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许立萍

许立萍

(合肥市骨科医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目的:运用护理流程手段抢救急诊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比较无差异。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各项用时以及急诊后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接诊用时为(14.36±3.96)min,分诊用时为(0.66±0.15)min,用药时间为(4.33±0.78)min,治疗用时为(60.81±8.47)min,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25%,与对照组(83.75%)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1]。

【关键词】急诊患者;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340-02

急诊科是医院的特殊医疗部门,它的存在使患有突发疾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的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科学诊断及合理治疗。本院对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发现其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满意度[2],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入住急诊科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7年4月1日—2017年6月30日入住急诊科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20~70岁,平均(45.3±9.1)岁,对照组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21~69岁,平均(44.7±9.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其他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患者均符合《急诊医学》的诊断标准[3]。抢救过程中死亡患者、具有精神疾病或相关病史的患者不在纳入范围。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如下:(1)进行完善的培训及定期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熟悉优化的护理流程。护理人员经培训后可准确分辨常见的急诊症状,并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方法参照卫生部急诊病人分级原则,以缩短分诊接诊时间。(2)加强急诊科的人员、医疗设备、药品的管理。人员:急诊室每日配备值班人员及出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时,出勤人员可立刻出发进行院前急救,并与院内实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值班人员则保证急诊室内的正常运转;医疗设备:对医疗设备诸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进行定期维护,消毒杀菌,同时展开相关仪器使用培训,使护理人员可准确使用,并在必要时独立排除仪器故障;药品:易耗药品及时清点补充,做好台账的管理。(3)联合急诊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对急诊科进行合理布局,设立绿色通道及专用道,保障急诊患者接收、危重病人转移的路线。(4)急救时,护理人员应迅速就位并划分职责范围,以最快速度完成心电监护、血样采集、静脉通道建立等步骤,同时测量患者的血氧及血压,及时给予吸氧治疗,迅速取得相关的化验报告。急救过程中密切监控患者的体征,将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做好患者家属与主治医生的沟通辅助。(5)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初步情况后,对危重病人采取先诊断后缴费的工作策略,对分级不需立刻处理但情绪不稳的患者进行合理引导,耐心安抚,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避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6)规范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实时记录患者的情况,避免因书写遗漏、模糊导致的治疗延误。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病情后开展针对性急救。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急诊过程中的接诊用时、分诊用时、用药时间、治疗用时等指标,抢救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了解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各项用时对比

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各项用时对比如表1所示,从表中数据可知,观察组接诊用时为(14.36±3.96)min,分诊用时为(0.66±0.15)min,用药时间为(4.33±0.78)min,治疗用时为(60.81±8.47)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当前,急诊科是病人病种最多、且任务最重的科室。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危重和着急,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科学处理,因此医院急诊科任务重。急诊护理水平能直观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和人员素质。急诊护理工作内容包括接诊分诊、救治、辅助治疗等多方面,其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急救效果。为了提高急诊护理水平,我们对护理流程做了优化和改善,并对流程优化前后做了对照研究,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实施使急诊过程中患者的接诊用时、分诊用时、用药时间、治疗用时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效率的提高也使得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尽可能的为病人服务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实施可缩短患者抢救各个流程的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提高急诊科的抢救质量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起到关键作用,医院要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便利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该优化后的急救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巧燕.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6,45(12):87-89.

[2]周文世.急诊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087-2088.

[3]耿金玲.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06.

论文作者:许立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许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