钢”,在此前的十几年间许多人已经尝试单独使用“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事实证明,不管用什么名称,内容都必然既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因而显得名实不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米丁的著作中已经形成,但它得到最后确认,或者说最后完成,是在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38年问世之后。该书的“第四章第二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权威性的阐述,阐述中沿用了米丁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理论体系的结构与主要观点也与米丁相同。米丁建立的体系与斯大林无人可及的政治上、理论上的绝对权威结合在一起,观点更为鲜明,语言表述也更为精炼,影响力陡增,立即在全世界流行开来⑦。
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建立及其得到承认并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不是偶然的,不能仅仅用米丁,或者再加上斯大林的个人因素来解释。就直接的层面上看,体系的出现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十月革命后苏联各级党校和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相关教材大量涌现。大家都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内容、名称有很大区别,理所当然地会出现建构一个理论界普遍接受的统一体系的要求。多年的研究和教学也使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断深化,为消除分歧建构体系创造了条件。体系的出现,水到渠成。然而仅仅这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形成与传播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解释它的意义与特点。
这一体系在苏联的建立,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对此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样的研究与教学本身又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年,唯心主义占据着苏维埃俄罗斯和苏联的哲学舞台。大学的哲学系或哲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由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担任。这些人手中控制着《哲学、心理学问题》、《俄罗斯思想》等5 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刊物,另有数十种文学、艺术、法学刊物刊登他们的文章。直到1922年,莫斯科有私人出版社220家,彼得堡有99家。哲学学术机构主要由他们把持, 而且活动频繁。仅隶属于彼得堡大学的哲学学会,1921年一年就举行了14次学术活动。为占领意识形态舞台,捍卫革命成果,列宁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18年组建“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科学院”,下设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所;同年大学取消入学考试,向工人农民开放;1919年开始组建党校和共产主义大学;1921年组建“红色教授学院”,这一年的3月,列宁亲自签署法令,一切大学都必须开设政治课,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史、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政治制度、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的生产与分配;1922年,在列宁的推动下,160多名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知识分子,包括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被驱逐出境。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与教学活动,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二,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出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首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问题。社会主义革命与以往任何一次革命都有重大不同:它不是新的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思想观念在旧的制度中已经成熟以后水到渠成的社会变革,而是先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然后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在革命中夺得的政权,人为地把这一设想变为现实。能不能从理论上为革命的合理性、正当性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所在。论证的主要依据是唯物史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著作中一再强调,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不再是道德诉求,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由空想变为科学。
其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问题。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斯大林,都把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斯大林建成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实现了共产党对全部社会生活的高度的集中领导。为什么人们应该接受这种集中领导?苏联共产党的回答是:因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规律,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因而共产党的集中领导,包括它制定的经济计划,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服从共产党,就是服从客观规律,而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这里所体现的也是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涉及的只是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它应该与一个宏大而完整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一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因此,以强调世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可知性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就是“替天行道”: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了社会历史规律,自觉地创造条件使这一规律发挥作用,从而促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早日实现。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强调:
既然我们关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知识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知识,那么由此应该得出结论: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也同样可以认识,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成果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成果。这就是说,尽管社会生活现象错综复杂,但是社会历史科学能够成为如同生物学一样的精密的科学,能够拿社会发展规律来实际应用。[2](P435—436) 可见,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也是苏联整个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
第三,这一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17年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到1936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是苏联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政治、经济领域消灭政治反对派、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起了党的集中领导权相一致,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得不到苏共中央和斯大林认可的思想观念也一概遭到批判否定。在哲学领域,经过把反对苏维埃政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驱逐出境、批判机械论派、批判德波林,哲学成为接受党的领导的一条战线。批判唯心主义和为党的方针政策作论证是哲学的使命。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有统一的立场与完整的理论,这一理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只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具体环节而已。
第四,这一体系的建立也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著作的出版情况有关。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著作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但在苏联哲学形成时,已经公开出版因而人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是恩格斯的哲学著作,其中人们最熟悉的是《反杜林论》。马克思最具特色的哲学著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1932年已经在苏联以德文全文发表,但是除语言障碍外文字晦涩难懂,其中的思想对于米丁等红色教授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讲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即使是斯大林,也不具备领会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哲学素养。他们只能通过《反杜林论》等恩格斯的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反杜林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至于列宁,部分地也包括普列汉诺夫,更是只能以《反杜林论》等作为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来源。
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上述背景至关重要⑧。这一体系能够为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上述背景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意义是主要原因⑨。
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否全面、准确地概括和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现在看来,实事求是地讲,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在对苏联哲学的批评中,西方学者提出,这一体系反映的是恩格斯的思想,“见物不见人”,而马克思是人道主义者。他们还借此制造马恩哲学思想的对立。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绝非恩格斯所独有,在马克思那里也可以见到(恩格斯一再指出,唯物史观主要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反杜林论》的哲学观点曾得到马克思的赞同;同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也得到过恩格斯的肯定,在恩格斯的著作中也有。[3](P113—120)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系统地阐述过他们的哲学思想,有关的论述都是适应一定的实践需要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出发的。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主要写于早期,与费尔巴哈划清界线是其哲学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因而他突出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恩格斯的哲学创作主要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与自然辩证法研究以及对杜林等人的唯心主义的批判相关,因而更多地强调世界的物质客观性、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等等。如前所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创立者囿于实践需要和马恩著作出版情况的限制,主要依据的是恩格斯的著作,而且还不是其思想的全部,因此这一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重要哲学思想概括进来。
首先,在自然观上,这一体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着眼于与人无关的物质存在,用物质解释人及人的意识,没有涉及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看不到“人化自然”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对立统一”等三大规律及若干范畴。概括地说,是作为规律的辩证法,可以简称为规律辩证法。这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概括。黑格尔本人并没有对辩证法做过这样的论述。他的辩证法体现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之中,是指自我意识基于自己的外化和对外化的克服而不断自我发展,最后达到绝对观念的高度这一过程。简言之,是过程辩证法,即作为过程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除了自然辩证法以外,最具特色、最重要的是他的实践辩证法。这是对黑格尔思想的唯物主义改造——把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解为人,把自我意识的外化及对外化的克服理解为人的实践⑩。马克思正是用实践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这些发展由实践活动所引起并规定,其中体现的是基于实践的辩证法。它不是与人无涉的自然辩证法,而是有作为主体的人参与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是见不到的,它只反映了世界辩证运动的规律,忽视了运动的重要动力——人的实践活动。
其次,在社会历史观上,这一体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相关思想也有重要遗漏。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有人、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是对人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现世幸福所作的高度肯定,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兴起的人道主义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而生产力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因此这也是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进而对人和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只适用于经济社会形态,而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将以资本主义社会告终,随后而来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类的自由王国。显然,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是与人的自由和解放密切相关的。可见,人、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与解放,是历史唯物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这些思想在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中是十分明显的。但在恩格斯那里,它们只是间接地有所涉及。由于实际需要,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突出强调的是历史的辩证法,即历史发展是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合乎科学理性的。这些论述显然对作为历史运动的主体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的意义未予足够的重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把恩格斯的论述与唯物史观划上等号,把问题大大简单化了。
最后,马克思不仅用实践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指出,人自身,他的身体、需要、观念、情感、能力等等,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都有历史性。他还提出,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一样,也是困扰人类的千古之谜,是唯心主义的重要舞台。只有马克思的上述实践人类学思想才揭开了人类发展的秘密,建立了科学的人类学思想。实践人类学的意义绝不亚于唯物史观,在今天,它尤其重要。遗憾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把它也遗漏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用实践解释现实世界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最基本的特点,然而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恰恰没有把它反映出来。当然,这一体系实现了唯物论与系统的辩证法理论的结合,包含了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这些都是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理论不可企及的。但是如果以马克思的这段话来衡量,应该承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还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的。
四
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问世,在西方国家批评意见便不绝于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哲学界也对它作了全面的否定。在我国,随着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对它的评价上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而且似乎正面的评价越来越不容易听到了。我认为,对它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不可取。这里需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事物总有两面。从积极方面看,首先,它是现有的惟一为人们提供完整世界观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体系。“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已被许多哲学家所抛弃。但这一问题并不因此而不再存在,它依旧困扰着无数的人,使他们的灵魂不得安宁。在当今世界,只有辩证唯物主义针对这一问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世界观。这一世界观遭到了无数人的批判反对,但至今任何人也无法最终使之证伪,相反,现实生活正在为它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持。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也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其积极意义是不能否认的。
其次,对于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这一体系的出现及其广泛传播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具体历史环境中进行,抽象的评价没有不片面、不走样的。我们说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基本上属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与“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类似,就是说它只强调了世界的物质客观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必然性,也即科学理性的重要意义,没有对人的精神、意志、主体性的重要作用予以足够重视。但我们知道,正是这种片面夸大科学理性的作用的“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向法国人民灌输了科学理性精神,进行了思想启蒙,为法国的科学技术,并进而为它的工业化,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法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历史进步。20世纪30年代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相对于早已实现现代化的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它已经不再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但相对于俄罗斯和中国这样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落后国家来说,则是社会进步的急需。因为这些国家思想上反封建的斗争尚未结束,在生活中树立科学理性的权威还是有待完成的任务,而不完成这一任务,就不可能有科学技术和整个工业文明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这一点已经在苏联和中国的历史中得到证明。在中国,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对封建文化产生有力冲击,但真正把科学理性精神灌输到中国人心中的是,1949年以后以各种形式进行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运动。今天活跃在中国科技舞台上的知识分子,其科技理性精神都是来自自然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这是事实。
这一体系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今天显示出来的消极、不足的方面,与时代的变化直接相关。科学理性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但理性启蒙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的中心任务。经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长期学习, 科学理性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凸显经济规律的重要性,市场经济则不断呼唤人的主体性。在市场经济建设的推动下,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进入新的世纪,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中逐渐积累的环境、资源以及与分配有关的各种问题又催生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新的理论。这些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其哲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可知性,是科学理性、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等问题的解决当然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但它们还涉及到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一系列价值判断和人的主体性,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而这些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无法涵盖的。一句话,这些问题涉及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建构时忽略或舍弃掉的那些重要思想。正是这些思想在今天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时代的变化没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使这一体系显示出了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站在今天的高度,建构一个能够既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又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历史性任务。如果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建构这样的体系所需要的思想材料,那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成为现代哲学了。但事实上他们的著作中是有这样的思想材料的,而且非常丰富,现在只是需要我们通过艰苦努力去发掘、研究并使之系统化而已。
[收稿日期]2006—09—02
注释:
① 参见《История философии в CCCP》, том 5,частъ1,С.25.М.,1985.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最主要哲学贡献的思想由来已久,最早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梅林、考茨基、拉法格、拉布里奥拉等人的著作。
② 在此之前,德波林曾于1909年发表题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论文。
③ 见恩格斯于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他在信中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④ 前后担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主任长达近40年的俄罗斯著名哲学家A·科西切夫,在与本文作者的谈话中对此书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它实际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雏形。
⑤ 参见М.Митин,Диалектический 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материализм,2частъ,сур,3.М. , 1932.
⑥ 参见:К.Н.Любутин,В.М. Русаков:Отечеств ен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 совестского периода.ч.1.стр.302—303.Екатеринбург,2001.该书明确指出,是米丁主持的这部著作首次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引入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该书称,米丁曾自豪地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位作者说:“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这一分法还被人们接受了”。
⑦ 该书首次印刷600万册,不到一个月全部售完,后两次加印,每次200万册。按照苏共中央的命令,一个半月内译为16种外文出版。1938—1953年累计在全世界发行6千多万册。
⑧ 1985年莫斯科出版的《苏联哲学史》(5卷本)这样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的增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使得对哲学知识加以最大程度的系统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见第5卷,上册,第25页)米丁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上卷指出:“党中央——把编写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方面的教科书这一任务摆在了哲学战线工作者的注意力的中心”。(第5页)当代俄罗斯著名哲学家М·马斯林主编的《俄国哲学史》更是明确地说,米丁的书是“根据党中央的决议写成的”。(见М.Маслин: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философии.стр.,591.М.,2001)
⑨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具备这样的背景,因而那里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作出另一种解读,拒不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
⑩ 参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和对黑格尔辩证法以及一般哲学思想的论述。
标签: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辩证法三大规律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反杜林论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