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然存在就业压力_劳动年龄人口论文

中国仍然存在就业压力_劳动年龄人口论文

我国就业压力犹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压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就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指16岁及以上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特别是城镇)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一系列鼓励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已基本形成,我国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国有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增加692万人,增长0.93%;比2000年增加2347万人,年均递增782万人,年均增长1.07%。

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国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全国有失业人员1643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541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23万人和81万人。

(二)就业人数的增加集中在城镇

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依靠城镇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开拓。2003年,全国城镇有就业人员2563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增长3.47%;与2000年相比,增加2488万人,年均增加829万人,年均增长3.46%,高于上世纪90年代3.1%的年均增长率。2003年城镇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4.4%,比2000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1990年提高8.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农村就业人数逐年减少。2003年,农村有就业人员48793万人,比2000年减少141万人。

(三)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促进就业的主导力量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逐年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已占绝对优势。

“九五”期间,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包括国有、集体、国有联营、国有独资等单位)的就业人数减少了4519万人,减幅达31.4%。2003年,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就业人数为8191.6万人,比2000年减少1697万人,减幅达17.2%。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94.2%和2000年的85.2%下降到2003年的74.7%;占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从2000年的42.7%下降到2003年的31.9%。

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促进就业的主导力量。随着各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直线上升。“八五”期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增加了2103万人,增长2.52倍,年均增长28.6%;“九五”期间增加了2190万人,增长74.5%,年均增长11.78%。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达到7700万人,比2000年增加2572万人,增长50.2%,年均增长14.5%。

在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中,私营和个体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最为突出。私营和个体经济占非公有制经济净增就业人数的比重,“八五”期间为65.3%,“九五”期间为62.1%,“十五”前3年为59%。2003年,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就业人数已达4922万人,比2000年增长44.6%,比1995年增长1.4倍。

(四)就业结构调整滞后

2003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9.1%,所创造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4.6%;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1.6%,所创造的增加值却占GDP的52.2%;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9.3%,所创造的增加值占33.2%。这些数字说明,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农业就业人员过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少的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我国的就业结构与现代化的就业结构仍相差甚远。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75%。巴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也在35%-54%左右。和这些国家相比,调整我国就业结构的任务仍非常艰巨。

二、对未来就业形势的展望

未来若干年内,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增加,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观,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一)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

1.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受人口基数和人口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生育高峰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82—1991年,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都在2000万人以上。特别是1987—1990年,除1988年为2400多万人外,其余年份的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500万人。因此,16年以后的1998—2007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200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达9.98亿人,占总人口的77.3%,比2000年的9.57亿人增加了4187万人,增长了4.3%,年均增长1.4%,远快于总人口平均每年增长0.65%的速度。预计到2006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10.5亿人,当年净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内死亡人口之差)超过1700万人。

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只能推迟而不能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此,在1987—1990年出生的1亿多人口将在今后几年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预计我国近几年积累的就业压力将在2007年前后集中反映出来。

2.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增加较长时间

根据有关资料预测,2007-2010年,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都在1800万人以上,每年净增劳动年龄人口都在900万人以上,201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8亿人左右。2011-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速度将有所放慢,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维持在1700万人左右,每年净增劳动年龄人口将从900万人下降到600万人左右,202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1.4亿人。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增加到2035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将超过12亿。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问题将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3.经济活动人口将不断扩大

劳动年龄人口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部劳动力。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中总会有大量因各种原因不愿就业或不能就业的人,真正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的是其中的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也称作劳动力)。

2003年,我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为7.61亿人,其中就业人口为7.44亿人,失业人口超过1600万人。在城镇,2003年的经济活动人口为2.72亿人,就业人口为2.56亿人,失业人口超过1500万人。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活动人口将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按2003年76.2%的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测算,2010年的经济活动人口将达到8.22亿人,比2003年增加6000多万人,年均增加860多万人。

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尚不足以消化每年新增劳动力对就业的需求,如果经济增长不能维持目前的高速度,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按近几年就业年平均增长率1.07%计算,2010年我国的就业人口可达8.02亿人,失业人口将达到近2000万人。由于我国的就业规模大,要维持长期较高的就业增长率是不现实的,未来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将可能放慢,因而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二)非经济活动人口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可低估

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在统计调查中分为在校学生、料理家务者、离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和其他人员五种类型。其中,其他人员主要是指没有找工作和不能应聘工作的人。

1.非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调查资料表明,2003年,我国的非经济活动人口为2.38亿人。其中,在校学生4487万人,占18.84%;料理家务者6868万人,占28.84%;离退休人员5706万人,占23.96%;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4660万人,占19.57%;其他人员2093万人,占8.79%。与2000年相比,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2105万人,增长了9.7%。其中,离退休人员增加1095万人,在校学生增加608万人,丧失工作能力的人员增加579万人,料理家务者减少925万人,其他人员增加747万人。

非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龄人口大量增加,使得离退休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二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2.非经济活动人口中至少有800多万人随时会返回劳动力市场

在2003年的非经济活动人口中,没有寻找工作或由于某种原因暂时不能应聘的其他人员有2093万人。其中,正在参加培训的占2.4%,认为没有合适工作的占25.2%,找过工作正等结果的占1.5%,刚失去工作或刚毕业未找工作的占9%。这四项合计占2093万人的38.1%,约为797万人。在这些人员中,40岁以下的人占55%,40-49岁的占24.6%。由于这些人大多正处于工作的黄金年龄,随时有返回劳动力市场的可能。

由于非经济活动人口中的一部分料理家务者和离退休人员也都存在随时返回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即使不考虑在校学生正常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我国非经济活动人口中随时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也在800万人以上。

综上所述,尽管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就业压力。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至少要解决60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非经济活动人口中的部分人群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促进就业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课题组组长:未向东

副组长:张为民 马京奎 戚少成 宋长青 杜希双

成员:张志斌 李慧民 孟灿文 梁尔卫 杨建春 林云玉 张翠娜

执笔人:孟灿文

标签:;  ;  ;  ;  ;  ;  

中国仍然存在就业压力_劳动年龄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