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主要方式,如果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就可能引起大面积停电引起电力系统网架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大的改善,田野山间的鸟类数量也极具增加,大量的鸟类在架空线路杆塔筑巢,给我们的运维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减少鸟类对我们架空输电线路的影响,输电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应方案保障鸟害对杆塔的影响。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鸟害
近年来,“退耕还林,封山绿化”战略的有力实施,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大的改善,田野山间的鸟类数量也极具增加,而我们的架空线路杆塔也成为了鸟类筑巢繁衍的理想之地,架空输电线路作为我们县级供电的“大动脉”,它的健康影响乡镇供电是否安全可靠运行,但鸟类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的筑巢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强度,同时也给我们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隐患,因此如何防止鸟害已经成为了线路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1.关岭输电线路位置及筑巢鸟类
关岭地区输电线路大多处于山间、田间,穿越林区、河流等,良好的自然环境给鸟类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繁育环境,笔者通过多次参与鸟巢清理工作发现,大多数鸟巢为喜鹊筑巢,说明了关岭地区架空线路筑巢鸟类多为喜鹊,依据科学家调查,喜鹊一年的食物当中,80%以上都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比如蝗虫、夜蛾幼虫、松毛虫等,所以,喜鹊对人类是有益的,而且不会回避人类,它嘹亮而且单调的鸣声也被誉为吉兆,其次也有部分八哥鸟筑巢,其巢结构小、隐蔽性强,多在水泥电杆顶部筑巢,在日常巡视维护中很难发现,八哥以蝗虫、蚱蜢、毛虫等为食,也是重要的农林益鸟。
2.鸟类筑巢对架空线路的影响
2.1鸟类粪便拉丝闪络及污闪
鸟在杆塔上筑巢和繁育后代过程中,必定多次在杆塔间飞行,当出现了鸟类的刚好飞行到杆塔上排便,鸟粪掉落在绝缘子上发生堆积,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造成污闪,或鸟粪掉落时沿绝缘子串边或横担头跌落时,会形成拉丝状态,这样的拉丝状态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会造成导线与塔材之间的绝缘间隙缩小,形成导电性通道,当距离线路小于线路电压等级允许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导线会通过鸟粪对杆塔放电,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故障。
表1关岭35千伏线路鸟类拉丝跳闸统计
2.2鸟巢引起故障
每年春季鸟类就会开始筑巢,且鸟类的筑巢具有重复性,一旦适应了一种生态环境就会很难改变,去年刚刚清理后的杆塔来年春天还会有鸟巢搭建,有时上个月巡视发现后清理在下一次巡视时又会发现,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理,鸟类筑巢时会用嘴叼一些树枝、柴草、铁丝等杂物在线路上方飞行易引起线路故障,当发生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时,会把鸟巢吹散,掉落挂在导线上或者绝缘子上,引起一定的安全隐患,更有可能发生短路接地故障。
表2关岭输电管理所清理鸟窝统计表
3.预防鸟筑巢的措施
目前,防止鸟在架空线路杆塔筑巢的主要通过惊吓、驱逐鸟类,防止鸟类在杆塔及周边停留,常见方法措施有:
3.1安装防鸟刺
防鸟刺一般采用多股钢绞线一端固定(固定在专用的底座内),一端闪开,形成蘑菇状,鸟类在杆塔上筑巢时,由于防鸟刺不能承受树枝重量而也从上面掉落,迫使鸟类无法再杆塔上筑巢,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当作业人员进行登杆工作时,对登杆人员的行动有一定的影响,上端尖锐部分可能划伤作业人员,且在日常环境下底座锈蚀必将发生松动,掉落在横担下时可能会造成线路故障。
3.2采用声、光等方式驱鸟
声、光等方式驱鸟,一般采用鸟类比较敏感的声音为主,结合光、色等方式进行驱鸟,采用周期性播放鸟类恐惧的声音使鸟类收到惊吓而离开,但鸟类用一定的适应期,当适应这样的环境后这样的方式就宣告无效。
3.3封堵式防鸟方式
封堵式防鸟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横担或杆塔可以筑巢处进行封堵,不给鸟类筑巢的空间,此方式虽然杜绝了鸟类在杆塔上筑巢,但由于杆塔周边通道不允许有树木存在,不能给鸟类提供新的筑巢环境,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
3.4、引鸟型措施
上述几种方式驱鸟对鸟类有伤害或者效果不佳,架空线路的修建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供电,电能的高效传输为乡镇提供方便的生活,但不得承认架设杆塔和线路通道的建设破坏了鸟类生存的环境,周边的树木基本已被清除,杆塔也就成为鸟类选择筑巢繁衍地点,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应该破坏繁衍生息,单纯的考虑驱逐也是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在杆塔附近架设鸟巢吸引鸟类居住,主动为它们提供繁衍场所,这样的方式我认为既降低鸟类在杆塔筑巢的危害,也保证生态平衡不受破坏。
4.结语
鸟害作为架空线路防护的老课题,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只有进一步研究、了解鸟类特性,借助有关生物、动物的研究成果,掌握、观察鸟类的特性和生活规律,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促使新的送电形式的采用,鸟类的治理会更加持续有效,确保生态平衡不受破坏。
论文作者:张霞鹏,袁奔,尚津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鸟类论文; 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鸟害论文; 鸟巢论文; 方式论文; 喜鹊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