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应成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辅助手段--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几点思考_数学论文

教材,别成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助力器——关于华东师大版课标教材的若干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华东师大论文,学生学习论文,负担论文,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实现这个宗旨,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例如,降低了许多知识的要求,对数学概念进行淡化处理,删减一部分较难的数学知识,降低数学运算的繁难程度,延迟和降低推理证明的要求,等等.应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是大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华东师大版课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实验表明:此次教材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值得反思的是:《标准》出台了这么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呢?

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与所学数学知识的难易、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正如著名数学家项武义所说:“要减轻学生负担是对的,但是不能用加减法的增减.”对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较大的因素,应该是目前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中考试题的导向以及社会对教育的价值取向等,这诸多因素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程度.一方面,教材否定了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教学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另起炉灶,打乱了教师对数学本身的认识.教材没有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反而给教师增加了很多“非数学”的任务,使教师失去了对教材的把握,感到无所适从,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章法.教学水平整体下降,从根本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教材在内容设置和顺序安排等方面,违背数学科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为地设置了教与学的障碍,又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走进数学世界”应该控制难度,防止演变为“奥数”培训

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安排的内容是“走进数学世界”,意在让学生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领略数学的风采与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数学“交朋友”:从人的出生到进入学校的讲述,让学生体验“数学伴我们成长”;从自然界蜂房构造、人类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计算机、宇宙飞船、市场经济下数学手段的使用,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地砖铺设,让学生体验了“人人都能学数学”.这些贴近生活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应该控制难度,合理设置坡度,保护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跟我学”、“试试看”的活动中,在“让我们来做数学”时,教材设计了“计数问题”、“幻方问题”、“立体图形截面问题”、“数字迷”等,由于这些问题难度较大,所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有不少问题属于“奥数”的范畴,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只有少数“奥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而大多数学生刚刚建立的对数学的兴趣则在这时荡然无存,而产生了一种畏惧、恐慌的心理,导致在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背上沉重的包袱.

二、知识要求与习题配备不相适应

《标准》对原有不少数学知识的要求降低,特别是对数学概念进行“淡化”处理.例如,教材七年级上册“相交线中的角”,研究的就是传统数学中的“三线八角”,由于初一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然而在教材中,只给出一个标准位置的图形(如下页图1),没有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而是用“其中的∠1与∠5这样位置的一对角是同位角”(教材第164页)这种语言直接给出了三种角,淡化了概念的要求.这时学生对这三种角的认识是模糊的,如果遇到一些标准图形,学生还能应对,但如果面对教材安排的以下问题时,很多学生会感到一筹莫展:

(1)如图2,∠____与∠____是直线BC与被直线AC所截得的同位角,∠____与∠____是直线AB与直线AC被直线DE所截得的内错角,∠____与∠A是直线AB与BC被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教材第166页第3题).

显然,从教材对三线八角的知识安排看,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低的,相当于大纲教材“了解层面”的要求,而此习题的解决,需要对三线八角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完成.

《标准》强调“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强调“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突出数学的应用性,这无可非议.但数学应用问题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将一些中考应用问题安排在初一的教材中(这样的问题不乏其例),虽然知识上没有“超标”,但却使大部分学生望“应用”而生畏.

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教材不仅要便于教师的“教”,更要便于学生主动地“学”,这也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然而,知识学习的要求与解决问题的要求差距如此之大,客观上给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了许多的障碍.

三、知识“浓缩”,谨防学生“消化不良”

教材除了删减知识、降低要求、增加应用和探究等特征外,还对一部分知识进行了“浓缩”.

例如,教材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原作为单独一章出现,而课标教材将其浓缩为第14章“整式的乘法”的一小节,内容涉及因式分解的概念、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但在复习题中安排了分组分解法的习题))、因式分解的应用等问题,这些内容原来需要一周左右的教学时间才能勉强完成,现在只能在1~2节课完成,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又如,教材九年级上册“分式的基本性质”一小节中,包含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变号、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最简公分母、分式的通分等,要求在1~2节课内完成.尽管练习与习题的要求降低,但在较小的教学时空里,这些内容的学习只能是浅层的,人为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四、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应循序渐进

关于平面几何的争论由来已久,平面几何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既爱之,又“恨”之.爱之,是因为平面几何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好途径,虽然它的一些知识在若干年后被忘却,但所折射出来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却能享用长久;“恨”之,是因为平面几何比较难学,各种各样的概念、五花八门的符号、多姿多彩的图形、环环紧扣的推理证明,都是不容易跨的“坎”.特别是推理证明这道“坎”,让不少师生“费尽心机”.

《标准》对推理证明的要求延迟至九年级,具体开始于“全等三角形”.表面看来,这是降低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初中二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定型.因此,上述安排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征,淡化了学生最佳发展期的思维训练,加重了学生后期思维训练的负担.所幸的是,教材并没有拘泥于这个要求,对逻辑推理的训练进行了早期渗透,但是这种渗透间隔时间较长,缺乏系统性.

例如,教材在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用推理的方法得到对顶角相等(教材第158页);在七年级下册用“旁白”第一次提出:“你能说明每一步的理由吗?”(教材第83页);在八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识别”一节中的例4,第一次给出了完整的说明(即后来的证明),在“旁白”(教材第35页)中,第一次明确“步步有据”;在随后的练习(教材第36页)中,第一次要求对几何题的完整证明.但是,在这一系列的“第一次”中间,缺少必要的铺垫和衔接,逻辑推理的训练显得“支离破碎”,导致学生在第一次独立证明时,困难重重,显得很不适应.事实上,在推理证明的教学方面,经过长期积累,已经形成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而新课标、新教材全然不顾这些珍贵的成果,另起炉灶,这实属“浪费资源”.

五、“一纲多本”,力求减少对新课标要求理解的差异

《标准》出台后,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纷纷面世,打破了以往“一纲一本”的沉闷格局,营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但由于教材编者之间在对课标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差异,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对同一知识点的处理有时竟有天壤之别.例如,关于“垂径定理”,华东师大版课标教材仅用“试一试”一笔带过,几乎没有配套练习题,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则安排较为详细的探究,并有一定量的配套训练,等等.这些内容是教、不教还是少教,教师常常感到进退两难.为保证“万无一失”,教师多选择“教”,更有甚者,很多教师难以理解课标教材,用课标教材感到难以见效,在用课标教材时,不由自主地回归到大纲教材中去,教师既要考虑到课标教材的所有要求,又要把大纲教材的内容补进去,显然,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

由此可见,课标教材在内容的设置和要求的把握上,有很多问题亟待探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仅靠学习内容的增减来完成,对传统教材中的“繁、难、偏、旧”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但如果对长期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教育教学成果全盘加以否定,就会导致学生背上新的沉重的学习负担.教材,别成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助力器.

标签:;  ;  

教材不应成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辅助手段--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几点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